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二胎政策全面放开后并没有出现预期的生育高峰。已有文献主要从教育、收入、家庭、人口特征等方面分析了生育意愿下降的原因,但是忽略了人们对生育二胎后会降低孩子教育水平的担心。为了实证检验生育二胎对孩子教育水平的影响,本文根据CFPS基线调查数据,运用工具变量估计等方法进行经验研究。结果表明生育二胎对个体的教育水平没有统计上的显著影响。该结论通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在实证分析中通过数据重组不仅扩大了样本量,还克服了以往研究中仅包括同住同胞的局限并且控制了同胞的结构效应。相对于已有的双胞胎、计划生育政策等工具变量,用第一胎的性别作为工具变量,发现第一胎为女性显著增加了第n(n>2)次生育的可能性,有证据表明第一胎的性别并没有受到人为干预的影响。从内部有效性和外部有效性两方面得出的结果更加可靠,该结论有可能在两个方面拓展了传统的资源稀释假说。  相似文献   

2.
<正> 人口学研究人类自身繁衍中代际间人口数量的变化以及人口结构的变动过程;教育是人类社会代际间继承和传播文化的过程。人口和教育的变动过程与一个社会存在和发展密切联系。任何社会存在和发展无不依赖于一定条件下的人口的发展和教育的进化,二者由于共同维持一个社会生存和发展的特殊责任和能力直接联系在一起。从简单的生活生产知识,到高深复杂的科学技术,都要由人类的上一代向下一代传授,后人接受前人的  相似文献   

3.
作为父母,不仅有着生育孩子的义务,而更重要的则是培养孩子的责任。 一、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 一个家庭,特别是以父母为中心的核心家庭,是儿童出生后最初的社会环境,在此环境中,家庭的生活方式,物质条件,家庭气氛,特别是父母的言行举止,对孩子的心理发展与智力的培养,都有着直接、深刻、持久的影响。在社会生活中,父母成为培育孩子的  相似文献   

4.
贝克尔关于家庭对孩子需求的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一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随着经济的复苏和腾飞,西方发达国家人口死亡率的下降已趋于稳定,其人口数量的自然增减变化就主要取决于生育率。由于生育决策最终是在家庭内部做出的,因此,西方经济学界的一些学者开始热衷于有关生育率的家庭经济决策的分析研究,他们以家庭为考察对象,争相探讨家庭收入与家庭规模之间的内在联系及其相互影响,从而促成了具有“新家庭经济学”之称的当代西方微观人口经济学的产生。作为一派学科体系,与宏观人口经济学相比较,当代西方微观人口经济学在对生育率的家庭经济决策方面确实做了较为深透的分析研究,其中不乏一些颇有价值的理论。如加里·S·贝克尔(Cary S.Becker)的家庭对孩子的需求理论就是其中之一。该理论最早出现  相似文献   

5.
小敏3岁时,父母离婚了。她与爸爸生活在爷爷、奶奶家。幼小的心灵怎么懂得父母离婚的事呢?她只知道从某一天开始。她就再也没有见到过妈妈。她以为,用以前的方式能找回妈妈,于是她拼命地哭。边哭边喊着:我要妈妈,我要妈妈。妈妈并没有因为她的声嘶力竭而回到她身边。  相似文献   

6.
中国劳动力市场多重分隔及其对劳动力供求的影响   总被引:54,自引:3,他引:54  
本文认为,由于经济改革迸程的迅速推进与社会和政治领域中传统制度变革的滞后,使中国的劳动力市场被多重分隔,特别是正规劳动力市场和从属劳动力市场并存的格局给中国的劳动力需求与供给,乃至整个经济增长都带来深刻影响。低价的从属劳动力市场已经成为调节中国经济增长劳动力成本的主要杠杆,并有效地刺激着资本需求。但在这种效率的背后,我们却付出了公平的代价。  相似文献   

7.
养育孩子的成本与效用问题是处于非理性的还是有理性的效益价值观问题在我国尚属争议问题。为研究此问题,我们在四IIK个市区、2个镇、6个县1243户、4076人次的《四川家庭经济及生育问卷调查》基础上,将问题题集中到父母对孩子的期望效用,期望负担年限(包括孩子的婚嫁、劳动就业、经济独立及受文化教育的年限),成本效用构成状况,父母对孩子数量需求状况,以及不同年龄段父母实际生育效益状况资料,来验证父母生养孩子有没有经济效益的期望价值。我fll将父母对孩子的期望价值归类为精神、经济、转型三种期望模式。前提条件:在一定社…  相似文献   

8.
养老保险作为一种社会保险制度,能使社会劳动者年老时退出生产岗位后,由国家和社会向其提供稳定可靠的经济来源,从而免除了劳动者的后顾之忧,使之全身心地投入劳动。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养老保险有利于劳动的供给。但是,养老保险对劳动力供给的影响也有不利的一面,而...  相似文献   

