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共轭亚油酸是一种功能性油脂,具有抗癌、抗动脉粥样硬化、减肥、促进生长、改善免疫功能等许多重要生理功能,在医药、食品、保健品、化妆品等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系统地综述了可转化生成共轭亚油酸的微生物菌株、影响转化的因素以及共轭亚油的提取、纯化和检测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2.
菌株HSC235是一株自传统腌制蔬菜中分离得到具有转化亚油酸生成共轭共轭亚油酸能力的植物乳杆菌乳(CCTC No.M204051).在菌株HSC235静息细胞为催化剂转化亚油酸生成共轭亚油酸反应体系中,对其中的影响因素细胞诱导培养的时间、诱导物浓度、诱导物加入时机、转化时程、转化反应缓冲体系、底物浓度、抗氧化剂保护、底物分散剂等进行了单因素试验.结果表明,接种同时加入诱导物亚油酸(0.08%,w/v)诱导培养48 h所得细胞较适合作为催化剂使用.以HAc/NaAc(0.2 mol/L,pH6.0)为转化缓冲液,底物亚油酸含量4%,B哪含量1%,BsA LA之比为1:2~1:6,反应100 h最终共轭亚油酸产量达到1.755 mg/mL.  相似文献   

3.
微生物生产功能性油脂—共轭亚油酸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共轭亚油酸是一种功能性油脂,具有抗癌、抗动脉粥样硬化、减肥、促进生长、改善免疫功能等许多重要生理功能,在医药、食品、保健品、化妆品等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系统地综述了可转化生成共轭亚油酸的微生物菌株、影响转化的因素以及共轭亚油的提取、纯化和检测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4.
共轭亚油酸生理功能及其合成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共轭亚油酸(CLA)为亚油酸(LA)的异构体,具有抗癌、降脂、调节免疫、抗粥样硬化等重要的生理功能,目前共轭亚油酸(CLA)的生产大都是利用碱催化亚油酸异构而成,但其异构体繁多。利用微生物转化生产的共轭亚油酸(CLA),异构体较少,与天然食品中的CLA异构体组成相似,具有很好的商业前景。  相似文献   

5.
共轭亚油酸的功能性质及其应用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让共轭亚油酸在食品工业中被更广泛的应用,系统地介绍和评述了共轭亚油酸的分布及来源、光谱特征、层析、氧化稳定性、抗氧化性、吸收、代谢、转化及安全性,同时介绍了共轭亚油酸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前景。共轭亚油酸与亚油酸不仅在空间结构上不同,而且在理化性质和生理功能等方面也具有显著区别,共轭亚油酸经肠粘膜吸收渗入到血脂、细胞膜及脂肪组织,或者经过代谢进一步合成一系列活性物质而发挥重要的生理功能。  相似文献   

6.
丙酸菌生长细胞转化亚油酸生成共轭亚油酸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本文对费氏丙酸杆菌HZ—P-35转化亚油酸生成共轭亚油酸基本特性进行了研究。共轭亚油酸的测定以十七碳烯酸作内标物经甲酯化后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实验结果表明,费氏丙酸杆菌菌株HZ—P-35在改良MRS培养基中厌氧培养时生长较为缓慢,96h左右对数生长期结束;接种量10%有利于菌株的生长及共轭亚油酸转化;最适温度30℃既有利于菌体生长又有利于共轭亚油酸的生成;细胞边生长边转化底物亚油酸,培养4~5d时共轭亚油酸转化迭最大值,而至第6d菌体浓度具有较大值。  相似文献   

7.
针对性地从特定环境采集土样,筛选出了2株能够将亚油酸转化为共轭亚油酸的菌株,并对菌株的形态学、生长规律和转化条件进行了初步研究.这两株菌株形态差异较大.但是在MRS培养基中,转化亚油酸为共轭亚油酸的最佳条件类似:最适亚油酸的浓度是0.51%(v/v),最适培养时间是36~48h.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植物乳杆菌AS1.555转化亚油酸为共轭亚油酸的条件。该菌株在MRS培养基中经0.1%(v/v)的亚油酸诱导培养后,所得的洗涤细胞具有很强的转化能力。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得到植物乳杆菌转化亚油酸为共轭亚油酸的优化反应条件:反应温度30℃、反应时间48h、游离亚油酸浓度1.5%(v/v)、0.1mol/L磷酸缓冲液pH7.0。  相似文献   

9.
共轭亚油酸的生理功能及微生物合成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共轭亚油酸(CLA)是亚油酸一系列构象和位置异构体的总称,反刍动物的食品是CLA最主要的天然来源.国内外研究表明,CLA具有抗癌、降低胆固醇、增强机体免疫力等多种生理功能.文中论述了CLA的发现、结构、生理功能、可转化形成CLA的微生物种类、转化机制以及CLA的纯化和检测技术.  相似文献   

10.
嗜酸乳杆菌发酵生产共轭亚油酸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共轭亚油酸是一种具有多种生理活性的天然脂肪酸。以盐生植物紫花苜蓿的种籽油为底物,用嗜酸乳酸杆菌(Lactobacillus acidophilus)1.1854催化紫花苜蓿籽油中的亚油酸转化为共轭亚油酸。通过单因孝实验分析了发酵过程中pH、温度、预培养和苜蓿籽油的浓度对生产共轭亚油酸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