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赵暕  苏运超  吴立玲 《生物磁学》2009,(14):2781-2784
内脂素是新近被发现的主要由内脏脂肪合成的一种脂肪细胞因子,它具有类胰岛素样作用,能降低血糖和促进脂肪组织的分化与合成。内脂素还可以调节血管平滑肌的成熟和影响胰岛细胞的胰岛素的分泌,亦具有调节炎症反应和免疫功能的作用。随着研究的发展,人们对内脂素的结构特性、分布、表达调控及其生物学功能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2型糖尿病是以胰岛素抵抗和糖代谢紊乱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研究发现内脂素与2型糖尿病密切相关,其中与肥胖、胰岛素抵抗及胰岛素分泌方面的关系尤为显著,深入研究内脂素的生理和病理生理作用将会有力地促进对2型糖尿病的进一步认识、治疗与预防。  相似文献   

2.
周华  蔡国平 《生命的化学》2006,26(3):213-216
visfatin是新近发现的主要由人和小鼠内脏脂肪组织分泌的一种脂肪细胞因子,其结构与pre-B细胞集落增强因子相似。它能够发挥类似胰岛素的作用,与Ⅱ型糖尿病相关联,降低血糖,促进糖摄取,可结合并活化胰岛素受体,激活胰岛素信号通路。Visfatin与肥胖密切相关并能够促进脂肪细胞的分化,还能促进血管平滑肌细胞成熟。Visfatin的表达受炎症反应因子和多种激素的调节。Visfatin可能是联系机体糖脂代谢的重要分子,它的发现可为揭示糖尿病与肥胖的发生发展机制提供新的研究思路,为代谢综合征的治疗提供新方案。  相似文献   

3.
<正>在肥胖者的脂肪组织中,免疫细胞的激活和浸润引起的慢性炎症在胰岛素抵抗的产生和2型糖尿病的发展中有着重要作用。脂肪巨噬细胞(ATMs)是调节脂肪组织代谢性炎症的主要效应细胞,分两种表型:M1和M2。ATM M1可分泌炎症因子,促进炎症的发展,诱导胰岛素抵抗和2型糖尿病;ATM M2则可抑制炎症,同时活化棕色脂肪以及启动白色脂肪棕色化和米色化,促进脂肪产热。  相似文献   

4.
脂肪组织不仅储存能量,更可通过分泌多种脂肪因子调节胰岛素的敏感性和能量代谢平衡。Apelin是由脂肪组织产生和分泌的一类新型脂肪因子,其受体为血管紧张素1型受体(APJ),为G蛋白偶联受体家族的成员之一。迄今为止,apelin是APJ的唯一天然内源性配体。研究证明,apelin与心血管功能、内分泌调节、食物摄入、细胞增殖、免疫调节、体液平衡和血管生成密切相关。且apelin可以通过内分泌、旁分泌、自分泌等方式作用于不同组织,从而参与肥胖及相关疾病的发生与发展。本文对近年来apelin在各类组织中的能量代谢调节作用及信号通路等方面的研究进行了归纳,并对apelin/APJ系统在治疗代谢紊乱疾病等的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生命科学研究》2019,(5):407-411
网膜素(omentin)是一种新型的脂肪因子,由内脏脂肪组织分泌。研究发现,网膜素在脑梗死、成神经细胞瘤、多发性硬化等神经关联疾病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并与疾病的发生、发展具有良好相关性。因此,网膜素或可成为神经关联疾病的生物标记物,为相关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后评估提供新指标。  相似文献   

6.
采用胶原酶消化法分离培养人大网膜前脂肪细胞。曲格列酮干预细胞,油红O染色鉴定分化状态,ELISA测定脂肪细胞因子分泌水平,RT-PCR观察分化转录因子和脂肪细胞因子mRNA表达,以期从内脏脂肪的储脂和内分泌功能角度探讨噻唑烷二酮类药物的作用机制。结果发现,曲格列酮能促进人前脂肪细胞分化,提高脂肪细胞储脂能力;显著增加脂联素分泌;调节瘦素分泌;抑制抵抗素分泌,提示噻唑烷二酮类药物可通过调节脂肪细胞因子谱改善机体胰岛素抵抗和炎症状态。其作用机制可能主要通过促进PPARγ2、C/EBPα和脂蛋白酯酶(Lipoprotein lipase,LPL)等基因的表达。脂肪细胞的增加和瘦素分泌的改变可能部分解释噻唑烷二酮类药物增加体重的负面效应。  相似文献   

