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如何实现纸包装的绿色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以纸包装的发展背景为根据,分析纸包装生命周期中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研究“绿色纸包装整体设计方法”,提出了纸包装的绿色设计评价标准,以整体观为核心,系统地提出了绿色纸包装设计的三个步骤,首先,从“整体理念”出发对待设计的开始;其次,以“流程制约”对待项目设计的过程,最后,以“适于回收”对待设计的结果。丰富了纸包装绿色设计理论系统,为以后的设计实践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 提升科学传播过程中的参与质量,采用协同设计方式对科研院所内闲置空间进行改造;同时依据实践成果进行路径总结,为同类设计活动提供一定参考。方法 整体研究分为设计方案的构思、实践、验证及总结四部分:首先,构思阶段分为两部分,一是基于卡诺(Kano)模型的问卷调查,二是焦点小组与深度访谈形式结合的讨论,旨在获取与转化用户的需求;其次,实践阶段依托环境、产品、视传三类专业知识展开,通过设计学各分支协作将需求物化;再次,选取使用情况评估(POE)模型对结果进行分析,以评估参与进程优化效果;最终,将上述三阶段各类资料进行汇总,与院所内专家一同进行理论总结。结果 既定方案如期完工,满足了院所方的各项诉求;相关各部门通力协作,助力团队集齐实验所需资料。结论 协调利益相关,实现结果最优化,是协同设计最大的特点。就本次研究而言:中科院具备科学传播知识,并拥有长期举办“科学咖啡馆”活动的经验,这是本次实践目标达成的根本依据;我校团队掌握的学科相关知识,以及设计学科固有的视觉化优势,是各项设计任务能够完成的基础;院所内师生、行政及后勤等人员提出的宝贵建议,使本次的实践研究更趋合理。正是打破了三者间的壁垒,...  相似文献   

3.
目的 在可持续视域下,进行以公众参与为导向的社区可持续设计策略及设计实践研究。方法 通过对人民意识、社会创新要求和社区可持续发展需求分析,表明公众参与融入社区可持续设计的必要性,并结合文献研究围绕公众参与在社区实践中的参与主体、参与目标、参与阶段和参与方式进行核心特征分析,归纳出参与过程的三个阶段:共同体验、共同设计、共同反思。结果 针对公众参与的三个阶段分别从多元参与、协同创新、价值塑造三个方面提出三个目标路径,总结公众参与理念下的社区可持续设计策略,并以rPET再生品为例在社区进行可持续设计共创活动。结论 融合参与特征的社区可持续设计实践,提升了居民可持续行为的意愿,验证了公众参与在社区可持续设计上的可行性,赋予社区在“人”的可持续建设机制上更多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4.
蒋振  蒋超  铁铮  燕耀  俞琳 《包装工程》2024,(8):121-130
目的 设计评价是设计质量提升的重要手段,为提升革命文物三维模型展示效果,对其设计评价指标体系进行构建研究与应用验证。方法 首先,利用Nvivo软件进行文献分析,结合人工解读和补充,实现初步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其次,运用德尔菲法和两轮问卷调查对初步拟定的指标体系进行筛选、优化和增设;再次,采用层次分析法对各指标权重进行计算赋值;最终,构建完成了一套具有4个一级指标、12个二级指标、36个三级指标的评价指标体系,并通过实际项目对所提出的评价指标体系进行应用验证。结果 对9款“马灯”文物三维模型展示设计实例进行了评价应用实践,完成了方案的排序优选和进一步优化。结论 通过问卷调查将优化后的结果与原设计方案进行再次比较,验证了优化后的结果相较于原有方案在设计质量上得到提升,与用户主观评价结果具有良好的一致性。故所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科学、有效,具有良好的可操作性,能够帮助设计师进行设计方案的筛选,并提供明确的优化方向。  相似文献   

