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急性胰腺炎是一种分解代谢性疾病,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更是处于高分解代谢状态[1],显然营养支持的介入是符合逻辑的.由于疾病的严重程度不同,轻症者所涉及的器官功能障碍少而轻,即使不用营养支持,患者也能很快自我恢复营养的摄入;但重症者常伴发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和局部并发症,治疗需要多学科的介入,其中营养支持是重要的一个方面.  相似文献   

2.
重症急性胰腺炎营养支持治疗的意义和实施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的机体处于高代谢、高分解代谢及明显的负氮平衡,病情重,死亡率高,营养支持势在必行。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治疗常常需要禁食,使胃肠功能受损,内毒素和细菌易位,营养支持可以为机体提供必需的营养物质,维护肠粘膜屏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营养支持的应用使得胰腺炎的治疗模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治疗效果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3.
急性胰腺炎普遍呈高新陈代谢、高动力状态的过程,可致分解代谢状态而加重系统炎症反应和营养不良。急性胰腺炎患者的营养状态可快速恶化,严重衰竭患者的康复时间也延长。因此,为确保此类患者能最快地康复,早期的营养支持在处理方案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重症急性胰腺炎(sAP)起病急、进展快、病死率高、预后差,是一种自身消耗性及严重高分解代谢性疾病。营养支持治疗成为不可或缺的治疗措施。肠内营养支持安全可行,可减少肠道细菌移位,并促进肠功能恢复;还可减弱炎性反应,降低感染率、并发症发生率、病死率及缩短平均住院时间。近年来国内外对SAP的肠内营养治疗时机仍存在争议。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经胃镜放置空肠营养管行肠内营养支持(ENFTP)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ENFTP及同期行完全胃肠外营养(TPN)支持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47例及50例,比较两组患者营养支持前及支持后1、2、4周血常规、血糖、肝肾功能、血脂、血钙水平变化、各种并发症发生率、死亡率、营养支持时间、营养支持平均每日费用、机械通气时间、重症监护病房(ICU)监护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结果 营养支持4周后,ENFTP组血红蛋白、白蛋白及空腹高血糖较TPN组恢复显著(P值均<0.05);ENFTP组胰周、胆道感染率、导管感染败血症、营养支持时间、营养支持平均每日费用及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TPN组(P值均<0.05),此外ENFTP组能更有效改善APACHEⅡ评分(P<0.05).结论 ENFTP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中应用安全经济.  相似文献   

6.
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早期肠内营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从重症急性胰腺炎时肠道屏障功能及细菌移位的发生,营养支持对胰腺分泌的影响和近年临床试验评价重症急性胰腺炎病人的早期肠内营养及其并发症。表明早期肠内营养治疗可以耐受,能够维持肠道屏障功能,阻止细菌和(或)内毒素移位,同时并不加重胰腺分泌。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早期空肠营养对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治疗作用.方法选择75例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患者为治疗对象,发病10 d左右置入螺旋式空肠营养管,持续使用2周,并与同期采用静脉高营养的重症胰腺炎患者为对照.结果 30例患者实施空肠营养,占重症急性胰腺炎的40%.治疗前行空肠营养和静脉营养者APACHE-Ⅱ积分、Ranson积分和CT分级比较无统计学差异.治疗后空肠营养组和静脉营养组住院时间分别为(31.4±30.2) d和(42.1±21.6) d;住院平均费用分别为56 015元和60 705元;治愈率为96.67%和93.02%;死亡率为3.33%和6.97%;真菌感染率为3.33%和32.56%(P<0.05).结论空肠营养有缩短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住院天数和减少住院费用的趋势,能明显减少真菌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全胃肠外营养(TPN)和肠内营养(EN)联合应用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治疗效果,明确TPN和EN在重症急性胰腺炎中的作用。方法将我科确诊为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患者21例随机分为TPN组(10例)及TPN+EN组(11例)。重症急性胰腺炎严重度评估依据:Ranson标准、APACHEⅡ评分、Balthazar CT积分。结果两组患者入院时年龄、性别及重症急性胰腺炎严重度评分等方面差异均无显著性。TPN+EN治疗组能较TPN组更快缓解患者症状,降低疾病严重程度、MOF的发生率及死亡率,减少重症监护时间和住院时间。结论重症急性胰腺炎肠内营养和全胃肠外营养联合治疗能有效改善胰腺炎的自然病程,且能降低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率和死亡率,减少患者的住院费用。  相似文献   

9.
重症急性胰腺炎有较高的病死率,营养支持是重要的治疗措施。肠内营养和肠外营养各有其优缺点。肠内营养在维护肠道屏障功能、减少细菌移位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重症急性胰腺炎(SAP)起病凶猛、病情进展快,是常见的急腹症之一,常伴有多器官功能衰竭,病死率高达40%,临床治疗棘手。此病多呈高分解代谢状态。加之禁食及胃肠减压,患者常处于营养不良状态,患者的营养状态的好坏,  相似文献   

