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腹股沟斜疝并发肠破裂起病相对隐蔽 ,常导致误诊。我院自1990年~2000年收治此类病人3例 ,报告如下。1病历简介例1患者男性 ,42岁。右腹股沟斜疝3年。日间推手推车劳动后 ,因腹痛 ,在当地医院就医 ,诊断为右腹股沟斜疝嵌顿 ,行手法复位治疗。6h后出现腹痛突然加重 ,频繁呕吐 ,转来我院。查体见 :病人发热 ,全腹腹膜炎表现。右腹股沟区见一手拳大小包块伸入阴囊 ,局部触痛明显。急诊剖腹探查 ,见距回盲部120cm处小肠穿孔 ,粘膜外翻。行肠破裂缝合 ,腹腔冲洗引流术 ,7d后痊愈。例2患者男性 ,62岁。右腹股沟斜疝6年。右腹股沟被桌角碰伤2h后 ,…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经腹疝囊隔离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1985年1月至2005年12月采用经腹疝囊隔离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397例临床资料。结果本组397例(480侧疝)均治愈出院,平均手术时间20min,未发生阴囊血肿水肿等手术并发症。术后随访231例,随访率58.2%,随访时间1~2年,无复发病例。结论经腹疝囊隔离术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简单、有效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社区基层医院开展腹股沟斜疝无张力修补术围术期的舒适护理措施,总结舒适护理应用体会。方法通过对2 0 1 0年1月-2 0 1 3年1 2月天津市王顶堤医院收治的3 2例老年腹股沟斜疝患者进行舒适护理干预,总结临床护理体会。结果 3 2例老年腹股沟斜疝患者经过舒适护理除2例并发尿潴留外,所有患者切口愈合良好,无感染,平均住院4.8 d,病例随访1 2~2 4个月均未复发。结论社区基层医院开展腹股沟斜疝无张力修补术围术期采取舒适护理,能有效提高手术成功率,患者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少、复发率低,可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何泽民 《中国校医》2001,15(3):193-194
自 1992年 9月至 2 0 0 0年 9月 ,我们开展了腹外疝中医药非手术防治探索 ,对其中 2 60例腹股沟斜疝 (简称斜疝 )患者的发病相关因素进行了详细调查 ,现报告如下。1 对象与方法直接询问确诊为腹股沟斜疝的 2 60例患者或其监护人 ,获得的病历资料真实可靠。通过统计 ,并与以往有关报道进行比较 ,分析性别、年龄、部位、程度、继发症、并发病、心理影响、防治意识、孕期营养与心情、以及家族聚集性与斜疝发病的相关性。2 结果2 .1 性别与年龄  2 60例斜疝中女性 16例 ,男性 2 44例 ,男女斜疝比为 15 .2 5∶1。患病年龄在 1岁以内的 177例 …  相似文献   

5.
探讨腹腔镜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并发症原因及预防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因腹股沟斜疝在我院行腹腔镜手术治疗腹股沟斜疝患儿987例.结果987例中复发4例,对侧发作2例,术后鞘膜积液6例.术后行开放性疝囊高位或交通管结扎术再治疗,均治愈.结论腹腔镜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安全有效,复发率低,根据术中情况可探查对侧内环口,减少术后对侧发作.  相似文献   

6.
王瑛 《中国校医》2021,35(1):36-38
目的 探讨对腹股沟斜疝患儿采取单孔腹腔镜手术对其术后应激反应及预后的影响,旨在为该类疾病提供有效手术方案.方法 选择2018年1月-2019年1月某医院收治的86例腹股沟斜疝男性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43,开放性手术)与观察组(n=43,单孔腹腔镜).对比两组患儿术后应激反应及预后.结果 术...  相似文献   