5.
郑刚强  王志  张梦  连红 《包装工程》2022,43(12):87-98
目的 初步梳理中国知网收录的近40年以来工业设计相关中文文献的研究脉络,对《“十二五”规划》发布以来我国工业设计理论重点研究领域的热点主题加以评述,并展望未来我国工业设计理论研究的方向。方法 收集1981—2020年中国知网收录的篇名含“工业设计”的文献,通过信息可视化软件CiteSpace对收集的数据分阶段进行分析,得到各个阶段排名前10的热点主题,并对重点主题进行详细阐述。结论 工业设计理论研究近40年的发展经历了4个阶段:基础建设阶段、稳步增长阶段、快速发展阶段和高质量发展阶段。基础建设阶段的热点主题主要有工业设计师、工业设计教育、现代工业设计等;稳步增长阶段的热点主题主要有工业设计、工业设计师、工业设计教育等;快速发展阶段的热点主题主要有工业设计、工业设计专业、工业设计教育等;高质量发展阶段的热点主题主要有工业设计、工业设计专业、教学改革等。《“十二五”规划》发布以来,我国工业设计理论研究主要集中在四大领域:工业设计教育领域、工业设计学科领域、工业设计产业领域和工业设计企业应用领域。  相似文献   

6.
杨维漾  唐德红  阎春蕊 《包装工程》2023,44(20):207-216
目的 为提供不仅能加强用户黏性以形成激励循环,还能提高用户使用专注度的公共健身服务设施,提出将心流理论、AHP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理论融合形成产品设计评估的研究方法。方法 首先,提炼心流理论各阶段下公共健身设施的设计需求,构建心流阶段设计要素评估指标体系;其次,利用AHP层次分析法进行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经计算与检验得出具有客观性的综合权重排序,根据排序结果指导智慧划船机健身设施的设计实践;最后,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进行设计评估验证,得到最佳设计方案,并进行改善。结果 经过研究与分析,设计了心流理论、AHP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结合的产品设计评估理论方法,并以智慧划船机为例进行了理论研究方法的可行性验证。结论 多理论结合的产品设计方法,有助于进行公共健身服务设施的设计指导与方案评估,在使健身用户获得最优健身体验的同时,也为同类产品设计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7.
李梦黎 《包装工程》2021,42(22):265-272, 323
目的 梳理出商业招牌与历史街区之间的关系,明确商业招牌形象改善的重要性;构建历史街区商业招牌的改善设计理论,为历史街区商业招牌形象的改善设计提供参考.方法 将视觉设计、环境设计、信息设计等理念交叉融合导入招牌形象设计中,构筑招牌设计的基本要求;以商业招牌的各视觉要素为研究对象,通过相关的设计法则、法律规定、案例分析,总结出各要素的设计准则;以洛阳历史街区为例,通过现场调研与问卷调查的方法对商业招牌现存的问题与改善方案进行讨论;通过改善实例对理论架构进行论证,并总结出历史街区商业招牌形象设计的原则.结论 商业招牌形象的改善要结合街区环境、商铺特征、受众审美3个层面,符合功能、审美、场所、创意、景观5个特性,通过对各要素的设计进行展现.  相似文献   

8.
胡飞  钟海静 《包装工程》2020,41(4):20-33
目的以信息可视化的方式考察环境设计方法,从设计方法的视角反思环境设计的内涵。方法首先,运用文献法,梳理了从“环境艺术”、“环境艺术设计”到“环境设计”的发展脉络,基于对不同时期中外学者的定义的比较,揭示出了环境设计的内涵。其次,采集并筛选了一百一十八种与环境设计相关的设计方法,从方法属性、设计流程、设计对象三个维度进行方法分类。然后,通过信息可视化和比较法,对上述方法分别进行了一维方法分析、二维关联分析和三维综合分析。结论从“环境艺术”到“环境艺术设计”再到“环境设计”的概念更迭,不仅是我国不同发展阶段对环境设计的认知的差异,而且更加反映出了时代背景、现实需求的变化,也必然带来相应设计方法的变化。当前,环境设计正在从关注环境中物质对象的设计,转向关注环境中人和人、人和物、物和物的关系等非物质对象的设计。  相似文献   