7.
现代研究发现脂肪组织的功能不仅仅只是储存以及释放脂类,还作为人体的内分泌腺,在维持机体代谢平衡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而肥胖状态时脂肪组织的分泌功能紊乱,炎症因子与脂肪因子分泌失衡,打破了机体的代谢平衡。更糟糕的是,脂肪组织形成慢性低度炎症以及缺氧微环境,引起胶原的异常沉积,脂肪组织纤维化,从而破坏脂肪组织正常功能,可能进一步导致糖尿病以及肿瘤的产生。因此,本文主要概述肥胖引起的慢性炎症和缺氧微环境通过分泌炎症因子、上调缺氧诱导因子的表达,进而改变脂肪细胞外基质的组成,最终促进脂肪纤维化的发生的机制。  相似文献   

8.
内脏脂肪素(visfatin),即:前B细胞集落增强因子(pre—B cellcolony—enhancing factor,PBEF),是一种新发现的具有结合并激活胰岛素受体、模拟胰岛素作用的肽类激素。首先在内脏脂肪中发现,在骨髓、肝脏、肌肉等多种组织中均有表达。并具有组织特异性。内脏脂肪素具有多种生物学活性,如降血糖、模拟胰岛素样作用、增加胰岛素敏感性、参与炎症应答、延缓中性粒细胞凋亡、调节脂代谢和自分泌、旁分泌、内分泌等作用。目前内脏脂肪素在机体内的具体作用机制尚不十分清楚.但其发现可能为研究相关疾病的发病机制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9.
内脏脂肪组织特异性丝氨酸蛋白酶抑制物(Vaspin)是新发现的脂肪因子,主要由内脏脂肪组织产生,它的分泌和表达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并与肥胖、2型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等有关。Vaspin具有胰岛素增敏性、改善糖耐量、抑制血管炎症反应等作用,对这些作用机制的认识,能为防治动脉粥样硬化提供新的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10.
脂肪组织可分泌大量脂肪细胞因子如脂联素、抵抗素、网膜素、视黄醇结合蛋白4等,这些脂肪细胞因子在心血管疾病发生中的重要作用成为目前的研究热点.在动物与人类的研究中均发现,视黄醇结合蛋白4与胰岛素抵抗、动脉硬化、脂类代谢、高血压等密切相关.本文就相关的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1.
脂肪细胞具有贮存、供给能量和内分泌的功能,网膜素是其分泌的多种活性因子之一。网膜素与肥胖、糖脂代谢、胰岛素抵抗及动脉粥样硬化有明显的相关性,参与2型糖尿病的发生发展,本文现就网膜素对2型糖尿病的相关性作用作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2.
脂肪组织可将多余能量以甘油三酯(triglycerides,TG)形式储存,在饥饿状态下可分解TG产生游离脂肪酸(free fatty acids,FFAs)为机体供能。此外,脂肪组织还具有体温调节和器官保护功能,并且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脂肪组织也是一种重要的内分泌组织。脂肪组织分泌的蛋白质物质被称为脂肪细胞因子(adipokine),可通过自分泌、旁分泌和内分泌方式发挥多种生物学功能,例如调节能量摄入和能量消耗,调节糖脂代谢,抗炎和促炎反应。对整体而言,脂肪细胞因子可调节大脑、肝、肌肉、血管系统、心、胰腺和免疫系统等不同靶器官的生物反应。其中,脂肪细胞因子在糖脂代谢中发挥特定的作用,包括:葡萄糖代谢[瘦素(leptin)、脂联素(adiponectin)、抵抗素(resistin)];胰岛素敏感性 [瘦素、脂联素、锌-α2-糖蛋白(zinc-α2-glycoprotein,ZAG)];脂肪形成[骨形成蛋白4(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 4,BMP4)]等生物反应过程。但目前对脂肪组织功能障碍与代谢之间机制的理解尚不完善。脂肪组织功能发生紊乱时,脂肪细胞因子的分泌会发生改变,并可能导致一系列与肥胖相关的代谢性疾病的发生。临床前和临床研究表明,激活或抑制特定脂肪细胞因子的信号转导可能是一种适合干预代谢疾病的方法。本文就部分脂肪细胞因子对代谢的调控作用做出综述,以增强对脂肪细胞因子功能的理解。  相似文献   

