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最近,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机械化研究所成功研制出国内首台八行花生捡拾联合收获机,并通过专家技术鉴定。  相似文献   

2.
为适应产业发展需求,尽早扭转大型高效花生收获装备依赖进口的局面,日前,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机械化研究所成功研制出国内首台八行花生捡拾联合收获机,通过专家技术鉴定。  相似文献   

3.
河南省是花生主产区,但是在花生种植过程中,收获环节劳动强度大,作业难度高,机械化收获花生对解放劳动力、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和提高种植户收入等有重要作用。本文在分析国内外花生收获机研究现状的基础上,介绍了河南省4HZJ-2500型自走式花生捡拾收获机技术特点和关键部件的调整使用,为国内自走式花生捡拾收获机的研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花生收获机收获台研究现状与关键技术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收获台在花生联合收获机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工作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了机器收获质量以及后续摘果的性能。目前运用在花生联合收获机上的收获台的种类形式多样,其中典型代表的是挖-拔组合式(运用在花生联合收获机上)和捡拾式(运用在花生分段联合收获机上)。总结了花生收获台的演进历程和当今国内外花生收获机收获台常见类型,分析不同结构特征,简述其工作原理,找出工作时存在的问题。同时,对农业机械领域可借鉴的相关装置进行剖析和对收获台未来发展提出相应对策与展望,以期能为今后的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花生收获的过程包括挖掘花生、分离泥土、铺条晾晒、捡拾摘果和分离清选等作业.花生的收获经历了手拔、镢刨、犁耕和机械收获四个阶段.目前花生收获机械按功能的完善程度分类,有花生挖掘犁、花生收获(挖掘)机、花生复收机;摘果机和用于联合收获的联合花生收获机等.  相似文献   

6.
花生收获的过程包括挖掘花生、分离泥土、铺条晾晒、捡拾摘果和分离清选等作业.花生的收获经历了手拔、镢刨、犁耕和机械收获四个阶段.目前花生收获机械按功能的完善程度分类,有花生挖掘犁、花生收获(挖掘)机、花生复收机;摘果机和用于联合收获的联合花生收获机等.  相似文献   

7.
正近日,青岛农业大学的科研团队研发出了花生秧果兼收型联合收获机。该机可大幅提升花生秧蔓利用率,预计2018年上市。青岛农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副院长王东伟介绍,这款花生秧果兼收型联合收获机开创了花生收获方式的新领域,三垄六行作业,也是当前世界上作业幅宽较大的花生联合收获机,集花生挖掘、夹持、输送、秧果分离、秧蔓装袋(打捆)功能于一体,实现了花生秧蔓的综合利用。  相似文献   

8.
宁阳县地处鲁西南平原和鲁中山区交接地带,现有耕地面积87.8万亩,花生常年种植面积29万亩。全县农机总动力85.6万千瓦,拖拉机保有量13930台,花生覆膜播种机保有量1326台,花生收获机保有量198台。近年来,借助国家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宁阳县农机化工作在抓好粮食作物生产机械化的同时,对经济作物机械化特别是花生生产机械化进行了重点推进。目前,全县花生机播率达到90%以上,走在了全省的前列,而在花生收获环节上,由于花生机收技术特别是花生联合收获技术成熟的相对较晚,加上花生机械化收获受土壤状况影响较大,推广难度相对较高,农民接受程度相对较差,机收率较低,且主要处在简单机械挖掘阶段,不能完成收集、摘果的联合作业。花生收获机械化水平的相对落后已成为制约花生生产全过程机械化的主要瓶颈,是影响经济作物乃至整个农业生产综合机械化水平的关键因素。因此,推广花生机收特别是花生联合收获机械化技术,辐射带动全县乃至周边县市农民应用花生生产机械化技术,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9.
花生机械化联合收获是我国花生主产区收获机械化的发展方向,本文重点介绍了花生联合收获技术及机械装备的最新研究与发展现状。针对花生联合收获机收获过程中的"去土、夹持输送、摘果、输送分离"等环节的特点,系统分析了花生收获机的去土机构、夹持输送机构、摘果机构、输送分离机构等装置的关键技术与设计原理,旨在为我国花生收获机械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为了验证所设计弹齿滚筒式花生捡拾机构的合理性,并获得关键机构参数,在ADAMS环境下建立了该机构仿真模型并对其进行了仿真分析。通过对各个工位弹齿摆角与角速度曲线图的分析,根据弹齿摆角在一个工作循环变化规律和角速度变化特点,认为该捡拾机构可在一个捡拾周期内连续完成捡拾、升举、推送和空回4个捡拾工位动作,验证所设计的机构参数合理。通过建立齿端轨迹方程,分析得出影响齿端轨迹、速度、加速度变化的主要机构和工作参数。对比匹配不同工作参数机构齿端轨迹,确定该机构捡拾速比范围。对模型进行运动学仿真分析,获得不同工作参数匹配下齿端轨迹和漏捡区域面积的变化规律。在前进速度V为45m·min-1,转速N为50r·min-1,离地高度H为-10mm工作参数组合下,周向分别安装3,4,5排弹齿,通过对漏捡区域面积大小变化对比分析得出该机构周向采用4排弹齿较为合理。通过对花生捡拾性能的试验,结果表明:该机构作业顺畅,在花生植株含水率15%~17%的两段收获条件下,采用相应面分析法与土槽试验,花生植株捡拾率98.9%,掉果损失率2.5%,符合花生收获机质量评价作业规范(NY/T2204-2012),满足生产要求。  相似文献   

