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张鑫鑫  李帅  吴晨  侯新芳 《中国肿瘤临床》2021,48(23):1208-1214
  目的  探讨晚期胃/食管胃结合部(gastric/gastroesophageal junction,G/GEJ)腺癌中程序性细胞死亡受体(programmed cell death protein 1, PD-1)单抗临床疗效分析。  方法  收集2018年9月至2020年9月就诊于河南省肿瘤医院接受PD-1单抗治疗晚期胃/食管胃结合部腺癌患者的临床数据资料。  结果  收集123例(5例失访)患者,中位随访时间12.6个月。118例患者客观缓解率(overall response rate, ORR)为22.0%,疾病控制率(disease control rate, DCR)为51.7%,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 PFS)为5.0个月,中位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 OS)为8.9个月。一线 vs. 二线 vs. 三线及以上ORR为(37.0% vs. 20.5% vs. 14.9%,P=0.002),DCR为(81.5% vs. 54.5% vs. 29.8%,P<0.001),中位PFS为(9.9个月 vs. 4.8个月 vs. 3.2个月),中位OS为(19.0 个月vs. 7.8个月 vs. 7.3个月)。PD-1单抗联合化疗 vs. 抗血管 vs. 化疗及抗血管治疗中位PFS为(5.8个月 vs. 4.4个月 vs. 5.0个月)及中位OS为(11.4个月 vs. 8.2个月 vs. 8.2个月)。免疫联合化疗一线(22例)vs.二线(20例)中位PFS为(9.0个月 vs. 4.7个月,P=0.003),中位OS为(NR vs. 7.8个月,P=0.007)。程序性死亡配体(programmed cell death-ligand 1, PD-L1)表达(CPS≥1% vs. CPS<1%)中ORR为(37.1% vs. 13.3%),DCR为(65.7% vs. 46.7%),中位PFS为(5.8个月 vs. 4.7个月),中位OS为(11.3个月 vs. 9.3个月)。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ECOG评分、转移灶数目、腹膜转移及免疫治疗线数是患者OS独立影响因素(P<0.05),且年龄为保护性因素(HR=0.498,95%CI:0.255~0.974)。  结论  晚期胃/食管胃结合部腺癌早期采用PD-1单抗联合治疗可有效延长患者PFS及OS。PD-1单抗联合化疗及抗血管治疗均有一定优势,但具体时机尚需进一步探索研究。   相似文献   

2.
患者,女,40岁,以"体检发现卵巢囊肿3个月,下腹胀痛1个月"为主诉于2009年10月22日入院.入院前3个月于单位体检发现右卵巢囊肿(具体不详),未特殊治疗.1个月前出现下腹胀痛,呈钝性,持续3~5 min后自行缓解.此后每3~5 d出现1次.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分析大剂量化疗(HDT)联合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SCT)治疗淋巴瘤的临床体会,探究安全合理的动员和预处理方案,以进一步提高治疗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对59例接受HDT联合ASCT治疗的淋巴瘤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59例患者采集到足够数量的造血干细胞,预处理后接受ASCT并成功恢复造血.随访1~88个月(中位数26.3个月),47例患者无病生存1~88个月(中位数28.5个月),10例在移植后2~37个月死于肿瘤复发,1例移植后16个月死于深部霉菌感染.1例移植后9个月死于爆发性肝炎.结论:HDT联合ASCT与常规化疗有机结合可能是治疗淋巴瘤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乳腺癌脑转移患者临床病理特征,探讨影响乳腺癌脑转移患者的预后因素.方法 收集76例乳腺癌脑转移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影响乳腺癌脑转移患者的预后因素.结果 乳腺癌患者确诊脑转移后中位生存期为8.4个月,1年生存率为31.6%,2年生存率为7.9%,3年生存率为3.9%.多因素分析提示未放疗、PS评分≥2分、多发颅内转移灶、分子分型为Her-2型及三阴型均是乳腺癌脑转移患者的不良预后因素.Lumin-al A、Luminal B、Her-2型及三阴型乳腺癌患者中位无脑转移生存期(46.8个月、34个月、26.8个月和17.6个月,P=0.005)、确诊脑转移后生存期(16.9个月、9.5个月、7.6个月和5.5个月,P=0.001)和总生存期(64.3个月、40.9个月、31.7个月和24.1个月,P=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放疗、PS评分、脑转移灶数目及分子分型是影响乳腺癌脑转移患者的独立预后因素;与Luminal型乳腺癌相比,Her-2型及三阴型乳腺癌更易早期发生脑转移,且生存期更短.  相似文献   

