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迄今超合金的γ′相分析都是在含氧阴离子电解液中在过钝化区完成的.γ′相分析的基础是γ′相与γ基体两相间过钝化行为的差异,而这种差异是两相间铬含量的不同造成的.因此,无铬超合金中的γ′相在传统电解液中非常难于提取.本文提出一种新方法——在10%NH_4Cl+2%柠檬酸水溶液中在活化电位区的恒电流电解法可以用作这种无铬合金γ′相的定量提取.  相似文献   

2.
铁镍钴基无铬超合金γ‘相的一种新的分析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翔  卢翠芬 《分析化学》1999,27(7):754-758
迄今超合金的γ‘相分析都是在含氧阴离子电解液中过钝化区完成的。γ‘相分析了基础是γ’相与γ基体两相间过钝化行为的差异,而这种差异是两相间铬含量的不同造成的。因此,无铬超合金中的γ‘相在传统电解液中非常难于提取。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等离了体渗氮过程中La在密排六方ε-Fe-3N(ε)和面心立方γ′-Fe4N(γ′)双相中的扩散动力学规律,与γ′相或ε+γ′双相比较,发现ε相对La的扩散具有阻碍作用,一定温度下,随着渗氮时间的延长,ε相不断分解出γ′相,La在单相(如γ′相)和双相ε γ′中的扩散深度分别呈抛物线和近似指数规律增加,提高渗氮温度,La扩散的深度增加,但其扩散动力学规律并未因此而改变,温度从520度升高至560度使La扩散深度的增量较因相结构由ε转变为γ′相而引起的层深增加要小。  相似文献   

4.
铬作为首要战略金属之一,在国民经济中有着重要地位。我国铬资源匮乏,但同时铬渣污染问题严重,亟需解决。本文阐述了目前对铬渣进行解毒处理和对其中的铬提取处理这两大类技术的优缺点和所面临的瓶颈,指出对铬渣的物相及铬的赋存状态进行深入的微结构分析是实现铬渣中铬有效提取的核心关键。本文综述了目前国际上铬渣微结构分析的研究现状,总结了本研究团队将表界面调控晶相/晶面变化的微观机制的研究认识用以指导铬渣中铬的提取的研究进展,展望了这种新的研究思路和技术手段实现铬渣变废为宝的潜力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5.
本文研究与分析了铝合金电解加工过程的钝化行为,探讨了加工电压、电流密度、加工间隙及电解液成分等因素对电解加工性能的影响. 研究表明,在试验温度(23 ± 1)oC下,铝合金在NaNO3和NaF复合电解液体系(钝化电解液)存在钝化现象,钝化降低了电解加工的电流效率,并使电流效率随电流密度发生较大变化. 同时,钝化也使间隙特征曲线负移. 而在相同浓度NaCl和NaF复合电解液体系(活化电解液)电解加工,可在很宽的电位范围内保持活性溶解. 在钝化电解液中,电解加工表面更加平整.  相似文献   

6.
双相不锈钢的选择性腐蚀研究(英文)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蔡文达  蔡坤铭  林昌健  付燕 《电化学》2003,9(2):170-176
双相不锈钢中的铁素体(α相)和奥氏体(γ相)具有不同的晶体结构和化学成分,使之在水溶液环境中表现不同的耐蚀特征.本文应用空间分辨电化学技术测量2205双相不锈钢中铁素体和奥氏体的电位差异,并用电镜技术分析了α相和γ相的选择性腐蚀形态.结果表明,在0.01mol/LNaCl溶液中,铁素体的腐蚀电位比奥氏体高,而在2mol/LH2SO4+xmol/LHCl溶液中,双相不锈钢在活化_钝化电位区出现两个明显的阳极电流峰.铁素体相的选择性腐蚀发生在较负的阳极峰电位,而奥氏体则在较正的阳极电位峰发生选择性腐蚀.  相似文献   

