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天津赤峰桥体系转换施工监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天津赤峰桥作为空间异型独塔斜拉桥,主要结构特点是主斜塔同时承受主跨、边跨以及塔背三部分拉索,其施工监控的难点在于体系转换过程中对于主塔空间变位的控制;文中针对该特点建立空间梁格模型,综合考虑几何非线性、支座脱空非线性和徐变收缩等作用,并结合迭代计算设计了整个体系转换的施工过程.监控实测结果表明,该梁格模型的建立以及对关键问题的处理方法为该桥的施工设计与监控提供了准确的数据,保证了体系转换的顺利完成;该桥体系转换施工设计中所采用的以主塔应力安全为主线,兼用传统正装分析的施工设计方法,可供同类异形斜拉桥的施工设计与监控参考.  相似文献   

2.
国内外对纵向地震输入下矮塔斜拉桥的支承体系进行过许多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支承体系对矮塔斜拉桥的纵向地震响应有较大的影响,但在支承体系对多塔矮塔斜拉桥横向地震响应影响方面的研究很少。以一座典型多塔矮塔斜拉桥为背景,针对多塔矮塔斜拉桥结构特点,分别比较了塔梁固接、塔墩分离,塔墩固接、塔梁分离,塔、墩、梁固接三种不同支承体系横桥向地震反应特点,研究了采用摩擦摆支座减小多塔矮塔斜拉桥横向地震反应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矮塔斜拉桥是介于连续梁和传统大跨度斜拉桥之间的一种斜拉组合体系桥梁,具有矮塔、梁体刚度大、斜拉索集中的特点,其同时集中了斜拉桥的造型优美、跨度大和连续梁刚度大的优点[1-2]。通过该类桥型的静载试验,可以验证其在该受力体系下,各结构构件受力是否与理论设计一致,其应力应变及位移能否满足相应设计荷载下的要求,可以为该类桥梁的相关设计及静载试验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建筑》2018,(16)
正日前,中交一公局承建的国内最大跨径塔梁墩固结体系斜拉桥—福州绕城高速长门特大桥顺利合龙。长门特大桥是福州绕城高速公路东南段项目重要的控制性工程,主桥全长848米,为双塔双索面混合梁斜拉桥。该桥是国内采用塔梁墩固结体系的最大跨径斜拉桥,也是同体系世界第二大跨径斜拉桥,是国内近海大跨度斜拉桥该结构体系的首次尝试,对沿海地区斜拉桥抗风设计有着突破性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梁爱霞  谢尚英 《四川建筑》2009,29(5):112-113
部分斜拉桥的斜拉索体系无论从构造设置和受力性能来看均类似于体外索结构,索鞍相当于体外预应力索的转向点。为了充分利用矮塔的有效高度,形成适合该结构特点的斜拉索体系构造,其构造和受力性能不同于一般斜拉桥。以茜草长江大桥为工程背景,介绍了部分斜拉桥斜拉索索体、主梁上和塔上的锚固方式,研究了部分斜拉桥斜拉索的静力强度和由活载引起的疲劳强度。  相似文献   

6.
赵爽 《四川建筑》2015,(2):133-136
以某采用塔、梁固结体系的独塔斜拉桥为例,采用通用有限元软件建立空间动力模型研究了该桥的动力特性,并分析了该体系独塔斜拉桥在E1和E2两种概率水平地震作用下分别采用纵向+竖向和横向+竖向两种不同地震输入组合下的主塔结构抗震性能,取得了一些有价值的结果,可为独塔斜拉桥的抗震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矮塔斜拉桥是一种兼有斜拉桥和梁式桥结构受力特性的组合结构体系,在轨道交通领域应用较少。以佛山市轨道交通三号线顺德水道矮塔斜拉桥为研究背景,对该桥的静力特性、稳定性、抗震性能、风车桥耦合振动响应、局部复杂受力等进行了分析研究。分析的结果表明:该结构体系强度及刚度满足要求,也满足铁路行车安全及舒适性要求,可应用于轨道交通领域,研究成果和方法可为同类型轨道交通领域桥梁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矮塔斜拉桥结构参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保华  李亚东 《四川建筑》2009,39(2):168-169,171
针对矮塔斜拉桥的结构特点,分析了索塔高度、斜拉索面积、主梁抗弯刚度等主要设计参数变化对结构活载效应的影响规律,探讨了矮塔斜拉桥主要构件塔、梁、索在活载作用下的力学性能,为设计经济、合理的结构形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S306五河淮河桥主跨布置为(105+180+105)m波形钢腹板矮塔斜拉桥,全长390m,桥梁整幅布置,宽度为35.5m。双肢薄壁墩基础,塔墩梁固结刚构体系,主梁采用单箱五室波形钢腹板-PC组合箱梁,主塔采用外倾式分肢双塔柱。该桥为安徽省内最大跨度波形钢腹板矮塔斜拉桥,文章主要介绍工程总体设计、技术标准、结构特点及设计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0.
北京某矮塔斜拉桥的设计与施工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庄年  应伟强 《特种结构》2011,28(1):89-92
北京通州玉带河大桥主桥为4跨3塔双索面预应力混凝土矮塔斜拉桥,主桥孔跨为45+85+85+45m,采用中塔塔梁固结、边塔塔梁与墩分离、墩顶设支座的结构形式。本文以该桥为例,浅析了预应力混凝土部分斜拉桥的桥型特点、受力特性,主要介绍了该类桥型的设计构思及要点,论述了该桥施工方案的选择及施工要点。  相似文献   

