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微波技术在废气脱硫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周玉昆 《化工环保》1994,14(3):148-150
介绍了用微波产生的等离子将H2S分解成H2和S的技术和用电磁波脱除燃煤锅炉烟气中SO2和NOx的技术。与克劳期硫回收装置相比,微波脱硫技术有论是设备投资、还是能源消耗均比前者低得多。因此,微波脱硫技术是一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技术。  相似文献   

2.
微波催化氧化法处理甲基橙废水   总被引:26,自引:1,他引:26  
采用微波催化氧化法处理模拟甲基橙废水,考察了微波功率、辐射时间、H2O2用量、活性炭用量对甲基橙去除率的影响。在微波功率630w、辐射时间9min、H2O2用量10mL/L,活性炭用量10g/L的条件下,甲基橙的去除率达到90%左右,并对实际染料废水、炼焦废水、炼油废水、餐饮废水进行了处理,取得了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3.
微波催化氧化法处理富马酸废水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10  
在活性炭与Fenton试剂存在下,用微波辐射处理多次铁碳微电解处理后的富马酸废水,通过单因素和正交实验对影响因素进行了考察。在100mL水样中,活性炭用量为1.0g、双氧水用量为1.0mL、废水pH为3、微波加热时间为10min、辐射功率为350W的条件下,可以使富马酸废水的COD从300mg/L降至96.6mg/L。  相似文献   

4.
采用微波诱导水解法快速制备了纳米TiO_2光催化剂,通过XRD、TEM、SEM、BET和EDS技术对其进行了表征。该方法可在10 min内制备出平均粒径约7.5 nm的锐钛矿相纳米TiO_2。采用该催化剂(加入量0.5 g/L)对盐酸四环素(TC,100 mg/L)进行紫外光催化降解,40 min时降解率高达92.9%,60 min时TOC去除率为81.7%,明显优于市售P25纳米TiO_2。这主要归功于所制备纳米TiO_2表面残留的有机物提高了光生电子-空穴对的分离能力,以及纳米粒子的小尺寸效应和较大的比表面积。溶液p H为9时TC的降解率更高。该催化剂具有较好的光催化稳定性。活性基团捕获实验表明,纳米TiO_2光催化降解TC过程中空穴起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综述了微波在废物处理中的应用,主要介绍了微波加热的机理及特点,微波在处理放射性废物、废旧电路板、污泥、医疗垃圾、废轮胎中的应用,展望了微波技术在废物处理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催化氧化技术在橡胶废气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催化氧化技术处理热塑性丁苯橡胶( SBS)生产装置D线后处理单元废气,废气的非甲烷总烃去除率和环己烷去除率均达到98%以上,非甲烷总烃质量浓度达到DB11/447-2007《炼油与石油化学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要求(小于100 mg/m3).对SBS生产装置凝聚单元进行两釜流程改三釜流程后,催化氧化反应器入口非甲烷总烃质量浓度由( 3.84~5.82)×103 mg/m3降至( 2.48~2.63)×103 mg/m3,反应器出口非甲烷总烃质量浓度均小于50 mg/m3.凝聚单元改造并采用催化氧化技术处理废气后,每年节约费用约80万元.  相似文献   

7.
徐新生  刘永红  王宁  延卫 《化工环保》2012,32(4):316-320
论述了含酚废水、染料废水、制药废水及工业氨氮废水的特点并对微波加热技术在该类废水中的应用现状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总结了微波加热技术在含酚废水、染料废水、制药废水及工业氨氮废水处理中的应用优势,展望了微波加热技术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微波技术在环境保护领域的应用   总被引:31,自引:0,他引:31  
综述了当前微波技术在环境保护领域的应用和研究状况,着重介绍了微波技术在废气处理,废水处理,固体废弃物处理,环境监测等方面的应用,讨论了应用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展望了微波技术在环境保护领域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以华能玉环电厂4×1000MW机组增设烟气选择性催化还原法(SCR)脱硝装置的技术改造为例,简要介绍了玉环电厂原机组增加SCR脱硝系统的工艺构成和流程特点、设计参数、总体布置,并对该工程中相关设备的改造进行了描述,为我国大型燃煤机组的脱硝改造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为了研究膨胀石墨、微波和H2O2在催化氧化体系中的协同作用,采用微波法制备膨胀石墨,通过单因素条件实验,研究了微波、H2O2和膨胀石墨协同催化氧化法处理甲基橙废水工艺,探讨了各种因素协同作用对废水脱色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微波- H2O2 -膨胀石墨氧化体系能高效快速地降解废水中的甲基橙,在50 mL 初始pH 为...  相似文献   

