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变风量空调具有时变、延时、非线性等特点,在此类系统中传统的PID控制算法难以取得最佳的控制效果。基于广义预测自校正的控制算法,控制精度高,具有较强的跟踪性能,但是以增大的计算量和频繁的调节系统参数为代价的。文中提出一种基于改进的Dahlin参数整定方法的自校正PID控制器,该算法在理论建模的基础上,采用在线的带遗忘因子最小二乘法,实现传递函数的参数估计,建立了系统PID参数之间的关系式,实现变风量空调系统的末端控制。算法仿真运算及实验表明,与传统PID及广义预测自校正控制方法相比,文中方法控制精度高于传统PID,同时计算复杂度低于通常广义预测自校正控制。  相似文献   

2.
变风量空调是一个多输入多输出的系统,由于具有多个回路,各个回路之间相互影响,具有强耦合、非线性和大时滞等特点。常规PID控制存在稳定性与精确性的矛盾。文中根据自抗扰控制原理,分析了变风量空调系统的耦合关系,通过扩张状态观测器实现对系统总扰动的估计和补偿,实现解耦控制。文中将其用于变风量空调末端的主回路温度控制系统。仿真实验结果表明,与PID控制相比,自抗扰控制器的超调量、时滞等得到了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3.
变风量空调是一个多输入多输出的系统,由于具有多个回路,各个回路之间相互影响,具有强耦合、非线性和大时滞等特点.常规PID控制存在稳定性与精确性的矛盾.文中根据自抗扰控制原理,分析了变风量空调系统的耦合关系,通过扩张状态观测器实现对系统总扰动的估计和补偿,实现解耦控制.文中将其用于变风量空调末端的主回路温度控制系统.仿真实验结果表明,与PID控制相比,自抗扰控制器的超调量、时滞等得到了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4.
赵慧玲 《电子器件》2023,46(2):498-502
变风量空调系统包含多个控制回路,各组控制回路在运作时会产生强烈耦合效果,为保证系统稳定需要解耦控制回路,研究基于PID控制技术的变风量空调系统多变量解耦回路控制方法。基于PID控制技术建立回路增益相对矩阵,根据相对矩阵对角理论推导空调多变量解耦方式,根据误差校正规则设置补偿信号控制系统解耦回路,完成解耦回路控制方法设计。实验以变风量空调系统为测试对象,运用所提方法和传统方法,对多变量回路进行解耦控制。设定变风量空调系统中包含五组控制回路,分别为2组房间室温和管道静压,以及二氧化碳浓度和送风温度,当送风温度设定值为11℃、18℃以及14℃时,二氧化碳浓度设定值为400×10-6、700×10-6以及1 000×10-6时,在所提方法下进行解耦控制,不会受到其他回路的影响,能够具备较好跟随性,减少其他控制回路的干扰和影响。  相似文献   

5.
基于变风量空调机组高度非线性的特点,常规的PID控制已经不能达到满意的控制效果,本文选用细菌觅食优化的PID控制器对变风量空调机组送风温度进行控制。通过matlab仿真,并与常规的PID控制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细菌觅食优化的PID控制器比常规的PID控制器在超调量和调整时间方面有很大的改善。  相似文献   

6.
针对变风量空调末端系统非线性,难以建立精确模型的特点,提出基于改进的差分粒子群算法优化的PID参数整定方法,根据室内温度的实际值与测量值差值的变化?采用惯性权重呈指数形式下降的粒子群算法,使得各个阶段的粒子寻优达到最优,将其与差分算法相结合,利用判断因子对微粒的更新方式进行调控,应用于PID控制器参数优化,并应用于变风 量空调系统末端控制,结果表明,该方法稳定时间缩短了10.1s,超调量减少3.6%。  相似文献   

7.
主要介绍变风量空调系统的优缺点,并根据其特点展望了变风量空调系统在自动化楼宇系统中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8.
随着现代通信设备的不断完善,其在集成度以及功率密度等方面都得以提升。然而从大多通信机房设备运行状况看,仍存在较多如热岛、耗能过多等问题,不能使通信机房系统充分发挥其自身的性能优势,更无从谈及实现节能设计的目标。对此,本文将从现行通信机房节能设计现状、变风量空调设计的具体思路以及空调改造的方向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   

9.
变风量空调系统以其巨大的节能优势越来越得到广泛应用,但是室内噪声超标的问题令安装、调试人员感到棘手。根据实际参加某高档楼盘变风量空调系统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通过分析变风量空调系统末端噪声的来源,研究利用末端单元各部分噪声的衰减影响来控制末端噪声,提出了变风量空调系统未端噪声的具体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0.
随着人们对室内环境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中央空调系统就要在满足室内环境质量的基础上来实现节能高效运行。本文从影响室内环境质量的舒适度和空气品质两方面进行分析。依据预测平均投票数(PMV)实现房间温度再设置来满足舒适度;将室内二氧化碳(CO2)浓度作为影响空气品质的主要因素,提出减少新风量需求的节能策略。文中以变风量空调系统为例,对上述两种节能策略进行实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该节能策略既可以保证环境质量的要求,又能使变风量空调系统节能运行。  相似文献   

