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手术(VATS)在早期肺癌手术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应用VATS辅助小切口对20例肺周围小结节行肿物楔形切除术,术中快速病理冰冻切片检查,对确诊为早期周围型肺癌者术中同时行肺癌根治术,术后不加辅助治疗。结果术中确诊17例早期肺癌患者,均以VATS辅助小切口行肺叶切除及系统纵隔淋巴结清扫,随访未有局部复发及远处转移。结论VATS在早期周围型肺癌的手术治疗中可获得与传统常规开胸手术同样的治疗效果,而且具有手术创伤小、恢复快、不良反应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2.
目的:肺癌根治术是肺癌首选治疗方案。本研究探讨高原地区(海拔1517m)电视胸腔镜手术(VATS)、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手术(VAMT)、小切口开胸手术(MT)治疗肺癌的疗效,为高原地区肺癌根治微创术式选择提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2008年6月我院89例VATS、88例VAMT、90例MT、100例开胸肺癌根治术的临床资料,比较4种术式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除淋巴结数、累计胸腔引流量,术后止痛药用量、术后2周肩关节活动受限。结果:微创VATS、VAMT、MT组间手术时间、切除淋巴结数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中失血量、累计胸腔引流量、术后止痛药用量差异有显著性(P<0.05),MT组大于VATS和VAMT组。三组间术后肩关节活动受限例数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MT组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两组。开胸组与VATS、VAMT、MT组比较除手术时间无显著性差异(尸>0.05),其余各观察指标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肺癌I一Ⅱa期VATS术式、Ⅱ_b~Ⅲ_a期VAMT术式、Ⅲb期MT术式为佳;高原地区(≧1500m)高龄、心肺功能差的患者以选择微创为主。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在肺叶切除中的临床价值。方法:2014年9月~2016年12月,对98例术前疑诊或诊断为Ⅰ~Ⅲa期的周围型肺癌患者在全麻下行双腔气管插管后,于腋前线第4或5肋间作长约4cm的切口为主操作孔,未用器械撑开肋骨,腋中线第8肋间小切口置入胸腔镜,行电视辅助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结果:98例患者中2例中转开胸小切口辅助切除手术,余均成功完成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无手术死亡;其中20例左肺上叶切除,18例左肺下叶切除,36例右肺上叶切除,6例右肺中叶切除,16例右肺下叶切除,1例中上叶切除,1例中下叶切除;手术时间125.4±5.4min,术中出血量80.2±6.5mL,无术中输血:术后并发肺炎5例,肺不张3例,均经对症保守治疗后而好转。结论: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VAMT)肺叶切除术手术成功的要点。方法:做好术前访视,术日用物及人员准备充分,加强术后随访。结果:通过对15例VAMT肺叶切除患者实施以上护理,患者手术顺利,术后恢复良好,无并发症发生。结论:术前了解患者及家属的心理问题,针对性的进行疏导,术中医护密切协作,术后及时随访,对病人的顺利康复起到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高龄(≥70岁)IA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行腔镜下肺叶切除与肺段切除的治疗效果。方法:根据手术方式,将111例IA期非小细胞肺癌高龄患者分为肺叶切除组(73例)和肺段切除组(38例),分别在胸腔镜下行肺叶或肺段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情况及预后情况。结果:肺叶切除组手术时间显著短于肺段切除组,术中出血量、术后3天引流量、术后住院时间则显著多于肺段切除组(P0.01);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复发及转移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30天内均未出现死亡病例。结论:肺叶切除与肺段切除具有相似预后,然肺段切除术虽然手术时间较长,但出血量、引流量的减少是其优势,可考虑作为治疗高龄IA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术式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胸腔镜下行肺叶切除术手术配合及护理。方法:对南充市中心医院2010年12月~2011年11月完成VATS肺叶术18例手术中护理进行分析。结果:18例患者的手术均获成功,无一例中转为开放手术取得满意效果。结论:术前充分准备,术中熟练配合和病情密切观察护理是手术成功的重要因素,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具有手术创伤小、出血少、并发症少和病人术后恢复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肺结节的筛查方法及其胸腔镜治疗方法。方法:选取郑州人民医院胸外科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肺结节筛查出的疑似肺癌的30例肺结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行胸腔镜肺段切除术后,回顾性分析治疗方法的效果。结果:术后病理:结核瘤2例,硬化性血管瘤2例,错构瘤1例;肺浸润性腺癌15例,原位癌4例,鳞癌2例,转移癌1例;不典型腺瘤样增生3例。1例因胸膜转移行胸膜固定术,无手术死亡患者。平均手术时间(50.7±10.6)min,术中平均出血量为(52.7±20.8)mL,术后胸腔引流管带管时间平均(2.3±0.8)d,术后平均住院时间为(5.3±1.2)d。术后无切口感染,肺部感染。术后阵发性室上性期前收缩1例,经治疗治愈。术后随访3月至1年无死亡。结论:对于高危因素的肺结节,采用胸腔镜单孔肺结节切除术是安全可靠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术前术后针对性预防措施降低电视胸腔镜手术(VATS)术后肺部并发症发生率。方法:总结2005年3月—2008年1月,102例VATS及围术期的针对性预防情况(包括:术前心理指导,口腔及呼吸道清洁,呼吸功能训练,咳嗽咳痰训练,术后体位护理、呼吸道管理等)。结果:102例患者术后无一例发生肺部并发症。结论:术前术后针对性预防是完全必要的,可降低电视胸腔镜手术(VATS)术后肺部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逆行切除法在肺叶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逆行切除法切除肺叶的2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2例患者均成功切除肺叶,无一例被迫行全肺切除,肺叶切除的手术时间(135±20.5)min;术后除2例出现肺部感染外,无其他并发症发生。结论逆行切除法仍不失为一种安全、有效的肺叶切除法。  相似文献   

10.
