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文章概括地介绍了仿铜录山古冶炼模拟实验的过程和成果。对遗址残存冶金炉和古冶炼炉渣,并结合仿古炼铜模拟试验进行了初步分析,讨论了古代炼铜生产工艺、炉型结构、供凤设备和设施、生产操作技术以及炉体砌筑等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2.
铜录山古铜矿是我国目前出土的规模最大的古矿冶遗址。它的历史年代,始于殷,经春秋战国延续到西汉,约一千余年。现本区已发现的古代露天采场有7个,地下采区18个,竖井252条,井巷总长约8000余米。目前考古发掘工作尚未最后完成。文章引证了大量的文物资料,研究分析了古矿区在地质探矿、井巷掘进与支护、露天和地下开采、提升,排水、通风等方面的技术成就,论证了本矿区开采技术发展的连续性和继承性,说明其开采历史是一脉相承的,是自成体系的。从而有力地说明了中国青铜文化的历史是一部独立、完整的发展史。  相似文献   

3.
九华山唐代铜矿冶遗址冶炼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延祥 《有色金属》2000,52(4):95-99
九华山唐代冶铜遗址的炉渣分析发现了高钙和高铁两种冰铜渣。实验确认两种工艺冶炼的产物分别是品位为25%、40%的冰铜。根据矿石的脉石矿物主要是钙铁石榴子石的事实,结合古代鼓风炉熔炼特点进行的冶炼流程的计算表明,含铜约6%的手选矿石经历了两次焙烧-熔炼处理,先后获得品位为25%和40%的中间产物冰铜,并依次排出高钙、高铁渣。这一研究结果证明,宋明时期献记载的硫化矿炼铜技术至迟在唐代就已采用。  相似文献   

4.
五、地下采矿方法纵观铜录山古矿的十八个地下采区,研究近百条竖井的资料,可将其地下开采方法归纳为四种类型,八种开采方法。(一)群井开采群井开采的年代出土最早的为殷代(距今3265±100年),延续采用了大约300多年,一直到春秋时期(公元前525年)。其特点是:用垂直井筒进行地下  相似文献   

5.
铜录山铜矿是露天与地下联合开采的大型铜矿。由于开采期间排水疏干引起地表大面积塌陷,大量地表水灌入井下,严重威胁井下生产安全。为此决定采用帷幕注浆方法以截流地下水和防止地面塌陷。帷幕注浆工程在可行性研究的基础上进行的,历时4年半。工程完工后对注浆效果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堵水效果达62%,减少了井下及露天坑的排水量;幕内外出现明显水位差(38m左右),幕外水位回升,控制了地面的塌陷。给矿山创造经济效益4000万元左右。  相似文献   

6.
选矿小组约每三年举行一次专业会议。第一次会议是1967年在维茨堡召开的,讨论题目是选矿过程的测定和调整。第二次会议于1971年10月14~16日在韦塞尔召开,讨论题目是“浮选理论和实践的现实问题”。参加会议的有近百名选矿工作者(其中包括来自法国、英国、奥地利、匈牙利、保加利亚、南斯拉夫和芬兰等欧洲国家的选矿工作者)。会上发表了“黄药剩余浓度与腊美斯贝克矿石浮选的  相似文献   

7.
一、原矿性质简介铜录山矿床属中、高温热液交代含铜铁矽卡岩型矿床。矿石类型较复杂,有铁矿石、高铜铁矿石、低铜铁矿石、铜铁矿石及铜矿石,其中以铜铁矿石为主,按矿石自然类型又分为氧化矿石、混合矿石和原生矿石。氧化矿石中铁矿物除了磁铁矿外,还有赤铁矿及少量的褐铁矿,铜铁矿石中铁矿物量占  相似文献   

8.
用Y89-0黄药和异丁基黄药分别作捕收剂分选铜录山难选泥质氧化铜矿石,结果表明,在选矿指标相近的情况下,Y89-0用量比异丁基黄药用量少30%~40%;采用硫化铜和氧化铜矿物混合浮选的流程,在药剂用量相同的条件下,用Y89-0比用异丁基黄药所获得的铜精矿含Cu高2.18%,含Au高6.5g/t,Cu回收率高1.37%,Au回收率高9.32%.  相似文献   

9.
铜录山露天矿是有色大型矿山之一,一九六五年开始建设,一九七○年投产,分井下和露天开采,各为2000吨/日生产能力,露天设计采深负125米,目前已转为深凹陷开采。随着采场逐年加深(由+35米已到-88米),出现了高温、粉尘及有毒气体对采区大  相似文献   