11.
电化学技术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化学技术由于其自身的特性和优点,在环境保护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主要对电化学技术处理环境污染物的基本方法和环境检测等方面的应用进行探讨和研究.  相似文献   

12.
电环境技术在燃煤电厂烟气治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简要列举了电环境技术在环境污染治理方面的一些新兴技术。重点介绍了电环境技术应用于火电厂锅炉排放烟气的治理,较为详细地介绍了电催化氧化、活性炭加微波、电屏障放电加臭氧以及电子束等技术在烟气脱硫脱硝方面的应用、反应机理和研究现状等,并对电环境技术的发展前景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13.
徐西蒙  陈远翔 《化工环保》2012,40(5):467-473
重金属离子与有机污染物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共同存在于水体环境中,形成复合污染。本文在简述重金属-有机物复合污染的来源和相互作用机理的基础上,详细阐述了现有的协同处理技术的研究和应用现状,分析了各种技术的原理、效果、优势以及缺陷,为进一步开发新型协同处理技术提供参考,对水体污染的防治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4.
采用自制聚丙烯中空纤维疏水膜,开展了内压式真空膜蒸馏处理某气田采出水的实验研究,考察了膜通量、脱盐率、产水电导率及产水水质等随运行时间的变化,针对实验后期出现的膜污染情况对膜蒸馏浓水除硬后进行二段膜蒸馏,再对出水进一步做催化臭氧氧化处理。实验结果表明:105 h后,废水中各离子浓度随着废水的浓缩而急剧升高,同时废水的高硬度造成膜堵塞,产生膜污染;除硬后去除了膜结垢污染,改善了膜疏水性能,膜通量恢复到初始膜通量的73%;膜蒸馏出水经催化臭氧氧化处理后,出水COD、TOC和ρ(NH4+-N)分别为49 mg/L、6.5 mg/L和11.0 mg/L,满足回用要求。  相似文献   

15.
撞击流作为一种过程强化技术,其优势在于能够显著强化相间传递和微观混合,可应用于环保工艺、设备中,以达到提高污染物去除效率的目的。本文在简述撞击流基本原理和特性的基础上,详细阐述了国内外撞击流技术在细颗粒物(PM2.5)脱除、烟气脱硫脱硝、废水处理、废气吸收等方面的应用现状,分析了该技术的应用效果和优势,同时介绍了一种可用于废水处理的新型双组分层式撞击流反应器。最后指出,深入探究撞击流复杂体系的机理以及耦合其他新型技术是未来研究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16.
催化铁内电解技术(简称催化铁技术)是同济大学城市污染控制国家工程研究中心自主研发的新型废水处理方法。介绍了催化铁-生物处理耦合技术的机理,总结了近年来该技术的研究进展,并在此基础上指出了该技术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方向。对于催化铁-生物处理耦合技术而言,考察在实际应用中的影响因素、完善催化铁的后续处理、深入分析反应机理及可控路径、探索与不同处理工艺的兼容性、提高长期运行的稳定性等是今后需重点关注的研究内容。  相似文献   

17.
包伟  黄勇  张宁博  王飞 《化工环保》2016,(5):537-542
采用三级厌氧柱串联形成的递进式强化厌氧处理工艺协同Fenton氧化工艺处理某印染厂的印染废水(COD 1 418 mg/L、色度400倍)。三级厌氧柱的运行参数为:以陶粒为填料,进水p H为7.0,3个厌氧柱的HRT均为16 h,柱温(33±2)℃。厌氧柱2的强化条件为投加280 mg/L钙离子和30 mg/L PAM,厌氧柱3的强化条件为投加350 mg/L煤质活性炭。三级厌氧柱强化前后的COD去除率分别为70.38%和84.13%,色度去除率分别为50.00%和62.50%。Fenton氧化处理的最佳条件为H2O2投加量450 mg/L、Fe SO4投加量450 mg/L、反应p H 3.5、反应时间0.5 h。整个工艺的总COD去除率达96.12%、总色度去除率达78.75%,处理后出水的COD为55 mg/L、色度为85倍,满足GB 4287—2012《纺织染整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中的直排标准。  相似文献   

18.
汪涵 《化工环保》2005,25(5):361-363
详细介绍了电化学技术的各种类型,并综述了电化学技术在环保领域的研究、应用及发展状况。  相似文献   

19.
微生物絮凝剂在水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系统介绍了微生物絮凝剂的特性、絮凝机理及影响絮凝效果的因素,列举并分析了微生物絮凝剂的应用实例。微生物絮凝剂具有安全、高效、不污染环境等特点。产生絮凝剂的微生物种类多,生长快,易于实现产业化,因而微生物絮凝剂正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