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重庆特殊的地形地貌,使城区道路交通系统呈现出山地交通的形态格局。一些道路交汇处的立体交叉处理,既解决了道路的衔接,车辆、人流的疏散问题,又成为城市中的人文景观。本文通过对近代重庆城内所修建的几处立体交叉道的地理环境、交通功能、形态特征的考察,分析总结了近代重庆山地立体交叉道路的发展状况和形态特征。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近代重庆市城内所修建的几处立体交叉道的地理环境、交通功能、形态特征的考察,探讨、分析、总结了近代重庆山地立体交叉道路的发展状况及对城市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肖竞  曹珂 《规划师》2012,(6):43-48
西南山地常见的地貌形态有槽谷、岭脊、沟梁、丘陵四大类型,其相应的城镇形成了"带状""团状""串珠型"与"自由格网型"四种空间布局形态,各个布局形态下的交通组织存在着各种交通问题。据此,研究从相关规划视角,综合分析各种山地典型地貌城镇路网系统规划设计的具体策略,提出路网结构与城市形态的呼应、交通组织与城市功能的协调、道路布线与城市景观的结合等契合地貌特征的山地城镇道路系统综合规划策略,为其他山地城镇的规划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山地城市街道设计及景观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燚 《四川建筑》2001,21(1):15-17
山地城市因其地理环境和山域特点,形成了与平原城市截然不同的规划布局和空间形态。街道的设计及其景创造直接影响城市设计。本文从道路布线,道路与建筑的关系,城市绿化系统三方面加以分析,探讨山地城市街道及春景观设计,如何构筑具有山地特色的城市空间。  相似文献   

5.
道路横断面作为道路交通的直接物质载体,不同交通方式对道路空间以及断面的要求不同,因此有必要对山地空间结构做详细的研究。当前我国城市发展速度越来越快对道路的功能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合理设计道路横断面,不仅能够有效地保证城市交通安全,同时还改善了道路卫生状况保证了城市土地规划的经济性[1],因此对山地横断面设计优化理论的研究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6.
山地地形是山地城市发展的自然本底和城市特色,也是影响其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该文阐述了山地城市的空间形态、城市功能、交通出行以及城市路网特征,从城市道路的角度分析山地城市中心区城市交通的特征及存在问题,提出解决城市交通拥堵的对策措施,为山地城市路网改善提出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7.
人性化交通是"以人为本"的城市规划建设思想的重要体现,在当前城市机动车快速增长背景下显得尤为重要。山地城市交通具有步行出行比例高、公交依赖性强和道路坡陡路窄的特点,所以人性化交通建设具有特别意义。研究从人性化交通视野,分析了山地城市的道路交通与居民出行构成特点,提出山地城市人性化交通建设中步行与公交并重的观点,并针对当前存在的问题,从安全、舒适和无障碍三方面提出了山地城市人性化交通发展的目标、措施与建议。  相似文献   

8.
山地城市规划与建设如何适应现代交通的发展,在当前旧城保护日渐重视及城市机动车迅速增长的背景下显得十分重要。本文通过分析山地城市居民出行特征、道路特征、跨江交通方式、步行梯道等道路交通的变化,总结山地城市现代交通存在的问题,通过"适应性"这一概念,从不同区域交通策略、新旧城有机换乘、小街区发展模式、稳静化交通建设等四个方面提出山地城市现代交通发展的规划建设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道路拥堵已经成为很多城市的疑难问题,而山地城市由于其独特的地形地貌特征,拥堵情况尤其严重。山地城市的交通特点为:呈“多中心、组团式”布局,居民出行方式多样化,中长途跨组团需求旺盛,道路服务质量较低,建设管理难度较大。其中居民对交通的需求、城市交通设施现状、政府的管理能力以及居民的交通素养是产生拥堵的内在机理。在分析山地城市拥堵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交通供需平衡、智慧交通管理、道路交通管理、完善停车设施、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开发模式、构建生态城市单元和职住均衡是解决道路拥堵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0.
长江三峡库区移民城市发展与道路交通建设的互动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长江三峡工程促进了库区移民城市的快速发展,区域与城市道路交通的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文章通过分析移民城市道路建设的主要影响因素,以及与城市协调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从山地城市特征、内外交通衔接及道路建设的技术措施等方面,总结移民城市建设与道路交通的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11.
城市交通问题的社会性与生态性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城市交通运行有着特殊的内在规律性,常常表现出中性运行甚至恶性运行的状态,解决城市交通问题应有社会学与生态学思想的指导。  相似文献   

