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目的】分析橡胶树魏克汉种质萌条经机械伤害处理后次生乳管的分化特征,为成龄大树割胶后次生乳管的分化能力提供早期预测,为鉴定和评价魏克汉种质提供依据。【方法】选取304份魏克汉种质,用刀片刮伤其幼嫩萌条茎的表面,深至皮层。萌条受伤害5天和10天后采集茎皮,经碘-溴染色处理制备石蜡切片。光学显微镜下观察不同种质次生乳管的分化情况并进行统计,分析次生乳管出现的早晚和多少。【结果】不同魏克汉种质萌条经机械伤害处理后被诱导分化出次生乳管的能力存在明显差异。刮伤后5天,在304份种质中,有95份种质分化出明显的成列的次生乳管;有172份种质分化出未成列的分散的次生乳管;余下37份种质未检测到次生乳管。刮伤后10天,有265份种质分化出明显的成列的次生乳管,其中22份种质分化的次生乳管有2列及以上;有37份种质分化出未成列的分散的次生乳管;仅2份种质未检测到次生乳管。机械伤害处理后10天萌条分化出次生乳管的比例明显多于伤害处理后5天。不同种质受伤害诱导分化次生乳管的敏感性不同,响应强弱各异。在不同育种系列中,次生乳管诱导效果好的种质主要有大丰、保亭、热研、大岭系列,以海南选育的种质为主。根据萌条分化出次生乳管的早晚以及分化乳管的强弱程度可将304份魏克汉种质分为敏感型、敏感叠加型、迟缓型和迟缓叠加型4种类型,生产中的高产品种大多属于叠加型分化种质。【结论】不同魏克汉种质萌条经机械伤害处理后诱导分化次生乳管的反应不同,具有明显的种质特异性。机械伤害处理5天可用来筛选次生乳管分化敏感的种质,而10天更适合用来筛选分化滞后叠加的种质。在4种不同分化类型中,叠加型种质可成为筛选优良高产品种的主要来源。萌条的伤害诱导性乳管分化能力可作为高产育种早期选择的一个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2.
本文比较了不同品系,不同产量类型胶树树皮解剖情况,从输导系统、乳管列的数量和分布情况看,不同品系有所不同;高产树与低产树也存着比较明显的差异。因而不同品系和产量高低不同的胶树采割的深度也应有所不同.西双版纳胶树产量高、树皮发育良好是其中主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3.
<正> RRⅡ105 RRⅡ105是印度橡胶研究所培育的一个有前途的无性系,亲本为Tjirl和G11。生势中等,分枝习性良好。树身高大,茎干直立。树冠浓密集中于顶部。叶呈暗绿色,有光泽,具有父本G11的特点。开割后生势和树围增长中等。原生皮和再生皮的厚度中等以上,树皮的乳管列数较多。  相似文献   

4.
不同季节漆树树皮结构与漆酚含量变化及其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植物解剖学方法和分光光度法,系统观察、分析测定和统计分析陕西秦岭不同月份已割的和未割大木漆树以及已割的小木漆树的树皮结构、生漆中漆酚含量以及割漆季节中漆酚含量.结果表明:1)不同季节漆树树皮中有、无功能韧皮部厚度的比值,乳汁道平均直径、单位面积个数,石细胞平均层数和团数,射线细胞列数等均有变化,其中有、无功能韧皮部厚度之比、石细胞平均层数和团数在1年中出现2次降低;乳汁道分泌细胞及乳汁道腔内生漆贮存量也出现2次减少;2)不同季节漆酚含量总趋势呈上升,但中间出现2次低谷;割漆季节漆酚含量从7月中下旬到8月中下旬呈逐步上升并达到最高(67.321 43%);3)漆树树皮结构变化与生漆漆酚含量的变化存在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热垦525是速生、高产且具有广适性的胶木兼优品种,为探讨其作为杂交亲本选育优良品种的潜力,分别对云研277-5×热垦525和GT1×热垦525杂交子代群体的茎围生长量、树皮厚度和试割产量性状进行早期鉴定。结果表明,热垦525作为父本能够将其速生性状很好地遗传给后代,2个组合杂交子代群体在试割前和试割后的平均茎围生长量均极显著高于对照RRIM600。试割平均干胶产量偏低,其中云研277-5×热垦525杂交子代群体平均干胶产量低于对照,但差异不显著;GT1×热垦525均极显著低于云研277-5×热垦525和对照。最终分别从云研277-5×热垦525和GT1×热垦525杂交子代群体中选出13株和6株优良单株,入选率为4.00%和2.03%,为培育橡胶树新品种提供了一批具有潜力的育种中间材料。选择高产优良品种作为母本,以橡胶树胶木兼优品种热垦525作为父本选育胶木兼优品种潜力大。  相似文献   

