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目的 分析河南省艾滋病哨点吸毒人群HCV感染情况及影响因素,为制定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2011-2015年,在哨点监测期(4-6月)内以重复横断面调查的方法对河南省吸毒人群进行问卷调查和血清学检测,分析该人群HCV感染情况及影响因素。结果 2011-2015年,河南省吸毒人群HCV感染率从2011年的3.70%上升到2015年的6.54%(趋势χ2=25.93,P<0.01)。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较高(OR=1.23,95%CI:1.13~1.35,P=0.00)、外省户籍(OR=3.45,95%CI:2.59~4.60,P=0.00)、传统毒品和混合毒品使用者(OR=1.46,95%CI:1.10~1.93,P=0.01;OR=1.82,95%CI:1.18~2.81,P=0.01)、有注射毒品史(OR=2.88, 95%CI:2.45~3.39,P=0.00)、最近一年有商业性行为史(OR=1.44,95%CI:1.20~1.72,P=0.00)、来自强制戒毒所和美沙酮门诊的吸毒人员(OR=1.79,95%CI:1.28~2.50,P=0.00;OR=1.74, 95%CI:1.17~2.58,P=0.01)是感染HCV的危险因素。结论 河南省吸毒人群HCV抗体阳性率较高,且呈上升趋势,应加强对吸毒人群的监管,制定有效干预措施,控制HCV的传播。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太原市美沙酮维持治疗(MMT)患者HCV感染状况及其感染相关因素与交互作用。方法 2019年4-6月对太原市3所MMT门诊正在接受治疗的MMT患者,采用面对面问卷调查收集其一般人口学特征、吸毒情况、MMT情况、性行为、健康状况等,通过病历资料查阅MMT患者HCV检测结果,使用EpiData 3.1软件双录入数据,使用SAS 9.4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用χ2检验进行HCV感染的单因素分析、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和交互作用分析。结果 MMT患者846例中,男女性别比7.21:1(743:103),HCV感染率为12.53%(106/846)。控制混杂因素后,女性(OR=1.936,95%CI:1.023~3.662)、性伴有吸毒史(OR=2.073,95%CI:1.110~3.871)和注射吸毒者(OR=7.737,95%CI:4.614~12.973)的感染HCV风险较高。交互作用结果显示,女性、性伴有吸毒史者及注射吸毒者之间存在相乘交互作用。结论 太原市MMT患者中,女性、性伴有吸毒史者、注射吸毒者HCV感染的风险较高,女性与性伴有吸毒史者、女性与注射吸毒者、性伴有吸毒史者与注射吸毒者对HCV感染的发生存在相乘交互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浙江省台州市2009-2012年新报告成年HIV感染者中合并感染HCV的情况, 分析HIV/HCV合并感染者中血浆HCV病毒载量水平。 方法 对2009-2012年浙江省台州市新报告的572例成年HIV感染者检测HCV抗体, 并对HCV抗体阳性的标本进行HCV RNA定量检测。 结果 共有42例HCV抗体检测阳性, HIV感染者中HCV合并感染率为7.3%(95%CI: 5.2%~9.5%)。46~86岁HIV感染者的HCV合并感染率显著低于18~45岁年龄组(OR=0.12, 95%CI: 0.02~0.58);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HIV感染者HCV合并感染率显著低于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者(OR=0.13, 95%CI: 0.02~0.78);经血传播HIV感染者HCV合并感染率显著高于异性传播HIV感染者(OR=49.46, 95%CI: 13.71~178.48);同性传播HIV感染者HCV合并感染率则低于异性传播HIV感染者(OR=0.11, 95%CI: 0.01~0.86)。42例HIV/HCV合并感染者中33例(78.6%)血浆HCV病毒载量在检测限以上, HCV复制相对活跃, 其中HBsAg阳性者血浆HCV RNA检出率(100%)显著高于HBsAg阴性者(75.7%)(P=0.002)。9例(21.4%)血浆HCV病毒载量则低于检测下限(5.0×102 IU/ml), 处于相对抑制状态。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未发现HIV/HCV合并感染者HCV相对抑制率与其社会人口学特征、HIV传播途径、CD4+T淋巴细胞计数等有关联。 结论 浙江省台州市HIV感染者中HCV感染率较高, 多数HIV/HCV合并感染者血浆HCV病毒载量也较高, 其对病情进展影响有待持续观察。  相似文献   