11.
花生机械化联合收获是我国花生主产区收获机械化的发展方向,本文重点介绍了花生联合收获技术及机械装备的最新研究与发展现状。针对花生联合收获机收获过程中的"去土、夹持输送、摘果、输送分离"等环节的特点,系统分析了花生收获机的去土机构、夹持输送机构、摘果机构、输送分离机构等装置的关键技术与设计原理,旨在为我国花生收获机械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针对现有花生摘果装置普遍存在损伤率高且秧蔓易缠绕、堵塞和排秧困难等问题,以及满足我国两段式花生收获的捡拾摘果联合收获机摘果装置研究需要,提出了基于两段收获的螺杆弓齿轴流式花生摘果机方案并设计研制出摘果样机,螺杆以及焊接其上的弓齿与摘果滚筒母线之间均设计为一定的夹角,使花生植株在摘果过程中受到轴向力作用而不断向排草口运动;确定了弓齿齿迹距、齿间距等结构参数以及弓齿的排列方式;为了及时、顺利地完成摘果功能,根据花生荚果外形尺寸、花生随滚筒转动而产生的荚果惯性力、摘果部件的主动力和凹板筛的约束力等因素,设计了凹板筛整体形状与半径大小、筛孔的形状与大小;通过调整伸入套管之中的滚筒轴连接杆相对伸入量,实现摘果间隙在20~40mm之间可调。为检验摘果装置性能与设计合理性,选取晾晒3d的花育30为研究对象,以喂入量、摘果间隙和滚筒转速为试验因素,以摘净率和损伤率为试验指标,采用正交试验方法对摘果样机进行性能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当喂入量为0.5kg·s-1、摘果间隙为25mm、滚筒转速为550r·min-1时,摘净率为99.13%,损伤率为1.56%,符合农业部发布的花生行业标准(NY/T 993-2006),满足实际生产要求。本研究结果可为深入研究花生摘果装置,实现花生两段收获提供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秦洪 《农家顾问》2010,(8):54-54
弘盛牌4HB-2A花生联合收获机由青岛弘盛汽车配件有限公司(电话0532—85301178)生产。该机采用通用四轮拖拉机底盘及与花生种植模式相结合的宽轮距行走系统.轮胎压痕在花生垄沟内.对土壤压实轻.便于残果回收,且结构简单,机具转移机动灵活。  相似文献   