9.
吕溯源 《包装世界》1995,40(4):24-25
几年前,笔者曾在有关杂志上发表了关于纸袋实物计量单位的文章,以后又有笔友写文章参与探讨。经过一段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摸索,笔者再综合谈一点体会。一、实物计量单位混乱的基本状况长期以来,纸袋的实物计量单位在我国的使用是比较混乱的,并且集中表现在“个”、“只”、“条”等3个实物计量单位的使用上。具体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1.各纸袋生产厂家及主管部门在报表与日常管理中,使用的计量单位极不统一。根据有关数据表明在个、只、条的使用中,以“条”的使用比较广泛,约占全国各生产厂家的50%;“个”次之,约占30%左右;“只”的使用不  相似文献   

10.
高职商业展示设计“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要以培养创意与技能并重的高级应用型商业展示设计人才为目标,积极开展校企合作和引企入校,以“工作室”制模式的建立为核心,全面推进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实际项目为引领的课程体系和精品课程的建设与改革,本文针对目前商业展示设计人才培养存在的一些实际问题,在实际调查、实践教学和专家研讨的基础上,提出了以建设校内外实训基地为基础,构建“工作室”制教学平台,进行专业教学团队建设和精品课程建设,积极推行订单培养,探索工学结合、任务驱动、项目引导、顶岗工作等增强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人才培养模式。指出要在“工学结合”的教学实践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动力能力和创新精神,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培养更多商业展示设计优秀人才。  相似文献   

11.
徐迎庆  图拉 《包装工程》2023,44(2):1-8, 68
目的 对中华文化数字化进程中的沉浸式叙事研究进行综述。方法 以统一媒介论中观念、符号、语境所构成的三元媒介体系为方法,澄清中华文化的沉浸式叙事本质为文化观念的传承与文化符号的传播。其设计核心在于如何在“数字化”语境之下,实现“文化遗产”这一符号的创造性发展与创新性转化。结果 自然与文化遗产在赛博时空中以数字资产形态存在的“数字孪生”,不仅是中华文化元宇宙建构的基本前提,亦可能将成为文化遗产数字化的最终归宿。结论 媒介技术的迭代,正在促使文化遗产逐步向数字资产迁徙;媒介环境的变迁,亦促使沉浸式体验、多模态交互、非线性叙事等设计论题再度浮出水面。而诸般现象的背后,实际皆隐含着两条纵横交织的媒介演化律。  相似文献   

12.
张卫伟  张一 《包装工程》2023,44(20):357-361
目的 探索基于HCD(Human-centered Design,以人为中心设计)的适老化理念在产品设计领域的运用。方法 运用HCD中的同理心(Empathy),对老年人进行观察,结合文献阅读、调研统计分析,以及典型用户访谈等方法,找寻产品痛点;运用戈登法(Gordon Method)和符号学方面的知识,对问题进行层层分解,挖掘其本质,并运用材料学领域的缓释技术,对问题进行创新性解决。结果 设计出一款适合老年人的可变色胶囊包装,该设计获得“红点设计奖”。结论 适老化设计的核心是人,不仅要强调以人为本,更要关注老年人在安全、易用、情感等方面的特殊需求。对产品问题的解决也不能仅停留在浅表层次,而需要具有透过现象看本质、挖掘问题本质的能力。学科之间的交叉与融合有利于问题的创新性解决。  相似文献   

13.
贺孝梅  杨颖 《包装工程》2023,44(6):60-73, 116
目的 概述国内外无障碍设计的发展状况,理清国内外关于无障碍设计的相关方法与理论模型,探讨未来无障碍设计方法发展的趋势,为研究者提供相关设计思路与发展动向。方法 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的研究,梳理了无障碍设计的概念与发展现状,归纳了当前无障碍设计中包括适应性设计、参与式设计、基于感官信息的设计、情感化设计和基于QFD理论与TRIZ理论设计的5种主要方法与理论模型。结论 目前无障碍设计方法的用户参与度低,很难满足用户的不同需求,且缺乏具体针对性的完整理论体系与设计方法。未来在进行无障碍设计时,可结合体验与交互等多种设计理念与方法,探索创新无障碍设计方法,以便更好地从用户需求出发设计能帮助残障群体更便利生活的无障碍产品。  相似文献   

14.
美国商业性设计的本质是形式第一,功能第二,它的核心是"有计划的商品废止制".它的产生有美国社会人文环境的原因,有战争的影响,还有科技发展的促进以及设计师的设计实践的推动.商业性设计对现代工业设计仍存在一定的影响,本文从4个方面讨论了美国商业性设计给当代工业设计带来的启示.  相似文献   

