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目的探讨对窦性心动过缓的老年人进行动态心电图检查的必要性,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0年6月~2011年12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32例老年窦性一tD动过缓患者作为疾病组,同期选择30例正常老年人作为对照组,对两组受试者进行动态心电图的检查,并对两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疾病组32例受试者中有6例出现了Ⅱ度窦房阻滞或者窦性停搏,7例出现了Ⅱ度以上的房室传导阻滞,5例出现了逸搏;对照组30例受试者中有2例出现了Ⅱ度窦房阻滞或者窦性停搏,2例出现了Ⅱ度以上的房室传导阻滞,1例出现了逸搏,4例m现了室性期前收缩.疾病组患者出现窦房传导阻滞的发生率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窦性心动过缓的老年人进行动态心电图检查是十分必要的,其对于窦性心动过缓的老年人的病情具有很好的辅助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2.
在对患儿行体表心电图检查中,经常发现一些无自觉症状的患儿出现心律失常的心电图改变,其中常见的有窦性心律不齐、窦性心动过速、窦性心动过缓、游走性心律、早搏、Ⅰ度及Ⅱ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笔者对我院检查的无心脏疾患症状患儿心电图进行统计分析,以了解小儿心律失常的临  相似文献   

3.
老年人的合理用药与注意事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老年人因组织器官衰老,对药物的吸收、代谢、排泄的功能降低,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也显著增高,因此必须重视老年人的合理用药,以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1心血管系统药物 1.1乙胺碘呋酮 此药可抑制窦房结和心脏的传导系统功能,发生窦性心动过缓、窦房结传导阻滞或各种房室传导阻滞,这种不良反应老年人最易发生,其中窦性心动过缓及Ⅰ度、Ⅱ度房室传导阻滞最为常见且不被阿托品所拮抗,  相似文献   

4.
缓慢性心律失常是下壁心肌梗死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主要是由于窦房结受累 ,发生缺血性损伤或迷走神经张力增高所致 ,多表现为窦性过缓、窦性静止、窦房阻滞、房室传导阻滞等。我院监护室自 1998年 3月至 2 0 0 2年 10月共收治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并缓慢心律失常 30例 ,并对其进行连续2 4h动态心电监护。总结护理体会如下。1 临床资料30例病人中 ,男 2 6例 ,女 4例 ;最大年龄 80岁 ,最小年龄 38岁 ,平均 5 9岁。梗死部位及面积 :单纯下壁梗死 13例 ,下壁 +后壁 15例 ,下壁 +右室梗死 2例。房室传导阻滞并Ⅱ度 Ⅰ型或Ⅱ度 Ⅱ型房室传导阻滞 4…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心房颤动伴长R-R间期的发生机制及临床意义。心房颤动(Atrialfibrillation)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动态心电图监测常发现心房颤动伴长R-R间期(R-R间期≥2.0s),逸搏及逸搏心律现象,以往多认为是房颤合并Ⅱ度、高度,甚至Ⅲ度房室传导阻滞。但以后人们发现许多心房颤动患者复律为窦性心律时并无Ⅱ度或高度房室传导阻滞。方法本研究对门诊及病房心房纤颤患者行动态心电图24h记录到的60例心房颤动伴长R-R间期患者的资料进行相关分析,对长R-R间期与睡眠相关或不相关的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60例患者共出现长R-R间期(≥2.0s)526次,白天65次(12.4%),夜间461次(87.6%);平均心室率<60次/min者37例、≥60次/min者23例;60例患者的长RR间期在2.0~4.6s之间。长R-R间与睡眠相关者46例、不相关者14例。结论心房颤动伴长R-R间期多发生在夜间睡眠状态,与睡眠呈显著相关性(P<0.01),患者无明显自觉症状,为非病理性房室传导阻滞,一般无临床意义,诊断心房颤动伴Ⅱ度房室传导阻滞(AVB)时应慎重。  相似文献   

6.
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并Ⅲ度房室传导阻滞的溶栓治疗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吴强 《中国基层医药》2009,16(5):802-803
目的观察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并Ⅲ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溶栓后再通对早期恢复窦性心律的影响。方法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并Ⅲ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25例,入院后即行尿激酶溶栓治疗,观察溶栓后6h内再灌注治疗成功组及再灌注治疗失败组窦性心律恢复情况。结果17例再灌注成功患者中14例6h内恢复了窦性心律(82.4%),8例再灌注失败患者中2例6h内恢复了窦性心律(2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并Ⅲ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尽早溶栓治疗有助于尽快恢复窦性心律,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7.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syndrome,OSAS)是一种严重危害人们健康与生存的疾病。患者主要表现为睡眠状态下反复出现呼吸暂停和低通气,从而引起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进而使机体发生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与心血管疾病关系密切,患者不仅可出现高血压,而且还可以出现多种心律失常,包括窦性心动过缓、房室传导阻滞、房性早搏、房性心动过速、心房颤动、心房扑动和室性心律失常等等,其中最为常见的是房性心律失常,本研究通过测量OSAS患者的P波离散度(Pwave dispersion,Pd)来探讨其易于出现房性心律失常的可能机制。  相似文献   

