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加快多沙粗沙区淤地坝建设实现黄河下游河床不抬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宝明 《中国水利》2003,(17):75-77
黄河中游7.86万km2多沙粗沙区是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是造成黄河下游河床逐年抬高,形成世界罕见的“地上悬河“,威胁两岸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主要原因.为了根治黄河下游水害,必须加快这一地区水土流失治理,采取水土保持效益最为显著的淤地坝工程措施,减少入黄泥沙,实现新时期黄河治理开发“河床不抬高“的战略目标,促进黄河下游两岸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黄河中游7.86万km^2多沙粗沙区是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是造成黄河下游河床逐年抬高。形成世界罕见的“地上悬河”,威胁两岸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主要原因。为了根治黄河下游水害,必须加快这一地区水土流失治理,采取水土保持效益最为显著的淤地坝工程措施,减少入黄泥沙。实现新时期黄河治理开发“河床不抬高”的战略目标,促进黄河下游两岸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甘肃黄河干流已建成刘家峡等4座水电站,其竣工时装机容量199.7万kW,总投资33.85亿元,至2003年底累计发电量2461亿kW·h,节约1亿t标准煤,扩大甘宁蒙灌溉面积51万hm2,每年增产粮食约330万t,社会经济效益巨大。通过刘家峡水库调节,避免了1981年特大洪水可能发生类似1904年的洪水灾害和黄河中游断流现象,减少了黄河宁蒙河段冰凌灾害80%,并缩短了黄河下游断流时间46%,保障了沿黄两岸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促进了黄河流域经济持续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4.
黄河内蒙古段堤防工程在减轻内蒙古河段洪、凌灾害,保护沿河两岸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经济建设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文章简要叙述了黄河内蒙古段堤防建设的历次实施过程和现有堤防的基本情况,并对目前已建设的堤防工程建设成效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5.
多年来,北票市凉水河子河(干河子段)的西官营镇和大三家乡人民带来重大洪涝灾害,损失十分相当严重。为保护两岸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该河段的治理意义重大,形势紧迫。北票市决定对该段河道进行固定河势,确保两岸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因此,文章对该段河道的工程地质条件进行了详细地分析和评价。通过分析与评价,可以得出该段河道的建筑场地为可进行建设一般场地,适宜护岸工程的修建。  相似文献   

6.
《人民长江》2006,37(10):F0004-F0004
长江河道采砂曾经一度形成掠夺式的乱采滥挖局面,加剧了长江中下游江岸坍塌,影响了河势稳定,危及了长江防洪安全和通航安全,严重威胁沿江两岸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相似文献   

7.
黄河调水调沙已有14余年,黄河河势变化较大,河床拉深下降,扩大了过水断面,有利于黄河行洪,为确保黄河安澜起到了重要作用。但随之而来的负面影响,给沿黄农田灌溉带来了困难,沿黄各地都在探讨消除黄河调水调沙带来的影响。文章结合范县于庄引黄灌区节水配套改造工程,探讨了如何消除因黄河调水调沙带来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8.
<正>7月21日,北京、河北及我省北部遭受特大暴雨袭击。紧接着,黄河沿岸暴雨频发,沿黄支流河水暴涨。7月26日—28日,黄河干流30年来罕见的两次洪峰接踵而至,来势凶猛,对我省沿黄4市19县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形成巨大威胁。面对暴雨洪水的肆虐,省领导高度重视,先后就省水利厅《关于全力做好黄河防汛  相似文献   

9.
过去,黄河一直是山东经济发展的障碍,沿黄地区是山东的贫困地区。新中国建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对黄河进行了大规模的整治,初步建成了以堤防、险工、蓄滞洪工程组成的防洪工程体系,保证了黄河的防洪安全。与此同时,沿黄地区积极开展了开发利用黄河水  相似文献   

10.
为了确保滨江沿海地区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解放以来,上海市川沙县海塘做了大量的石方护坡工程,但当地无石料,造价高,且常因运输影响施工,不能保证安全  相似文献   