9.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汉族及各少数民族生活在祖国各地。同汉民族一样,少数民族为发展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曾作出卓越的贡献,起过重要的作用。因此,研究两汉时期少数民族人口迁移的历史状况,探讨中国历史时期少数民族人口迁移的原因、特点及其影响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10.
文章在总结中国农村劳动力跨区域流动的表现特征及成因的基础上,分析了当前农村劳动力跨区域流动对粮食供求格局造成的影响,探讨了农村劳动力跨区域流动与粮食供求区域均衡之间的关系,并基于构建的中国粮食供求区域均衡模型实证模拟了未来农村劳动力跨区域流动对粮食供求格局可能造成的潜在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农村劳动力跨区域流动会影响粮食主产区和粮食主销区的粮食供求均衡格局。实证模拟结果表明,随着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进一步凸现,经济发达地区尤其是作为粮食主销区的广东、浙江、上海、北京的粮食产需缺口会进一步加大,粮食供求区域失衡程度可能将会更加严重。  相似文献   

11.
试析自然因素对出生性别比的影响邵邻相婴儿出生性别比直接取决于第一性别比(即受精时的性别比)以及受精卵和胎儿的死亡率。社会、经济和人为的因素对出生性别比的影响,也是通过人体生殖生理的规律而起作用。近年来,对我国出生性别比升高现象开展了讨论,主要集中在人...  相似文献   

12.
近些年来,人口与经济的关系已为人们所普遍关注。但是,对于这一复杂的有机体,目前研究较多的是人口数量、人口增长对经济发展速度的影响,这只是二者关系的一个方面,并不是全部内容。经济发展对人口发展的影响,也是人口研究的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探讨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妇女生育率的作用和影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拟对此进行一些简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13.
试析人口流动对地区间经济协调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区域间收入差距是引发人口区际流动的主要因素 ,人口的地区间流动又是影响地区间经济发展差距的一个重要因素。值得注意的是 ,我们既不能把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等同于各地居民的收入水平 ,也不能把经济发展水平对居民收入水平的影响绝对化。人口区际间流动的实质是劳动力资源在不同地区之间的重新配置。人口流动对地区间劳动工资差距的缩小、劳动力资源整体配置效率及地区间产业转移和产业分布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正> 一人口是一个多要素、多结构、多层次的复杂系统。依据系统论原则,一个系统的存在并不是孤立的,它与外部环境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系统论把这种联系制约的能力称做系统的功能。系统的结构是系统内部各要素相互作用的秩序,而系统的功能则是系统对外界作用的秩序。组成系统结构的要素不同,系统的功能也不同。一个系统结构要素的变化,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系  相似文献   

15.
试析当代中国土地制度对人口生育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着重探讨中国土地制度是否是人口增长的一个内生变量,以及它在影响人口增长的诸因素中所占有的份量。文章首先概述了集体化时期的“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土地制度以及按人口平均分配口粮的模式对人口增长的刺激作用;接着分析了1978年农村改革以后所实行的土地制度,由于只是将农民在集体生产队时期对集体土地的收益和福利均分权,显化为对土地的均分权,这样,土地公有刺激人口增长的机制继续保留。为了检验“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的新制度安排对人口的影响,利用笔者对贵州省湄潭试验区的调查资料,揭示出这一制度对人口增加户、不变户和减少户的不同影响,以及它对降低农民生育愿意所起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一 引言 本世纪五六十年代,西方人口经济学运用微观经济理论的分析方法探究和分析生育率的经济决定因素,提出了“生育率经济学”或“生育率经济理论”。最早运用这种研究方法的是列宾斯坦。50年代,他借助纯理论的简单模型第一次阐明决定生育率水平或降低生育率的机制。他认为,夫妇之所以决心生育孩子,只是由于孩子的边际效用大于边际负效用。得自孩子的效用有三种:一是直接得自孩  相似文献   

17.
城镇劳动供求形势与趋势分析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人口加速老龄化是中国人口快速转变的代价之一,城镇劳动供求形势也将因此出现重要变化。文章运用最新的人口预测结果以及分省的相关数据,分析并预测了城镇劳动供求的趋势。总的来看,劳动供给压力正在逐渐减小,而劳动需求随着经济增长和结构改善正迅速增加,就业的总量供求矛盾正在得到缓解,但就业的结构性矛盾正在变得越来越突出,如何提高劳动者的知识和技能水平已经成为解决就业问题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8.
生育率是人口学最重要的指标之一,它的高低决定着一个国家人口的自然增长速度,人口年龄结构,从而影响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影响生育率的既有生理的自然因素,又有社会和经济的因素,如教育程度、收入水平、城市化等等,本文仅论述教育对生育率的影响。国外许多历史人口学家认为,文化教育影响生育率,即使不是直接的因素,至少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在关于欧洲国家生育率下降过程中,Ansleg Coal写道:“在欧洲的各民族,  相似文献   

19.
(一)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日本国经过1947—1949年的人口激增时期,开始了由高出生率向低出生率的人口转变。1947年日本人口的出生率高达34‰;1950年则下降为28‰;至1957年时进而下降到17‰;死亡率则从1950年的10.9‰的低水平进而降低到1957年的8‰。短短十几年的时间内,日本人口便由高出生、高死亡进入了低出生、低死亡的人口再生产类型,从  相似文献   

20.
计划生育优质服务的思想基础是尊重人民群众计划生育主人翁地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计划生育优质服务的根本途径是把宣传教育、科学管理、综合服务有机结合起来,寓科学管理于优质服务计划生育优质服务的核心任务是拓宽服务领域,提高服务质量,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