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在Linux下通常的网络数据包捕获通过Libpcab函数框架实现,该体系下实现的包捕获存在着一些缺陷。探讨了netfilter框架在Linux内核中的实现,并利用netfilter框架进行以太网数据包的捕捉接收,经处理后实现数据包的重组发送。在内核空间处理网络数据包不仅提高了效率,减少了数据从内核空间传递到用户空间消耗的资源,而且可以截获网络上所有的以太网报文,对网络数据进行过滤和处理  相似文献   

2.
《微型机与应用》2015,(13):56-58
为了使InfiniBand(简称IB)网络和万兆以太网这两种高速互连网络相互融合,实现它们之间的数据通信,本文对10GE-InfiniBand网关进行了研究设计,采用Ethernet-over-InfiniBand(Eo IB)协议并结合管道网关的设计思想,将万兆以太网的数据帧封装成IB数据报文以达到在IB网络中传输以太网数据帧的目的,实现两种网络之间的无缝融合。  相似文献   

3.
基于RapidIO的高性能通信接口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高性能计算领域中,集群系统对于高速互连网络的要求越来越高.通过研究将RapidIO用于集群系统的高速互连网络,设计并且实现了基于RapidIO的高性能通信接口,该接口针对MPI高度优化,并且充分利用RapidIO的硬件优势,具有基于优先级的多流、可靠有序的数据包传输等特点,并且使用了空闲缓存池提高性能.实验数据表明,在带宽和延迟上,该专用接口都比原来的接口有优势.  相似文献   

4.
当千兆以太网渐渐走入用户视线的时侯,万兆以太网又横空出世,这让人似乎有应接不暇的感觉,也让人产生疑惑:万兆以太网在用户的普及率、使用的方便性、网络的互操作性及简易性上固然有优势,可是它离人们的现实应用是否还太远?  相似文献   

5.
随着千兆到桌面的日益普及,万兆以太网技术在汇聚层和骨干层广泛应用已逐渐成为可能。从目前网络现状而言,万兆以太网最先应用的场合包括教育行业、数据中心出口和城域网骨干。其中,高校万兆校园网的建设走在了最前面。  相似文献   

6.
作为一款高性能的嵌入式互联协议,RapidIO支持RDMA操作以获得高性能.目前,针对RapidIO通信接口只有以太网模拟器,这种实现机制限制了RapidIO通信性能的发挥.参考国内外基于RDMA的通信协议实现方法,并结合RapidIO互联协议的特点,提出了一套基于RDMA技术的RapidIO用户态通信接口实现方法.在此基础上,验证了通信接口的性能并对实现方案进行了多种优化.经比较,实现的RapidIO通信接口数据吞吐量是目前所有已知的RapidIO通信接口中最高的.  相似文献   

7.
为有效地监听网络状况和数据传输,截获网络传输的数据包,分析网络性能,排除网络故障,文中在以太网的基础上,通过对网络数据包的协议分析,设计并实现了一个网络数据包的协议分析算法(PLA算法)。PLA算法可以有效地对网络中传输的数据包进行协议分析,解决了如何判别在网络上传输的数据包是什么类型的数据包,每一个数据包都用到了哪些协议。通过PLA算法对数据包的分析,可以使得流量统计和流量收费更加精确。  相似文献   

8.
升级到万兆     
以太网的发展经历了从10Mbps、100Mbps 1Gbps到10Gbps(万兆以太网)的发展过程。目前,万兆以太网已经走出了象牙塔,进入了实际应用阶段。万兆以太网可以满足新的容量需求,解决低带宽接入,高带宽传输的瓶颈问题,能扩大应用范围,并涵盖和兼容以前的几类以太网技术。对于用户来说,万  相似文献   

9.
万兆以太网,又称10G以太网。 千兆以太网才刚刚开始进入商业应用,万兆以太网就隆重登场。网络的速度跟随着人的生活节奏不断刷新,人们不断经历着以太网技术的一个里程碑。2002年6月,10G以太网技术标准IEEE802.3ae被IEEE标准委员会批准,其数据传输速度为10Gbps,延伸距离可达40公里。如此高的速度和如此远的距离使它的触角伸向了局域网之外它从未涉足过的领域,高速存储网络、城域网和广域网都成为其指向目标。 对以太网技术的延续及其在传输速度和距离上的大幅度提升.10G以太网非常有潜力发展成为贯通局域网、城域网和广域网的最简单、最…  相似文献   

10.
马莉 《数码世界》2005,4(23):23-24
万兆应用,一触即发 技术前进的脚步永远不会停歇。以太网经过30年的发展,已经获得了长足的进步,尤其是万兆技术的问世,推动以太网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在经过数年的市场培育期,万兆技术已经日趋成熟,价格也逐渐平民化。如今,花7~8倍的价格就能够买到10倍于千兆的效果,从这个角度来看,部署万兆已是物超所值。据权威人士预计,在未来的二三年内,万兆网络将实现爆发式增长。万兆应用,一触即发。 万兆技术无与伦比的领先性,使得基于万兆的网络平台能够运行现有的以及未来可以预见的全部应用。从保护用户投资的角度考虑,万兆与下一代互联网协议IPv6的融合将至关重要,同时,作为承载  相似文献   