6.
乳管的产胶能力主要取决于对乳管的糖的供应。而这种供应受到多种因子的影响,其中最主要的是受光合活动和韧皮部中糖的运转的影响。常规割胶时割去了韧皮部组织,因而严重地削弱了糖的运转。树皮消耗越多,其影响就越大。 这些观察结果引起了人们对不伤害输导系统采胶技术的研究:在用乙烯利处理的垂直带进行多点针刺采胶的试验,已取得令人鼓舞的效果。1973年的实践证明,一改无性系GT1的常规割胶为在再生皮上方的原生皮上针刺采胶后,大大地改善了乳管中糖的供应,并使胶乳的总固形物保  相似文献   

7.
土壤施钾可增加胶树胶乳产量。本文试图以产胶生理为重点去揭示这一现象。蔗糖是胶乳的糖原,它的酵解由转化酶控制。因此,乳管蔗糖含量的多少和转化酶活性,是决定胶树生产潜力的两个重要因素。钾可激活酶的活性,在PH值高的条件下其活性更高。已经知道,钾对蔗糖运输有肯定的影响。我们利用同位素示踪技术,研究钾对其他矿物营养元素流动的影响,特别是钙在韧皮部是相对不流动的,它对生物膜和组织的稳定性起着重要作用。当钙施于树皮割口时,它进入树皮向乳管的移动是通过离子交换场所,并随钾数量的增加而移动率加快。与乳清相比,尽管黄色体部分的天然钙浓度很高,但大部分外用钙都累积在黄色体中。 细胞质可容纳钙的上限量受有机酸组分的控制。胶树施用刺激剂后发现乳清中的钙浓度和pH值有变化。因此,通过对胶乳,特别是细胞质乳清的研究,可以预测种植在不同农业气候条件下胶树的产胶潜力、适宜的割胶制度和褐皮病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8.
为探究不同品系杉木树皮伤口分泌物组成成分的差异,以3年生红心杉、洋口3代实生苗和3年生垂枝杉、洋061、洋020无性系容器苗为研究对象,采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LC-MS)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对其伤口分泌物成分进行鉴定和分析。结果表明:在树皮受伤情况下,除洋061和红心杉外,不同品系杉木之间的伤口分泌物产量存在显著差异(P<0.05),分泌物产量表现为垂枝杉>洋口3代>洋020>洋061>红心杉。在一定范围内,伤口分泌物产量、组成与树皮密度、含水量、厚度等存在显著相关(P<0.05)。不同品系杉木伤口分泌物组成存在差异,利用LC-MS和GC-MS技术共检测出482种代谢物,主要包括萜类、酚类、黄酮类、异黄酮类化合物、脂肪酰基、碳水化合物、脂质、羧酸及其衍生物、苯和取代衍生物、有机化合物、氨基酸、有机过氧化物、类固醇和类固醇衍生物、肉桂酸及其氧化物等。不同品系杉木树皮特性与树皮伤口分泌物组成相关性显著(P<0.05)。  相似文献   

9.
铜作为植物必需营养元素之一,在植物细胞中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乙烯刺激能够显著增加橡胶树乳管细胞中铜离子的含量。乙烯刺激强度与胶乳中铜离子含量关系的试验结果初步表明:在一定乙烯刺激浓度范围内,乙烯浓度与胶乳中铜离子含量呈正相关,超出这一浓度范围则呈反相关。因此,可以研究用胶乳中铜离子含量来作为合理的刺激采胶强度的评价标准。  相似文献   