5.
背景与目的 纵隔内恶性肿瘤位置深邃、隐匿,手术切除可能性极小.由于其紧邻心包、主气管、大血管等重要解剖结构,氩氦刀冷冻及热消融同样受到限制.本文比较43例放射性125Ⅰ粒子植入患者的影像复查资料和生存质量,探讨其操作安全性和临床疗效.方法 2010年7月-2011年7月经病理证实并完成随访的43例患者,其中原发纵隔型肺鳞癌21例,原发食管癌9例,淋巴结转移癌13例.合并主气道50%以上狭窄18例,食管梗阻9例,上腔静脉回流障碍6例.每个病灶植入125Ⅰ粒子10枚-60枚,平均(30.79±14.23)枚.治疗后2个月、4个月、6个月及12个月复查CT观察局部病灶控制情况,并对患者生存质量及生存期进行随访.结果 全部操作技术成功率100%,最长随访时间12个月,6个月生存37例,6个月生存率为85.0%,局部病灶PR 30个,NC 7个,临床有效率为81.08%,临床受益率为100%.12个月生存31例,1年生存率为60.5%,局部病灶CR 16个,PR 7个,NC 2个,PD 6个,临床有效率为74.19%,临床受益率为80.65%.6个月、12个月KPS评分提高目.差异明显.穿刺导致气胸3例(6.98%),无大血管、主气管、喉返神经及心包损伤等严重并发症.结论 放射性125Ⅰ粒子植入治疗纵隔内恶性肿瘤,技术成功率高且相对安全,临床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复发胶质母细胞瘤患者中再手术对生存时间的延长及生存质量改善的影响.方法 对20例复发胶质母细胞瘤患者在手术前的功能状态、2次手术间隔时间与术后生存期等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再手术患者术后中位生存期约8个月.再手术前KPS评分≥70分者中位生存期约10个月,<70分者中位生存期约5个月(P<0.01).2次手术间隔时间超过12个月者中位生存期约12个月,间隔时间不足12个月者中位生存期约6个月(P<0.05).结论 尽管并非所有复发胶质母细胞瘤患者均需行再手术,但对于术前功能情况良好、手术间隔时间超过12个月者,再手术治疗可获得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7.
患者男,47岁.声音嘶哑7个月,头痛、颈项僵硬伴有恶心、呕吐、耳鸣、听力下降3个月.7个月前行喉镜检查示,左侧声带固定.胸部CT平扫未见异常,头部MRI平扫未见异常.2个月前腰穿脑脊液生化检查诊断为脑膜炎,应用抗生素治疗无效.入院前复查胸部CT示,前上纵隔稍饱满,主动脉弓旁肿大淋巴结;肺窗未见异常.入院查体:消瘦,项强强阳性;颅神经检查:双耳听力下降,音叉试验感音性耳聋.患者3个月体重下降15 kg,既往无慢性病史,吸烟史30余年.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力尔凡联合顺铂对恶性胸腔积液的抑制作用.方法:46例恶性胸腔积液患者均采用胸腔留置细管引流方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观察近期、远期疗效及副作用.结果:治疗组1个月有效率为83.3%,3个月有效率为75.0%,6个月有效率为58.3%;对照组1个月有效率为77.2%,3个月有效率为63.6%,6个月有效率为40.9%.两组数据经统计学处理,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力尔凡联合顺铂细管引流,可有效控制恶性胸水,提高病人生存质量,减轻化疗副作用,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用动物实验探讨气管-隆突替代手术的一种新方法.方法将40条成年杂种犬按保留肺叶的不同进行气管下段-隆突切除保留术侧部分肺,同侧主支气管上移替代气管-隆突成形术的动物实验.术后1、3、6、12、18、24个月每组处死一条犬,进行气道造影及移植物组织学检查,存活期超过24个月者任其自然存活至死亡.结果四组实验犬平均生存期6个月,术后存活期最长为32个月.保留左肺上叶主支气管重建气管隆突组平均生存期最短,为2.1个月.其它组平均存活期为5.8~8.3个月.死亡犬及按计划处死犬均按计划进行检查,发现吻合口1个月后愈合良好,3~6个月多为瘢痕性愈合,12个月以上可达生物愈合,所移植的支气管与肋间肌之间呈愈合性附着,有血管网生成,部分支气管有灶状钙化,未发现支气管软化塌陷.结论实验为需同时切除气管下段及隆突的病例提供了根据不同机体情况几种可选择的、供临床参考的替代术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提高多发性骨髓瘤的诊治水平和生存质量.方法分析25例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特点、诊断、治疗及预后.结果25例多发性骨髓瘤经手术及骨髓穿刺确诊,随访时间2月至4年不等,失访按死亡计.生存期2月至44月,总体中位生存期20个月,Ⅱ期6例30个月,Ⅲ期19例17个月(P<0.05).化疗16例,中位生存期20个月,手术加化疗7例,中位生存期22个月,(P>0.05).加干扰素治疗12例,中位生存期28个月,不加干扰素中位生存期15个月(P<0.05).加双磷酸盐10例,中位生存期22个月,不加双磷酸盐中位生存期16个月(P>0.05),但骨痛缓解明显.结论提高多发性骨髓瘤的早期诊断率,以化疗为主的治疗,并应用干扰素及双磷酸盐,有助于提高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缓解期.  相似文献   

