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网络互连在目前是一个十分活跃的研究课题。网际互连通常采用网桥、路由器或网关实现,而这些网桥、路由器或网关之间有多种连接方式,X.25PDN是一个现实的选择。本文针对TCP/IP局域网远程互连的需求,详细讨论了TCP/IP局域网与X.25公共数据网网关的协议配置及体系结构,并进而讨论了实用网关中的一些技术难点。  相似文献   

2.
在上一期的杂志中我们曾为大家讲解了有关组建个型局域网方面的基础知识,相信大家对如何组建一个小型局域网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接下来我们再来为您详细地说一说这组建小型局域网所需的各种硬件设备以及它们在购买时需要考虑的一些注意事项。 一、网络硬件设备 组成小型局域网的主要硬件设备有阿卡、集线器等网络传输介质和中继器、网桥、路由器、网关等网络互连设备。以下主要介绍网卡、集线器等网络传输介质和中继器、网桥、路由器、阿关等局域网互连设备。 1.网卡 网卡(Network Interface Card,NIC)也叫网…  相似文献   

3.
局域网络的互连设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讨论了局域网的范围限制,如何使用中继器来克服这种限制。在此基础上,详细论述了网桥,路由器和网关在网络互连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网桥(Bridge)和网关(Gateway)是实现局域网互连的专用设备。网桥是在同种类型的网络间的连接设备,它要求附加路径信息和全局地址。网关提供不同类型的网络间的通信路径,它需要进行报文格式转换、地址映射、网络协议转换和原语连接转换。本文就Netware网桥和网关的功能特性和实现方法作一简要介绍。 一.Netware网桥 1.网桥类型及其特性: Netware网桥与大多数传统网桥的区别在于它能连接使用不同传输介质和不同低层寻址  相似文献   

5.
本文阐述了用于计算机网络互连的主要设备如中继器、网桥、路由器、网关等,分析了其功能特点和主要应用;对通过广域网络进行计算机通信网络互连设备如MODEM、PAD等进行了介绍。最后,结合网络互连设备当前技术和工程应用,介绍了目前网络互连设备的发展状况,如智能HUB等及其功能应用。  相似文献   

6.
对于厂区分散的CIMS网络系统,要互连各厂区局域网.本文讨论互连网络的通信介质选择、网桥及路由器互连方案的工作情况及方案比较,最后总结设计互连网络的几个要点。  相似文献   

7.
对于厂区分散的CIMS网络系统,要互连各厂区局域网,本文讨论互连网络的通信介质选择、网桥及路由器互连方案的工作情况及方案比较,最后总结了设计互连网络的几个要点。  相似文献   

8.
问与答     
问:请问网络互连主要有哪些方式? 答:网络互连时,一般都不能简单地直接相连而是通过一个中间设备。按ISO术语,这个中间设备称为中继系统。例如按属于的层次可分为物理层中继系统(转发器);数据链路层中继系统(网桥或桥接器);网络层中继系统(路由器)等。按互连网络规模的大小分,网络互连可分为以下几类: 1.局域网的互连。由于局域网种类较多(如令牌环网、以太网等),使用的软件也较多,因此局域网的互连较为复杂。对不同标准的异种局域网来讲,既可实现从低层到高层的互连,也可只实现低层(在数据链路层上,例如网桥)上的互连。 2.局域网与广域网的互  相似文献   

9.
刘畅 《互联网周刊》2001,(33):80-82
面对这一网络核心设备,通过本期网关专题,我们发现阿尔卡特、思科、IBM等众多国际厂商来了,中国厂商却退缩了,这是否应该引起我们的忧虑? 在早期的互联网中,网关即指路由器。路由器是网络中超越本地网络的标记,这个走向未知的“大门” 曾经、现在仍然用于计算路由并把分组数据转发到原始网络之外的部分,因此,它被认为是通向互联网的大门。随着时间的推移,路由器不再神奇,路由功能也能由主机和交换集线器来行使。现在,路由器变成了多功能的网络设备,它能将局域网分割成若干网段、互连私有广域网中相关的局域网以及将各广域网互连而形成了因特网,这样路由器就失去了原有的网关概念。然而术语网关仍然沿用了下来,它不断地应用到多种不同的功能中,定义网关已经不再是件容易的事。目前,主要有三种网关:协议网关、应用网关、安全网关。网关的种类也更加广泛、功能更加强大。  相似文献   

10.
本文根据网络互连的基本要求,讨论了局域网络互连环境中转发器、网桥、网路、网关的作用,并提出了不同的网络互连方案及实现策略  相似文献   

11.
摘要:设计基于SNMP和其它协议的网络拓扑发现算法,实现三层交换机和路由器为网关的网络拓扑的快速发现,尽可能地发现完整的网络,且对网络带来的额外负栽和开销尽可能小。  相似文献   

