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患者,男,56岁,体质量80kg,以左侧口角?斜及左侧肢体活动不灵便2h入院。2h前于睡眠中出现左侧上下肢体无力,左口角麻木?斜,行走时站立不稳。急诊来院行头颅CT检查示:右基底节脑梗死,心电图正常,腹部彩色多普勒超声未见明显异常。  相似文献   

2.
股外侧皮神经炎,又名感觉异常性股痛症。自觉症状为一侧或双侧大腿前外侧出现蚁行、麻木等异常感觉,也可出现疼痛,行走或站立时加重。检查发现局部有大小不同的感觉迟钝区,少数出现感觉过敏。我院自1988~1998年共收治17例病人,取得满意疗效,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
王云 《黑龙江医药》2014,(3):644-644
<正>1病例介绍患者女性,70岁,患脊髓型颈椎病,10年前颈椎前路手术,术前患者双下肢无力麻木,以右下肢为著,无力,颤抖,行走困难,易摔倒,尿失禁。手术后症状完全消失,术后2年开始出现不适,症状逐渐加重,症见:患者双下肢麻木无力,以右侧为著,右足踏棉感,右踝不稳,双下肢大腿外侧,小腿及足部,感觉均迟钝,右下肢肌张力下降,肌力III—IV级,  相似文献   

4.
我于2000年11月出现手臂麻木、浑身不能动,经当地医科大学诊断为格林巴利综合征。用激素、维生素、阿昔洛韦及调理神经的中西药物治疗,已可勉强自理生活。又经4年多的调养,仍有手臂麻木,右前胸、后背自乳腺水平以下至腰胯部感觉异常,有紧柬、僵硬、疼痛、压迫、针扎样感觉,行走无力不稳等。气候变更时更为明显。请问有更好的治疗方法吗?  相似文献   

5.
王贵春  方经宏  朱光宇  陶小虎 《安徽医药》2011,15(11):1400-1401
目的探讨中重度颅脑损伤合并颈椎损伤的临床特点,总结治疗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38例中重度颅脑损伤合并颈椎损伤的临床诊断和影像学检查资料。结果所有患者均行头颅CT及颈椎CT检查,29例患者行颈髓MRI检查;头颅CT均有异常发现,颈椎CT异常33例;颈椎CT正常,颈髓MRI异常5例。结论中重度颅脑损伤合并颈椎损伤的患者可在行头颅CT检查的同时行颈椎CT检查并及时行颈髓MRI检查,尽早明确诊断,以免不当护理造成进一步颈椎或颈髓的损伤,同时又能明确无放射影像异常的颈髓损伤。  相似文献   

6.
患者男,41岁,因“双下肢乏力,行走不稳1月余”于2003年6月16日入院。有慢性乙型肝炎史10年,肝炎后肝硬化4年,近半年反复出现肝性脑病,经治疗后恢复。1月前出现双下肢乏力,但能正常行走,后双下肢乏力、沉重感逐渐加重,出现行走不稳,如同踩棉花感,身体左右摇摆,闭目时明显,不能单腿跳起。双下肢无麻木感及束带感,无大  相似文献   

7.
<正>患者,男,46岁。因"进行性四肢麻木无力半年"于2012年11月入某医院。发病前无发热、感冒、腹泻病史。肢体无力表现为四肢对称、下肢无力首发且较上肢为重,终至站立行走需人搀扶。无发热、头痛、头晕、饮水呛咳、吞咽困难、肢体疼痛、心悸、胸闷等症状,大小便正常。入院后曾行颈椎CT检查示颈56、颈66、颈67椎间盘突出,诊断为脊髓型颈椎病,并给予手术治疗。术后患者高位截瘫,四肢不能活动,小便失禁,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经脱水、改善循环、营养神经等治疗后未见明显改善,患者出院后行康复治疗。于2013-01-09来笔者所在科就诊。神经系统查体:意识清楚,精神差,言语流利,被动体位,查体尚合作,脑神经未见异常,双侧深浅感觉  相似文献   

8.
<正>患者,男,53岁。因双上肢麻木无力2年,双下肢无力1年来院就诊。患者于2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上肢麻木无力,持物力弱,2个月后出现左上肢麻木无力,在外院行颈椎X线拍片示颈椎骨质增生,诊断为颈椎病,给予热敷、口服药物治疗(具体不详)症状缓解。1年前逐渐出现双下肢无力,  相似文献   