11.
肺上沟瘤的单纯放射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单纯放射治疗对不能手术的肺上沟瘤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1983年1月~2002年12月在本院治疗的47例肺上沟瘤患者.Ⅱb期13例,Ⅲb期25例,Ⅳ期9例.全组患者均接受放射治疗,放疗剂量为DT14Gy~99Gy,中位剂量70Gy,其中8例<50Gy,39例≥50Gy.结果:放疗后26例(55.3%)肿瘤缩小.疼痛缓解率为81.8%,疼痛缓解中位时间为5个月(2~23个月).全组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MST)为8个月,1、2、3、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24.7%、7.7%、3.8%和0.Ⅱb期、Ⅲb期和Ⅳ期患者的MST分别为12个月、8个月和5个月(P=0.552).38例临床Ⅱb和Ⅲb期患者,放疗后肿瘤无变化和肿瘤缩小者的中位生存时间为6个月和11个月(P=0.0003).放疗后疼痛消失、缓解和无效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16个月、9个月和7个月(P=0.016).放疗剂量<50Gy和≥50Gy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3个月和9个月(P=0.008 5).结论:对不能手术的肺上沟瘤患者,放疗能缓解疼痛.放疗剂量≥50Gy、局部肿瘤缩小和疼痛缓解患者的总生存率有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2.
患者男性,71岁.腹腔镜直肠癌切除术后18个月,因腹痛3个月,于2002年5月25日入院.患者直肠癌距肛门口7~8 cm,于2000年12月在外院行腹腔镜直肠癌切除术,手术全程9小时.术后3个月出现肠梗阻,再行手术解除梗阻.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一期结直肠癌切除与射频消融治疗肝转移癌的临床价值.方法:对5例术前确诊为结直肠癌,经CT和B超发现肝脏有转移病灶的患者,在行结直肠癌切除术后,同时在手术中一期完成B超或腹腔镜下多电极射频消融治疗肝转移癌.结果:5例患者随访3个月至29个月,其中1例病灶较大(直径6cm)者在术后12个月死于肺转移及全身衰竭,另外4例术后已经分别生存3个月、6个月、22个月、25个月.结论:一期结直肠癌切除与射频消融治疗肝转移癌,具有疗效满意、方法安全、创伤小及痛苦小、避免二次剖腹手术等优点.  相似文献   