11.
潮白河大桥为三塔单索面预应力混凝土矮塔斜拉桥。本主要介绍了该桥的设计构思及设计要点,论述了该桥施工方案的选择及施工要点,最后简单介绍了我国在矮塔斜拉桥技术方面的现状。  相似文献   

12.
王运航  李娜 《城市建筑》2014,(17):326-326
斜塔无背索斜拉桥受力特性与常规的直塔斜拉桥有较大的差异,造成了其设计以及施工的特殊性。本文以长沙洪山大桥为工程背景,对无背索斜拉桥的受力特性、施工以及桥塔的重量分布和倾角进行了探讨,为今后同类桥梁的结构设计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3.
江珠高速公路荷麻溪特大桥斜拉索施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珠高速公路荷麻溪特大桥是目前国内第一跨度矮塔斜拉桥,也是第一次应用环氧喷涂钢绞线成品索的矮塔斜拉桥。本文主要介绍该桥斜拉索施工工艺,为以后同类型桥梁施工提供借鉴和经验。  相似文献   

14.
抚州赣东大桥主桥为独塔双索面异型结构斜拉桥,斜拉桥索塔交汇处的锚固区部位受力非常复杂。为掌握双索面独塔斜拉桥结构复杂区域的受力情况,本文首先采用MIDAS Civil软件建立桥梁的整体有限元模型,计算桥梁在不同荷载工况下桥塔的受力状态,然后选取索塔受力最不利的工况,应用子模型法,建立索塔的精细化有限元模型,对索塔的各个组成部分进行详细的受力分析。分析结果表明:索塔交汇处的锚固区部位总体满足受力要求,但局部应力集中现象比较严重,设计中应引起重视,建议通过适当的增加配筋解决应力集中现象,确保局部构造设计安全合理。索塔局部受力分析结果为设计和施工提供了依据,对同类桥型的设计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5.
针对拉萨纳金大桥斜拉索锚索索鞍抗滑抗摩阻试验方法和试验过程,提出环氧握裹式抗滑锚固装置加载试验原理,按照抗滑试验方案要求,对环氧握裹式抗滑锚固装置进行测试,检验矮塔斜拉桥拉索桥塔锚固构造的静载抗滑移力学性能,对试验结果进行总结和分析,从设计和施工方面对斜拉索锚索索鞍抗滑抗摩阻性能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6.
矮塔斜拉桥为国内外的一种新兴桥型,目前用于塔柱处鞍座分丝管的检验标准还没有。本文结合北京某矮塔斜拉桥的建设,论述了用于该桥分丝管检验标准产生的背景,给出了用于该桥分丝管具体的检验标准,并且对各条标准作了详细的解释。  相似文献   

17.
针对一个实际钢塔斜拉桥工程,采用有限元软件SAP2000进行了动力特性和地震反应分析,并以主塔为混凝土塔的苏通大桥作为参照,对斜拉桥的动力特性、主塔地震反应和抗震性能等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相对于混凝土塔,钢桥塔的刚度和质量较小,轴压比略大,斜拉桥纵飘和主塔侧弯振型周期较长,主塔重力几何刚度对桥梁动力特性的影响较大,从而显著增大了塔顶及主梁的纵向地震位移,但对主塔及其基础的地震内力影响较小。钢塔斜拉桥的抗震性能较好,在7度地震区,地震作用不会控制钢塔及其基础的结构设计。  相似文献   

18.
李鹏飞 《山西建筑》2006,32(16):263-264
结合工程实例,介绍了斜拉大桥塔梁混凝土应力监测与控制的过程.保证了斜拉桥在施工过程中的受力和变形状态始终处于设计所要求的安全范围。  相似文献   

19.
大跨斜拉桥的自振频率和阻尼低以及空间尺度大,其地震响应受桩基础、场地土特性和地震动空间效应的影响较大。然而,由于试验条件和技术所限,目前尚缺乏相关的全模型振动台试验研究。以一座试设计主跨1400m超大跨斜拉桥为原型,设计和制作了一座几何相似比为1/70且包括上部结构、桩基础和场地土等在内的试验模型,通过振动台试验研究了多点激励对桩-土-斜拉桥全模型地震响应的影响及其规律。试验结果表明:纵向多点激励使一侧主塔的纵向位移、一侧主塔和桥墩的纵向桩-土-结构相互作用效果以及主跨一侧竖向位移增大,而另一侧减小;横向多点激励使一侧主塔的横向位移和一侧桥墩的横向桩-土-结构相互作用效果增大,另一侧减小,但使两侧主塔的横向桩-土-结构相互作用效果和主跨两侧横向位移响应均增大;桩-土-结构相互作用对斜拉桥的加速度响应产生不利影响。基于上述结果,大跨斜拉桥的抗震设计或性能评估应考虑多点激励和桩-土-结构相互作用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本文主要以福建樟洲战备桥和兰州小西湖黄河大桥为例介绍了OVMAT矮塔斜拉桥拉索体系的研制过程。采用分丝技术很好的解决了原拉索体系索鞍及抗滑锚存在的不足,结合矮塔斜拉的特点对梁端锚具进行优化设计,并很好的解决了拉索的防腐防水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