4.
江苏省男男性行为人群HIV新发感染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分析江苏省MSM的HIV新发感染及影响因素。方法 根据2019年全国艾滋病哨点监测方案,2019年4-7月在江苏省13个城市招募MSM,进行问卷调查及实验室检测,应用限制性抗原亲和力酶联免疫法(LAg-Avidity EIA)检测HIV新发感染者,根据中国CDC推荐的基于亲和力方法的计算公式及参数计算新发感染率;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HIV新发感染的影响因素。结果 研究对象MSM 4 469人,HIV新发感染率为4.5%(95%CI:3.4%~5.5%)。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相比于≥ 40岁年龄组、招募途径来自MSM活动场所、艾滋病知识知晓、最近6个月未发生无保护肛交、无梅毒现症感染,18~24岁年龄组(aOR=2.083,95%CI:1.087~3.990)、招募途径来自VCT门诊(aOR=2.125,95%CI:1.175~3.843)、艾滋病知识不知晓(aOR=2.456,95%CI:1.109~5.437)、最近6个月发生无保护性肛交(aOR=3.553,95%CI:2.143~5.889)、梅毒现症感染(aOR=2.414,95%CI:1.033~5.462)的HIV新发感染风险较高。结论 江苏省MSM人群HIV新发感染率较高。MSM的艾滋病预防控制,需加强健康教育、推广使用安全套和促进HIV/梅毒筛查工作。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云南省两地抗病毒治疗(ART)门诊注射吸毒HIV感染者的基本特征并分析其入组美沙酮维持治疗(MMT)的影响因素。方法 将云南省两地艾滋病疫情数据库进行关联,在ART门诊筛选出由注射吸毒感染HIV的人群作为研究对象,分成两组,一组是正在参加MMT,另一组是从未入组MMT。提取这些研究对象的一般人口学特征、相关疾病史、高危行为等信息。对研究对象的基本信息进行描述,运用单因素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其影响因素。 结果 635例研究对象中,247例(38.9%)正在参加MMT,388例(61.1%)从未入组MMT;男性536例(84.4%),女性99例(15.6%);年龄M=40.33岁;确证感染HIV时间的M=6.08年。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女性(OR=2.40,95%CI:1.00~5.74)、初中文化程度(OR=3.28,95%CI:1.75~6.14)和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OR=7.10,95%CI:1.90~26.62)、确证感染时间≥6年(OR=3.84,95%CI:2.11~6.98)、患有丙型肝炎(OR=6.21,95%CI:3.06~12.58)是入组MMT的促进因素;已婚(OR=0.38,95%CI:0.20~0.72)、有职业(OR=0.01,95%CI:0.00~0.02)是入组MMT的限制因素。结论 两地ART门诊的注射吸毒人群入组MMT的比例不高,为加强这类人群转介入组MMT,需要对具有不同特征的患者采取有针对性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6.
目的 描述中国男男性行为(MSM)人群HIV新发感染率水平。方法 采用Meta分析方法对2010年1月至2015年2月公开发表的MSM人群HIV新发感染率相关研究进行汇总和定量分析;采用Stata 12.0软件进行异质性检验及合并新发感染率、发病风险比、计算发表偏倚和敏感性分析。结果 共纳入24篇队列研究文献。中国MSM人群HIV新发感染率为5.0/100人年; 病例报告疫情重的城市相对于其他城市HIV新发感染率较高(4.9/100人年 vs. 3.4/100人年)。文化程度低(HR=1.61,95%CI:1.21~2.15)、梅毒感染(HR=3.22,95%CI:2.21~4.70)、无保护性肛交(HR=2.92,95%CI:1.51~5.63)、少数民族(HR=4.01,95%CI:1.96~8.21)、商业性行为(HR=4.11,95%CI:1.47~11.46)和多性伴(HR=2.31,95%CI:1.60~3.34)均为MSM人群HIV新发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 中国MSM人群HIV新发感染率为5.0%,文化程度低、梅毒感染、无保护性肛交、民族、商业性行为和多性伴是MSM人群HIV新发感染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 调查江苏省一般人群HCV抗体的阳性率分布,分析感染HCV的危险因素。