7.
本文用混合溶剂的pH电位滴定法测定了新型β-二酮类整合剂1,6-双(1′-苯基-3′-甲基-5′-氧代吡唑-4′-基)己二酮-[1,6](BPMOPH或H_2A)在不同二氧六环含量(x)时的酸离解常数(K_a),由回归分析法建立K_a与x的关系式,并通过外推,求出新试剂在纯水中的酸离解常数: pK_(a1)=4.50±0.02;pK_(a2)=5.42±0.05 (I=0.10;t=30.0±0.5℃) 本文对两相滴定法作了进一步的推广应用,推导出用两相滴定法测定H_2A型弱酸两相分配系数(K_d)的计算公式,并用两相滴定法测得螯合剂BPMOPH在七种有机溶剂与水相间的两相分配系数,用Hildebrand正规溶液理论解释了实验结果,进而建立了溶度参数(δ)与两相分配系数的关系式: logK_d=log(1000d/M) 3.08-0.612(δ-9.76)~2式中d,M分别为溶剂的密度和分子量。  相似文献   

8.
采用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对含钒6%的中铬白口铸铁的组织进行了分析,采用恒电流电解的方法提取了铸铁中的碳化物相,用XRD进行了物相分析,分析得出含钒中铬白口铸铁组织中的共晶碳化物为M7C3型碳化物,而弥散分布的黑色颗粒是MC型碳化物.利用THERMO-CALC热力学计算软件对所研究的Fe-Cr-V-C体系进行了相平衡计算,绘制了含铬7.5%、含钒6%的Fe-Cr-V-C体系垂直截面图,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9.
铬酸还原为铬的阴极过程中,基体表面会生成固相膜,从而出现阴极钝化现象[1-5]。我们在研究铬酸镀浓的电化学行为时,曾证实这种现象[6],本文报导的是对该钝化膜性质的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10.
相转移催化反应中界面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过去在研究相转移催化反应机理时仅考虑在相转移催化剂作用下反应物、中间体(离子)、产物在两相间的转移,并导致两相间反应进行。我们以研究结果证明水相的表面能和两相的界面能与相转移催化反应的结果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1.
李金波  朱杰武  郑茂盛 《电化学》2007,13(3):274-278
应用电化学阻抗谱技术研究铬对碳钢钝化膜半导体性能的影响.实验表明,在碳酸氢钠/碳酸钠缓冲溶液中碳钢形成的钝化膜具n型半导体特性,而含有3%铬的碳钢钝化膜则呈n-p型半导体特性,随着成膜电位的增加,以上两种钝化膜之Mott-Schottky直线部分的斜率均呈增大的趋势,表明成膜电位升高,膜内的杂质密度减小,但铬的加入使得碳钢钝化膜的施主密度增加约一个数量级,从而增加了碳钢点蚀发生的趋势.EIS分析表明:铬的加入降低了钝化膜的传递电阻R1和膜电阻R2,特别是膜电阻R2下降达3个数量级,这就有可能增加碳钢在高pH值环境中的腐蚀.  相似文献   

12.
不锈钢过钝化和后处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光铃  曹楚南 《应用化学》1992,9(4):114-116
在载波钝化膜研究中,我们注意到能使钝化膜稳定性显著提高的载波幅值正半周都进入到不锈钢过钝化区中,因而推断在过钝化区生成的过钝化膜在低电位区自然状态下的稳定性也可能会有所提高。本文报道对过钝化膜的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3.
胞状铝合金凝固过程中固-液两相区的附加力场   总被引:6,自引:4,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铝合金在泡沫化过程中和纯铝有着相似性, 但在在凝固过程中具有纯铝所没有的固液两相区, 单向凝固过程中离固相面距离不同固相含量也不同, 因此会产生一个导致严重收缩现象的附加力场, 采用物理数学模型与实验相结合的方法, 研究了具有固-液两相区胞状铝合金凝固过程的规律, 理论与实验结果符合良好. 在合适的生长阶段采用各向同时冷却的方法则可以解决这种缺陷. 采用这种方法制备的胞状铝合金的压缩屈服应力比胞状纯铝高40%以上.  相似文献   

