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神经介导性晕厥(neurocardiogenic syncope,NCS)在院外老年晕厥患者中占比高达30%~50%,是65岁以上老年人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老年人发生NCS的常见病因为直立性低血压、血管迷走性晕厥和颈动脉窦敏感综合征。老年人通常缺乏晕厥先兆。65岁以上老年人由于服用多种药物,易发生药物诱发的直立性低血压晕厥。直立倾斜试验对老年人晕厥的诊断有重要价值。NCS在老年人群中的发生机制尚未阐明,也缺乏有效的治疗药物。缓解症状、改善生活质量和减少跌倒或晕厥的发生,是老年人晕厥的治疗目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肾功能水平对老年直立性低血压(OHP)患者脑缺血症状发生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 ,收集我院75例直立性低血压患者脑缺血症状、卧立位血压、Ccr等临床资料,相关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Ccr与OHP有显著相关性;随着Ccr下降,有症状直立性低血压发病风险有增加趋势,Ccr对OHP的最佳预测节点为50.52 ml/min;进一步分析表明Ccr与卧立位收缩压差值(r=0.977,P=0.000)及卧立位舒张压差值(r=0.264,P=0.022)呈正相关。结论 Ccr与老年直立性低血压患者脑缺血相关症状的发生显著相关,其机制可能与卧立位收缩压差值相关。  相似文献   

3.
老年门诊病人直立性低血压的发生率为20%,75岁以上者高达30%。老年人的用药和疾病是发生直立性低血压的决定因素之一。本文着重讨论直立性低血压的病理生理、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4.
老年人直立性低血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直立性低血压在老年人群发生率约占20%~30%,其临床表现为头昏、乏力,甚至晕厥,尤其是不能解释的跌倒老人。低血压与直立性低血压的危险性还在于导致老年人骨折、心肌梗死、脑卒中,严重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本文对其发病机理及防治方法作一综述。1 概念〔1~6〕正常人动脉血压水平是130/85mmHg左右(收缩压/舒张压)。收缩压低于100mmHg时称为低血压,而直立性低血压之含义则与之不同:当患者直立时,血压突然下降,临床可出现与其相应的脑血流灌注不足之症状如头晕、乏力、视力模糊、语言不清、平衡失调,…  相似文献   

5.
直立性低血压是老年人晕厥的主要原因之一。但对老年高血压病患者的直立性低血压还研究得不够。本文报告作者对老年高血压病患者的直立性低血压患病率和。肾上腺素能血管反应性进行研究的结果。  相似文献   

6.
文摘     
012 老年高血压病患者的直立性低血压患病率和肾上腺素能血管反应性[俄]/…//-2004,82(4).-34~36直立性低血压是老年人晕厥的主要原因之一。但对老年高血压病患者的直立性低血压还研究得不够。本文报告作者对老年高血压病患者的直立性低血压患病率和肾上腺素能血管反应性进行研究的结果。对象与方法共选择222例Ⅱ期高血压病患者为研究对象(研究组),年龄60~74岁(平均67.1±1.6岁),有发生心血管合并症的高度危险性。设100例年龄为30~74岁(平均54.8±1.7岁)的健康人为对照组。对研究组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老年人直立不耐受的主要病因构成和直立倾斜试验的特点。方法筛选我科门诊就诊的60岁以上初步诊断直立不耐受患者133例,排除器质性心脏病及其他疾病后,行直立倾斜试验明确诊断的患者114例,其中男性67例,女性47例,统计分析直立不耐受病因及倾斜试验的特点。结果直立不耐受患者直立倾斜试验阳性率53.5%,老年男性患者阳性率明显大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5.7%vs 36.2%,P<0.05)。在直立倾斜试验阳性患者中,主要病因为直立性低血压(67.2%),其次为血管迷走性晕厥(16.4%)和直立性高血压(16.4%)。诊断血管迷走性晕厥中,80.0%既往有至少1次晕厥发作,其中的87.5%在硝酸甘油诱发试验后出现阳性结果。诊断直立性低血压的患者中,根据低血压发生的时间,迟发性低血压(3~30min)占41.5%,其次是经典型直立性低血压(30s~3min内)占36.6%,而21.9%的患者提示为早期低血压(30s内一过性)。结论直立倾斜试验是鉴别老年直立不耐受性疾病的重要辅助检查。老年人直立不耐受的主要病因包括直立性低血压、血管迷走性晕厥和直立性高血压等。  相似文献   

8.
直立性低血压是引起老年人发病和死亡的重要原因。其机理包括与年龄有关的生理变化、脱水、药物因素、中枢和周围神经系统的失调,但很少有人将维生素B_(12)缺乏与直立性低血压一起描述。本文介绍一例以直立性低血压作为唯一神经系统表现的维生素B_(12)缺乏症。  相似文献   

