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为了研究钢骨混凝土T形截面短柱的抗剪性能,在考虑剪跨比、轴压力系数及配骨率等影响参数的基础上,对14根钢骨混凝土T形截面短柱和2根钢筋混凝土T形截面短柱的抗剪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提出了钢骨混凝土T形截面短柱抗剪承载力计算公式。试验结果表明,计算值与试验结果较为吻合,钢筋混凝土T形截面短柱加入钢骨后,其抗剪承载力有较大程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2.
基于一种合理的钢筋和混凝土本构模型,以x,y方向的曲率和截面形心应变为参数,利用数值方法对钢筋混凝土异形柱构件进行非线性全过程分析,得到了弯矩-曲率全曲线(N-M-φ全曲线).在得到N-M-φ全曲线基础上形成钢筋混凝土异形柱非线性分析的基本方程,通过与一般数值分析方法得到的异形柱N—M-φ全曲线进行对比,两者计算结果吻合较好,但该方法概念更加清晰.该研究成果可应用于钢筋混凝土异形柱的非线性有限元全过程分析.  相似文献   

3.
提出了一种钢筋混凝土异形截面柱截面配筋计算方法,通过坐标变换和迭代运算,解决了不等肢异形截面柱在双向压弯状态下正截面承载力的计算,并使计算机程序编制简化和更具通用性,用本文方法编写了配筋计算电算程序,进行了各种算例计算,并与文献结果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4.
运用有限元软件 ANSYS 对4根配置 HRB500钢筋的混凝土 T 形柱试件进行了低周往复荷载试验,对比分析了试件的承载能力、滞回特征和刚度退化等抗震性能指标,研究了轴压比和配箍特征值对高强钢筋混凝土T形柱抗震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配置 HRB500钢筋的 T 形截面混凝土异形柱具有较高的承载能力,增大轴压比,可以有效减小试件正负向承载性能的不对称性,提高构件的承载力和初始抗侧移刚度;增大配箍率,对构件的极限抗剪承载力有一定的提高作用,可改善试件的滞回特性,刚度退化更为平缓,研究结果可为配置高强钢筋的混凝土异形柱结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运用编制的电算程序,对Z形截面柱在不同轴压比下Mx~My相关曲线,以及不同荷载角对NU~MU相关曲线进行分析,探讨相关曲线与截面尺寸、荷载角的关系。与方形截面计算分析结果的对比发现,合理的Z形截面柱比方形截面柱受力更好。最后,为Z形截面柱设计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6.
提出了一种新型的组合柱—以两块薄壁C型钢为基本骨架口对口拼接,在型钢腹板及翼缘处用结构胶黏剂黏结4块竹帘胶合板,形成截面形式为箱型的薄壁C型钢—竹胶板组合柱.以钢板厚度、长细比、轴压比等为基本参数,对5根组合柱进行了拟静力加载试验,观察组合柱在不同参数设置下的钢板、竹胶板的应变变化和荷载—位移滞回曲线,得到了组合柱的承...  相似文献   

7.
在型钢混凝土柱抗震性能试验研究的基础上,对美国AISC、ACI和我国《钢骨混凝土结构设计规程》(YB9082—2006)、《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技术规程》(JGJ138—2001)中有关型钢混凝土柱正截面承载能力、斜截面抗剪承载能力的计算理论和计算方法进行了简要介绍,并结合型钢混凝土柱承载力试验数据对规程中计算方法和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为选用较合适的设计方法提供了参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采用数值积分法编制了对T形截面构件的正截面承载力分析程序,通过对同一种截面配筋形式的等肢T形截面构件,在不同轴压比下的Mx-My曲线进行了计算、分析,提出以下建议:对抗震等级为3级的异形柱框架结构,在轴压比小于0.03时,轴压比对T形截面构件正截面承载力的影响不大,可以按受弯构件计算。  相似文献   

9.
采用有限元与差分结合的方法,编制了钢筋混凝土柱截面温度场计算分析的程序,进行了程序验证。并应用该分析程序对四面受火的混凝土矩形柱在不同时刻截面温度场进行了详细的计算与分析,由此得到钢筋混凝土柱在各种情况下的截面温度场分布及其变化的特点与规律,对进行混凝土结构抗火设计及对遭受火灾的结构进行损伤评估等工作提供了帮助。  相似文献   

