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介绍了某大型导轨铣床传动系统等效刚度和临界爬行速度的计算方法,为机床的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
机床导轨爬行严重影响机床的加工精度、表面粗糙度和定位精度,是精密机床及重型机床必须解决的问题.本文针对一类具有代表性的机床导轨系统模型,利用数值积分方法揭示系统的非线性动力学现象,讨论了机床导轨爬行现象的产生机理.通过分析可知,在系统模型传输带速度减小的过程中,系统的静平衡状态失稳,出现纯滑动和粘滞-滑动形式的导轨爬行现象.  相似文献   

3.
机床进给爬行时的运动模型与振动方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讨论了机床进给系统中因运动部件移动速度较低,因而产生爬行现象的自激振动机理。并通过对进给系统建立运动模型、导出振动方程从而对爬行现象进行了理论分析。  相似文献   

4.
提出数控磨料水射流切割机伺服进给系统存在振动爬行现象,并对其危害、影响因素、爬行机理进行分析,通过建立物理模型和分析临界速度找到解决爬行的措施和对策,对提高系统稳定性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机床爬行机理及防止措施进行了综述,对分析和解决该类问题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针对加长型数控机床设计的特殊性,以CK6163×3000进给系统的设计为例,详细讨论了其进给系统的设计,分析了半闭环控制的数控机床进给系统的定位精度,指出影响定位误差的关键因素是丝杠的误差,为加长型数控机床进给系统的结构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数控机床爬行与振动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主要介绍了数控机床爬行与振动的现象,并对其进行分析,给出了具体解决的方法和思路。  相似文献   

8.
数控机床爬行问题的分析与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机床爬行问题是提高机床加工精度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是国民经济、科学研究及国防建设的重要课题。本文基于产生数控机床爬行现象的原理对机床产生爬行原因进行了理论分析,并建立了爬行的力学模型和数学模型。在对爬行原因进行合理分析的同时提出了解决数控机床爬行现象的有效措施。本文的研究对精密机床、超精密机床、数控机床的设计、制造和维修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进给系统作为数控机床的主要组成部分,其性能直接影响机床的加工精度和加工效率,对其静动态特性进行分析有着重大的意义.运用有限元方法对数控机床进给系统进行静动态特性分析,得到进给系统的静力变形云图、固有频率以及振动特性.分析结果表明:进给系统最大变形为5.6μm、最大屈服应力为2.8 MPa、安全系数达到15,均符合要求,...  相似文献   

10.
利用Modelica语言建立了数控机床进给系统的多领域模型,在正交实验设计的基础上进行仿真实验,对影响进给系统动态性能的机械参数进行了灵敏度分析。结果显示:机械参数对进给系统动态性能的影响和对单纯的机械系统的影响是不完全一样的,与系统转动惯量正相关的机械参数的增大,会降低系统的动态响应性能,丝杠轴的阻尼系数存在最优值使得系统动态性能最好,而轴承和导轨的摩擦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1.
机床爬行的信号测试系统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新华  陈雪峰 《机床与液压》2002,(4):203-204,227
本文研究了机床运动平衡性的测试系统,提出了信号调制和其初相,相位差、相位调制量和估计频率的检测理论方法,讨论了该系统的硬件和软件的研制。  相似文献   

12.
为了研究机床进给系统的动态特性,提升摩擦力影响下的运动控制效果,建立机床进给系统动力学模型与机电耦合仿真模型。定义基于赫兹接触理论与吉村允效法的部件结合部刚度,通过控制变量法分析进给系统一阶固有频率的影响因素,利用有限元软件对动力学模型进行验证,解释误差出现的原因。并利用PID控制加前馈控制对比分析有无摩擦补偿下的运动控制效果。结果表明:工作台质量和位置以及丝杠螺母副刚度变化对进给系统一阶固有频率影响显著;加入的前馈补偿能够有效消除因黏性摩擦产生的“平顶”、“死区”不良现象。  相似文献   

13.
K. Hiramoto  S. Ding 《CIRP Annals》2005,54(1):333-336
For high performance machining, it is essential to minimize the vibration of a machine tool, which is incurred due to the instantaneous acceleration/deceleration. To minimize this vibration, it is fundamentally ideal to apply the driving force at the most shock-insensitive position of the moving structure: the center of gravity. Aiming at developing unparalleled high-performance machine tool systems,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Drive at the Center of Gravity (DCG) principle on vibration reduction has been studied thoroughly by analytical and experimental approaches. Based on the results obtained, a new design of the high-performance machine tools has been discussed with a special focus on the installation of DCG mechanism without sacrificing any advantages already obtained in the recent basic design rules. The paper also describes the comparative study between a machine tool based on the DCG principle and the one with a conventional driving configuration. The results obtained have shown a distinctive performance difference in machining stability.  相似文献   

14.
结合数控机床进给系统模型,采用三层结构多输入单输出的神经控制器,并提出基于误差速度和大范围位移指令的自适应神经元控制器控制策略,通过数学仿真和实验证明了该控制器跟随误差小,具有很强的鲁棒性,往返轨迹精度达到10μm.  相似文献   

15.
李波  熊迪  万勇  张文 《机床与液压》2019,47(15):99-104
放电间隙是短电弧加工的重要参数,其直接影响加工效率及质量,存在测量及控制难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短电弧电流和电压的阴极工具进给伺服控制方法,进行了短电弧加工状态采集系统的设计,实现了电流、电压、温度、压力等信息的准确采集和交互,并基于华中8型数控系统二次开发平台,研制了专用数控系统,完成了基于采集反馈信息的阳极工具伺服控制,对航空发动机部件进行了短电弧加工验证。相关测试结果表明,短电弧专用数控系统稳定、可靠,具有良好的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在四轴以上的数控机床上用滚齿和铣齿两种方法进行齿轮加工的原理,通过对两种加工方法所产生的误差进行分析,指出了影响齿轮加工精度的因素。  相似文献   

17.
许文斌  曾全胜 《机床与液压》2014,42(20):128-131
数控机床进给伺服系统是一个复杂的机电耦合系统。由于具有较强的时变参数特性、负载扰动和电机的非线性,很难给出控制系统的精确模型。基于数控机床进给伺服系统的数学模型,提出一种模糊自适应PID控制器的设计方法。将该控制器应用于数控机床进给伺服系统控制,可获得良好的控制性能。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不仅具有无静态失真,而且响应速度快、超调小。这种模糊自适应PID控制器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和精度。  相似文献   

18.
介绍新一代串并联机床LINKS-EXE700的组成,分析其本体Tripod并联机构的自由度性质,并对机床本体的串并联机构的位置反解进行了系统分析。分析结果对该新一代串并联机床的工作机制的深入理解及其运动学控制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9.
为提高机床抵抗再生颤振的能力,将能量平衡原理、正交试验方法和响应面方法结合,实现一种基于能量平衡原理提高机床抵抗再生颤振能力的方法。该方法通过模态柔度和能量平衡原理计算出机床的薄弱模态和薄弱子结构,寻找出需要优化的质量和刚度,结合正交试验方法和响应面方法对机床的刚度和质量进行优化,以实现最优的刚度配置方案和质量配置方案。以某机床厂曲轴磨床为例,利用能量平衡原理调整薄弱子结构的刚度、质量。结果表明:优化后,机床的薄弱模态均有所下降,各阶模态的模态柔度分布更加均匀,静柔度下降了28.23%,机床的各阶固有频率也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机床的整体动态特性有了很大的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