肺切除术患者围术期呼吸道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院胸外科2003年3月—2005年3月共行肺切除术36例,围术期高质量的呼吸道管理,大大提高了手术成功率,减少了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发生,现将体会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男21例,女15例,年龄39~79岁。其中肺癌11例,支气管扩张3例,肺结核6例,肺囊肿2例,肺大泡12例,毁损肺1例,肺隔离症1例。均采用气管内插管 静脉复合麻醉,行单纯肺段切除18例,行肺叶切除(含袖状肺叶切除)16例,行一侧全肺切除(含半隆突切除)1例,行胸膜全肺切除1例。除1例突发肺动脉栓塞,经抢救无效死亡外,其余均顺利康复,痊愈出院。2呼吸道管理2·1术前管理2·1·1宣教告诉患者术前准…  相似文献   

11.
目的:总结青壮年自发性气胸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探讨自发性气胸患者在手术指征、手术方式、是否行胸膜固定及术后是否放置胸腔引流等存在争议的地方,并形成共识,指导2015年收住本院的34例自发性气胸患者的治疗。结果:5例保守治疗后出院,29例进行手术治疗,其中VATS手术25例,VAMT手术4例。VATS术后10例未放置胸腔引流,VAMT中2例加用胸膜摩擦固定术。随访3~12个月,1例不愿手术的患者出院后再次复发回院行VATS手术,VATS手术患者1例复发,回院保守治疗后出院。结论:中青年自发性气胸患者的治疗,必须不断用新的医学证据对治疗中存在的争议进行探讨,达成共识并用于治疗患者,患者才能收到合适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肺癌新辅助放化疗、全肺或支气管袖式肺叶切除术后支气管胸膜瘘的发生率较高,探讨采用带蒂肋间肌瓣包埋加固支气管残端预防肺癌切除术后支气管胸膜痿的方法和临床意义.方法:1999年10月~2006年12月在18例行新辅助治疗后全肺或支气管袖式肺叶切除术的肺癌患者中采用带蒂肋间肌瓣包埋加固支气管残端或吻合口.其中右全肺切除3例,左全肺切除8例,右上肺支气管袖式肺叶切除2例,左上肺支气管袖式肺叶切除3例,左上肺支气管肺动脉双袖式肺叶切除2例.结果:18例肺叶或全肺切除术中预防性采用带蒂肋间肌瓣者全部临床治愈,无术后血胸、肺不张和肺部感染并发症,术后平均住院11.4天.术后1月开始行术后辅助化疗3~6周期,术后随访6月以上无1例发生支气管胸膜瘘.结论:肋间肌瓣由于血供丰富,取材方便,创伤小.包埋加固支气管残端或吻合口预防支气管胸膜瘘安全有效,值得在临床中进一步推广应用,尤其用于新辅助治疗后、全肺切除术后支气管残端或支气管成形术的吻合口的加固预防支气管胸膜瘘的发生是一种可行的、简便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置留定位针后手术切除乳腺小结节的临床价值。方法:对43例乳腺疾病高危人群进行彩色超声及钼靶检查,检查发现微小病灶,检查出常规体检无法触及、无法鉴别的微小病变,常规查体无法触及且有手术指征的患者,在彩超立体定位及实时监视下,留置定位针,提示病灶位置,实行手术切除。结果:43例乳腺微小病灶患者在彩超监视下,定位术后,均行手术切除,且均送病理检查。1:43例彩超监视下穿刺,定位针术后证实穿人结节内39例。穿在结节旁腺体内2例。穿于两结节之间2例。2:43例微小病灶均手术切除,但其中一例钢丝断裂,两例手术不顺利(Kopans针穿于结节旁腺体内的2例)3:标本均送病理,乳腺癌4例,其余为良性结节。结论:本研究为临床切除微小病灶(尤其临床医生无法触及的小病灶)提供了准确的定位方法,使微小结节早期能够得到切除,使乳腺肿瘤患者能够早期治疗,提高患者的生存时间及生存质量,并且未出现任何并发症,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及临床实用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耐多药肺结核外科手术治疗的疗效及重要性。方法对行外科手术治疗的108例耐多药肺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手术方法包括全肺切除37例,肺叶切除53例,胸膜全肺切除15例,肺段切除2例,楔形切除1例。结果术中死亡1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7.59%;随访期间转阴率为88.68%,24个月后复发率为9.43%,随访期间未发生死亡。结论掌握手术适应证、准确把握手术时机和手术方式外科手术可作为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比胸腔镜肺段与肺叶切除术两种方式用于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治疗的结果和预后情况。