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井下漏泄通信理论分析及系统实现方案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井下漏泄移动通信系统的有效实现方案,研究了漏泄电磁场的分布规律,通过对井下无线电漏泄电磁场传播的理论分析,推断出影响漏泄电磁场的关键因素;讨论了漏泄通信的应用,探讨在井下不同场合应用漏泄电缆和中继放大器实现移动通信的3种方案。进行了井下漏泄通信系统应用模型的建立,并就系统组网提出见解。同时分析了井下漏泄电磁场传播环境与现状,提出系统应用设备选择与电磁场强分布的相关意见。探讨结果表明:具有漏泄电缆和双向中继放大器的移动通信系统可以很好地实现井下移动通信。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KT101井下无线通信调度系统解决了南山煤矿井下人员的移动通信及人员的准实时定位问题,改变了目前井下通信手段落后,生产调度指挥不及时的局面,通过先进的定位数据模型算法实现人员的准实时定位.该系统采用的PHS技术是一种成熟的无线通信手段,具备组网灵活、投资省、见效快等优势.  相似文献   

3.
现有井下通信方式的分析与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信作为信息传递的手段,在井下是时刻离不开的,而移动通信在井下更具有前所未有的应用前景,文章介绍了三种现有井下移动通信的基本原理及特点,并对其进行了优缺点分析,可为井下通信系统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中国矿山工程》2004,33(6):57-57
由武汉七环电气有限公司生产的一种新技术KDLT—IV型矿井无线通信设备——漏泄移动通信系统在辛置矿开始投入使用。该漏泄移动通信是利用一根特殊的同轴电缆——漏泄电缆及中继器、分配器等一系列传输设备将电磁波传输到井巷深处.同时将井下移动台发出的电磁波传到地面,从而实现井下和地面的无线移动通信。  相似文献   

5.
黄大坤 《煤炭技术》2012,31(10):236-237
通过对煤矿井下移动通信技术的介绍,对不同的移动通信方式做了特点比较,简单描述了井下移动通信的工作原理及其系统组成,最后对煤矿井下移动通信作了相应的应用分析。  相似文献   

6.
高顺先 《煤炭技术》2012,31(9):134-135
从煤矿井下无线监控及通信系统特点以及功能两方面对依托于移动通信技术的煤矿井下监控与通信系统进行全面阐述,并介绍了此系统将会带来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
提出了将地面移动通信应用于井下,并配备合适的中继器进行了中继接力,实现井下移动通信的方案要。设计了适于井下移动通信用的中继接力器,并对所设计的电路进行了实验调试。结果表明,利用井下双向非变频中继器实现井下移动通信是很有前途的。  相似文献   

8.
阐述了井下无线电波传播特性,指出井下无线通信受阻的根本原因在于存在各种衰落。根据漏泄电缆通信理论,将漏泄电缆技术应用到井下移动通信中,设计一个可用于井下通信的抗衰落能力强的移动通信系统———漏泄电缆移动通信系统。漏泄电缆技术的应用,将可实现井下无线数据、图像及话音的高质量传输,为矿山的安全生产提供强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9.
张晓莉  郭庆 《煤矿安全》2015,46(2):112-114
分析了智慧矿山对井下宽带移动通信系统的需求,论述了TD-LTE技术以及应用于井下的优点,提出了基于TD-LTE的煤矿井下移动通信系统,并从系统组成、功能特点、无线覆盖以及业务应用方面做了叙述,总结了系统的优势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1概述 井下灵活可靠的通信是提高生产效率和确保矿工生命安全的重要措施之一。使用井下移动通信系统,首先要研究电磁波在巷道中的传播特性;其次要适应井下的工况环境,且自身对生产及安全不造成任何影响;第三要简单、灵活,有利于采掘工作面的更替等。  相似文献   

11.
现代移动通信技术在矿山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长波  韩洪杰 《煤炭技术》2012,31(6):172-173
研究对比了PHS技术、SCDMA技术和3G技术等移动通信技术优势劣势;分析了PHS、SCDMA、TD-SCDMA现代无线移动通信技术及其特点;设计了矿山PHS、矿山SCDMA、矿山TD-SCDMA无线移动通信系统的典型网络结构及其组成;比较了在煤矿安全生产中新兴起的PHS、SCDMA、TD-SCDMA,WLAN和WMAX等无线通信技术,并最终得出结论,3G技术在长远上更适合矿山多媒体移动通信。  相似文献   

