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本文详细介绍了一种高层建筑与低层建筑直连并网供暖新方法。当高层建筑采用本技术后,即可与任一低层建筑直连并网供暖,不再受高低楼限制,从而大大节省工程投资和运行费。百余座高层建筑应用证明,运行平稳、节资节能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2.
本详细介绍了一种高层建筑与低层建筑直连并网供暖新方法,当高层建筑采用技术后,即可与任一低层建筑直连并网供暖,不再受高低楼限制,从而从大大节省工程投资和运行费,百余座高建筑应用证明,运行平稳,节资节能效益显。  相似文献   

3.
青海省各州县现阶段高层建筑不断出现,使得高层建筑供暖方式变得越来越重要和关键.如何让高层建筑和低层建筑共用一个供暖管网,并且供暖管网的压力还不会发生异常,就成为了急需解决的问题.因此,文章就对上述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首先阐述了几种传统的供暖方式,然后着重对高层建筑供暖直连方式技术可行性展开了深入的探究,希望给高层建筑供暖带来积极的作用,使高层建筑供暖更加的安全稳定.  相似文献   

4.
胡范双 《煤气与热力》2005,25(10):28-29
分析了传统高层建筑供暖方案的缺点,阐述了高低层建筑联通供暖装置的结构与原理,介绍了该装置的优点.  相似文献   

5.
龙恩深  付祥钊  肖益民 《暖通空调》2006,36(10):97-101,24
利用特征温度法对青岛某小区12幢有详细建筑图的建筑供暖期逐时煤耗进行了模拟研究,以此为样本回归得出了包括各主要参数的煤耗预测公式并用以预测了“三北”地区主要供暖城市的煤耗指标,结合调研结果分析了青岛某供暖小区供暖期实际煤耗与预测值存在偏差的原因,讨论了该小区某幢建筑内不同户型供暖煤耗的相对大小。  相似文献   

6.
常压锅炉向下供暖方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 ,我国常压锅炉发展较快 ,由于其供暖系统多为水泵“扬升”供暖 ,造成供暖水泵扬程增大 ,电耗增加 ,其数值约为有压锅炉系统的 2~ 7倍[1] ,建筑物越高 ,该值越大。这一致命缺点已经引起业内人士的重视。1 常压锅炉向下供暖方式既然常压锅炉严重浪费电能是由于水泵要承担系统高度的静水压力“扬升”供暖引起的 ,那么特殊情况下 ,在高层建筑顶层设常压锅炉向下供暖 ,能否达到减小水泵扬程 ,降低水泵电能消耗的目的 ?笔者曾做过几例高层建筑顶层锅炉房工程设计 ,采用常压锅炉向下供暖方式 ,效果良好。如某 2 0层建筑 ,总高度 72 .8m ,…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散热器间歇供暖在近零能耗建筑的应用,通过建立近零能耗居住建筑典型房间计算模型,采用CFD数值仿真的方法模拟不同房间在过量或欠量供暖工况下的房间温度变化特征,探究供热量、外墙保温形式及外墙数量对房间温度、供暖效率及能耗的影响,分析不同房间模型(外保温一面外墙房间模型、外保温两面外墙房间模型、内保温一面外墙房间模型、...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国家愈发重视清洁供暖的推进与发展.国家大力推动各地区清洁供暖以来,农村地区的清洁供暖是一个最难解决的大问题.农村供暖面积广、人均供暖面积大、农村建筑围护结构差、农民的经济水平相对不高、对农户分散式供暖投入资金高等问题亟待解决.本文针对农村清洁供暖的发展现状和需要解决的市场机制问题进行阐述和研究,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9.
《建筑节能》2007,35(3):F0003
高层建筑直连供暖技术,是本公司1997年率先推向市场的原创性专利技术。本技术专门解决高层建筑与低层建筑直连供暖难题,不设专用锅炉、不设水箱、不设减压阀、不设热交换器,完全利用水力自身特性来实现水流顺向的开与关并进行减压、排气。  相似文献   

10.
充分考虑拉萨市太阳能资源丰富、矿物能源匮乏和生态环境脆弱等特点,通过对气候条件、能源供应情况、建筑特征和热负荷特性等要素的分析,对拉萨市利用天然气、电力等常规能源的各种供暖方案进行了分析对比,结果表明:城市集中供暖和大规模的区域集中供暖不适宜在拉萨采用,而应采用分散式或楼栋式供暖系统形式.合理的供暖方案既能满足人们对室内热舒适环境的需求,又有利于降低能源的消耗和污染物的排放,保护拉萨的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1.
陈燕敏 《煤气与热力》2004,24(9):528-531
讨论了新建居住建筑的计量供暖方案以及原有住宅楼和公用建筑的计量供暖改造方案.探讨了计量收费等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12.
一、引言 我国北方地区建筑供暖能耗很大,供暖锅炉还是北方城市的主要污染源。为此越来越多的住宅将采用人在供暖、人走停暖的间歇供暖方式,人们通常认为它可以大幅度减少供暖能耗和费用,产生十分显著的节能效果。  相似文献   