10.
<正> 一、前言铜录山矿系大型矽卡岩铜-铁共生矿床,已建成并投产4000吨/日浮选厂,其中氧化矿2000吨/日。主要含铜矿物为孔雀石、蓝铜矿、假孔雀石;脉石为石英、石榴石及粘土质矿物,但是,脉石矿物的总量大大低于磁铁矿、假象赤铁矿、褐铁矿等铁矿物总量。矿石氧化率高,含泥较多,浮选油药耗量大,选厂每天排出20000米~3以上的废水中,除铜、铁、悬浮物及 pH 超标以外,尤其是2号油含量达10—20毫克/升,为国家规定标  相似文献   

11.
12.
<正> 一、采场护顶措施概述铜录山铜铁矿是大冶有色金属公司重点生产矿山之一,设计规模为4000(吨/日),其中井下生产能力为1600(吨/日)。目前井下开采集中在Ⅲ、Ⅳ号矿体,矿体和围岩受断层破坏,节理发育,裂隙交错又受地下水侵蚀,尤其受矽卡岩带穿插,矿体完整性差,顶  相似文献   

13.
吴粲  王贻明  吴爱祥 《现代矿业》2013,(6):75-76,87
总结了铜录山铜矿使用20多aVCR法的生产实践经验,结果表明:拉槽质量对VCR法采场爆破至关重要,垂直螺旋掏槽技术在铜录山应用是成功的,分析了生产过程中拉槽及采场爆破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4.
混合黄药浮选铜录山矿石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由多种黄药组合而成的混合剂CES浮选铜录山硫化(原生)矿石,硫化-氧化混合矿石或氧化矿石,难选泥巴矿获良好指标,它与选厂现用的异丁基黄药ED-4相比,精矿品位一致,铜回收率提高4 ̄6%,金回收率增加5 ̄9%,银回收率多3 ̄5%;捕收剂用量减少25 ̄40%,技术经济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5.
混合黄药浮选铜录山氧化矿石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铜录山矿区的含金(银)铜(铁)氧化矿属于氧化率高(≥90%)含泥多的难选矿石,采用多种黄药组合而成的混合黄药CES进行浮选,捕收力强,浮游速度快,与选厂使用的异丁基黄药ED-4进行对比。精矿品一致(含Cu〉18%,Au〉10g/t,Ag〉90g/t),铜回收率提高6.70%,金回收率提高9.33%,银回收率提高5.67%,相应回收率分别达81.28%(铜),84.00%(金),66.83%(银)这  相似文献   

16.
17.
本文概述了铜录山铜矿Ⅳ号矿体尾砂胶结充填系统的工艺流程及结构特征,扼要介绍了水力旋流分级,尾砂卸料及充填站生产试验情况。试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工艺流程先进、工作可靠,充填体强度平均达39公斤/厘米~2。充填站实现了生产的集中遥控和自动化操作,并对任一特定时间内充填用水泥的总吨数和充填体积进行了累计指示。  相似文献   

18.
铜录山氧化铜铁矿水热硫化-温水浮选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继斌 《矿冶工程》1983,3(4):33-35
本文叙述铜录山氧化铜铁矿石采用水热硫化-温水浮选法处理的结果,通过分析认为该法是处理这种矿石的一个新途径。  相似文献   

19.
铜录山矿在治理矿区地面塌陷及地下水截流中,采用了帷幕注浆技术。针对该矿典型动水注浆的特点,在工程中应用了一些新的注浆工艺。在防止浆液流失、控制浆液扩散范围及溶洞含砂层水泥注浆等方面的研究,均获得成功。所采用的水泥—水玻璃双液注浆、海带堵漏以及钻杆注浆等项技术,经室内试验及现场工业性试验,均获良好效果。这些新工艺的应用成功,使帷幕注浆技术水平进一步提高,为解决复杂地质条件的大水矿山防止地表塌陷及减少矿坑涌水量,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铜录山矿是大冶有色金属公司的主要生产矿山,储量大,品位高,建设条件好。该矿一期工程于一九六五年开始建设,设计规模为日产矿石4000吨,其中露天开采和坑内开采各2000吨。自一九七○年投产以来,由于坑內开采长期达不到设计能力,采矿损失率又很大,因而出现两种意见:一种意见认为,全部改用大露天开采;另一种意见仍维持小露天加坑內联合开采。上述两种意见,经过多次现场会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