12.
公共汽车专用道(路)是一种速度较快、运送能力较大、建设周期短、投资省、见效快的公共客运道路,也是一种从常规公共交通过渡到快速轨道交通的中间形式。特别在西安市还不具备大量投资修建快速轨道交通的经济能力之前,公共汽车专用道是解决西安市公共汽车运营速度低、车辆拥挤的好办法之一,西安市在道路及管理方面有其自己的优势,应该利用这种优势,尽早修建西安市的公共汽车专用道(路)。  相似文献   

13.
针对公路隧道发生事故后交通拥堵疏散问题,结合隧道事故等级、事故处理时间、车辆行驶速度,引入交通流、交通波模型,依托重庆某特长公路隧道实际交通量数据,建立公路隧道交通拥堵疏散决策模型,分析公路隧道交通拥堵状态下的疏散控制,通过实例计算和模型仿真,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和适用性。结果表明:公路隧道交通拥堵疏散决策模型可非常准确地预判隧道发生各级事故后交通拥堵时间、排队长度等交通特征,依托模型预测结果,可快速制定高效交通诱导方案,实现交通管控和疏散,让公路隧道及所属路段快速恢复高效运行,为公路隧道的安全、高效运营管理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14.
In- and outgoing human traffic is one of the major considerations in designing high-rise buildings and their elevator systems.

This paper presents a method of allocating activities on the various floors, so as to minimize the total distance travelled within the building on entering or leaving activity areas.

Vertical movement on elevators is usually the bottleneck of in-building traffic. The model presented is a special form of the transportation problem. Its solution is achieved using the B and B method. The proposed algorithm is applicable not only to the problem presented but may also offer an approach to the solution of other practical location problems.  相似文献   


15.
以重庆市为背景,城市特色交通为起点,对交通体系与城市地域性的联系进行了分析,得出特殊交通体系既依赖于城市的地域特征,同时又影响城市发展,最后列举了其他城市的代表性交通形式,并指出特色交通赋予城市独特魅力,使不同地域不同文化下的城市形象更加鲜明、突出的观点。  相似文献   

16.
根据大型活动交通管理措施所要达到的效果,本文将大型活动交通管理措施划分为减少出行需求、协调出行方式和调整交通流时空分布等三类,结合国内外大型活动交通管理经验,对各项交通管理措施进行了论述,从而为我国大型活动交通需求管理方案的制定提供了参考。阐述了南京十运会开幕式交通管理中主要采用的交通需求管理措施及实施效果。  相似文献   

17.
Given a set of candidate road projects associated with costs, finding the best subset with respect to a limited budget is known as the network design problem (NDP). The NDP is often cast in a bilevel programming problem which is known to be NP‐hard. In this study, we tackle a special case of the NDP where the decision variables are integers. A variety of exact solutions has been proposed for the discrete NDP, but due to the combinatorial complexity, the literature has yet to address the problem for large‐size networks, and accounting for the multimodal and multiclass traffic flows. To this end, the bilevel problem is solved by branch‐and‐bound. At each node of the search tree, a valid lower bound based on system optimal (SO) traffic flow is calculated. The SO traffic flow is formulated as a mixed integer, non‐linear programming (MINLP) problem for which the Benders decomposition method is used. The algorithm is coded on a hybrid and synchronized platform consisting of MATLAB (optimization engine), EMME 3 (transport planning module), MS Access (database), and MS Excel (user interface). The proposed methodology is applied to three examples including Gao's network, the Sioux‐Falls network, and a real size network representing the city of Winnipeg, Canada. Numerical tests on the network of Winnipeg at various budget levels have shown promising results.  相似文献   

18.
科学合理的交通组织是大型市政工程施工的关键。针对南坪中心枢纽工程的特殊复杂位置与交通流特征,本文研究提出了南坪中心枢纽工程施工期间交通组织方案,并采用VISSIM仿真软件进行优化,动态调整,实施后效果较好,保障了该工程的顺利开展与建成通车。  相似文献   

19.
牛国宏 《山西建筑》2014,(32):30-32
以日益普遍和严峻的城市交通拥堵问题为研究内容,在对交通拥堵定义阐述的基础上,分析了产生交通拥堵的主要原因,提出了缓解拥堵问题的措施和建议,可为解决我国城市交通拥堵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