8.
达天武  张迎春 《云南医药》2001,22(6):494-495
临床资料 本组 5例低血钾患者 ,均为男性 ,年龄 2 3~ 5 0 (36 5± 13 5 )岁。病因为甲状腺机能亢进症 1例 ,周期性麻痹 4例 ,匀排外心血管疾病。 5例均有低钾性软瘫 ,肌力 0~Ⅱ级 ,入院血钾 (1 5 3~ 2 0 7)mmol/L。心电图表现 2例为单纯窦性心动过缓 ,心率 (42~ 4 6 )次 /分 ,1例为窦缓伴室性早搏 ,1例为Ⅰ度房室传导阻滞 (P—R0 2 4″) ,1例为Ⅰ度房室传导阻滞 (P—R0 2 7″)伴间歇性Ⅱ度Ⅱ型房室传导阻滞。 5例中 4例出现T波低平 ,高大U波 ,Q—U延长至 0 5 4~ 0 70。治疗经过 :12小时内静脉补充 10 %氯化钾 (45…  相似文献   

9.
柳茵 《河北医药》2000,22(10):750-751
目的 观察消融慢径后出现迟发性房室传导阻滞。方法 对11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患者采用下位法射频消融房室结慢径。结果 11例中3例分别在术后第2天和第5天发生Ⅲ度房室传导阻滞和Ⅰ度房室传导阻滞。2例术中有一过性Ⅲ度房室传导阻滞,随访中1例在术后第10周恢复窦性心律,1例19周后仍为Ⅲ度房室传导阻滞。1例Ⅰ度房室传导阻滞在第11天经治疗后消失,3例术后均无尽动过速复发。结论 慢径消融过程中一过性房室  相似文献   

10.
心房颤动伴R-R长间期19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 探讨心房颤动伴R-R长间期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192例心房颤动伴R-R长间期患者动态心电图及临床资料.结果 夜间或睡眠时心率明显低于白天或活动时;而长R-R间期的振次均明显高于白天或活动时(P<0.05);长R-R间期≥1.5 s组正常房室传导例次明显高于长R-R间期≥2.0 s组;Ⅱ度房室传导阻滞明显低于长R-R间期≥2.0 s组(P<0.05);对照组Lyapunov指数均明显低于心房颤动合并长R-R间期患者(P<0.05).结论 Lyapunov指数可以作为心房颤动伴R-R长间期患度Ⅱ度房室传导阻滞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消融慢径后出现迟发性房室传导阻滞。方法 对 11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患者采用下位法射频消融房室结慢径。结果  11例中 3例分别在术后第 2天和第 5天发生Ⅲ度房室传导阻滞和Ⅰ度房室传导阻滞。 2例术中有一过性Ⅲ度房室传导阻滞 ,随访中 1例在术后第 10周恢复窦性心律 ,1例 19周后仍为Ⅲ度房室传导阻滞。 1例Ⅰ度房室传导阻滞在第 11天经治疗后消失 ,3例术后均无心动过速复发。结论 慢径消融过程中一过性房室传导阻滞可能是术后发生晚期房室传导阻滞的预兆 ,术后应严密监测心电图。凝固性坏死灶外周损伤后的炎性反应可能是导致迟发性房室传导阻滞的机制。  相似文献   

12.
1例75岁女性Ⅰ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口服小檗碱0.3 g、3次/d辅助控制血糖。用药第3天出现心悸,心电图示窦性心律,Ⅱ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给予吸氧,30 min后上述症状消失。复查心电图示窦性心律,Ⅰ度房室传导阻滞。停用小檗碱。1周后患者再次自行服用小檗碱,出现同样症状,停药1 d后症状消失。  相似文献   

13.
<正>房室传导阻滞是临床常见的一种心律失常,常见于心脏病理状态下及老年患者。然而在健康人群中出现Ⅰ度及Ⅱ度一型房室传导阻滞者亦不少见。正确的诊断治疗可以减轻患者心理压力、提高生活质量。食管电生理检查是一项安全非创伤性的心脏电生理检查技术,其经济、方便,易于在基层医院开展。方法是将食管电极安置于心房后部的食管内,通  相似文献   

