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35 kV输电线路由于防雷措施少、绝缘配置低,极易遭受雷击跳闸的问题,结合杆塔所处地形、接地形式与绝缘配置等提出了差异化防雷的治理措施,通过实施,提高了35 kV输电线路的耐雷水平,降低了雷击跳闸率。  相似文献   

2.
35 kV输电线路已成为雷害的重灾区。输电线路应用避雷针防雷符合传统防雷理论,但对35 kV架空输电线路而言有其局限性。根据雷电活动对35 kV线路的危害进行分析,结合一处实际运行的避雷针,初步探讨了避雷针在35 kV架空输电线路上的防雷应用利弊及相关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3.
莫才猛 《广西电力》2004,27(4):16-17
分析了钦州电网35kV输电线雷害的主要原因,并采取降低接地电阻、更换绝缘子和保护设备、安装消弧线圈等措施,取得了良好的防雷效果。  相似文献   

4.
本文说明了如何选择合理的线路路径,合理设计杆塔与避雷线截面。主要介绍35kV线路采用自动重合闸装置及不平衡方式加装绝缘子来提高线路的耐雷水平。  相似文献   

5.
清镇雷雨天气较多,属多雷区,输电线路纵横交错分布在山峦起伏的旷野上,极易遭受雷击,且清镇供电局电网线路老化,杆塔地网地线严重腐蚀,因此雷击引起的线路雷击故障一直是影响电网安全可靠运行的主要的原因之一。由于所辖35kV线路大多地处山区,线路往往较长,需过高山、跨深沟,所经地区地形情况十分复杂,同时这些地区多为喀斯特地貌,土壤电阻率高,  相似文献   

6.
何岗飞 《电世界》2012,(10):6-7
我公司35kV线路雷击跳闸次数约占总跳闸次数的80%,雷击跳闸是线路故障跳闸的主要原因。2009年、20t0年先后有针对性地在35kV黑赤线、35kV赤德线、35kV黑红线、35kV炎方线、35kV罗木线和35kV玉黑线等采取了安装线路避雷器、安装线路型屏蔽式避雷针综合防雷装置等防雷措施,使线路的雷击跳闸次数大幅度下降,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7.
应敬华 《浙江电力》2005,24(4):29-31,54
从山区35 kV线路特点和实际情况出发,剖析引起山区35 kV线路运行中的雷害跳闸的主要因素,有针对性的做好线路综合防雷工作,基建项目要重视防雷设计,严格基建施工规范;运行线路要加强检修、维护、运行各环节工作,重视防雷反措和技改工作,以降低线路雷害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鄂西三峡地区气候、地理环境复杂,雷电活动频发,线路抵御雷击能力薄弱。有效提高输电线路防雷性能评估水平与治理能力,对保证鄂西三峡地区供电的稳定可靠是十分重要的。为此,基于差异化防雷技术与策略开展了鄂西三峡地区220kV线路防雷综合治理研究。具体来说,从线路回数、塔形、档距、地貌、防雷措施等方面统计分析了鄂西三峡地区220kV线路雷击故障分布规律,分析结果可从宏观上指导实施差异化防雷改造;进而选择雷害严重的典型线路采用差异化防雷技术开展逐基杆塔的微观化防雷风险评估,评估时综合考虑线路走廊雷电活动、地形地貌、线路结构和绝缘配置的差异性;根据风险评估结果,选择合适的防雷措施,并依据投入产出比制定技术经济性较高的差异化防雷治理方案;针对治理方案开展逐基杆塔和全线防雷性能预评估,分析改造前后防雷性能变化情况;最后应跟踪评估改造方案挂网后的实际治理效果。  相似文献   

9.
丘陵地区35kV架空线路防雷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刘德 《高电压技术》2006,32(11):160-162
丘陵地区雷电活动频繁,对35 kV架空线路的安全运行危害极大。为提高耐雷水平,在分析线路防雷性能后提出了降低杆塔接地电阻、提高线路绝缘、特殊地段增设架空避雷线、安装线路避雷器、架设耦合地线等多种防雷措施。对比雷害严重的35 kV线路综合防雷措施改造前后,结果表明,丘陵地区35 kV架空线路的综合防雷措施改造能大辐度减少雷害事故。  相似文献   

10.
针对某35kV配电线路防雷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雷击是导致35 kV配电线路故障的重要原因之一。丘陵地区雷电活动频繁,对35 kV架空线路的安全运行危害极大。衡量线路防雷性能优劣的重要指标有两个:一是线路雷击跳闸率;二是线路耐雷水平。分析了河南某35 kV线路防雷现状,认为线路耐雷水平不高、运行维护不到位、防雷措施不够完善是导致35 kV配电线路雷击跳闸率高的重要原因。结果表明:采取全面检测绝缘子,更换劣质绝缘子、加装带间隙的线路避雷器、提高线路的绝缘水平、采用输电线路绝缘子并联间隙技术保护改造方案、架设避雷线等多种措施进行综合治理,可以大幅度减少雷害事故。  相似文献   