方法 在江苏省3个地区的传染病防制示范区以乡镇和行政村为单位随机整群抽样,进行问卷调查和血清HCV抗体检测,利用SPSS软件分析抗体阳性率在不同人群中的分布差异,Cox模型拟合1:4配对的logistic回归分析HCV感染危险因素。结果 HCV感染情况在不同人群分布有差异,女性感染率(0.965%,95%CI:0.899%~1.035%)高于男性(0.572%,95%CI:0.517%~0.632%);3个县人群感染率(分别为0.131%,95%CI:0.103%~0.164%;0.316%,95%CI:0.268%~0.370%;2.173%,95%CI:2.039%~2.315%)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0~59岁年龄组感染率最高(1.577%,95%CI:1.425%~1.740%),<30岁年龄组最低(0.161%,95%CI:0.125%~0.204%); 受教育程度越低感染率越高,其中流动人口感染率高。危险因素分析显示,感染率最低的地区多因素分析显示住院史(OR=3.049,95%CI:1.322~7.036)、输血史(OR=14.319,95%CI:2.318~88.459)和共用剃刀(OR=3.604,95%CI:1.096~11.851)是HCV感染的独有危险因素;感染率较低的地区分析显示仅血制品使用史(OR=7.202,95%CI:1.170~44.310)是独有危险因素;感染率最高的地区显示献血史(OR=7.496,95%CI:6.121~9.180)、输血史(OR=2.305,95%CI:1.578~3.369)和侵入性检查史(OR=1.258,95%CI:1.021~1.549)为独立危险因素。不同年龄组单因素分析显示,30~39岁组与他人共用剃刀是独有危险因素,50~59岁组有针灸史是该年龄组危险因素,50~59岁和60~69岁组有侵入性检查是危险因素。结论 HCV感染在中老年人、教育程度低、流动性强的人群中感染率高,不安全献(输)血、血制品使用可能是既往几十年中HCV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针灸、侵入性检查以及共用剃刀等在不同人群中的危险度有差异。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MSM新型毒品滥用和HIV新发感染的相关因素,为制定艾滋病防控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2021年4-7月在山东省9个城市监测哨点招募MSM,每个城市招募样本量为400人。开展面对面问卷调查,收集MSM社会人口学特征、行为学和接受HIV干预服务等信息,采集血样进行HIV和梅毒抗体检测。采用限制性抗原亲和力酶联免疫法进行HIV新发感染检测,并计算HIV新发感染率指标。结果 共调查MSM 3 624人,年龄(32.70±9.33)岁,以≥30岁(59.52%,2 157/3 624)、高中及以下文化程度(55.99%,2 029/3 624)、未婚/离异/丧偶(57.70%,2 091/3 624)和性取向为同性恋者为主(86.26%,3 126/3 624)。最近6个月发生无保护肛交占32.95%(1 194/3 624);曾使用新型毒品占27.48%(993/3 613);HIV抗体阳性率为3.12%(113/3 624),HIV新发感染率为2.61%(95%CI:1.73%~3.49%)。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MSM新型毒品滥用的相关因素包括未婚/离异/丧偶(相比于已婚/同居,aOR=1.43,95%CI:1.22~1.69)、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相比于高中及以下文化程度,aOR=1.47,95%CI:1.25~1.72)、主要寻找男性性伴场所为互联网/交友软件(相比于酒吧/浴池/公园等,aOR=1.76,95%CI:1.41~2.19)、最近6个月发生无保护肛交(相比于未发生无保护肛交,aOR=1.33,95%CI:1.13~1.57)、最近1年患过性病(相比于未患性病,aOR=2.77,95%CI:2.04~3.76)。MSM HIV新发感染的相关因素包括最近6个月发生无保护肛交(相比于未发生无保护肛交,aOR=2.51,95%CI:1.25~5.01)、最近1年未接受HIV干预服务(相比于接受HIV干预服务,aOR=3.89,95%CI:1.30~11.60)、梅毒阳性(相比于梅毒阴性,aOR=8.18,95%CI:2.98~22.48)、曾使用新型毒品(相比于未使用新型毒品,aOR=4.75,95%CI:2.32~9.70)。