9.
王璐璐  沈雁蓉 《中国药业》2009,18(16):48-48
患者男,46岁,3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足麻木,逐渐加重,后出现双下肢麻木伴乏力,行走不稳,至当地医院查头颅CT示左枕叶占位病变、脑脓肿可考虑,拟诊“左枕占位”收入院。入院当日体格检查示体温(T)37.50c,血压(BP)98/51mmHg,神志清,颈抵抗(+),左下肢肌力V-级,右下肢及双上肢肌力V级,四肢肌张力正常,双下肢、右下肢浅感觉减退,左侧膝腱反射正常,余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阴性。  相似文献   

10.
<正>视神经脊髓炎(NMO)又称Devic综合征或Devic病,是视神经和脊髓先后或同时受累的急性或亚急性脱髓鞘病变。1临床资料例1,女,59岁,农民,因双下肢无力伴感觉异常1周入院。患者于入院前1周,无明显诱因出现双下肢无力症状,行走费力,需家人搀扶,自觉双下肢麻木、冰冷,腰部疼痛不适,伴轻度活动受限,双上肢无明显感觉异常及无力症状。患者于2007年因"视神经萎缩"在外地医院治疗,之后双眼视力逐  相似文献   

11.
<正>患者,女,56岁。"右侧肢体乏力1周,伴摔倒1次"于2012年1月4日入院。患者1周前无明显诱因感右侧肢体略乏力,右下肢明显,5d前下楼时再发右下肢无力而摔倒。既往史:既往于2011年3月5日因头痛在我院行头颅CT平扫检查示"颅内未见异常",门诊对症治疗后有所缓解。入院行头部磁共振成像(MRI)检查示:左侧镰旁占位性病变伴水肿,多考虑为脑膜瘤。体格检查:体温36.6  相似文献   

12.
徐朝辉  程凤宽  赵善义  郭涛 《河北医药》2001,23(11):876-876
患者 ,男 ,35岁。因车祸昏迷 1 0h入院。入院后X线摄颈椎片无骨折及明显错位。颈椎CT示 :C3 - 5间盘突出 (轻度 )。苏醒后自述颈项及双肩部胀痛 ,双上肢发胀。行卧位颈牵 1 0余天 ,疼痛有所缓解。后来我科行坐位颈牵引及颈部低中频电疗 1 0次 ,症状缓解不明显 ,并出现双手麻胀 ,拿实物时感觉手与物体间有一层东西间隔 ,轻触手背皮肤时刺痛 ,感觉障碍呈手套状分布致肘关节 ,上肢肌力无明显变化 ,但腱反射轻度亢进 ,双下肢感觉、肌力无异常变化 ,病理反射未引出。进一步做颈部核磁 ,发现颈髓中央部于C3 椎体及C3~ 4间盘处有一 1 .7c…  相似文献   

13.
男性,41岁。感冒4天后,出现复视,双眼活动受限,语言不清,鼻音重,伴行走不稳。发病4天后入院。查体:发音低钝,双侧眼球外展,内收,上视不能,双侧瞳孔直径0.3cm,对光反射正常。四肢肌力V°,肌张力低下,四肢腱反射(+),四肢共济失调。病理反射未引出。颈软,脑膜刺激征阴性。发病4天后作脑脊液检查:蛋白0.26g/L,细胞数4/mm~3,脑压1.27kPa发病10天后作视觉诱发电位,双侧正常,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右侧正常,左侧异常示周围性损害。体感诱发电位,双侧正中神经和双侧胫后神经异常,示中枢性损害。脑电图和颅脑CT检查均无异常发现。经甲激素及维生素B族治疗,20天后病情好转,基本恢复正常。诊断:Fisher综合征。  相似文献   

14.
高觉民  李铭  李建  叶明  樊炼  汤中华 《江苏医药》2007,33(4):430-430,I0005
例1,患者女,74岁.双下肢无明显诱因出现麻木乏力4个月伴行走不稳,经对症治疗,休息后不缓解,且逐渐加剧.体检:神清,颅神经(-),颈软,双下肢肌力Ⅴ°,下肢肌肉无萎缩,生理反射能引出,病理反射未引出,T8以下浅感觉明显减退,深感觉正常.MRI:T9后缘髓外硬膜下(10×11×12)mm等T1长T2信号影,病灶边缘清晰,增强后明显均匀强化,脊髓明显受压,向前移位,各椎体未见明显异常信号影(插页4图1a,b).  相似文献   

15.
患者 ,女 ,46岁。因四肢无力 ,排便困难 ,生活不能自理半个月入院。患者左手麻木 2年余 ,右足及小腿麻木 10年 ,在当地医院按坐骨神经痛行针灸治疗后好转。右肩痛伴右侧肢体无力 4个月 ,曾在当地按肩周炎行针灸、按摩治疗 ,效果不明显。近 2个月来左侧肢体亦出现无力 ,近半个月来症状较前明显加重 ,行走困难 ,排便困难 ,生活不能自理。查体 :脊柱无畸形 ,下段颈椎压痛 ,无放射痛 ,双手握力Ⅲ~Ⅳ级。平锁骨以下感觉减弱 ,剑突下感觉消失。右肩关节以下感觉消失 ,左肩关节以下感觉减弱。双肱二、三头肌腱反射 ( ++) ,双上肢Hoffmann征 ( +)…  相似文献   