方法本研究选择阳谷县人民医院胸外科2018年1月~2020年1月间收治100例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为观察对象,利用回顾性分析法,从患者不同的手术治疗方案出发将其分为对照组(50例,肺叶切除术治疗)和实验组(50例,胸腔镜肺段切除术治疗),对患者的整体治疗结果和预后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在手术治疗的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方面,实验组均少于对照组,而在手术时间、引流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方面,实验组也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淋巴结清除数量对比差异较小(P>0.05)。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与肺叶切除手术相比,胸腔镜肺段切除术用于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操作方法更加简单,患者术后恢复速度更快,且手术出血量较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更低,因而整体治疗效果更加理想,应用价值更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电视胸腔镜(VATS)小切口肺叶切除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经验。方法对35例经电视胸腔镜小切口肺叶切除术的患者加强术前宣教,指导有效咳嗽和深呼吸锻炼,做好呼吸道护理,加强生命体征观察等。结果35例患者平均术后住院11 d,住院期间无护理并发症发生。结论电视胸腔镜小切口肺叶切除术具有损伤小、恢复快等优点,通过正确的护理干预措施,加强围手术期护理,可减少护理并发症,加速术后恢复。  相似文献   

17.
目的:总结应用电视胸腔镜手术(VATS)治疗自发性气胸经验,探讨其手术适应证、手术方法及疗效评价。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1年11月共25例自发性气胸患者行胸腔镜手术治疗。结果:25例患者手术均获得成功。手术时间60~150min,平均90min,平均住院时间8.4天,均治愈出院,无死亡病例。术后随访1~6个月,无气胸复发。结论:电视胸腔镜手术具有创伤小、术后疼痛轻、并发症少、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是治疗自发性气胸首选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预防和治疗电视胸腔镜术后肺持续漏气的护理.方法 回顾2004年9月至2011年2月我院施行VATS肺相关手术350例患者的相关病历资料,并发术后肺持续漏气24例(≥7d),总的术后肺持续漏气发生率为6.857%,全组无死亡.结果 24例持续性肺漏气患者经相应的对症治疗后,在系统规范的护理措施下均康复,无死亡.结论 我院实行的系统规范的护理措施对预防和治疗电视胸腔镜术后肺持续漏气有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19.
裘雨林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6,15(24):3388-3388,3434
目的总结对胸部CT表现为肺部微小结节病灶的微小肺癌诊断和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2006年1月我科对8例微小肺癌诊断和治疗的临床资料。全部患者均应用抗感染治疗,部分患者继续抗结核诊断性治疗。定期复查胸部CT扫描,因肺部病灶未消失而进行电视胸腔镜和/或小切口微创治疗。结果术后病理报告均为微小肺癌。结论对各种辅助检查无法明确病灶性质的肺部微小结节性病变,采用定期复查胸部CT,对病灶经抗感染和/或诊断性抗结核治疗仍然未消失的患者,应及时采取电视胸腔镜和/或小切口微创治疗。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分析胸腔镜对孤立性肺结节的治疗效果,为临床提高孤立性肺结节的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将孤立性肺结节患者120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手术治疗,实验组采用胸腔镜辅助治疗,观察对比2组手术情况、术后引流情况、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2组中恶性患者的手术时间、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实验组良性、恶性患者与对照组相应患者相比出血量少,引流时间短,手术后平均引流量少,住院时间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胸腔镜辅助治疗孤立性肺结节有助于减少手术创伤,缩短患者住院时间,降低治疗费用,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