结论 山东省MSM新型毒品滥用现象较为普遍,新型毒品滥用会增加HIV新发感染风险。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在云南省开远市暗娼(female sex worker,FSW)队列中的失访率、HIV新发感染率及其影响因素,探讨失访对HIV新发感染率估计的影响。方法 云南省开远市FSW人群开放式队列研究,始于2006年3月,每6个月进行1次调查,截止2013年6月,共进行了7年的随访调查。本研究选取2006年3月基线调查的661名HIV阴性FSW人群,分析其7年随访调查的失访率,采用Cox回归模型探讨HIV新发感染的危险因素及影响失访的因素。同时于2013年6月通过联系本人或知情人士对失访的FSW人群进行失访原因调查,分析失访对HIV新发感染估计的影响。结果 661例HIV阴性FSW人群共随访1 238.5人年,HIV新发感染率为1.29(95%CI:0.74~2.10)/100人年,失访的发生率为48.68(95%CI:44.88~52.73)/100人年。Cox多因素分析显示,对于HIV新发感染,吸毒是FSW感染HIV的独立危险因素(aRR=4.15,95%CI:1.43~12.02);对于失访,年龄>25岁(aRR=0.68,95%CI:0.57~0.81)、吸毒(aRR=0.52,95%CI:0.35~0.79)的FSW有着较低的失访率,更易保持在队列中。结论 开远市FSW队列在长期随访中存在较高的失访率,而失访人群发生HIV感染的风险低于HIV随访的人群,可能高估了该市FSW的新发感染率,今后有必要进一步研究FSW人群失访的原因,同时研究提高FSW人群队列随访保持率的策略。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浙江省有HIV传播风险的HIV感染者梅毒感染情况及相关因素。方法 资料来源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截至2018年12月31日浙江省现存活、HIV确证时间>1年、未接受抗病毒治疗或HIV病毒载量≥50拷贝数/ml、年龄≥15岁的HIV感染者,收集其人口学特征、性行为特征、抗病毒治疗和梅毒血清学检测结果等信息,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梅毒感染及影响因素。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浙江省HIV感染者中,2 275例有HIV传播风险,75.5%(1 717/2 275)进行了梅毒血清学检测,梅毒感染率为8.7%(150/1 717)。在梅毒感染的HIV感染者中,未接受抗病毒治疗占11.3%(17/150),病毒载量为50~999拷贝数/ml占38.7%(58/150)和≥1 000拷贝数/ml占50.0%(75/150)。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男性(aOR=2.04,95%CI:1.06~3.96)、同性性传播(aOR=1.53,95%CI:1.04~2.27)、HIV确证前性病史(aOR=1.98,95%CI:1.35~2.92)和病毒载量≥1 000拷贝数/ml(aOR=1.90,95%CI:1.09~3.30)为梅毒感染危险因素,已婚(aOR=0.47,95%CI:0.29~0.76)是梅毒感染的保护因素。结论 浙江省有HIV传播风险的HIV感染者的梅毒感染率较高,亟须开展HIV感染者分类管理和针对性强化干预,探索开展多病共防共治,加强HIV感染者梅毒筛查和治疗,降低HIV和梅毒传播风险。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吸毒人群丙型肝炎病毒(HCV)的感染情况及其危险因素。方法 研究人员于2021年1—7月依据纳入排除标准招募云南省西双版纳自治州景洪市戒毒所、美沙酮门诊及社区的吸毒人员。采用结构化问卷调查形式, 并抽取被调查者3 mL血清样本, 使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进行HCV血清学筛查测试。分析云南省西双版纳自治州景洪市吸毒人群HCV感染情况及其危险因素。结果 共调查404例吸毒人群, HCV抗体阳性26例, 阳性率6.44%。静脉注射吸毒(OR=4.236, 95%CI: 1.644~10.913, P=0.003)、女性(OR=0.135, 95%CI: 0.019~0.987, P=0.048)、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OR=6.745, 95%CI: 1.113~40.890, P=0.038)的吸毒人群HCV感染风险较高,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云南省西双版纳自治州景洪市吸毒人群中采用静脉注射吸毒方式是HCV感染的高危因素, 同时吸毒者的年龄、文化程度、性别也与HCV感染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索江苏某地区既往有偿献血人群HCV感染的流行状况,分析与HCV感染转归及HCV RNA载量相关的因素。