11.
基于自整定模糊PID算法的LD温度控制系统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使半导体激光器(LD)能够稳定工作, 设计并实现了一个高效的温度控制系统。该系统使用MSP430单片机作为处理器,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NTC)作为温度传感器,半导体制冷器(TEC)作为执行元件。系统通过自整定模糊PID算法,采用闭环负反馈结构实现对LD温度的稳定控制。实验结果表明,该控制系统温度从21.9 ℃上升到目标温度25 ℃,建立稳态的时间为68 s,且温度可控制在250.05 ℃范围以内。工作94 s后,系统能够将温度控制在250.008 ℃范围以内。与常规PID控制系统相比,基于模糊PID算法的温度控制系统能够在没有人工干预的情况下自动调节系统的PID参数,使系统具有更好的动态性能。  相似文献   

12.
传统的恒压供水控制器通常采用PID调节器,其算法难以编程实现,并且调试困难.将自整定PID调节器应用到恒压供水控制器中,这样,用户就不必调整PID参数,从而大大方便了现场调试,并保证了系统的长期稳定性.  相似文献   

13.
针对传统方法难以整定船载雷达伺服系统PID参数的问题,将模糊参数自整定PID控制技术应用到伺服系统位置回路中,通过仿真实验表明该方法可以不依赖系统的数学模型,而根据输入输出关系对PID参数进行在线调整,自动调整环路带宽,调高系统的动态性能和稳态性能,具有很强的鲁棒性和自适应性。  相似文献   

14.
刘岑俐  张明 《电子测试》2009,(11):82-84
本文针对存在大滞后、时变、非线性特点的液位控制,基于模糊规则参数自整定PID方法,设计了一种基于模糊规则参数自整定PID控制器。该控制方法可以在线实现PID参数的调整,并运用MATLAB进行了仿真研究,与传统控制方法如PID控制相比,使控制系统的响应速度快,超调量减少,过渡过程时间大大缩短,振荡次数少,具有较强的鲁棒性和稳定性。文中利用数据采集卡PCI-9118DG进行数据的采集和输出控制,保证了数据传输可靠和速度。  相似文献   

15.
传统的PID控制对于控制模型不确定并具有非线性特性的对象时,存在参数难以整定、控制效果不好的缺点,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蚁群算法的PID调节算法,即利用蚁群算法动态调节PID的参数,实现对配料系统的控制,通过实验仿真的方式证明了该方法具有良好的控制效果及适应性。  相似文献   

16.
传统的烘干炉温度控制系统在烘干过程中,烘干炉温度保持恒温,并不利于产品整体的烘干,而为了达到更好的效果,其温度应由低到高逐渐升高,以利于溶剂的充分挥发.本文分析了PID控制和模糊控制的优缺点,将PID控制和模糊控制的优点结合起来,采用模糊规则在线整定PID的PK、IK、DK三个参数的模糊自整定PID控制方法.基于模糊自整定PID控制算法的控制系统有相当好的灵活性,能进行数据实时采集、利用模糊PID算法进行处理及控制结果显示等功能,可以获得较高的控制精度.  相似文献   

17.
为了使激光器能够稳定工作, 设计并实现了一个控制速度快、精度高, 并且可调谐的温度控制系统。该系统使用ATmega328P为处理器, 通过粒子群算法自整定比例-积分-微分(PID)系数, 采用闭环负反馈的PID结构实现对激光器的温度控制。结果表明, 在本系统控制下, 激光器能在15s左右达到目标温度, 且到达目标温度后温度误差约为±0.01℃, 并可保持较长时间, 激光器输出功率波动很小, 方差仅为568.49μW。该系统对蝶形封装激光器的温度可以实现有效的温度控制。  相似文献   

18.
文中设计以AT89C51单片机为整个控制系统的核心,外加温度检测电路、键盘及显示电路和越线报警电路等.采用DS18B20数字温度传感器对温度进行采样,通过固态继电器做加热和制冷的开关器件,采用行列式的键盘和动态显示的方式,将采集到的温度显示在数码管上.此人性化的行列式键盘设计使设置温度更为简单快速,两位整数一位小数的显示方式具有更高的显示精度,建立在PID控制理论上的控制算法,使控制精度完全能满足一般社会生产的要求.  相似文献   

19.
在生产生活中,经常需要对温度进行有效的控制。该设计采用MSP430F149单片机和DS18B20水温采集模块,运用PID算法,实现对水温的精确控制,并通过液面检测装置实现恒压供水的目的。整个系统具有结构简单、运行可靠、成本低廉等优点,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