11.
雷击高压输电线路,是电力部门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特别是多雷区无架空避雷线35kV输电线路,雷击现象更为突出。 35kV输电线路在《电力设备过电压保护设计技术规程》SDJ7—79中规定,“一般不沿全线架设避雷线”。在输电线路设计与运行维护中,35kV输电线路也未考虑线路的自身防雷,而一般仅在发电厂、变电站的进出线  相似文献   

12.
泸州电业局35kV输电线路雷击跳闸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泸州电业局近年来35 kV输电线路的雷击跳闸情况进行对比分析,通过真实案例总结出35 kV线路雷击跳闸的主要形式为感应雷跳闸,分析认为缺少架空地线,避雷针、雷电接闪器安装不科学是造成35 kV线路频繁雷击跳闸的主要原因,同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不同的防雷措施.  相似文献   

13.
对35kV输电线路和变电站不同情况下的防雷保护进行了总结分析,并提出了具体的改进措施。合理布置避雷针和避雷线、合理选择避雷器和变压器之间的最大电气距离,采用进线段保护等是提高35kV变电站耐雷水平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4.
以某220kV线为例,基于线路杆塔参数、绝缘配置、接地电阻及沿线地闪密度、地形地貌等客观运行环境,结合历史雷击跳闸进行逐基杆塔的雷击闪络风险评估,同时分析了典型同跳故障,研究了常用防雷措施及采取综合措施在高海拔条件下的实际应用效果,并提出了差异化防雷改造方案,为线路防雷提供科学依据,对高海拔条件下同塔双回输电线路实施差异化防雷具有重要的指导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朱勇  李锋  王士永 《电器评介》2014,(16):80-80
输电线路是维持电力系统正常运行的基础设施,本文分析了35kV输电线路的优化设计方法,包括线路走向设计,杆型选择与杆塔设计,排杆及基础设计;同时探讨了设计35kV输电线路时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对于雷电活动频繁,土壤电阻率高,地形复杂的山区线路,采用常规措施降低雷击跳闸率已难以奏效.运行经验表明采用避雷器限制雷电过电压是极其有效的措施,针对线路型避雷器的应用,结合对延安供电局防雷现状的分析,提出了一些综合性建议,以便有效限制雷电过电压对线路的危害.  相似文献   

17.
35kV架空送电线路防雷并联间隙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北京电力公司和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紧密合作,研制了35kV架空送电线路用的防雷并联间隙,并在试验室进行了大电流燃弧试验、不同接地方式下单相接地故障方式下的电弧自灭特性试验,率先将防雷并联间隙安装于运行的35kV输电线路上,论述了35kV架空送电线路现场应用中防雷间隙安装布置方式的选择,以及在35kV试验线路上试运行并联间隙所取得的防雷保护效果的成功经验。  相似文献   

18.
输电线路差异化防雷技术与策略   总被引:8,自引:4,他引:8  
为有效提高输电线路防雷性能评估水平与治理能力,根据输电线路走廊雷电活动、地形地貌、线路结构和绝缘配置、防雷计算方法、防雷措施等差异性,提出了一种输电线路差异化防雷性能评估方法和治理策略。该方法基于雷电定位系统长期监测数据,统计分析输电线路全线走廊雷电分布规律,结合线路特征参数等,选择合适的防雷计算分析方法,逐基杆塔进行防雷性能评估,确定各级杆塔防雷安全等级及其决定因素;依据现有防雷措施技术特点,采取针对性防护措施配置,制定多套具有不同特点防雷改造方案,并进行技术经济性评价,依据改造目标和管理要求,确定出最佳改造方案,明确给出投入与预期效果的定量关系,最终形成输电线路防雷治理策略。该方法对设计部门实施输电线路差异化防雷设计、运行管理部门有针对性实施防雷治理以及提高输电线路防雷安全运行水平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9.
贵州500 kV线路防雷实践   总被引:2,自引:5,他引:2  
邓成钢 《高电压技术》2005,31(11):88-89
介绍了500 kV贵福线防雷治理中采用在线路易雷击区段的铁塔顶部安装可控放电避雷针、侧向短针并实施接地改造等综合防雷手段,雷击跳闸率由改造前的3.85次/(100 km.a)降到目前<0.15次/(100 km.a)的考核水平,2年运行实践证明措施得当,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20.
针对我国南方部分地区35 kV架空输电线路雷击事故严重的情况,设计一种基于"疏导型"防雷理念和"气吹灭弧"相结合的灭弧防雷间隙,该间隙在输电线路发生雷击时能优先于绝缘子串闪络,将雷电流导入大地的同时熄灭工频续流。通过小电流灭弧特性试验和仿真建立的灭弧防雷间隙的PSCAD仿真计算模型,针对广西大化县35 kV架空输电线路的仿真计算结果和实际运行情况表明,输电线路安装灭弧防雷间隙可有效抑制雷击过电压,降低线路的雷击跳闸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