10.
《林业科学》2021,57(6)
【目的】研究乙烯利过度刺激采胶所诱导的橡胶树死皮发生、发展过程中的胶乳产量和生理变化规律,为利用乙烯利刺激增产以及采取有效措施预防死皮发生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橡胶树品种‘热研7-33-97’健康植株,通过乙烯利过度刺激采胶诱发不同等级死皮,测定分析不同等级死皮植株胶乳产量和相关生理指标的变化规律,包括p H值、黄色体破裂指数、干胶含量、总固形物含量、硫醇含量、无机磷含量、橡胶粒子粒径分布及平均粒径等。【结果】1)在乙烯利过度刺激采胶过程中,胶乳产量呈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在刺激割胶早期阶段,胶乳产量不断增加,普遍增产3倍以上,但很快会诱发死皮。随着死皮发生、发展,胶乳产量逐渐下降,最终低于健康植株。2)黄色体破裂会导致乳管堵塞,黄色体破裂指数随植株死皮等级提高而显著提高,这与死皮发生有直接关系。死皮植株的胶乳p H值也略有上升,但仅3级死皮植株与健康植株具有显著差异。3)乙烯利过度刺激对胶乳具有稀释效应,死皮植株胶乳干胶和总固形物含量均低于健康植株,其中2~3级死皮植株中的含量递减,而4~5级死皮植株中的含量逐步回升。4) 2~3级死皮植株的胶乳硫醇含量递增,均显著高于健康植株,而4~5级死皮植株中的含量逐步回落,与健康植株无明显差异。2~5级死皮植株的胶乳无机磷含量呈递减趋势,但均高于健康植株。5)健康植株的胶乳橡胶粒子粒径在0.09~2.27μm范围呈单峰分布。随植株死皮发生发展,胶乳橡胶粒子粒径分布向小粒径方向逐步偏移,且峰值逐渐下降。与之相符,胶乳橡胶粒子平均粒径亦随死皮等级提高而逐渐变小,2~5级死皮植株的平均粒径均显著低于健康植株。健康植株的胶乳橡胶粒子平均粒径为0.89μm,而5级死皮植株的平均粒径仅0.79μm。【结论】乙烯利过度刺激采胶会促使胶乳黄色体破裂增加、硫醇和无机磷大量外排、橡胶粒子变小,从而导致乳管系统受损与堵塞,影响橡胶生物合成和胶乳外排,表现出死皮症状。天然橡胶生产中应合理使用乙烯利刺激,避免因过度刺激诱发死皮造成减产。  相似文献   

11.
寒害对海南西庆农场橡胶林的影响与防害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天然橡胶是海南省的主要农业产业之一,然而橡胶树对寒冷气候极为敏感.2008年初南方冰冻灾害对海南的天然橡胶造成了巨大的损失.本文通过对海南省儋州市西庆农场的实地调查,分析寒害对橡胶林的影响,并对防治寒害提出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12.
行道树是城市道路绿化的骨干树种,对道路景观有着统领的作用,对改善环境生态有积极作用。为了弄清岭南城市主要行道树对城市道路的微气候影响,以惠州市为例,对惠州主要道路的9个常见行道树种进行了遮荫效果调查。结果表明:所有行道树都具有一定的遮光率和降温率,遮光效果较好的树种是白兰,其遮光率达95.81%,较差的是王棕和长芒杜英,遮光率为61%~63%,其它树种介于两者之间。降温率最高的树种是榕树,其降温率达9.83%,温度可下降3.5℃,降温较差的是长芒杜英,其降温率为1.5%,温度仅下降0.5℃。综合荫质与遮荫效果,遮荫效果较好的树种是榕树,较差的是王棕与长芒杜英,而白兰、海南红豆、非洲楝、高山榕、黄葛树亦具有较好的遮荫效果。今后选择岭南城市的行道树在注重遮荫功能时可优先选择榕树、白兰、海南红豆、非洲楝、高山榕、黄葛树,注重景观特色而对遮荫要求不高时可选王棕与长芒杜英。  相似文献   

13.
降香黄檀是海南珍贵树种,生长缓慢,幼林期长,林下生长空间充足,通过林下套种农作物,扩大种植效益。2016—2017年,在海南省定安县海南省林业科学研究所金鸡岭基地,开展降香黄檀幼林套种花生+南瓜、红薯、玉米试验,以降香黄檀纯林为对照,探讨降香黄檀幼林下套种农作物对林分生长量、土壤理化性质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降香黄檀幼林套种农作物可提高林分生长量、土壤有机质及速效养分含量,显著提高林分的经济效益,其中以降香黄檀幼林套种花生+南瓜模式最佳,套种2 a后,可获得经济效益约38730元·hm-2。  相似文献   

14.
主成分分析法在枝花木奶果优树选择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5株优势木对比法,并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海南岛不同地区的野生枝花木奶果进行优树选择。变异系数分析结果表明:28个初选优树个体间的13项选优性状既存在显著差异性,又存在稳定性。总体来看,树木的健康状况和产量在不同个体间的表型变异大,而果实形态及其果肉物质含量则表型变异小,树形态的表型变异居中,具备了进行选优的丰富差异性,同时又存在稳定的特征。根据各性状的负荷值,第一主成分与总糖(0.892)、胸径树高比(0.631)存在较强的正相关,与总酸(-0.795)存在较强的负相关,且贡献率达到22.083%,明显高于第二主成分,因此选择胸径株高比、总糖以及总酸作为枝花木奶果表型因子选择的主要指标,即选优的标准。计算基于13个性状指标的候选优树的综合得分,得到28株初选优树的综合得分排序,选出优良单株共5株,依次分别为M5,M3,M1-3,M1,M5-1。  相似文献   