13.
封淑颖  邹竹荣 《生命科学》2006,18(5):497-501
当前,越来越多的研究聚焦于由脂肪组织分泌产生的血浆蛋白,即脂肪细胞因子对血管的直接作用,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脂联素表现出显著的抗炎症和抗动脉粥样硬化的功效。本综述主要总结了脂联素对血管功能影响的研究进展,并从几方面,诸如对血管结构、内皮细胞炎症反应、一氧化氮(NO)产生及血管生成的影响进行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14.
长期以来,人们对免疫系统有了一定的认识和研究。无论在病理状态还是非病理状态,免疫系统都会监视和作用被称之为"免疫代谢"。大量的事实显示,肥胖及相关疾病,均能激活先天性免疫系统和获得性免疫系统。肥胖相关的慢性炎症,是内脏脂肪发生胰岛素抵抗的始动因素。脂肪因子和天然免疫淋巴细胞,尤其是巨噬细胞调节脂肪炎症和葡萄糖稳态。本综述就脂肪组织中的免疫细胞类型及对炎症和胰岛素抵抗的调节过程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5.
脂联素(adiponectin)是一种具有胰岛素增敏作用的脂肪因子。近年来的研究发现,脂联素及其受体与心血管系统有广泛而密切的联系。脂联素影响心肌、平滑肌及内皮细胞功能,参与心肌肥大、心力衰竭、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及血管新生等病理生理过程。脂联素可能是代谢综合征和心血管事件的一个重要生物标志及治疗靶分子。  相似文献   

16.
代谢综合症是一系列代谢和心血管功能失调的临床特征,包括中心性肥胖、高血压、血脂异常、高血糖及胰岛素抵抗等,其发病机制及如何预防及控制代谢综合症正日益成为目前的学术热点。目前已经公认,脂肪不仅是能量存储器官,也是一个重要的内分泌器官。脂肪组织分泌的生物活性分子被称为脂肪因子。近年来的研究表明,脂肪因子广泛参与肥胖、2型糖尿病、高血压病及心血管疾病等一系列代谢相关性疾病的病理生理过程。脂肪因子能通过介导一系列的信号转导通路,并广泛参与机体复杂的代谢平衡网络的调节。脂肪因子的失衡能导致机体发生对胰岛素敏感性改变等一系列的生物学反应,从而在肥胖和代谢综合症的病理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本文综述了脂肪因子与代谢综合征的关系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7.
关节炎主要是由机体的退行性变(类风湿关节炎除外)、代谢紊乱与损伤,以及感染和创伤等因素引起的关节,包括关节周围组织的炎症,一般伴随着关节软骨组织的损伤。研究发现,由脂肪组织分泌的瘦素(Leptin)、脂联素(Adiponectin)、抵抗素(Resistin)、内脂素(Visfatin)、趋化素(Chemerin)、网膜素1(Omentin-1)、脂蛋白2 (Lipocalin 2)和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Vaspin)等细胞因子可以通过调控软骨细胞的增殖、分化和凋亡,改善关节软骨功能,降低关节炎症的水平。研究表明,运动能够通过调控相关脂肪因子的分泌,在改善关节软骨功能和关节炎进程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该文通过系统综述运动引起的相关脂肪因子的表达及其调控软骨功能的信号通路,探讨脂肪因子在运动调控软骨功能、改善关节炎中的具体机制,为关节炎的防治和药物靶点的开发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8.
新型脂肪因子网膜素具有抗炎作用,网膜素-1是3个亚型中的主要亚型,其水平与身体质量指数和胰岛素抵抗指数等呈负相关,与脂联素呈正相关。肥胖、糖耐量受损和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网膜素-1水平显著降低,这被减肥、有氧训练及抗糖尿病药物反转。网膜素-1抑制炎症性肠病和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的炎症反应,这与JNK和NF-κB信号通路相关。本文就网膜素的分子生物学特征、抗炎作用以及与肥胖、胰岛素抵抗和2型糖尿病的关系予以简要概述。  相似文献   

19.
抵抗素(resistin)最初被认为是一种脂肪分泌因子,现已证明在肥胖、胰岛素抵抗和糖尿病中均发挥重要作用。人体抵抗素主要由单核巨噬细胞分泌,并且在炎症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近年来的研究发现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与发展中都有抵抗素的参与,它主要对内皮细胞、平滑肌细胞和单核巨噬细胞产生影响,并且在新生血管的形成中发挥作用。本文对抵抗素及其在动脉粥样硬化病理过程中的作用进行综述,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20.
脂肪组织在调控代谢稳态和运动适应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肥胖引起的脂肪组织氧化应激是2型糖尿病与代谢综合征等的重要病理特征,是促进脂肪组织炎症和胰岛素抵抗的重要机制。氧化应激可以引起脂肪细胞趋化因子表达,募集炎症细胞浸润脂肪组织,炎症细胞分泌大量的炎症因子,并促进了局部和系统的胰岛素抵抗与慢性炎症。运动对肥胖相关的慢性代谢病的有效干预与运动的抗氧化效应相关。本文总结了氧化应激在脂肪组织炎症和胰岛素抵抗中的作用,以及运动对脂肪组织氧化应激的调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