14.
患者,男,63岁,因反复胸闷3周入院.患者3周来反复出现胸闷、憋气,活动时明显,发作时无明显胸痛、黑蒙,经休息后缓解,持续数分钟至15 min不等.日间休息时也有发作,夜间睡眠时阵发性憋醒,可平卧.曾到医院检查心电图示:窦性心律,Ⅰ度房室传导阻滞,左前分支传导阻滞.未予特殊治疗.既往曾有2型糖尿病和高脂血症病史.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动态心电图(Holter)与食道电生理检查封病态窦房结综合征(SSS)诊断的符合率。方法39例经动态心电图检查诊断为SSS的患,均行食道电生理检查。结果动态心电图检查证实:7例患为单纯窦性心动过缓,其余32例为窦性心动过缓伴窦性停搏≥2.0s,二度窦房传导阻滞,或伴有短阵房性快速型心律失常、逸搏及逸搏心律、Ⅰ度房室传导阻滞。食道心房调搏电生理检查:IHR、SNRT、CSNRT、SACTP(单项或多项指标异常占35例,另外4例为阴性;电生理检查阳性率89.74%。结论动态心电图与食道电生理检查封病态窦房结综合征诊断有较高的符合率。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我们在病床旁施行经锁骨下静脉的紧急心脏起搏治疗共32例,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及方法1.1病例资料 本组中男22例,女10例,年龄:21~73岁。冠心病(心肌梗死),Ⅲ度房室传导阻滞12例,Ⅱ度Ⅱ型房室传导阻滞5例;窦性停搏,交界性心律3例;病窦综合征6例;病毒性心肌炎,Ⅱ度房室传导阻滞2例;肥厚性心肌病,Ⅱ度Ⅰ型房室性传导阻滞2例;肺源性心脏病,高位截瘫并室性逸搏心  相似文献   

17.
迷走神经兴奋引起高度房室传导阻滞2例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3例报告刘素梅(河南省许昌市人民医院许昌市461000)迷走神经兴奋多引起Ⅰ度和Ⅱ度暂时性房室传导阻滞。高度房室传导阻滞及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多见于器质性心脏病、迷走神经兴奋引起者少见。我院自199...  相似文献   

18.
目的动态心电图(Holter)前瞻性分析心血管病患者阵发性心房颤动(PAF)的检出率及评价心房颤动时长RR间期对Ⅱ度房室传导阻滞的诊断价值。方法 556例心内科住院患者进行Holter及常规心电图检查,采用Holter对所有患者进行24h记录,检出心房颤动率与12导联心电图(12-ECG)检出心房颤动率进行比较。对Holter检出心房颤动出现长RR间期的患者再进一步分析患者清醒状态下Holter窦性心律下房室传导功能。结果 Holter检出率为15.5%(86/556)高于12-ECG的1.1%(12/11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olter检出PAF的86例患者中检出长RR间期22例共34次,RR间期1.5~2.0s21次,RR间期2.0~3.0s10次,RR间期〉3.0s3次。在34次长RR间期患者中,无1例出现Ⅱ度房室传导阻滞。3组不同长RR间期出现的平均心室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1)Holter可检出一般检查难以发现的PAF;(2)Holter对PAF的检出率明显高于12-ECG,并可显著提高PAF的检出率;(3)心房颤动时RR间期长短与Ⅱ度房室传导阻滞间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19.
患者男性,56岁。因头昏、胸闷2年余,“卖性心动过缓”病史3年。入院时体检:一般情况尚好,两肺(-),心界不扩大、心率54次/分,律齐,第一心音低。心电图示:安律52次/分。进行阿托品试验,静注阿托品1.5mg后策一分钟心电图出现高度房室传导阻滞(AVB)、交界性逸搏,第二、三分钟到1小时均为高度房室传导阻滞。10分钟时给予异丙肾上腺素ling静滴,以每分钟2~3Pg静滴达1小时无效而停网。1小时50分钟时自行恢复窦性心率。讨论本例在进行阿托品试验时发生高度房室传导阻滞,使用异丙肾上腺素无效。而阿托品(抗胆碱能神经药物)和…  相似文献   

20.
心先安治疗缓慢型心律失常的疗效观察与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1999年10月到2。OO年5月,我院应用心先安治疗缓慢型心律失常24例,取得了较显著的疗效,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本组病人24例,男16例,女8例;年龄48~90岁;病程5天至8年。病态窦房结综合征15例,其中窦性停搏8例,窦房阻滞2例,显著窦性心动过缓伴结性逸搏5例。房室传导阻滞9例,其中Ⅱ度房室传导阻滞4例,Ⅲ度房室传导阻滞5例。本组病因均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