13.
针对边防营区及哨所自然环境恶劣,建筑寿命短、保温差、能耗大,采用传统的供暖技术能源供应问题突出,无法有效解决供暖的问题,研究了建筑一体化保温技术、太阳能供暖技术.工程应用表明,点位供暖技术能有效解决边防营区及哨所的冬季供暖问题.  相似文献   

14.
对天津市节能建筑的供暖能耗进行了分析,节能建筑的节能效果显著,但用户没有因购买节能住宅获得经济效益。分析了节能建筑供暖收费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法。在分户计量收费广泛实施之前,可对节能建筑进行节能分级,分级制定节能建筑的热价是解决节能建筑供暖收费中存在问题的可行方法。  相似文献   

15.
郭伟 《区域供热》2011,(2):50-55
地处"世界屋脊"青藏高原之上的文化历史名城拉萨市,冬季气候寒冷干燥,目前多数建筑未设置供暖设施,很多住宅靠燃烧柴薪、牛粪取暖,不但效果不佳,而且对环境造成了较大的污染。解决拉萨市的供暖问题,可以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改善城市环境,保护高原生态,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意义非常重大。选择一种与当地自然、经济、能源条件相适应的供暖方式并加以推广,是下一步拉萨市供热事业发展的关键。本文作者根据拉萨市的自然条件、能源状况、人口特点、建筑特点,通过成本对比,建议以电为主要能源,采用分户采暖的方式解决居民住宅的供暖问题;建议以天然气为主要能源,来解决公共建筑的供暖问题;大力推广被动式太阳能采暖建筑,有条件的情况下积极利用主动式太阳能供暖。  相似文献   

16.
《暖通空调》2021,51(3)
近年来,长江流域居住建筑供暖的呼声越来越高,相关供暖技术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从长江流域的气候特点、建筑物围护结构和供暖特点出发,针对居住建筑,综合分析了常用的单一热源热泵供暖方式、复合热源热泵供暖方式和供暖末端形式。认为分户式空气源热泵供暖是解决长江流域住宅供暖问题的快捷方式,小区域性的能源塔热泵供暖是重要途径,多热源复合供暖是发展方向。城镇应以节能高效的小区域集中供暖为主,分户供暖为辅;乡村应因地制宜地采用清洁能源供暖技术,充分利用长江流域的水源和地源的优势。应大力发展复合热源供暖方式,在提高节能性和供热效率的同时提升其经济性。辐射式散热末端具有优异的舒适性和节能性,是一种比较理想的供暖末端形式。建筑节能技术应与供暖技术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7.
针对当前燃气辐射供暖建筑负荷计算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负荷计算方法--比较法.以该方法为指导,分析了燃气辐射供暖建筑的节能性.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体现出了这种方法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8.
供暖系统是建筑设计环节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科学合理的供暖设计不仅可以有效提高建筑本身的御寒保暖效果,同时还能将建筑的室内温度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减少不必要的能源消耗.随着我国供暖技术的不断创新,人们的生活质量达到了更高的层次,但同时出现了一些新的供暖问题,这就需要设计人员从实际情况出发,认真审视建筑供暖设计中存在的不足,...  相似文献   

19.
供暖技术发展对采暖散热器要求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散热器供暖、地面辐射供暖、电热辐射供暖、单户供暖装置等多元化供暖的特点,从热计量、分室控制温度、建筑水平、环境要求、使用寿命等分析了建筑行业对采暖散热器提出的新要求,指出了采暖散热器的发展方向和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正一、我国供暖区域特点中国的集中供暖制度始于20世纪的50年代,参照当时苏联的模式,初步建立了建筑供暖体系。根据前苏联的气候计算方法规定室外温度5摄氏度以下定义为冬天。因此,只有累年日平均气温稳定低于或等于5℃的日数大于或等于90天被界定为集中供暖的地区,主要包括华北、东北、西北等地区。(图1)中国划分南方和北方的分界线是1908年由中国地学会(即现在的中国地理学会)首任会长张相文,从自然地理分区的角度出发提出的,这条线最初是用于指导居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