10.
在Timoshenko-Mindlin假设和Donnell型板壳理论基础上研究了层合非圆截面柱壳的非线性振动,得出了考虑剪切变形和面内转动惯量影响的层合非圆截面柱壳的一般非线性运动控制方程。对两端夹支椭圆截面柱壳,假设其振动形式解,用迦辽金法得到一组关于时间函数的非线性微分方程,以谐波平衡法求解,给出了数据计算结果,并就圆柱壳结果和已有文献作了比较。  相似文献   

11.
针对传统低剪力墙延性的不足,提出了一种改进方案.为了准确把握新型配筋方案的优势,共完成了两片低剪力墙的低周反复加载试验,考察了它们在往复荷载作用下的极限承载力性能、滞回特性、延性以及破坏特征等.以试验研究为基础,采用ABAQUS有限元分析软件,对比分析了4种不同配筋形式低剪力墙的非线性性能,并对新型低剪力墙竖缝的开设位置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与有限元分析表明:设置钢筋暗支撑、开缝及设置钢板的方式均可改善传统低剪力墙的延性及变形性能;与带暗支撑低剪力墙相比,新型低剪力墙的变形能力及耗能能力提高显著,抗震性能更好,且具有明显的多道抗震防线.  相似文献   

12.
阐述了异形柱框架-短肢剪力墙结构在小高层住宅中的应用优势和受力特点,结合工程设计实例,采用3种结构形式分别进行计算分析,以寻找最优方案。对比讨论发现:采用钢筋混凝土异形柱和短肢剪力墙的结构形式时,应当进行合理的结构布置以满足结构整体抗侧移刚度的要求,同时严格控制竖向构件轴压比并满足配筋构造以防止构件可能出现的翘曲和剪切破坏,这样才能同时满足小高层住宅对建筑和结构的需要。  相似文献   

13.
适于小高层住宅的异形柱框架-短肢剪力墙的设计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异形柱框架短肢剪力墙结构在小高层住宅中的应用优势和受力特点,结合工程设计实例,采用3种结构形式分别进行计算分析,以寻找最优方案。对比讨论发现:采用钢筋混凝土异形柱和短肢剪力墙的结构形式时,应当进行合理的结构布置以满足结构整体抗侧移刚度的要求,同时严格控制竖向构件轴压比并满足配筋构造以防止构件可能出现的翘曲和剪切破坏,这样才能同时满足小高层住宅对建筑和结构的需要。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用钢材替代工字型木梁的腹板部分以解决纯木梁腹板易剪切破坏、抗弯刚度低的问题,有助于减小构件尺寸,增加其在大跨度建筑中的应用。  方法  在H型钢上下翼缘各覆一层木材并使用螺栓连接制备组合梁。对11根组合梁开展三点弯曲试验,研究螺栓间距、剪跨比对组合梁破坏模式、刚度和承载力的影响。通过4个推出试验研究钢木界面滑移对组合梁性能的影响。  结果  钢木组合梁的抗弯刚度比相同截面尺寸的矩形木梁提高了201%;H型钢在集中荷载作用下易发生上翼缘的局部屈曲,剪跨比为2时,试件出现脆性破坏特征,破坏始于上层木材,随着剪跨比增大,试件由脆性破坏转变为延性破坏,木材最先破坏位置由上层木材转变为下层木材;剪跨比增大时,组合梁抗弯刚度减小,延性系数增大,峰值荷载下降了15%以上;螺栓间距增大时,组合梁抗弯刚度增大,延性系数减小,峰值荷载上升了15%以上。考虑钢木界面滑移的屈服承载力和跨中挠度的计算公式具有较高的准确性,所得计算值与试验值误差基本在10%以内;由材性试验获取材性参数,在此基础上使用ABAQUS软件建立考虑钢木界面滑移的有限元模型,模拟结果较为准确,组合梁抗弯刚度和屈服荷载的模拟值与试验值误差基本在10%以内。  结论  钢材用作腹板部分可以显著提高梁的抗弯刚度,并防止腹板剪切破坏;考虑界面滑移后,组合梁抗弯性能的理论计算和有限元模拟结果均较为准确。   相似文献   