12.
刘永广 《计算机应用》2014,34(7):1956-1959
在无线Mesh网(WMN)应用中,用户通过Mesh网关接入到Internet,这种结构容易导致不同位置的Mesh路由器通过的流量不均衡,使部分路由器成为瓶颈,从而影响网络的性能和用户的服务质量(QoS)。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Grover量子搜索算法的无线Mesh网流量均衡路由算法。算法中利用了量子计算的并行性,根据流量均衡函数模型构建了操作矩阵,通过Grover迭代获得流量均衡路径。仿真表明,算法选择的路径可以有效地平衡无线Mesh网流量,使每用户获得的最小带宽最大化,执行效率也优于同类算法。  相似文献   

13.
基于移动Ad Hoc路由技术的无线局域网   总被引:1,自引:5,他引:1  
无线网关的覆盖范围受到衰减和干扰等因素的限制,因此部署无线网关的代价是比较高的。为了减少所需的网关数,同时又能保持相同的覆盖范围,可以将Adhoc路由协议集成到无线局域网的网络协议中,从而使不在网关直接传输范围内的结点也能够间接地获取Internet连接。详细讨论了这种无线局域网的地址配置和路由问题。仿真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向东 《集成技术》2013,2(6):1-7
三维设计的片上网络(Network-on-chip)是当前的热点研究专题。提出一种有效的片上网络路由器和互连测试方法 显得非常重要。文章通过对路由器分类,提出了一种新的片上网络路由器测试方法。将不同输入、输出端口的路由器分 为不同的类。相同分类的路由器是同构的,它们的测试集也是相同的。针对相同路由器提出了一个基于单播的多播方案 (Unicast-based Multicast),并提出了新的互连测试方法。实验结果表明文章方法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5.
Wireless mesh networks (WMNs) consist of dedicated nodes called mesh routers which relay the traffic generated by mesh clients over multi-hop paths. In a community WMN, all mesh routers may not be managed by an Internet Service Provider (ISP). Limited capacity of wireless channels and lack of a single trusted authority in such networks can motivate mesh routers to behave selfishly by dropping relay traffic in order to provide a higher throughput to their own users. Existing solutions for stimulating cooperation in multi-hop networks use promiscuous monitoring or exchange probe packets to detect selfish nodes and apply virtual currency mechanism to compensate the cooperating nodes. These schemes fail to operate well when applied to WMNs which have a multi-radio environment with a relatively static topology. In this paper we, propose architecture for a community WMN which can detect selfish behaviour in the network and enforce cooperation among mesh routers. The architecture adopts a decentralized detection scheme by dividing the mesh routers into manageable clusters. Monitoring agents hosted on managed mesh routers monitor the behaviour of mesh routers in their cluster by collecting periodic reports and sending them to the sink agents hosted at the mesh gateways. To make the detection more accurate we consider the quality of wireless links. We present experimental results that evaluate the performance of our scheme.  相似文献   

16.
路由器是实现多台电脑组建局域网并连接互联网的主要设备之一,在我们工作和生活之中被普遍应用。路由器的联网通过TCP/IP协议连接互联网,而网络协议TCP/IP协议存在安全漏洞,因此路由器便成为主要攻击的对象。不法分子和黑客通过获取路由器交换过程中的IP地址控制路由器所连接的联网电脑,或者在路由器交换过程中的报文破译网络传输的信息和数据。本文对路由器交换过程中的信息安全进行分析,安全优化路由器,构建路由器交换过程中信息安全策略。  相似文献   

17.
In practical wireless mesh networks (WMNs), gateways are subject to hard capacity limits on the aggregate number of flows (in terms of bit rate) that they can support. Thus, if traffic is routed in the mesh network without considering those constraints, as well as the traffic distribution, some gateways or intermediate mesh routers may rapidly get overloaded, and the network resources can be unevenly utilized. To address this problem, in this paper we firstly develop a multi-class queuing network model to analyze feasible throughput allocations, as well as average end-to-end delay, in heterogeneous WMNs. Guided by our analysis, we design a Capacity-Aware Route Selection algorithm (CARS), which allocates network paths to downstream and upstream Internet flows so as to ensure a more balanced utilization of wireless network resources and gateways’ fixed connections. Through simulations in a number of different network scenarios we show that the CARS scheme significantly outperforms conventional shortest path routing, as well as an alternative routing method that distributes the traffic load on the gateway nodes to minimize its variance.  相似文献   

18.
基于防火墙的路径MTU发现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分析路径MTU发现机制,本文深入剖析了复杂网络环境中由于防火墙、路由器等网关设备存在而引起的端到端访问异常的问题,结合FW3000防火墙设计了FAPM模型,并通过实际测试和理论分析证明了这个模型解决复杂网络环境中PMTU发现问题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空间网络是空地一体化组网中地面网络延伸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空间网络为移动星座的场景,传统的空地一体化组网模型将空间网络视为独立自治域,利用边界网关协议将空间网络与地面自治域互联起来,最大化同地面网络保持兼容。然而,传统组网模型存在边界网关面临频繁会话中断或大量路由更新等问题。通过重新审视空间网络的角色定位和边界划定问题,提出一种面向空地一体化组网的体系架构Slink。Slink的核心思想是空间网络为地面网络提供互联通道,利用星地网关隔离空地两网间的路由更新。实验仿真表明,Slink体系架构能够有效减小对空间路由器的路由存储空间需求,降低星地网络间的带宽消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