11.
单个千兆网口无法满足一些系统的需求。采用PCIe或者RapidIO接口可以进一步提高接口速率,但加大了系统的复杂度,而且和大部分既有设备无法直接连接。为此,本文提出一种双千兆网口接口实现技术,将网络数据传输速率提高2倍。以多核DSP芯片TMS320C6678为应用平台,介绍了双千兆网口的通信设计方法以及详细的软硬件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2.
本文叙述了ATM与千兆以太网在校园主干网中各自的技术优势,并进行了多方面比较,最后阐述了未来网络技术的发展主流是ATM与千兆以太网的并存技术。  相似文献   

13.
根据近年来中海油南海西部油田地震勘探资料高性能并行处理系统建设的成功案例。详细地介绍几个基于偏移技术计算的有代表性的HPC集群并行处理系统网络架构模型(包括千兆或万兆以太网和存储网络)的演变、趋势和技术特点。以及不同的网络在新建集群和系统扩充中整合与汇聚。  相似文献   

14.
根据近年来中海油南海西部油田地震勘探资料高性能并行处理系统建设的成功案例,详细地介绍几个基于偏移技术计算的有代表性的HPC集群并行处理系统网络架构模型(包括千兆或万兆以太网和存储网络)的演变、趋势和技术特点,以及不同的网络在新建集群和系统扩充中整合与汇聚。  相似文献   

15.
Thompson  G.O. 《Computer》1997,30(5):95-96
Gigabit Ethernet starts with the well known and widely implemented CSMA/CD (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 with collision detect) protocol specification and will include several enhancements: carrier extension, which will pad out short frames from 512 bits (minimum packet size) to 512 bytes (eight times the minimum data size) so that CSMA/CD can operate over a 100 meter radius network; packet bursting, which will let a station that has acquired the network after contention keep starting new packets until a timer expires-this timer is set to the length of time it takes to transmit a maximum length packet and thus some of the efficiency lost with carrier extension is reclaimed; and full duplex operation with in-band flow control, which will coordinate operations between receiver and transmitter. This was included in P802.3x, just approved by the IEEE Standards Board and added to the 802.3 family of standards. Most Gigabit Ethernets are expected to operate in full duplex mode, especially in initial implementations. In addition, Gigabit Ethernet will maintain the plug and play simplicity that Ethernet users have come to expect through the use of link configuration. This is similar in concept to auto negotiation, which was standardized along with 100BASE-T. With these tools, a broad range of products with multiple speeds and the ability to configure themselves can work at the best speed they have in common with their link partner  相似文献   

16.
千兆以太网是相当成功的10Mbps以太网和100Mbps快速以太网连接标准的扩展,能为网络主干提供lGbps的带宽,充分满足教育领域的需要。湖北省税务学校采用千兆以太网构建本校的校园网,并根据实际需要,设计了一款经济实用的方案。  相似文献   

17.
针对目前煤矿井下通信中日渐增多的带宽需求和通信要求,提出一种大功率多光口本安万兆交换机的设计方案。硬件电路由万兆交换电路、隔离电源模块、电源管控单元、DDM及光模块电路组成,软件设计基于嵌入式Linux操作系统。该多光口本安万兆交换机符合本安设计要求,适用于煤矿井下复杂恶劣的工作环境、支持万兆上行通讯或组成冗余环网,多个光口可依现场环境配置为万兆或千兆,具有很高的可靠性和实时性,满足井下工业以太网本安终端设备的数据传输要求。  相似文献   

18.
1 引文 Myrinet和Gigabit-Ethernet是当今世界上性能最好的两种可以运用于局域网的高性能并行计算的网络系统。它们以其高效、高速的传输特点在广泛的领域里得到了好评。但是,这两种同样是高端的网络产品,其实现的技术在很多方面却是大相径庭的。而在当今的网络协议中,TCP/IP协议是当然的主角。无论是万维网(WWW),还是一般的局域网(LAN),我们都曾经,或者正在使用TCP/IP协议。对于TCP/IP协议,Myrinet和Gigabit-Ethernet有着不同选择。虽然对于Myrinet来说,用户能够直接挂接TCP/IP  相似文献   

19.
孙建民 《物联网技术》2012,(8):57-58,62
为了实现高速USB与千兆以太网的转换连接,采用USB 3.0/千兆以太网专用转换控制芯片AX88179设计了USB/以太网转换器,并在充分说明AX88179芯片特性的基础上,给出了其以太网转换器的硬件电路设计方案及设计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20.
朱晴  吴宁  顾薛平 《微型机与应用》2011,30(21):53-55,59
介绍了网络流量管理中的网络数据采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以Altera StratixGX系列FPGA为平台,结合Marvell 88E1111网络芯片,完成了网络数据采集系统。本设计采用SoPC技术,利用Altera提供的千兆以太网IP核,完成FPGA系统无缝连接千兆以太网,实现网络数据包采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