7.
目的改良小儿腹股沟斜疝手术方式,并对疗效进行评估。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9月至2009年9月小儿腹股沟斜疝的临床资料,患儿年龄6个月~12岁,单侧716例,双侧156例,不包括腹股沟嵌顿疝、复发疝和鞘膜积液的病例。结果全部病例选择耻骨结节上方腹横纹切口行疝囊高位结扎术,牵拉睾丸辨别提睾肌位置以便准确寻找疝囊。对35例巨大疝术后用自制疝带包扎,无一例复发。全部病例复发3例,复发率3.4‰。结论疝囊高位结扎术是小儿腹股沟斜疝的可靠、简便的治疗方法,可在基层医院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8.
腹股沟斜疝是普通外科最常见的疾病之一,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原常规修补方法存在较高的复发率、术后病人无牵拉感强。2007—2009年作者采用美国巴德补片对腹股沟斜疝进行无张力疝修补,共手术治疗29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无张力疝修补术用于治疗复发性腹股沟斜疝的疗效。方法应用Marlex Mesh Perfix Plug对14例复发性腹股沟斜疝进行无张力修补,观察疗效。结果14例患者均痊愈,随访远期无特殊不适,无排异反应,无复发病例。结论无张力疝修补操作简便、组织损伤小、恢复迅速、疗效可靠,是治疗复发性腹股沟斜疝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0.
我院1997年5月~2007年5月,采用经腹腔内修补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简称经腹斜疝修补术)386例,手术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无张力修补术治疗腹股沟斜疝55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无张力修补术治疗腹股沟斜疝的临床效果。方法对55例腹股沟斜疝患者采用无张力修补术治疗。结果 55例患者均痊愈出院,术后并发尿潴留1例、出血2例、阴囊积液2例。随访12个月无复发病例。结论无张力修补术治疗腹股沟斜疝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无张力疝修补术在腹股沟斜疝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2006年6月~2010年6月在86例腹股沟斜疝中应用网状补片行无张力疝修补术的f临床疗效。结果86例均I期修补成功,出觋尿潴留3例,阴囊肿胀3例,经对症处理后痊愈。所有病例术后切口疼痛轻微,无需使用止痛药物,可早期下床活动。随访3~48个月,无复发。结论无张力疝修补术具有创伤小、术后痛苦小、恢复快及复发率低等优点,是治疗腹股沟斜疝的合理术式。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总结应用腹腔镜技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经验体会.方法 2004年3月至2008年9月采用腹腔镜下疝囊高位结扎的方法,共为92例腹股沟斜疝的患儿实施了107侧疝囊高位结扎术.结果 91例完成腹腔镜手术,1例中转开放式手术,无手术并发症,术后随访1~40个月,术侧复发斜疝3例,术侧出现交通性睾丸精素鞘膜积液1例.结论 应用腹腔镜技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安全有效,手术时间短,恢复快;复发率低,对精素保护好,便于处理隐匿性疝;对巨大疝及并发鞘膜积液的患儿要注意手术指征及操作技巧.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老年腹股沟斜疝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11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56例老年腹股沟斜疝患者,行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后1—3d均可下床活动,2例术后出现牵拉、异物感。全部患者随访2-16个月,无复发病例。结论:采用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老年腹股沟斜疝具疼痛小、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低等优点,因此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例1,男,8岁。确诊“右斜疝”收入院,在基础麻醉下行腹股沟斜疝修补术。术后2小时,出现下腹疼痛,疼痛为持续性胀痛,并进行性加重,4小时后演变为剧烈下腹痛,且术后4小时一直无排尿。查体: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疝囊高位结扎术联合覆盖脐内侧襞术式用于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临床应用价值及经验总结。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7月-2017年7月天津市儿童医院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联合覆盖脐内侧襞治疗腹股沟斜疝患儿120例的临床资料,包括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和复发情况。结果 120例患儿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中转开放式手术,术中发现对侧隐匿疝17例,手术时间平均21.5min(10~50min),术中出血量平均1.1ml(0.5~1.5ml),平均出院时间为3.5d(2~4d),术后无手术并发症,术后随访2~12月无复发病例。结论腹腔镜下疝囊高位结扎术联合覆盖脐内侧襞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复发率低,且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嵌顿性腹股沟斜疝行无张力性修补术的可行性。方法:总结2007-2009年收治的6例嵌顿性腹股沟斜疝,采用无张力性修补术,术中:严格无菌操作、活力碘水对伤口冲洗、选择组织水肿较轻的病例,及注重围手术期管理。结果:6例患者住院时间3-7天,效果满意,门诊随访未见复发。结论:嵌顿性腹股沟斜疝行无张力性修补术是可行的。术后局部张力小,下床时间早,恢复较快,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手术方法。方法:回顾分析某院57例小儿腹股沟斜疝采用腹股沟平行小切口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57例全部治愈。无切口感染、复发等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6个月~1年,无1例复发。结论:小切口疝囊高位结扎术具有损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复发率低、疤痕小等优点,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微创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总结128例小儿腹股沟斜疝的临床治疗经验。方法:2002年1月~2007年12月该院采用下腹横纹小切口行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128例。结果:手术均顺利,手术时间10~40 min,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良好,平均住院6天,术后随访6个月~6年。复发2例,复发率1.56%,经再次手术痊愈,未发生低氧血症、切口感染、阴囊血肿及睾丸萎缩、肠粘连、肠梗阻等并发症。结论:下腹横纹小切口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具有操作简便、安全、手术时间短、损伤小、恢复快、疗效可靠、切口美观、复发率低及并发症少等优点,适于广大基层医院普遍开展。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斜疝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9年1月—2012年1月就诊的腹股沟斜疝患者87例,均采用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观察患者手术时间、切口愈合情况以及并发症。结果患者均切口愈合出院,手术时间为40~75 min,平均50 min。患者术后疼痛均能忍受,无牵扯不适,术后起床活动时间6~15 h。术后并发尿潴留1例、阴囊积液2例、腹股沟部异物感5例。随访2个月~3年无一例复发。方法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斜疝损伤轻、恢复快、复发率低,符合人体生理解剖,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