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目的了解潍坊市健康人群风疹、流行性腮腺炎(腮腺炎)抗体水平和自然感染情况。方法采集潍坊市高新区1-≥70岁健康人群血清标本843人份,采集血球凝集抑制(Ⅲ)试验检测风疹和腮腺炎抗体。结果检测843份血清中的风疹抗体,抗体阳性率83.51%,几何平均滴度(GMT)为1:93.96。检测843份血清中的腮腺炎抗体,阳性率为71.46%,GMT为1:4.76。结论由于≤5岁儿童风疹感染率为58.64%,腮腺炎感染率为38.58%,建议对≤5岁儿童进行风疹和腮腺炎疫苗查漏补种工作。  相似文献   

2.
1986年10月~1987年6月在广州市正常人群中采集血清标本1,192份(71份脐带血),测定了风疹病毒血凝抑制抗体总阳性率为73. 03%。其中94例1~5岁幼儿抗体阳性率为8. 51%,6~10岁阳性率为32. 07%,826例育龄期妇女风疹抗体阴性率为15. 2%。结果表明:幼儿和育龄期妇女抗体阴性率高,因而对风疹病毒易感性较高。所以广州市对风疹抗体阴性的育龄期妇女和学龄前儿童进行风疹疫苗免疫接种似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自然状态下风疹的流行情况 ,为风疹疫苗纳入计划免疫管理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半对数回归 EL ISA法对健康人群的风疹抗体水平进行检测。结果 :本次调查正常人群抗体阳性率为 70 .1%,GMT为 1∶ 6 5 .5 1,其中≥ 15岁女性抗体阳性率为 78.6 %,GMT为 1∶ 5 5 .5 1。地区间人群抗体阳性率无显著性差异 ,年龄组间 <1岁组儿童抗体水平较高。结论 :盐城市风疹自然流行率较高 ,风疹疫苗初免年龄应在 1岁以上 ,控制风疹流行的策略应该是重点保护 15岁以下儿童及育龄期妇女。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粤北山区人群风疹感染状况。方法 采用血凝抑制 (HI)试验 ,于 2 0 0 0年对粤北山区 6 15名不同年龄健康人进行风疹HI抗体检测。结果 粤北山区人群平均风疹抗体阳性率、GMRT分别为 30 2 4%、9 99± 5 11,随年龄增长 ,人群风疹抗体阳性率、GMRT均呈上升趋势 (P均 =0 0 0 0 ) ,15岁及以上人群风疹抗体处于较高水平 ,抗体阳性率、GMRT均为 0~ 14岁人群的 4倍 (P均=0 0 0 0 )。 16岁及以上育龄妇女风疹抗体阳性率、GMRT分别为 78 33%、2 6 2 9± 1 19。不同地区、性别人群风疹抗体阳性率、GMRT差异均无显著性 (P均 >0 0 5 )。结论 粤北山区人群风疹抗体处于低水平 ,建议实施 15岁以下人群普种风疹疫苗 ,育龄妇女婚前检查时接种风疹疫苗的免疫策略  相似文献   

5.
陈剑惠  张宏  蔡秀琴 《职业与健康》2009,25(20):2201-2203
目的了解正常人群风疹的免疫状况,探讨风疹免疫策略。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IgG抗体。结果0—44岁健康人群风疹抗体阳性率为79.71%,≤15岁人群抗体阳性率(69.93%)低于〉15岁人群(88.07%)(X^2=36.936,P〈0.01),15岁以下农村人群风疹抗体阳性率(85.37%)高于城市(69.43%)(x^2=21.924,P〈0.01)。结论建立完善的风疹监测系统,在实行风疹疫苗免疫规划管理的基础上,对所有15岁以下流动人口进行风疹疫苗免疫,同时对婚前检查的妇女也要免疫接种1剂风疹疫苗。  相似文献   