方法 对该地区50岁以上人群开展横断面研究,采用问卷方式收集研究对象信息,并对其进行肝脏B超检查及相关指标检查。应用EpiData和Stata软件对数据进行录入及统计学分析。结果 该地区1601名50岁以上人群中HCV感染率为22.55%,516名既往有偿献血人群HCV感染率为61.05%。多元逐步回归显示, ALT及AST与HCV感染转归之间存在相关性,OR值分别为1.38(95%CI:1.18~1.62)及1.30(95%CI:1.10~1.54)。FPG与HCV RNA病毒载量之间存在相关性(OR=1.17,95%CI:1.01~1.35)。结论 该地区HCV感染率较高,临床上ALT、AST以及FPG的检测结果与HCV的感染转归风险及病毒活动能力之间存在关联。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自评HIV感染风险高的青年学生接受HIV检测服务的影响因素。方法 基于Andersen卫生服务利用行为模型及相关文献设计学生HIV检测服务利用行为影响因素的研究框架。采用阶段模型分步骤对2019年3-4月使用青年学生性健康和HIV感染风险评估干预工具("熊探")自评HIV感染风险高的学生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 共526名研究对象,年龄(19.30±1.19)岁,其中96.2%(506/526)知道发生高危行为后应主动寻求HIV检测;发生过插入式性行为比例为56.7%(298/526),HIV检测率为11.0%(58/526);发生过和未发生过插入式性行为的学生HIV检测率分别为13.42%(40/298)和7.89%(18/228)。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倾向性特征模块中的性取向为其他(与异性恋相比,OR=7.88,95%CI:3.98~15.61)、艾滋病知识知晓程度较高(与知晓程度较低的相比,OR=2.05,95%CI:1.07~3.93),需要因素模块中的有危险性行为(与未发生过危险性行为的相比,OR=2.66,95%CI:1.41~5.03)、在医院确诊感染过STD (与未感染者相比,OR=6.35,95%CI:2.21~18.27),能力因素模块中的最近1年接受过艾滋病预防知识的宣传(与未接受的相比,OR=0.29,95%CI:0.11~0.76)、最近1年接受过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服务的宣传(与未接受的相比,OR=3.67,95%CI:1.71~7.90)是HIV检测行为的影响因素。结论 学生的检测行动力亟待提高,其知识得分和性取向等倾向因素,以及是否有高危性行为和感染过STD等需要因素对HIV检测服务的利用均有较大的影响。但相比之下,接受过艾滋病预防和咨询检测服务相关知识政策教育等能力因素显得更重要,提示今后要进一步加强自愿咨询检测服务知识政策的教育,尤其是重点关注女生、有危险性行为者的教育。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陕西省新报告HIV抗体阳性嫖客新发感染状况及相关因素。方法 选择2013年1月1日至2014年6月30日期间新发现报告的现住址为陕西省且经核查后明确感染途径为“商业异性性传播”的男性HIV/AIDS病例,收集其一般人口学资料、确证前高危异性性行为和样本来源等相关信息以及血液样本,应用HIV-1捕获酶联免疫法(BED-CEIA)进行检测,计算新发感染比例并研究新发感染的相关因素。结果 陕西省新报告212名HIV抗体阳性嫖客,新发感染比例为25.5%(42/165),确诊前HIV抗体检测率为6.6%(14/212)。HIV抗体阳性嫖客中,初中以上文化程度者比初中以下文化程度者更可能是长期感染(aOR=0.28,95% CI:0.08~0.93);与其他就诊者/性病门诊就诊者检测相比,术前/受血前检测(aOR=3.14,95% CI:1.06~9.30)和无偿献血人员检测(aOR=4.19,95% CI:1.01~17.42)更容易发现HIV新发感染者;与确证前仅在西安和/或外省发生商业异性性行为相比,在省内其他城市发生商业异性性行为的更可能是长期感染(aOR=0.19,95% CI:0.07~0.57);与确证前有临时异性性伴的相比,无临时异性性伴的更可能是新发感染(aOR=9.03,95% CI:3.00~27.18),P值均<0.05。结论 陕西省HIV抗体阳性嫖客新发感染比例处于较高水平,确诊前HIV抗体检测率低,文化程度、样本来源、确证前商业异性性行为发生地点、确证前有无临时性伴是HIV阳性嫖客新发感染的相关影响因素。