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应对石油断供着眼点必须是对战略石油储备采取协调运作。辨风看向:随着外国石油公司纷纷停产,利比亚的石油产量已骤减了至少五分之一,中东地区的政治危机有可能因此演变成一场石油危机。3月2日,菲律宾以中东局势为由宣布要求本国石  相似文献   

2.
在2006国情咨文中,布什要求减少对中东地区石油的依赖。石油的分量甚至超过了以往最热门的恐怖主义话题。  相似文献   

3.
张抗 《世界石油工业》2007,14(1):34-39,9
从世界近代石油史上看,20世纪后半期最重要的特点是中东石油的巨大发现,它迅速成为世界上石油最丰富地区,也是最主要的出口区。中东成为名符其实的“世界油库”。  相似文献   

4.
中加油气合作要小心美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总统布什1月31日发布的《国情咨文》引起全球关注,文中花了相当篇幅来讲述美国对外部石油依赖带来的潜在危机,并提出要戒掉其“中东石油瘾”,20年内要减少中东进口石油的75%,这一数字让各方人士均感到吃惊! 每天从中东进口为600万桶石油的布什何以如此  相似文献   

5.
美利化干戈为石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美国重返利比亚,既加强了它对非洲产油国的影响力,也加强了对中东石油的控制。利比亚则希望借助美国扩大石油生产,发展本国经济。  相似文献   

6.
视点     
未来10年,全球石油产量逾90%的增长需要来自中东和北非国家。“如果投资不及时,将出现严重风险。石油需求将会增长。”  相似文献   

7.
世界石油、天然气储量及其开采现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世界石油、天然气开采报告数据进行了分析 ,详细介绍了目前世界六大地区即亚太地区、西欧地区、东欧与独联体、中东地区、非洲、美洲及OPEC成员国所拥有的石油、天然气储量情况和发展趋势 ,这对了解世界石油形势及世界石油天然气发展趋势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对我国石油海运安全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已成为世界上仅次于美国和日本的第三大石油进口国,进口石油中有50%来自中东,22%来自非洲,12%来自东南亚.中国从这三个地区进口石油不仅路途遥远,而且全部依靠海运.  相似文献   

9.
一个新的世界石油版图轮廓已经出现,中东不再是唯一中心,西半球正逐步取而代之。美国能源专家丹尼尔·尤金(Danie Yergin)说:"50多年来,世界石油版图一直以中东地区为中心。这个看似不可逆转的现实不仅促成了美国的能源政策和经济政策,也促成了全球的地缘政治和整个经济。""一个新的世界石油版图轮廓已经出现,其不再以中东为唯一中心,取而代之的是西半球。"所谓"西半球"是指北美洲、南美洲的能源生产  相似文献   

10.
中东地区围绕着阿以问题的冲突从未间断。自1948年以色列建国至今,双方经历了5次大规模战争和数十次的谈判,各种宗教、文化的小规模冲突更是不胜枚举。频发的地区冲突以及特殊的历史背景、社会环境让中国石油企业在中东地区的冲突更加复杂。因此通过分析中国石油企业在中东地区的冲突特点以及冲突产生的原因,提出中国石油企业在中东地区冲突的应对策略,有助于提高我国石油安全,保障我国经济的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1.
进入21世纪第一年的9月11日,美国本土遭到了最严重的一次恐怖袭击,这一事件震撼了整个世界。由于恐怖主义分子主要是来自中东的伊斯兰教徒,对美国的全球战略和石油安全造成了严重的挑战。美国对阿富汗塔利班和恐怖分子本·拉登发动了21世纪的第一场反恐怖战争。战争的起因、战争的目的及战争进程与石油有着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12.
巴以冲突的升级引起了全世界的瞩目,而中东地区的每一次局势动荡,石油都不可避免地要被卷进去。石油是福音也罢,是祸水也罢,但它却身系一国的经济、政治、军事等等。4月8日,伊拉克总统萨达姆重新祭起石油武器,宣布禁止出口一个月,以迫使偏袒以色列的美国向其施压,停止对巴勒斯坦的野蛮镇压,世界经济闻风而变。不管此次事件结果如何,石油的战略属性又被重新认识。与此同时,中亚的阿富汗战争仍在继续,打着反恐旗号的美国“项庄舞剑,意在沛公”,里海丰富的石油让美国眼热。综观中东、中亚近期形势的变化,我们可以看到,冲突背后有一个自始至终的主角:那就是石油和天然气。但同时。我们也认识到,是谁在指挥这场战争?那就是美国。  相似文献   