6.
陈桂珍  王爱芹  夏振梅 《职业与健康》2009,25(19):2064-2065
目的了解潍坊市坊子区健康人群风疹、流行性腮腺炎(腮腺炎)抗体水平和自然感染情况。方法采集潍坊市坊子区1~≥70岁健康人群血清标本843人份,采用血球凝集抑制(HI)试验检测风疹和腮腺炎抗体。结果风疹抗体共检测血清843份,抗体阳性率83.51%,几何平均滴度(GMT)1:93.96。腮腺炎抗体共检测血清834份,抗体阳性率71.46%,GMT1:4.76。结论由于〈5岁儿童风疹感染率为58.64%,腮腺炎感染率为38.58%,建议对≤5岁儿童进行风疹和腮腺炎疫苗查漏补种工作。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鄂尔多斯市人群麻疹、风疹抗体分布,了解血清流行病学规律,从而为预防和控制麻疹、风疹的流行提供依据.方法 按分阶段整群抽样后,随机抽取东胜等4个区(旗)为调查地区,对672名5~20岁人群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麻疹和风疹IgG、IgM抗体,对人群麻疹与风疹IgG抗体做了交叉性分析.对结果用EPI Info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麻疹IgG抗体总阳性率为91.8%,流动人口聚集的东胜区最低(78.1%);最高为17~20岁组,最低为13~16岁组.风疹抗体总阳性率为23.2%,随年龄增长而增高,农区明显低于牧区.结论 人口密度较高地区及流动人口聚集区麻疹、风疹流行的可能性更大.加强麻疹监测,及时报告首发病例并进行血清学诊断分类,加强流动人群儿童的预防接种,提高免疫覆盖率,尽快普及风疹疫苗的免疫,是控制爆发或流行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山东省健康人群风疹抗体水平。方法2009年和2010年共选取山东省12个设区的市,各市按照分层随机原则选取〈2岁~≥40岁共8个年龄组的健康人群作为观察对象,并采集血清标本,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单孔定量方法检测风疹免疫球蛋白(Immunoglobulin,Ig)G,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9、2010年12个市共检测健康人群血清标本4001份,风疹抗体阳性率为83.13%、抗体几何平均浓度(Geometric Mean Concentration,GMC)为40.42国际单位/毫升(IU/ml)。2010年明显高于2009年。不同地区和不同年龄组人群风疹抗体阳性率及GMC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81.254,P〈0.01;F=8.55,P〈0.05;X2=44.273,P〈0.01;F=3.68,P〈0.05),不同性别人群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X2=0.100,P〉0.05;F=28.63,P〉0.05)。≤10岁儿童风疹抗体阳性率较低,其中〈2岁、5~7岁儿童阳性率〈80%。抗体阳性率随年龄增长升高趋势明显,但抗体GMC总体呈降低趋势,尤以≥20岁成人更为明显。结论加强儿童麻疹-风疹联合减毒活疫苗(Measlesand Rubella Combined Attenuated Live Vaccine,MR)的常规免疫接种,控制风疹流行;同时应关注育龄期妇女MR的预防接种,预防先天性风疹综合征。  相似文献   

9.
我国部分地区人群风疹免疫水平的监测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用血凝抑制(HI)试验对我国部分地区人群风疹免疫水平进行了检测,共检测1~15岁人群5911人,≥16岁女青年2610人.结果表明:1~15岁人群HI抗体平均阳性率为47.1%,其中≤3岁儿童为17.8%;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群风疹HI抗体的阳性率呈上升趋势;≥16岁女青年HI抗体的平均阳性率为83.6%.我国目前存在广泛的风疹易感人群,特别是女青年的易感率仍达16.4%.提示实施对婴幼儿及女青年的风疹疫苗免疫,对控制风疹流行、减少先天性风疹综合征的发生,显得十分迫切和必要.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呼和浩特市健康人群麻疹、风疹抗体水平,为进一步制定麻疹、风疹控制策略提供参考.方法 2016年抽取呼和浩特市2个县区,每个县区在健康人群中随机抽取<1岁、1岁~、3岁~、7岁~、12岁~、21岁~、>30岁共7个年龄组,全市共352人.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麻疹、风疹Ig G抗体.结果 2016年共检测352人,其中麻疹Ig G抗体阳性336人,阳性率95.5%;风疹IgG抗体阳性309人,阳性率87.8%.结论 建议继续提高麻疹、风疹疫苗的常规免疫接种率,针对大年龄组人群开展强化免疫,青少年组开展查漏补种,同时继续加强麻疹、风疹监测,努力实现消除麻疹目标.  相似文献   