12.
新一代全矿井无线信息系统理论与关键技术   总被引:39,自引:2,他引:39  
提出将先进的无线通信技术、无线网络技术和光纤通信技术相结合,全面突破传统矿井巷道中无线通信理论与技术,构建集调度移动通信、机车的无线定位和导航、人员定位与追踪、无线可视多媒体监视、移动计算、矿井环境无线安全监测一体化的且功能较为完善的新一代全矿井无线信息系统,提炼出了其中所涉及的理论与关键技术,指出了开展相关研究的迫切性。  相似文献   

13.
在煤矿安全监测系统中,简单、稳定的通讯传输网络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基于实际需要,结合现场情况,利用无线通讯节点能够通过自组织的方式构成无线传输网络、进行自我组织通信信道的特点,采用单片机技术设计实现无线通讯网络对井下移动设备的监控数据信息进行无线中继传输。经实际验证表明,该通讯节点的应用效果良好,达到了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4.
数字矿山建设的核心是建设矿山综合通信网络,实现高效、安全的井下采掘以及智能化、信息化的企业管理。矿山企业的生产工艺具有时间离散和空间分散的特点。矿山井下通信的难点在于如何实施高速、双向、大容量的移动通信。提出了基于数字矿山多媒体无线通信基站的数字矿山全矿综合无线通信网络的解决方案,构建了集移动语音通信、视频监视、设备监控、环境监测和人员定位的“多网合一”通信网络系统,介绍了全矿综合无线通信网络的结构,并给出数字矿山多媒体无线通信基站的架构设计。  相似文献   

15.
基于WiFi技术的矿井无线救灾通讯系统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矿井救援工作的实际需要,设计了一种便携式矿用救灾无线通信系统。该系统采用WiFi网络宽带无线通讯技术,快速组建井下应急救援指挥平台。其系统组成部分包括无线基站、WiFi手机、WiFi摄像头、多参数传感器、防爆笔记本电脑和系统软件,可实现语音通话、视频监测和多参数检测功能。应用结果表明,该系统功能合理、布设方便、成本低、可靠性高,适合井下应急救援指挥需要。  相似文献   

16.
基于无线移动通信技术,现代摄像及图像信号信息技术、计算机微处理器技术和光纤通信技术等现代高新技术,研制出一种应用于煤矿多变坡斜巷无极绳绞车的无线移动视频系统,可以使得井上绞车房司机对井下斜巷轨道矿车及周边环境进行实时监视,从而对煤矿安全生产起着巨大作用。  相似文献   

17.
针对现有矿井移动通信系统抗干扰和抗故障能力差,以及极易形成大量的信号场强盲区或死区等问题,基于电磁波理论研究了矿井无线通信盲区的成因机理,提出了一种双总线型网络结构和分布式天线+漏泄天线结构的矿井无盲区移动通信系统,给出了系统的工作原理。通过实验验证了系统结构的可靠性、漏泄天线的均匀覆盖能力和分布式天线的系统容量。结果表明,该系统抗故障和抗干扰能力强,网络覆盖范围广,能够消除矿井无线通信盲区,可承载目前矿井环境语音、视频和数据通信业务,能满足矿井生产调度、应急通信、抢险救灾和全矿井移动通信的需要。  相似文献   

18.
矿井巷道时频编码协作MC-CDMA无线传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琳园  杨维 《煤炭学报》2014,39(6):1177-1183
相比于地面无线信道,矿井巷道无线信道多径衰落更加严重,严重影响了煤矿井下无线通信系统的性能。高效综合地利用煤矿井下通信系统的空间、时间和频率等各种资源,可以使煤矿井下无线通信系统的无线覆盖性能、容量和速率等得到显著地提高。在煤矿井下无线传输信道与带状受限空间结构的条件下,提出了在上行链路中采用协作分集的多载波码分多址(MC-CDMA)无线传输方案。设计了方案的时频编码协作协议,推导了方案的信道容量公式,并对误比特率进行了蒙特卡洛仿真。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采用所提出的矿井巷道时频编码协作MC-CDMA无线传输方案和时频编码协作协议,通过信道状况较好与较差用户间的协作,显著提高了系统中信道状况较差用户的信道容量和误码率性能,从而增强了井下无线通信系统信道容量的鲁棒性和通信的可靠性,使井下无线通信系统的性能得到显著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