16.
患者男,53岁,双下肢麻木、疼痛5年,加重伴行走困难,脐以下感觉异常3个月。患者于1984年双下肢麻木、疼痛,开始隐痛,以后如重,呈刺痛,沿后向下放散。近3个月又行走困难,自脐以下感觉异常,用针刺不知痛,用热水洗不知冷热感。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外源性神经营养素(NT)-3对慢性踝关节不稳手术修复后本体感觉恢复的意义。方法制造Beagle犬慢性踝关节不稳动物模型并予手术修复外侧副韧带治疗,术后实验组动物手术部位NT-31周,分别于术后3、6个月对外侧副韧带组织进行氯化金染色光学显微镜检查和电生理检查(包括体感诱发电位和腓骨肌肌电图),评价韧带内神经结构的形态功能情况。结果慢性踝关节不稳外侧副韧带手术重建后,韧带内本体感受器较正常形态不典型,体积小;与对照组相比,NT-3治疗组韧带内本体感受器形态、体积更偏向于正常。实验组和对照组体感诱发电位和腓骨肌肌电图的潜伏期和波幅与正常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术后6个月时实验组与对照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强于对照组(P<0.05)。结论外源性NT-3可以促进慢性踝关节不稳手术治疗后本体感觉的恢复,从而有利于慢性踝关节不稳患者的康复,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18.
患者,男,56岁,体质量80kg,以左侧口角斜及左侧肢体活动不灵便2h入院.2h前于睡眠中出现左侧上下肢体无力,左口角麻木斜,行走时站立不稳.急诊来院行头颅CT检查示:右基底节脑梗死,心电图正常,腹部彩色多普勒超声未见明显异常.发病以来无发热,无抽搐及昏迷,无复视及视物旋转,无饮水呛咳及吞咽困难,无胸闷、气短及呼吸困难,无咳嗽、咳痰及咳血,无腹痛、腹泻,无尿频、尿急、尿痛、血尿,无多饮、多食、多尿及体质量减少,饮食、睡眠、二便正常.既往高血压病史5年,口服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19.
患者男 ,47岁 ,农民。因摔伤后出现左小腿及左足疼痛、皮肤瘀斑、麻木、行走困难 6d ,于 1998- 10~ 2 0入我院外科。平素身体健康 ,无高血压病史。入院时检查 :体温36℃ ,血压 10 0 / 6 0mmHg(13 .3/ 8.0kPa)。双肺无异常。心界无扩大 ,心率 90次 /min ,律齐 ,心音低 ,无杂音。左足及左小腿皮肤可见大片瘀斑 ,趾发黑 ;皮温低 ,冰凉 ,左足皮肤萎缩 ,足背动脉、下肢胫前及胫后动脉搏动消失 ,下肢股动脉搏动存在 ,左足感觉障碍。诊断 :外伤性左足缺血坏死。准备当日下午即行截肢手术。术前常规心电图检查显示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塞…  相似文献   

20.
姜昭 《天津医药》2006,34(12):868-868,I0003
1病例报告 患者女,57岁。主因双下肢无力1个月,言语不利9h,于2005年6月28日入院。患者入院前1个月无明显诱因出现双下肢无力,行走困难,无头痛头晕,无二便障碍,未予诊治。入院前9h突发言语不利.至我院行脑CT示:双侧小脑半球及大脑半球可见多发对称性钙化,脑干亦可见钙化影(图1)。患者既往体健,无特殊病史。查体:生命体征平稳,发育正常,营养中等,皮肤黏膜无黄染,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心肺无异常,腹软,肝脾肋下未触及。神经系统检查:神清,不完全运动性失语,双瞳孔等大等圆,光反应(+),无眼震,伸舌居中,双侧咽反射(+),颈软,双上肢肌力Ⅴ级,双下肢肌力Ⅳ级,双下肢肌张力高反射活跃,浅感觉无异常,指鼻试验欠准确,跟膝胫实验不准,双侧巴氏征(-)。患者入院后各项常规及血生化检查如钙、磷、甲状旁腺激素未见明显异常。脑MR示:双侧大脑半球.双侧小脑半球及脑干可见对称性短T1长T2信号影及等T1长T2信号影。脑室周围白质区可见长T1长T2信号影。患者兄弟姐妹共4人,其兄、姐分别于10年前、6年前出现双下肢走路不稳,但未能行脑CT检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