15.
基于84株马占相思伐倒木实测生物量数据,构建了马占相思总量及各组分生物量估测模型,然后利用非线性度量误差方法,建立总量生物量与各组分(地上、树干、树根、树枝、树叶、树冠)的相容性生物量模型,拟采用可加性总量直接控制和分级联合控制2种方案对上述模型进行拟合和评价。结果表明:1)由胸径、树高变量构建的总量及各组分二元生物量独立模型预估效果较好,其确定系数均在0.85以上,最高达0.97;2)就可加性总量直接控制法而言,拟合的对数模型进一步提高了生物量模型的稳定性;3)这2种方案所建的二元模型拟合效果以分级联合控制方案略优,这2种模型在准确性上没有明显的差别;4)可认为利用度量误差法构建的马占相思生物量模型拟合精度高,实用性好。  相似文献   

16.
Currently, the one of great threats to tropical biodiversity is the conversion of natural ecosystems to agriculture, and this threat is particularly critical on Hainan, the largest tropical island in China and a global biodiversity hotspot. Rubber (Hevea brasiliensis) has been planted on Hainan since the 1950s, resulting in extensive replacement of native forest, and the rate of this transformation has increased with latex prices since the 1990s. Rubber plantations now cover ca. 506,680 ha on Hainan and reach ca 1,000 m in elevation.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this land-use change, we compared avian communities between a rubber plantation and a native secondary semi-deciduous monsoon forest. We found that species richness was higher in the native forest than in rubber, and that community composition differed greatly between the two habitats. No strict frugivores were recorded in rubber and no granivores in semi-deciduous monsoon forest. In both richness and abundance, more nectarivores and fewer insectivores occurred in rubber than in the native forest. Some common forest species, as well as protected species, were found only in native forest, including Hainan Partridge (Arborophila ardens), Red Junglefowl (Gallus gallus), Emerald Dove (Chalcophaps indica), Black-browed Barbet (Megalaima oorti), Blue-rumped Pitta (Pitta soror), Puff-throated Bulbul (Alophoixus pallidus), and Chestnut Bulbul (Hemixos castanonotus). Although ten babbler species were found in the native forest, only two were in rubber. Among the species missing in rubber was the endemic Hainan species Grey Laughingthrush (Garrulax maesi). Its endangerment through habitat conversion is of particular conservation concern.  相似文献   

17.
收集海南省儋州市、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中国香港、新加坡、越南河内市的5个雨树(Samanea saman)种源,分析了不同种源在湛江市遂溪县的苗期及造林早期生长表现.结果表明,不同种源雨树造林早期生长差异极显著(P<0.01);其中新加坡种源早期生长综合表现最佳,2.5 a生树高均值达3.56 m,地径均值达4.68 cm;5个种源2.5 a生平均保存率为72.12%,保存率较低,主要是因为受2015年强台风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从空间形态角度,以海甸溪城市河流廊道为例,运用空间句法量化理论从整合度、选择度与连接值三方面分析其空间形态特征,得出其可达性不高,开放性及渗透性较弱的结论,并针对特征提出优化河流廊道空间路网结构、动静态空间相结合、布置吸引性较强的元素、滨河岸线的自然性与趣味性处理等方面的优化建议,以期促进海口城市生态建设。  相似文献   

19.
分析了海南省儋州和文昌地区不同成熟度、不同新鲜度椰子水的酸度、糖、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和矿物质。结果表明:文昌地区椰子水中的绝大部分营养物质含量均比儋州地区的椰子水高;成熟期为~67个月的椰子,其椰子水的还原糖、总氨基酸和维生素的含量比成熟期为~个月的椰子水的含量高;椰C1213子水中的糖由于椰子水新鲜度的下降,其含量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20.
柚木幼林生长表现初报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于1996年和1999年2次在海南省儋市雅里林场进行柚木引种试验,初步结果表明:柚木很适合在该地区栽培,首次引种林木5年生,树高和胸径生长量分别达到7.60m和8.54cm,年平均生长量为1.52m和1.171cm,其树高和胸径的生长曲线趋势还处于上升阶段;第二次引种林木2年生,树高和胸径平均生长量分别为4.53m和4.33cm,年平均生长量在2.0m和2.0m以上。目前两个林分子长势非常旺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