13.
也许人们不理解,半个世纪以来,为什么中东、北非乱局不断,战火纷飞?从两伊战争的兄弟反目,到海湾战争萨达姆走上绞架;从卡扎菲伊德里斯王朝的土崩瓦解,到今天叙利亚巴萨尔政权的摇摇欲坠,无不渗透着西方各国对中东的虎视觊觎,一个重要的原因,那是一座世界油库。"控制了石油就控制了世界"曾几何时成为一些国家坚定的信条。为了石油,各国都极尽所能渗透进去。石油成了世界各国角力的主要目标。这时,如果能够开发替代石油的能源,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将发生重大改变。于是,页岩油气、生物能源、可燃冰等一系列非常规能源的开发轰轰烈烈地展开。其中,页岩油因其储量巨大备受关注。关注中,有的热血沸腾寄予厚望,有的冷静思考提出疑虑。  相似文献   

14.
目前乃至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里,石油仍是世界的主要能源。如今石油的产地集中在亚洲的中东地区。该地区的石油出口量占到全球的60%。但是,2011年9月美国剑桥能源咨询公司董事长丹尼尔.耶金在《华盛顿邮报》上发表了一篇名为《世界石油新秩序》的署名文章,  相似文献   

15.
外刊集粹     
《中国石油石化》2004,(11):14-15
近五年全球海底油气开发总市值达550亿美元,2025年世界石油供需展望,市场对中东的石油供应能力依然担忧,中型石油公司瞄准日益增长的LNG贸易  相似文献   

16.
2003年以来,中东石油消费每年增长5%以上,预计今年达到5.2%(超过30万桶/日)。这将使中东地区的石油需求达到612万桶/日,占全球的7%左右。沙特和伊朗的石油需求分别为234.7万桶/日和190.7万桶/日。即使是小产油国巴林,去年的石油消费增长了8.3%,而阿曼、卡塔尔和科威特为6%。相比之下,去年中国的石油需求增长了5%(增加35万桶/日),而美国为0.5%(增加10.5万桶/日)。  相似文献   

17.
分析家认为,由于世界石油出口大国继续财政支出以刺激经济发展,预计2010年中东地区石油需求增长近5%。  相似文献   

18.
自1993年成为纯石油进口国至今的20年间,能源安全问题一直是中国的一大心病。特别是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能源消费跃居世界第二,构建长期安全的能源战略,必成中国的当务之急。中国能源安全的四大隐患中东动荡。据统计,1951年以来,世界上共发生过18次国际石油供应中断,其中由中东引发的就多达15次。中东动乱之所以能影响石油安全,根本  相似文献   

19.
30年前石油国有化溯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二战后以来,由国际石油卡特尔控制石油生产和定价权的国际石油贸易机制,受到了石油产出国的挑战,因为产出国不能按照利润对半分成的方式获得石油收入。为了争取石油权益,成立于1960年的石油输出国组织通过集体的力量试图改变定价机制、争取石油权益,与此同时,一些成员国也开始了石油国有化的探索。进入20世纪70年代后,世界石油市场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持续了20年的石油供应过剩局面结束,环境污染所引发的对清洁的石油资源的要求增加,世界越来越依赖于中东和北非的石油供应。在此背景下,石油输出国加速了石油国有化运动的努力。70年代的石…  相似文献   

20.
石油对世界各国的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冷战结束后,美国将夺取更多的石油资源和控制世界石油市场,以保持其独霸世界战略的优先地位,并为此不惜在伊拉克连续发动了两次战争。在占领伊拉克后,美国的下一个目标锁定了里海地区。里海地区有“第二个中东”之誉,是继中东和西伯利亚之后世界第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