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地方地震工作是我国地震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短临预报的监测、震情的动态跟踪、前兆观测方法的探索以及各种前兆信息的获取和识别方面。具有与专业地震队伍不同的特点、优势和不可替代的作用。地方地震工作还具有观测手段比较科学,布局比较合理,覆盖面广,接近震区,可补充专业台网不足等特点,因此已经成为整个地震系统中捕捉短临异常、实施短临预报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专业地震队伍一起密切配合,为综合防御和最大程度减轻地震灾害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强烈地震震源破裂和深层过程与地震短临预测探索   总被引:11,自引:5,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强烈地震震源区和其周边地域的介质,在力源作用下开始破裂,即微破裂,而当其在应力不断积累、逐渐发展并形成具有一定规模的“破裂链”时,即应力集中达到临界状态时,震源介质所积累的巨大能量以波动的形式瞬间释放,并冲出地表发生地震,且在地表产生一系列的破坏和大型断裂.在强烈地震发生后依据设定的初始模型和远、近地震台网记录,通过震源机制解计算,可求得震源介质的破裂长度和破裂过程.事实表明,一系列大地震的“孕育”、发生和发展,由震源深处到地表均呈现出强烈的破裂效应,其破裂长度可由几公里、几十公里、乃至千余公里长.有的地震在发生前确亦存在着破裂响应和迹象.为此,若在地表和深井中能进行破裂效应的观测,以捕捉初始微破裂和其形成“破裂链”的动力过程,这对于短临地震预测可能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途径.  相似文献   

3.
最经济、有效的地震短临预报的科学途径无疑是当前地震界、也是广大人民群众所关心的重要问题。下面就这一问题简略地谈谈个人的看法。  相似文献   

4.
地震电磁波与短临预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震电磁波是在地震预报研究中日益受到重视的课题之一。本文叙述了根据辽宁省的几年观测资料分析研究地震电磁波在短临预报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震源系统不稳定度指标和强震短临预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探讨震源系统不稳定产生的物理基础前提下,应用调制模式提出了利用小震日频次起伏加剧与外因的相关性进行强震的短临时间预报的设想,具体提出了调制小震频次起伏加剧的两个判别震源系统不稳定度的指标λ_1和λ_2。前者为单因子调制指标,后者为多因子调制或多因子调制强化指标。关于大震的地点预报,应用立交模式短临阶段出现调制小震通过未来大震的共轭小震活动条带进行预报。  相似文献   

6.
吴雪芳  张永仙 《地震》1998,18(1):102-102
中国地震学会地震预报专业委员会与国家地震局预测预防司于1997年9月19至23日在杭州联合召开地震短临预报研讨会,来自各省局、地震台站、中国科学院、有关工厂等22个单位56名代表参加了会议。中国地震学会地震预报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李宜瑚并代表国家地震局预测预防司主持了会议;中国地震学会地震预报专业委员会主任罗灼礼作了大会报告;浙江省地震局副局长陈修民在会上讲了话。会议在热烈活跃气氛中进行。会议对近二年来发生在中国大陆的6个主要地震(1995年7月12日云南边境孟连?.3级地震、1996年2月3回云南丽江7.0级地震、1996年3月19…  相似文献   

7.
结合江苏地区近20年的地磁观测实践,对地磁方法的现状及在地震短临预报中的作用提出看法、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正当地震孕育到后期,处于不稳定的临界状态,此时固体潮的引潮力是一种重要的触发因素,因此,引潮力与地震的关系受到地震学家的广泛关注。本文基于新疆克拉玛依后山钻孔倾斜、库尔勒体应变、乌什水管仪、库米什钻孔应变4套数字化形变观测资料的分析研究,通过引潮力理论模型首先对阶变异常与引潮力的方向、断层走向的剪应力的大小与方向的相  相似文献   

9.
本文应用固体物理学中位错所受自由面的像力的概念来讨论调整单元(自由面或软弱介质)对孕震震源地区断层的蠕裂、临震前锁住段断层中预位移的传播以及地震发生时裂缝的失稳传播的影响。推导了几种不同形状的自由边界对螺型位错和刃型位错作用的像力的表达式。以直立倾滑断层为例求出了震源地方断层某一段发生相对位移时由于自由面的像力作用而在断层上引起的附加应力场。估算了实际断裂情况下此附加应力场的数量级。认为像力的作用在震源过程中尤其是在研究对大震的触发作用时是不可忽视的。从像力的观点出发解释了地震发生时的一些现象。  相似文献   