11.
不同年龄人群对风疹疫苗的免疫应答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作者报告了江苏省在风疹疫苗使用前人群的自然免疫状况,4岁以下年龄组血凝抑制(HI)抗体阳性率在25%以下,随着年龄的增长,自然免疫水平增高,13~25岁人群阳性率约在80%左右。接种风疹疫苗1月后,抗体100%阳转,GMT从免前的13.33上升至243.16,说明国产BRDⅡ株风疹减毒活疫苗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对于免前阳性人群,风疹疫苗接种后抗体亦有显著性上升  相似文献   

12.
九江市健康人群风疹和流行性腮腺炎抗体水平检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九江市健康人群风疹、流行性腮腺炎(腮腺炎)抗体水平和自然感染情况。方法采集九江市浔阳区1~≥70岁健康人群血清标本843人份,采用血球凝集抑制(HI)试验检测风疹和腮腺炎抗体。结果风疹抗体共检测血清843份,抗体阳性率83.51%,几何平均滴度(GMT)1∶93.96。腮腺炎抗体共检测血清834份,抗体阳性率71.46%,GMT1∶4.76。结论由于<5岁儿童风疹感染率为58.64%,腮腺炎感染率为38.58%,建议对≤5岁儿童接种风疹和腮腺炎疫苗。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澄迈县健康人群麻疹和风疹抗体水平。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对澄迈县2011年各年龄段人群进行麻疹和风疹抗体IgG水平检测。结果 1~13岁麻疹和风疹抗体水平最高,麻疹风疹抗体阳性率分别为95.00%和99.50%。<6月龄婴幼儿抗体水平最低,麻疹和风疹抗体阳性率分别为42.00%和17.00%,与1~13岁年龄段人群抗体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中学组风疹抗体阳性率明显低于小学组(P<0.01),成人组麻疹和风疹抗体水平阳性率均明显低于小学组(P<0.01);新生儿麻疹风疹抗体阳性率分别为70.00%、60.00%,接种组免疫后麻疹风疹抗体阳性率与免疫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免疫后麻疹风疹抗体水平均达到形成人群免疫屏障标准。结论澄迈县健康人群中,<6月龄和>14岁为易感年龄段,应针对不同年龄段人群分别采用不同措施防止麻疹和风疹的感染。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我市人群麻疹和风疹血清流行病学特征。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检测IgG。结果麻疹抗体总阳性率为92.3%,风疹抗体总阳性率为23.9%。结论麻疹抗体和风疹抗体不同地区间人群分布均有机显著统计学差异。提示应关注人群流动性较高地区的麻疹和风疹预防工作。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内蒙古自治区健康人群风疹抗体水平,掌握易感人群的分布特点,为制定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将健康人群分为8个年龄组,每组随机抽取不少于30人,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风疹IgG抗体。结果采集血清标本754人份,风疹抗体IgG阳性536人份,阳性率71.09%。赤峰市松山区的抗体阳性率和平均抗体浓度(GMC)均最高,分别为80%和28.66 m U/ml;锡林郭勒盟西乌珠穆沁旗为最低,分别为63.16%和17.89 m U/ml。≥20岁组人群抗体阳性率和GMC最高,分别为93.26%和48.16 m U/ml;5~7岁组最低,分别为56.52%和12.78 m U/ml。结论内蒙古自治区不同地区人群风疹免疫水平不同,GMC较低,尤其应加强〈1岁和5~7岁组人群的免疫接种。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志丹县健康人群麻疹、风疹、流行性腮腺炎(腮腺炎)抗体水平,为制定预防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抽取志丹县健康人群280人,分为〈1岁、1~2岁、3—4岁、5~6岁、7~14岁、15~19岁和≥20岁7个年龄组,每组随机抽取40人,采集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nzyme—linkedimmu—nosorbentassay,ELISA)检测麻疹、风疹、腮腺炎IgG抗体,同时调查其患病史、免疫史及人口学特征。结果麻疹、风疹和腮腺炎抗体阳性率分别为94.64%、80.71%和57.50%;抗体几何平均浓度(geometricmeanconcentration,GMC)分别为2702.89IU/L、177.48IU/L和350.28U/L。结论麻疹抗体阳性率高于风疹、腮腺炎抗体阳性率,0~19岁腮腺炎抗体阳性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逐渐升高,接种疫苗可以显著提高抗体水平,应继续加强儿童麻风疫苗和麻腮风疫苗接种。  相似文献   