14.
近几年,随着国家对农业机械购置补贴力度的不断加大,购买玉米收获机的群众越来越多,为了让农民群众用上安全可靠的农机产品,提升长安区玉米机械化收获水平,我们通过与有机户座谈、电话垂询对我区2012年玉米收获机的经营情况及产品质量、售后服务状况等进行全面调查,具体情况如下: 一、基本情况 长安区玉米种植面积49万亩,适宜机械收获面积42万亩。玉米收获机拥有量538台,其中小麦、玉米互换割台254台,背负式102台,玉米专用收获机182台。近五年来,由于国家补贴政策力度不断加大和农机化推广工作的深入开展,长安区玉米收获机由原来的几十台增加到现在的538台,尤其是近两三年来玉米机收工作取得了重大突破。2011年我区玉米机收面积26.5万亩,收获水平提高到55%,2012年收获面积38.5万亩,机收水平达到78%,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15.
花生联合收获机实时测产控制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决现有的谷物测产方法无法直接应用于花生收获过程中的实时测产,以及国外的测产装置无法直接应用于国内的花生收获机械的问题,研发了一种安装于我国自主研制的4HBL-2型系列花生联合收获机的花生收获实时测产控制系统,提出了一种新的测产机械结构,并进行了测产系统的软、硬件开发。该系统能够实现花生产量的自动测量、测产信息的存储、GPS定位和远程信息管理等功能。所研发的测产系统具有体积小、安装方便,抗干扰性强的特点。可直接安装于我国自主研制的4HBL-2型系列花生联合收获机上进行花生的实时测产,也可经改造后安装用于其它的花生联合收获机上。  相似文献   

16.
籽瓜联合收获机捡拾器的设计与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捡拾器是籽瓜联合收获机的主要工作部件,用于捡拾籽瓜。针对4ZBL-2背负式籽瓜联合收获机的捡拾器在工作中存在切瓜和碎瓜的问题,结合三维软件ADAMS进行研究分析,为优化捡拾器的结构参数和工作参数提供理论依据。田间试验表明,该捡拾器性能稳定,平均漏检率为3.59%、破损率为14.23%、湿籽损失率为1.04%,能满足农业生产要求。  相似文献   

17.
摘要:目的:为了研究不同玉米花生间作模式对系统产量及土地当量比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2018年3月-2019年8月广东省湛江市农科院内的玉米、花生作物试验田,间作模式分别:为八行玉米、八行花生;四行花生、四行玉米;玉米单作;花生单作。通过研究四种作业模式的系统产量、土地当量比,对比分析不同玉米、花生间作模式对系统产量和土地当量比的影响。结果:两种玉米、花生间作模式,受玉米对营养物质、水分、关照等条件的竞争,间作花生单产量相对花生单作模式的单产量有所下降。系统产量整体收益相对提高,通过系统平衡收益,玉米、花生间作的,平均每亩的系统产量分别是482.4公斤、164.9公斤,单作玉米亩产719.8公斤,花生亩产263.1公斤。这说明间作模式有助于提高土地利用率。结论:不同玉米花生间作模式通过合理充分利用土地资源优势有助于提高系统产量,从而提高同一土地玉米与花生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8.
<正>1.潍坊大众4H-800花生收获机该机是由潍坊大众机械有限公司生产的一种花生条铺收获机,通过三点式后置悬挂与四轮拖拉机连接。该机工作时,拖拉机的动力输出轴输出动力,经万向节将动力传递到收获机传动箱,进而通过链轮传动带动链条循环传动。该收获机作业时一次性完成扶秧、挖掘、夹持传送、碎土、果土分离等工序,秧果被铺放到地面上。该机简单实用、作  相似文献   

19.
继双力花生收获机输送技术优化升级后,作为花生收获机械核心技术的夹秧性能再获突破,使山东双力集团在产销旺季来临之际再添竞争新优势。据悉,双力花生收获机的输送、筛选、夹秧等多项核心技术填补了国内空白。  相似文献   

20.
秋天的原野,到处弥漫着丰收气息。一望无垠的花生田里,一部小四轮拖拉机带动着一台结构精巧的花生收获机欢快地奔忙。身后,墨绿的花生蔓连带着地膜齐刷刷向两边倒伏,又白又肥的荚果层层叠叠映入眼帘,吸引了许多农民驻足观看。一位年纪稍大些的农民蹲下身挖开花生蔓下松软的泥土,不由得瞪大了眼睛:嘿,神了!这机器收的比人刨的还干净!这台花生收获机的发明人就是莱阳农学院工程学院院长、国际田间育种试验机械化学会中国分会副主席尚书旗教授。 2002年11月30日,在山东省科技厅组织的“4H-2型花生收获机的研制与应用”鉴定会上,由7位知名专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