11.
早期空肠营养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25,自引:3,他引:25  
目的观察早期空肠营养对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治疗作用.方法选择75例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患者为治疗对象,发病10 d左右置入螺旋式空肠营养管,持续使用2周,并与同期采用静脉高营养的重症胰腺炎患者为对照.结果 30例患者实施空肠营养,占重症急性胰腺炎的40%.治疗前行空肠营养和静脉营养者APACHE-Ⅱ积分、Ranson积分和CT分级比较无统计学差异.治疗后空肠营养组和静脉营养组住院时间分别为(31.4±30.2) d和(42.1±21.6) d;住院平均费用分别为56 015元和60 705元;治愈率为96.67%和93.02%;死亡率为3.33%和6.97%;真菌感染率为3.33%和32.56%(P<0.05).结论空肠营养有缩短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住院天数和减少住院费用的趋势,能明显减少真菌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有较高的死亡率和感染率,营养支持在其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免疫微生态营养,通过调节免疫系统和补充肠道正常菌群,可提高肠道局部免疫力,维持肠道屏障功能,减少菌群移位。  相似文献   

13.
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是一种急性全身消耗性疾病,病情凶险,病死率高。近年来随着治疗观念及方式的转变,疗效有了明显的提高。由于SAP都有营养消耗及高分解代谢,因此,营养支持治疗为其治疗中的重要一环。全胃肠外营养(TPN)曾一度是标准的治疗方法,而肠内营养(EN)被认为是禁忌.近年来的研究发现,PN有诱发或加重肠道衰竭,促进肠道菌群移位发生之嫌疑,随着对胰腺炎研究的深入,人们关注对SAP病人进行早期肠内营养。从2003—01/2004—08我们对35例SAP病人实施早期EN治疗,对早期EN在SAP治疗中的作用进行探讨,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急性胰腺炎(SAP)患者由于应激反应呈高分解代谢状态,尤其是蛋白质消耗较大,患者出现严重营养不良,免疫功能力降低,使感染率增高[1,2],而感染的90%以上是肠源性。因此,有效的营养支持和肠道去污是SAP综合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全肠外营养(TPN)治疗带来的一系列并发症已被临床医师  相似文献   

15.
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早期肠内营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重症急性胰腺炎时肠道屏障功能及细菌移位的发生 ,营养支持对胰腺分泌的影响和近年临床试验评价重症急性胰腺炎病人的早期肠内营养及其并发症。表明早期肠内营养治疗可以耐受 ,能够维持肠道屏障功能 ,阻止细菌和 (或 )内毒素移位 ,同时并不加重胰腺分泌  相似文献   

16.
马茂源  丁志刚 《胰腺病学》2006,6(3):172-173
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危重急症,病情凶险,死亡率高。近年来,经过基础和临床两方面的深入研究,治疗方法不断改进,但死亡率仍在30%左右。SAP发生后,机体处于高分解代谢状态,营养支持就成为影响本病疗效的重要措施。经过大量对照研究,静脉营养支持已为广大临床医师所肯定,但对早期肠内营养支持仍有争议。我们用螺旋型鼻空肠管对SAP患者实施早期肠内营养,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不同营养支持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肝损害的影响。方法犬重症急性胰腺炎模型诱导后,随机分为3组,分别行肠内要素营养(EEN组)、肠内免疫微生态营养(EIN组)和肠外营养(PN组)支持7d。检测其肝功能变化及肝脏组织病理改变。结果与重症急性胰腺炎诱导前相比,诱导后ALT、AST水平显著升高,ALB显著降低,差别具有显著性(P<0.05)。EIN组肝功能指标均较EEN组及PN组改善,具有显着性差异(P<0.05),肝脏病理学改变PN组最重,EIN组最轻。结论早期肠内免疫微生态营养,补充肠道正常菌群,减少细菌易位,可减轻急性胰腺炎时的肝损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不同营养支持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肝损害的影响.方法犬重症急性胰腺炎模型诱导后,随机分为3组,分别行肠内要素营养(EEN组)、肠内免疫微生态营养(EIN组)和肠外营养(PN组)支持7 d.检测其肝功能变化及肝脏组织病理改变.结果与重症急性胰腺炎诱导前相比,诱导后ALT、AST水平显著升高,ALB显著降低,差别具有显著性(P< 0.05).EIN组肝功能指标均较EEN组及PN组改善,具有显着性差异(P< 0.05),肝脏病理学改变PN组最重,EIN组最轻.结论早期肠内免疫微生态营养,补充肠道正常菌群,减少细菌易位,可减轻急性胰腺炎时的肝损害.  相似文献   

19.
早期肠内营养在治疗重症胰腺炎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发生后,患者可迅速出现机体的超高代谢、全身内环境紊乱和营养不良.有效的营养支持关系到脏器功能的恢复和维护,同时可提高患者的免疫功能和抗感染能力.因此,营养支持是SAP综合治疗的一个重要部分,对SAP的转归具有重要意义.完全胃肠外营养(TPN)成为急性胰腺炎营养治疗的标准模式;而肠内营养(EN)可能刺激胰腺分泌,一直被临床医师所顾忌.随着对长期TPN带来的导管感染、肠黏膜屏障减退、肠道细菌易位等问题的认识,临床尝试早期进行EN,不仅没有延长胰腺炎的自然病程,而且取得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完全肠外营养与肠内营养应用于重症急性胰腺炎临床的效果,探索护理方法。方法选取我院消化内科80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营养支持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肠内营养)和对照组(完全胃肠外营养),对比两组临床疗效,总结护理经验。结果治疗后7 d,观察组患者血清Ig M、Ig G、Ig A水平均较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患者急性及慢性健康状况(APACHE)分值较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患者体重下降率较对照组小,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0.00%,与对照组(75.00%)比较,P<0.05;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肠内营养临床疗效优,高质量的护理能有效提升临床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加快患者康复进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