14.
本文研究了三元系中两相区边界上某组元的活度与三个组元的活度积φ之间的关系, 并导出了表示上述关系的重要公式, 该公式是一个将各种类型的三元系两相区的公式都概括进去的普遍式. 同时本文还详细地分析了结线的方位对活度之间关系的影响. 又应用了θ函数克服沿两相区边界上积分中的困难. 此外还完善了Krivsky和schuhmann规则。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交流示波极谱滴定法测定镀铬电解液中铬酐、三价铬离子含量的新方法.方法采用汞膜电极、钨电极下的亚铊滴定法,分别测定镀铬电解液中铬酐、三价铬离子的含量.方法简便、快速、终声、直观、结果准确.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丙烯腈/苯乙烯(AN/St)悬浮共聚体系中AN在水/油两相间的分配及其对AN/St共聚物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AN分配于水/油两相间,使油相AN的含量低于相同单体配料比的本体聚合,导致生成的AN/St共聚物组成偏离本体共聚.为了准确预测进而控制AN/St悬浮共聚物的组成,提出了在考虑AN相分配的基础上计算AN/St悬浮共聚物组成的模型.计算结果与实验值一致,计算中用到的油相实际竞聚率与本体聚合相同,但该悬浮聚合的表观竞聚率随水/油比的变化而发生较大改变.  相似文献   

17.
铁系无铬型CO高温变换催化剂的谱学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用Mossbauer谱,XRD及TEM技术对铁系无铬型催化剂的前驱态、母体及还原态在不同工艺条件下的生成及晶相结构的微变过程进行了研究。确证了水合四氧化三铁Fe3-xO4·nH2O和γ-Fe2O3晶态的形成,并探讨了晶相参数微变引起晶体结构的差异导致的催化活性的变化。在Fe3-xO4·nH2O中SB/SA比值为2,x值接近于0时催化活性最高。  相似文献   

18.
气相生长碳纤维填充聚苯乙烯的熔体动态流变行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宋义虎  郑强 《高分子学报》2012,(12):1383-1388
采用修正的两相模型讨论加工条件对不同体积分数(ψ=0~0.05)气相纳米碳纤维(VGCF)填充聚苯乙烯(PS)熔体(200℃)频率(ω)依赖性动态流变的影响.与弱剪切条件(190℃;30 r/min-5 min)下所制备的材料相比,VGCF在强剪切条件(190℃;120 r/min-10 min)下所制备材料中分散均匀,“粒子相”应变放大因子A,(ψ)较低,而松弛指数n较高.将应变(γ)依赖性G″(ω,ψ)应变放大因子A,(ψ,γ)与“粒子相”特征模量G″fψ(,γc),G″f(ψ,γc)引入两相模型,讨论加工条件对γ依赖性非线性流变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两相模型可定量讨论填充熔体动态流变行为.加工条件影响VGCF在基体中的分散性,但不影响“粒子相”弹性贡献R′f(ψ)与n的关系、G′f(ψ,γc)与非线性应变幂律指数x的关系以及G″f(ψ,γc)与非线性应变幂律指数y的关系,说明“粒子相”对填充熔体黏弹性的贡献与其弛豫特性及结构稳定性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9.
综述现今锂离子电池电解液的研究进展 .评估了电解液中锂盐、溶剂、填加剂以及杂质等对电解液的电导、固体电解质相界面 (SEI)的形成、电池循环寿命等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电解液组成对中间相石墨微球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2800℃热处理的煤焦油沥青基中间相石墨微球为锂离子二次电池负极材料,考察了中间相石墨微球在不同组成的电解质溶液中的电化学嵌脱锂性能.确定了试样在不同电解液中电极表面生成的SEI膜的化学组成和相对含量,剖析了共溶剂对SEI膜形成反应、膜组成和织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共溶剂的EC基电解液中,电极界面SEI膜形成的电位虽然不同,但SEI膜的化学组成基本相同,负极界面SEI膜的织构是决定电解液与电极材料相容性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