11.
黄河鄂尔多斯段的防凌工作是关系到黄河南岸728km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工作。针对目前黄河鄂尔多斯段实际防凌工作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从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建设方面探讨分析了如何建立、完善防凌体系,做好防凌工作,确保地区防凌安全。  相似文献   

12.
女儿河南票区万屯大桥上、下游段河流处于天然状态,防洪能力非常低下,汛期严重威胁两岸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为了保障两岸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改善周边地区生态环境,推进地区经济、社会和环境等持续协调发展,应大力兴建防洪工程。为保证堤防安全,堤防必须高出设计洪水位一定的超高值,但由于过高的防洪堤影响工程投资。因此,对关系防洪堤高度的重要因子之一,堤顶超高问题进行研究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13.
《山西水利》2012,(7):53
7月26-28日,黄河北干流三十年来罕见的两次洪峰接踵而至,来势凶猛,对我省沿黄4市19县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形成巨大威胁。面对暴雨洪水的肆虐,全省上下众志成城,科学  相似文献   

14.
7月21日,北京、河北及我省北部遭受特大暴雨袭击。紧接着,我省晋西和陕北暴雨频发,沿黄支流河水暴涨,黄河北干流迎来了有历史记录以来第16次特大洪峰。7月26日-28日,30年来罕见的两次洪峰接踵而至,来势凶猛,对我省沿黄4市19县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形成巨大威胁。  相似文献   

15.
姜拥军 《中国水利》2009,(18):134-135
在万里黄河最后一个峡谷出口,矗立着一座举世瞩目的宏伟工程,这就是国家“八五”重点项目、我国治黄史上规模最大的关键控制性工程——小浪底水利枢纽。自建成以来,小浪底工程为保障黄河中下游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保护生态与环境、维护黄河健康生命作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16.
济河,又称济水,古水名,发源于今河南省济源市,流经河南、山东入渤海。随着时间的推移,黄河多次改道,济水下游河道被黄河所占。为了解决济河堤防高度不足、残缺不全、局部河段岸坡冲刷坍塌等现状问题,设计对河道进行系统的工程治理,按防洪标准设计河道工程,采取河床整治,新建加固堤防、险工护砌等多种工程措施,以提高河道防洪能力,保护沿河两岸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促进区域经济社可持续发展。文章结合济河概况和存在的问题,提出进行对济治理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详细探讨济河治理的工程设计。  相似文献   

17.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滋养着流域内的农业发展,但水土流失等环境问题严重,黄河下游泥沙淤积严重,形成"地上河",严重威胁着两岸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在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黄河流域的环境问题受到人们的重视,这对于促进黄河文明的复兴与发展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决梓河堤防残缺不全、堤身单薄、险工多、河道防洪标准低等现状问题,设计对河道进行系统的工程治理,按防洪标准设计河道工程,采取新建加固堤防、险工护砌等多种工程措施,以提高河道防洪能力,保护沿河两岸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相似文献   

19.
黄河下游沿黄开采地下水干扰抽水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顾孝同 《人民黄河》2006,28(10):49-50
为确保沿黄长期开采地下水条件下黄河大堤和城市供水的安全,在开采区的石桥进行了大型干扰抽水试验,结果表明:修正后的降深干扰系数在井距300m时为12%,井距500m时为6%;黄河大堤下的土体最终压密量是13.50~22.23cm,开采沿黄浅层地下水所诱发的地面缓慢沉降不会对黄河大堤造成危害。  相似文献   

20.
河道堤防工程是关系沿河两岸人民生命财产和经济建设的一条生命线、保障线。只有加强堤防工程的维修养护,保证堤防工程的完整、坚固,提高堤防工程的防洪防洪能力,才能确保这条生命线的安全运行,以达到保护两岸千百万人民生命财产和经济建设安全的目的。现就舞阳河道堤防工程维修养护方法作以浅析。维修养护是河道堤防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正确的维修养护方法是保证堤防完整、坚固,提高防洪能力的有效措施。文章结合舞阳沙河的工作实践,对河道堤防维修养护方法进行了探讨和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