15.
利用商业软件ANSYS从结构动力学角度模拟分析了回热器结构的改变对热声热机的影响.在之前研究的基础上,改造了普通板叠回热器的结构,建立针束、肋片板、微坑板异形回热器模型,对包含各回热器的热声整机模型进行了结构动力学分析.分析得出,普通板叠回热器热声热机在150 Hz附近谐振,而异型板叠回热器热机由于结构的改变,共振频率发生变化,在高阶模态应变到达峰值,说明了回热器的结构优化是提高热声热机性能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6.
家蚕Bombyx mori L.染色体的G带组型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今井的涂片法制备染色体标本,采用GUG法进行G-带分染,研究了家蚕早双线期染色体的组型。依照染色体相对长度及带型鉴别了家蚕28对染色体,并绘制了染色体组型模式图。利用限性普斑系统W 染色体上的易位片断作标识,观察到不对称配对二价体,推论此异形二价体即性染色体。性染色体在14—16染色体范围内。  相似文献   

17.
辽宁朝阳红山文化时期的石刀以半月形直背弧刃石刀和梭形石刀为主;到了夏家店下层文化时期除了沿用半月形石刀和梭形石刀外,又出现了长方形、三棱形和异形石刀,石刀种类趋于多样化,这个时期半月形石刀不见红山文化时期的直背弧刃石刀,而被弧背直刃半月形石刀所代替;到了夏家店上层文化时期,仅见半月形石刀,而且样式增多:既包括夏家店下层文化时期的弧背直刃式,又出现了弧背凸弧刃或弧背斜刃石刀新类型,唯独不见红山时期的直背弧刃石刀。半月形石刀使用时间从红山文化时期一直到夏家店上层文化,使用时间延续2000多年;另,半月形石刀、长方形石刀出现时间可能早到距今8000年的查海——兴隆洼文化时期。  相似文献   

18.
为解决烤烟生产的烘烤环节中装烟成本偏高、耗时费工等问题,本项目根据弹簧夹紧原理,设计开发了一种弹簧预紧挤压式烟竿(以下简称为“弹簧烟竿”)。采用异形扭转弹簧调整压条实现鲜烟叶的夹紧,结合变形理论分析和有限元仿真分析优选出弹簧的结构参数和布置形式;进行弹簧烟竿装烟烘烤的田间试验,通过鲜烟叶滑脱力、装烟量、烘烤用工量、烤后烟叶外观质量分析应用效果。变形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弹簧数量为6个、间距240 mm,弹簧圈数为3圈时,鲜烟叶装夹牢固、不会损伤叶梗,且符合人体工程学的相关要求。通过田间试验得到弹簧烟竿的装烟量增加了18.8%,每炕可节省用工4.6个,设备技术改造费用与梳式烟夹相比减少了22.3%。与传统竹制烟竿和梳式烟夹相比,弹簧烟竿有效降低了劳动强度和成本,改善了烤后烟叶外观质量,实现了烟叶烘烤过程中生产投入与产出效益的平衡。  相似文献   

19.
旨在验证并丰富家蚕茧层率性状的遗传规律,为培育高茧层率的家蚕纯种提供理论依据。以高丝量品种‘菁松’、‘皓月’和中丝量品种‘芙蓉’、‘湘晖’为亲本,构建5世代遗传群体,运用多世代联合分析方法分析茧层率的遗传规律。结果表明:家蚕茧质性状具有明显的性别效应,雄性茧层率大于雌性;亲本的茧层率性状与茧层量呈显著正相关;F1代的茧层率介于两亲本之间,反交组合茧层率高于正交组合;回交群体的频数呈双峰或偏态的单峰分布;茧层率的杂种优势率在-3.82%~5.63%之间,几乎没有杂种优势。研究得出结论为茧层率高值对低值为显性,呈偏母本遗传,遗传体系中存在主基因,可能存在于性染色体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