9.
本文论述了国外对直立性低血压在病因,发病机制及治疗方面的研究近况,强调了神经源性或非神经源性病因的确定对直立性低血压诊断及治疗的重要意义,也强调了个体化疗的重要性,指出,目前的治疗仅能减轻直立性低血压的症状,但未能逆转及稳定这种自主神经障碍的疾病进程。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老年人直立性低血压是否由于植物神经失调,作者调查直立性低血压老年人站立时心率、血压、血浆儿茶酚胺和血管加压素反应,同时对肾上腺受体情况作检查。方法直立性低血压老年受试者8人(男性2人,女性6人,平均年龄83岁)。他们卧位变为站立时收缩压下降24~54mmHg(3.2~7.2kPa,1kPa=7.5mmHg),舒张压下降10~34mmHg。对照组6人(男女各3人,平均年龄81岁),他们仰卧位至站立后血压无明显改变。两组年龄无显著差  相似文献   

11.
老年人Shy-Drager综合征6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Shy-Drager综合征多发于老年人,以直立性低血压、植物神经和其它神经系统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本组60例老年患者,100%有直立性低血压和排尿障碍,76.7%(46例)有神经系统症状,81.7%(49例)有性功能障碍。平均病程7~8年,最长达19年。5年中随访34例,死亡15例(44.1%),其中在一年以内死亡8例,主要死亡原因为休克和继发感染。  相似文献   

12.
直立性低血压又称体位性低血压,通常在体位改变时发生,是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的主要表现。其患病率与年龄相关,治疗包括非药物治疗和药物治疗,但治疗效果并不令人满意,并且有其相关的不良反应。现对直立性低血压的发病机制及治疗做一综述,以期对临床实践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正当你站起来,突然觉得双脚不稳,头晕不适。我们很容易忽视这种经历,觉得这是偶然发生而不予理睬,但其实你可能患有直立性低血压,站立时血压会暂时下降,但是这种症状很难抓住。血压是可变的,它取决于所处的位置、时间、测量方法以及与测量相关的环境。为了检测直立性低血压,可能需要在一天的不同时间  相似文献   

14.
体位性低血压,又称直立性低血压(OH),常由自主神经功能受损所介导,并多伴有疲乏、头昏等症状,且与高危人群心血管病发病率、病死率增加有关。然而既往关于OH对中年人群的相关远期预后意义还不清楚,现就此进行大样本分析。  相似文献   

15.
于1982年5月~9月调查了武汉地区老年前期和老年期1,152人低血压发生情况和有关因索。 资料与方法 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对调查对象进行了有关的系统检查。老年患者收缩压为100mmHg(下同)或更低,舒张压为60或更低,二者同时存在者诊断为低血压。分为无症状型,有症状型,和直立性(体位性)低血压三型。  相似文献   

16.
重度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性直立性低血压在老年人中并不少见,大多数患者无特殊病因,治疗结果也不理想。多巴胺β羟化酶(DBH)缺乏主要症状就是体位性低血压,实验室检查特点是血浆中肾上腺素或去甲肾上腺素含量偏低而无法查出,而血浆中多巴胺含量偏高而容易查出。该酶可催化多巴胺转  相似文献   

17.
由植物神经功能不全所致的直立性低血压可严重致残,对重症病人需用升压药以缓解症状。口服和舌下含服麦角胺的生物利用度低且不稳定,因而影响麦角胺的应用。本文报告吸入麦角胺对植物神经功能不全所致的严重直立性低血压的升压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直立不耐受是由直立位引发的一系列症状组成的综合征, 患者表现为失去维持直立状态的能力。直立不耐受可分为直立性低血压、直立性心动过速综合征、血管迷走性晕厥。有学者认为直立性高血压亦属于此范畴。直立不耐受的最大危害在于引发跌倒, 造成躯体损伤和心理问题。现对直立不耐受的诊疗进展进行综述, 期望有助于提高临床诊断的规范性和治疗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问:老年人高血压治疗时易发生各种各样并发症,理论基础是什么?答:1.老年人因压力感受器反射迟钝,易发生直立性低血压;2老年人血管内有效血容量较少,易发生脱水,直立性低血压;3.老年人对低钾甚为敏感,使用利尿剂、血钾进一步下降。4.老年入肝、肾功能减退,易发生药物积累;5.老年人中枢神经系统老化、退行性变,易发生抑郁,迷糊感。问:rl诊常遇见老年人有时用水银柱油带式血压计测量,血压很高,但没有相应的心、脑改变?如何解释?答:有的老年人因为动脉硬化,用水银柱油带式血压计测量时,需要更高的水银柱压力,才能把…  相似文献   

20.
老年人血压不稳定综合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血压不稳定综合征是以血压随着体位、进食、运行和睡眠而异常波动为特征。认识血压不稳定综合征,能加强高血压的治疗并减少与之有关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本文调查了该综合征的常见类型。体位性低血压从卧位到直立位时,收缩压(SBP)下降≥2.67kPa(1kPa=7.5mmHg),舒张压(DBP)下降≥10mmHg,即确定为体位性低血压。体位改变后3min,血压下降最明显。大约20%65岁以上、30%75岁以上的老年人有体位性低血压,且与摔倒、晕厥、脑缺血症状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有关。老年人的体位性低血压,可能与因年龄造成的生理变化如自主神经机能不全、血浆中的去甲肾上腺素对体位变化的反应较差,或摄入的药物损伤内环境有关。心率改变是体位性低血压的重要信息。随着体位变化,心率改变<10bpm,表明压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