10.
11.
概率方法应用于地震短期预测的探索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张天中  王林瑛  刘庆芳  丁秋琴 《地震》1999,19(2):135-141
根据爆发地震平静两项活动性前兆的统计结果,对地震发生的背景概率、条件概率和概率增益进行了估计,给和北地震发生前发震概率逐步增加时间过程,由背景概率P(E)增至中期前兆A出现后的条件概率P(E/A),再增至短期前铛B(平静)出现后的联合条件概率P(E/A)。结果表明,在1997年12月17日后的一个月内,华北地区发生6级以上的条件这38%,概率增益超过20,对概率预测结果的使用进行了探讨,提出应充分  相似文献   

12.
在详细介绍模糊信息分配原理的基础上,结合模糊近似推论及信息集中原理,以地电手段为例,将模糊信息处理法应用于地震的三要素预报,取得了良好的结果。实践证明这种新方法在地震预报的各种手段中均有推广价值,方法本身具有客观、自完善功能,并可用于其它领域的模糊关系处理上。  相似文献   

13.
地震异常平静用于短期预报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宋俊高  王炜 《地震》1994,(1):48-56
本文对我国东部十几次中强震前地震活动的中期和短期(短临)平静特征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对中期平衡,使用了归一化的N-t和L-t图,及地震活动统计量βn,由此定量确定中期平静的时间段。对短期平静,使用了归一化的N-t和L-t曲线,并结合主震前小震活动集中分布确定短期(短临)平静及未来主震的可能位置,根据研究区域内发生的标志地震震级估计未来主震的震级。本文还总结了中强震前几种不同的地震活动方式,但总的特征  相似文献   

14.
地震波动力学特征变化指标在短期地震预报中的应用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冯德益  虞雪君 《地震》1994,(1):12-22
本文研究了地震前地震波动力学特征的变化,主要是波形和频谱的变化,并从中提取出可望在短期(半年以内)地震预报中应用的一些预报指标。这些指标包括:P波初始部分波形的时间线性度和空间线性度,初始段平均半周期,S,P波频谱的峰值频率,拐角频率,相对带宽度,相对频谱峰值,高频段的谱线斜率绝对值等。同时还研究了短周期地脉动的波形线性度及频谱特征量(峰值频率等)在大震前出现的短期(半年以内)和临震(9天以内)的  相似文献   

15.
模糊集的概念和方法是十多年前才提出来的,现在已在很多科学领域中得到了应用。作者试图把模糊数学的知识引入地震预报。为此采用模糊语言对“正常”、“异常”作了初步探讨。初步确定了单项前兆异常和多项前兆异常的隶属函数。从方法上对编制预报程序作了大胆的设想。并以两个简单实例为样本作了内检,取得了一些初步结果。我们认为,采用模糊数学技巧具有诱人的前景。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1996年11月9日南黄海6.4级地震前地震时空分布、应变能释放的异常变化,发现震前地震活动时空分布的异常变化清楚地反映出南黄海6.4级地震的震源过程一“三级跳跃”模式。即早期地震活动增强,形成大的孕震空区;中期在上述背景上地震活动再次向外围扩散并收缩,地震活动逐渐减弱,晚期在孕震空区内形成临震空区和临震小震条带。孕震空区缩小;晚期地震活动出现短期平静(4个月无≥2.0级地震),显示临震“平静”异常,由R(t)图可以对64级地震的发震时间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17.
地震非均匀度在甘肃及邻区中强地震中短期预报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肖丽珠  柳永秀 《地震》1998,18(2):189-194
在地城学中长期预报的基础上,近几年地震学攻关掼的应用实践中发现,刻画强震前中小地震活动在时空分布上不均匀性的能量--地震非均匀度(GL值)能较好地反映震前小震活动由稳定向非稳定过渡的中短期震兆特点。结合甘肃及邻区中强以上地震的预报研究,运用GL值进行时空扫描,结果发现除个别省界边缘地区地震外,所有5.4级以上地震前1 ̄2a,在震中300km范围内,2.0级以上小震活动在不同时段均显示出明显的非均匀  相似文献   

18.
把可以反映地震空间分布状态的森下指数进一步应用于地震预报研究中,所得结果表明,在大地震发生前数年,森下指数随网络线度的变化曲线Iδ(l)要出现一定的中长期异常变化,但其异常形态随地区不同而可能有一定差异。对于日本的M≥7级海域地震,震前3 ̄6年Iδ(l)曲线由正常期的Cb型转变为异常期的Ca型。对于中国西部地区和华北地区的M≥6级地震,震前2 ̄3年Iδ(l)曲线分别由正常期的Ca型转变为异常期的C  相似文献   

19.
地磁场的空间相关性及其在地震预报中的应用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本文扼要叙述了震磁关系研究的现状,阐述了“震磁效应”分析的基本原理,提出了“空间相关”和“现象相关”两种“震磁效应”分析的基本方法。作者应用我国华北地区若干台站资料,以局部地区地磁场空间相关性的分析为基础,重点讨论了“空间相关法”,给出了具体震例分析的初步结果。最后,就有关“震磁效应”分析的几个问题进一步做了简要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