14.
胸骨肿瘤的初步治疗经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胸骨肿瘤诊断和治疗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总结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胸外科1967年3月~2001年8月治疗的胸骨肿瘤12例,均经病理科复核阅片.结果软骨肉瘤5例,2例分别于术后18年、25年非肿瘤死亡,3例术后分别生存62个月、11个月、12个月后失访;骨肉瘤1例,经术前、术后化疗,已无瘤生存53个月;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1例,术后无瘤生存17个月后失访;骨巨细胞瘤1例,术后无瘤生存66个月;淋巴瘤1例,术后生存17个月;脂肪肉瘤1例,未手术,生存28个月后失访;转移性腺癌2例,其中放化疗1例生存7个月,手术1例生存27个月.结论治疗胸骨肿瘤术前必须先明确病理类型,软骨肉瘤、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宜选择手术切除;骨肉瘤应选择化疗 手术;而浆细胞瘤、淋巴瘤、Ewing肉瘤可采用非手术治疗,若手术应严格筛选.胸壁重建可应用人工合成物和转移性肌皮瓣.  相似文献   

15.
胸腺移植前后肿瘤患者IL-2水平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对45例肿瘤患者的IL-2活性及胸腺移植前后IL-2活性的变化进行了探讨.病理诊断为癌症的住院病人20例.术后第2天皮下移植胎儿胸腺.分别于移植前、后1个月,3个月,6个月静脉  相似文献   

16.
泌尿生殖系癌肉瘤6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泌尿生殖系癌肉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6例均行手术切除.结果:术后病理和免疫组化证实为癌肉瘤,1例于术后2个月死于肺转移,1例术后5个月死于肝、肺、骨转移,1例术后10个月死于肝、肺转移,1例术后30个月死于远隔转移,1例失访,1例现已生存28个月.结论:泌尿生殖系癌肉瘤临床罕见,术前诊断困难,免疫组化有助于诊断.恶性程度高,预后差,尽早行根治性切除是最佳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7.
脐尿管癌14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Chen ZF  Wang F  Qin ZK  Dai YP  Zhou FJ  Han H  Liu ZW  Yu SL  Li YH  Ye YL 《癌症》2008,27(9):966-969
背景与目的:脐尿管癌临床少见.本研究旨在探讨脐尿管癌的诊断与治疗方法,以提高其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及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1994年5月至2007年4月收治的14例脐尿管癌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患者最常见的临床症状为血尿和膀胱刺激症状,膀胱镜检查主要表现为膀胱顶部宽基底肿物,影像学检查征象常见膀胱顶前壁与腹壁之间质软组织肿块影,常浸润膀胱壁.本组病例腺癌13例,恶性间质细胞瘤1例.7例行扩大性膀胱部分切除术患者中,1例术后24个月局部复发,6例随访14~120个月,中位随访42个月无复发:3例行全膀胱切除 尿流改道术,其中2例分别随访16个月和84个月无复发,1例术后3个月死于手术并发症;1例在外院行膀胱部分切除术,术后10个月局部复发;3例晚期未切除者行化疗,2例肿瘤无进展生存7个月和8个月,1例化疗后6个月死于肿瘤.本组病例1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85.7%和61.2%.结论:扩大性膀胱部分切除术是值得推荐的手术方式.首次手术彻底切除肿瘤及对晚期及术后复发转移患者积极的综合治疗,是提高脐尿管癌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究单纯后路手术对胸腰椎肿瘤患者临床治疗的优越性.方法 随机选取接受单纯后路肿瘤切除术治疗的胸腰椎肿瘤患者100例.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并对患者手术前、手术后2周及1个月的疼痛感,手术前、手术1个月及6个月后的功能状态和手术前及手术后1个月的神经功能状态等进行评估.结果 10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所有患者在术后2周及1个月的疼痛较术前均有所缓解,术后1个月及6个月的生活质量较术前均有所改善,术后1个月的神经功能状态较术前均有不同程度的恢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单纯后路手术可明显缓解疼痛,改善患者生活质量,解除肿瘤对脊髓的压迫,使患者神经功能得到不同程度的恢复.  相似文献   

19.
1 病例报告 患者女,45岁.因宫颈癌术后7个月,腹壁肿物切除术后4个月,放化疗后2个月余于2007-12-03入院.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原发性食管小细胞癌的临床特点、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原发性食管小细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局限期患者单纯手术、单纯化疗、单纯放射治疗、手术 化疗、化疗 放射治疗的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14,14,6,18,16个月;广泛期患者单纯化疗(2例)、化疗 放射治疗(2例)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6和8个月.全组的中位生存期为12个月,生存最长者已达72个月.而未治疗的广泛期患者仅存活2个月.结论对于原发性食管小细胞癌,应采用以化疗为主的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