提示陕西省嫖客尤其是初中以下文化程度者艾滋病疫情不容乐观,针对该人群特征应加大行为干预及检测发现力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2016-2020年天津市性传播疾病(STD)门诊男性就诊者HIV感染状况及其相关因素。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2016-2020年的每年4-6月,每个哨点样本量为400人,连续监测并收集天津市STD门诊男性就诊者的艾滋病知识知晓率、相关性行为,以及HIV、梅毒、HCV感染等信息。结果:STD门诊男性就诊者...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性病门诊男性就诊者生殖道沙眼衣原体(genital Chlamydia trachomatis,GCT)感染现状及危险因素,加强该人群GCT监测,为针对该人群开展干预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2015年4-6月结合HIV监测哨点开展研究,选取性病门诊男性就诊者为调查对象,开展匿名问卷调查及检测。结果 本次共纳入就诊者1 749例,平均年龄(39.53±14.36)岁,多数为已婚(73.87%,1 292/1 749)、广东籍(92.28%,1 614/1 749)、汉族(99.49%,1 740/1 749);GCT阳性率、HIV阳性率、梅毒阳性率、HCV阳性率、淋球菌阳性率、尿常规白细胞阳性率分别为6.06%(106/1 749)、0.46%(8/1 749)、3.43%(60/1 749)、0.45%(7/1 550)、2.74%(48/1 749)、7.89%(138/1 749)。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GCT感染相关危险因素包括注射吸毒(OR=13.98,95% CI:3.35~58.38)、与男性发生过肛交(OR=3.11,95% CI:1.45~6.71)、淋球菌阳性(OR=9.64,95% CI:5.09~18.24)、尿常规白细胞阳性(OR=1.96,95% CI:1.08~3.55)。结论 广东省性病门诊男性就诊者GCT感染率较高,该人群为性病艾滋病防控的高危人群,应针对不同地区的人群特点,实施精准干预。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2017-2019年北京市经报告机构转介的HIV/AIDS抗病毒治疗(ART)情况,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 利用我国艾滋病防治基本信息系统中2017-2019年北京市4 917例HIV/AIDS报告卡数据及ART机构数据,无ART记录者记为ART转介失败,确证报告至启动ART的日期间隔>15 d记为ART延迟,分析ART情况及其影响因素。结果 4 917例HIV/AIDS中,16.53%(813/4 917)未成功接受ART;接受ART的4 104例HIV/AIDS中,30.63%(1 257/4 104)发生ART延迟,启动时间中位数为27(P25~P75:19~42)d。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由综合性医院报告(相比于ART机构,OR=1.65,95% CI:1.30~2.08)、病程阶段为HIV(相比于AIDS,OR=1.68,95% CI:1.34~2.11)、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相比于大专及以上,OR=1.42,95% CI:1.13~1.79)、无业(相比于干部职员,OR=1.32,95% CI:1.02~1.70)、异性性传播(相比于同性性传播,OR=1.40,95% CI:1.15~1.72)、来源于专题调查和无偿献血(相比于检测咨询,OR=1.87,95% CI:1.34~2.60;OR=3.52,95% CI:1.79~6.92)者ART转介失败比例较高;由CDC(相比于ART机构,OR=1.43,95% CI:1.07~1.92)或综合性医院报告(相比于ART机构,OR=1.62,95% CI:1.32~1.98)、报告机构在郊区(相比于城区,OR=1.24,95% CI:1.01~1.52)、病程阶段为HIV(相比于AIDS,OR=1.42,95% CI:1.19~1.70)、外省户籍(相比于北京市户籍,OR=1.26,95% CI:1.07~1.48)、来源于无偿献血(相比于性病门诊,OR=2.74,95% CI:1.21~6.22)者延迟比例较高。结论 不同特征HIV/AIDS的ART转介失败及延迟比例不同,需采取有效措施进一步推进ART工作,减少ART转介失败及延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