15.
张玉萍  杨甜甜  杨一  罗晓庆 《包装工程》2024,45(2):88-98, 117
目的 为提高施工升降机驾驶员工作效率,改善其工作体验,设计出满足驾驶员实际需求的施工升降机驾驶室。方法 以SAPAD理论和QFD理论为理论框架,梳理出用户需求及与其对应的设计特征,并在此基础上开展设计实践。首先,通过观察法和访谈法来获取驾驶员日常行为信息,根据SAPAD理论完成“行为-产品-意义”的映射分析,并借助聚类分析法获取用户需求;其次,利用AHP法对用户需求进行权重分析并计算权重值;最后,根据QFD理论构建施工升降机驾驶室的质量屋,将各项用户需求转化为设计特征,指导设计实践。结果 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一种符合驾驶员实际需求的施工升降机驾驶室设计方案。结论 SAPAD理论与QFD理论的综合应用,一方面可以挖掘出用户的核心需求,另一方面增加了设计方案的科学性,在优化施工升降机驾驶室用户体验的同时,也为其他工业产品设计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16.
灵感的捕捉与本质的寻找——工业设计创作方法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邵静涵 《包装工程》2007,28(1):150-152,157
正确可行的创作方法是一件优秀作品诞生的前提.从比较学角度入手,结合中西方典型的工业设计作品实例,归纳出两者设计思维与创作方法的不同倾向:东方朦胧的"主观表意"与西方理性的"客观本源".并对二者的优劣加以辨证的分析与论证,指出捕捉设计灵感与探询本质规律间的并重地位,进而提炼出一种适合于当今时代的实用、易行的创作方法:从事物的本质中寻找设计原点,结合感性的创意展开设计,完善设计.  相似文献   

17.
At present, China’s economy is in rapid growth. The scale of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is significantly increasing and a number of major projects have been completed and put into use, bringing the engineering management practice new issues and challenges with each passing day. In the meantime, Chinese scholars are constantly summarizing what they have learnt in these activities and making great effort to gradually establish their own theoretical system of engineering management, of which the core essence of theoretical system of engineering management becomes a critically important topic. By studying our engineering management theory and practice, this paper preliminarily sums up the core essence of the engineering management theory in China as: “establishing a perfect harmony between human and nature through a people-oriented approach and dual innovation”, with a hope to help and enrich the research on the theoretical system of engineering management in China.  相似文献   

18.
艺术设计史观的解构与重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卢川 《包装工程》2018,39(8):19-22
目的建构符合艺术设计学学科逻辑的历史写作观念与方法。方法一方面对国内艺术设计史写作的体例进行具体分析,提出其写作中以风格化和形式分析为导向的诸多缺陷;另一方面则引述艺术史与建筑史研究的相关成果,试图对艺术设计史研究进行修正,主要以"线性的艺术史的终结"与"建构文化研究"两则话题为参照。结论同建筑史与艺术史观念变化的动因相同,当下的艺术设计史写作应产生出与线性的、发展的和进步式的"大设计史"所能相互补充的,类别的、微观的、技术的设计史。同时,设计史注定不等于艺术史和美学史,其研究不能单纯视作社会史表述的补充,而应体现其制造本质,从而形成理论与实践的交互。  相似文献   

19.
黄伟 《包装工程》2023,44(18):393-399
目的 在文旅融合发展背景下,将韶关地方文化和旅游资源作为研究对象,从符号学角度构建地域特色文创产品设计方法,设计出具有韶关特色的文创产品,促进韶关文旅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方法 阐释符号学的基本理论并解析视觉文化符号的构成要素;对韶关地区的文化和旅游资源进行整理和筛选,从中挑选出最具识别度和艺术特点的项目;从符号学的能指和所指两方面提取视觉文化符号的图形元素,用借用和隐喻两种方式对图形元素进行再设计,以形成符号新的能指和所指,并应用于文创产品设计之中。结论 设计实践方案表明了运用符号学方法设计韶关地域特色文创产品的有效性;使用该方法能设计出丰富多样的文创产品,实现地域文化的传播,为地方特色文旅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提供新的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