17.
国产风疹减毒活疫苗的免疫程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配合国产BRDⅡ风疹减毒活疫苗在我省的推广使用,制订合适的免疫程序,对我省部分地区的人群风疹抗体水平、国产风疹疫苗的免疫效果、麻疹与风疹疫苗的联合免疫等进行研究。当前我省5岁以下儿童风疹抗体阳性率仅19.3%,学龄儿童抗体阳性率60%。经BRDⅡ风疹疫苗免疫后1个月,人群的抗体阳性率平均可达99%,GMRT值为237.5表明,国产风疹疫苗与麻疹疫苗对8月龄儿童联合免疫的阳转率,GMRT值与各自单独免疫时无任何差异。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日照市健康人群麻疹、风疹、流行性腮腺炎(腮腺炎)抗体水平和自然感染情况。方法 2009年采集日照市开发区1~≥20岁健康人群血清标本245份,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麻疹、风疹和腮腺炎抗体。结果麻疹、风疹和腮腺炎抗体分别检测血清245份。麻疹抗体阳性率98.78%,几何平均滴度(GMT)1:1722.13;风疹抗体阳性率60.82%,抗体含量均值为35.30U/ml;腮腺炎抗体阳性率为84.49%,抗体含量均值为62.94U/ml。结论麻疹抗体阳性率显著高于风疹和腮腺炎抗体阳性率,风疹抗体阳性率普遍较低,3~6岁儿童的腮腺炎抗体阳性率显著低于其他健康人群。应加强儿童风疹和腮腺炎疫苗接种,提高接种率。定期开展育龄期妇女风疹疫苗接种工作。  相似文献   

19.
石立莉 《职业与健康》2013,(23):3161-3163
目的了解北京市平谷区健康人群风疹抗体水平,为传染病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平谷区10个行政村(居委会)按照随机方法抽取样本,采集血标本,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风疹抗体,同时调查风疹患病史和免疫史及人口学特征。结果全区共检测251人,阳性率为82.07%,不同免疫史人群风疹抗体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3.19,P〈0.01);0~7月龄组阳性率最低,6~9岁组阳性率最高,不同年龄组人群风疹抗体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6.18,P〈0.01);不同性别、户籍、职业人群风疹抗体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提高麻风二联和麻腮风三联疫苗基础免疫,对控制风疹疫情有重要意义;另外,育龄期妇女在孕前接种风疹疫苗是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20.
福建省1~19岁城乡人群风疹免疫水平监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福建省 1~ 19岁城乡人群风疹抗体水平 ,为制定风疹疫苗免疫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检测IgG抗体。[结果 ] 1~ 19岁人群风疹抗体阳性率为 45 9% ,几何平均滴度 (GMT )为 1∶8 3 4,不同年龄组抗体阳性率差异无显著性 ,城区人群阳性率 ( 5 1 7% )高于农村 ( 4 0 0 % ) ( 2 =4 75 ,P <0 0 5 )。 [结论 ]先对 19岁以下人群进行普及免疫 ,后对儿童进行常规免疫 ,有条件的城镇对婚前检查的妇女也进行免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