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1888年4月初,恩格斯给《城市姑娘》的作者玛格丽特·哈克奈斯写了一封有关现实主义文艺创作理论的信。信中阐述的主要思想是说一个真正的现实主义艺术大师不能仅仅满足于“细节的真实”,不能让自己的作品仅仅停留在一般的“现实主义的真实性”上面;还应该追求更高的真实,即典型环境中典型性格的真实。恩格斯十分坦率地指出,女作家的《城市姑娘》虽是具备了现实主义的真实性,表现了真正艺术家的勇气,并把一个老而又老的故事变成了新故事。但他批评小说“也许还不是充分的现实主义的”。他说:“据我看来,现实主  相似文献   

2.
“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是恩格斯在1888年4月《致玛·哈克奈斯》信中提出来的。恩格斯认为《城市姑娘》所描写的人物“就他们本身而言,是够典型的;但是环绕着这些人物并促使他们行动的环境,也许就不是那样典型了。”因为在《城市姑娘》中,作者只注意反映个别现象和局部生活的细节真实,而忽视了时代精神和人物所处的环境的充分典型性,以致于人物自身的典型性与整个时代环境、时代气氛脱了节,人物的真实性、典型性受到了损害。恩格斯对于《城市姑娘》的评价及“真实地再现  相似文献   

3.
恩格斯对哈克奈斯《城市姑娘》的批评,集中反映了恩格斯现实主义文艺观,既不系统,也非定论。在《致玛.哈克奈斯》的信中,恩格斯认为作者没有写出无产阶级的"积极面",结论就是没有塑造出"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然而哈克奈斯的创作初衷并不打算涉及阶级斗争。恩格斯从"写什么"和"怎么写"两个方面对《城市姑娘》进行了比较勉强的批评,这种独尊现实主义的文艺批评态度,为社会主义文艺批评带来了一定程度的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4.
恩格斯一八八八年在给玛·哈克奈斯的信中,既肯定她的小说《城市姑娘》具有了“现实主义的真实性”,“是一件小小的艺术品”,同时又中肯地指出:“您的小说也许还不是充分的现实主义的。据我看来,现实主义的意思是,除细节的真实外,还要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您的人物,就他们本身而言,是够典型的,但是环绕着这些人物并促使他们行动的环境,也许就不是那样典型了。”这段著名的精辟论述,实际上蕴含了马克思主义现实主义艺术真实观的一个重要原则——层次性原则。虽然革命导师在他们的有关论著中并没有明确提出艺术真实的层次性概念,但我们通过认真地学习,则可以清楚地看到马克思主义文艺观中贯穿着这一科学思想。本文试从三方面谈谈对马克思主义现实主义艺术真实观层次性原则及其内涵的一些认识。  相似文献   

5.
细节在文艺创作中占极重要的地位。 恩格斯在1888年给英国女作家哈克奈斯的信中说:“据我看来,现实主义的意思是,除细节的真实外,还要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462页)这是对“现实主义”的一个经典概括,也是对现实主义创作的基本要求。从典型化原则的角度来看,我认为恩格斯的话中含有四个基本概念,即“细  相似文献   

6.
恩格斯在给哈克纳斯的信中,提出了对现实主义的要求。他说:“照我看来,现实主义是除了细节的真实之外,还要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他的话说得很明确。“除了细节的真实之外”,那就是说,细节的真实是现实主义的基本条件,不能忽略的条件。细节的真实,就是要按照生活的本来样子描写生活。当然,要求细节的真实并不排斥偶然性、并不排斥艺术想象力、夸张等等;细节的真实更不排斥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对现实主义文学来说,它们是统一体的几个方面。是相互依存的,不是相互排斥的,只有处理好它们的统一,才能达到现实主义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典型人物是离不开典型环境的,不注重典型环境的设计、构置、创造,则典型人物的典型性也必定很有限。恩格斯的著名论述“据我看来,现实主意的意思是,除细节的真实外,还要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您的人物,就他们本身而言,是够典型的,但是环绕着这些人物并促使他们行动的环境,也许就不是那么典型了。”就正是指出了,哈克奈斯《城市姑娘》的最大失败,乃在于其没有写出典型环境,以致使其人物的典型性仅仅只限  相似文献   

8.
一八八八年四月恩格斯给英国女作家玛·哈克奈斯的信,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宝贵文献之一。在这封信里,恩格斯根据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需要,针对当时流行的所谓“社会主义”文学所存在的缺陷,论述了文艺真实地再现现实、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以及现实主义文学的历史使命等问题,提出了文学艺术中现实主义的一些重要原则,使现实主义这一传统的创作方法奠定在科学世界观的基础之上。坚持恩格斯所提出的原则,对  相似文献   

9.
在中国现代文学的宝库里,有一块光彩夺目的瑰宝,这就是茅盾的《子夜》。文学作品是社会生活在作家头脑中反映的产物。文学不能追求自然之真,不应该也不可能同实际生活中的事物划等号。这就是恩格斯在给哈克奈斯的信中所指出的:“现实主义的意思是,除细节的真实外,还要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子夜》正是对现实生活进行了取舍、加工、渲染、提炼,展示了三十年代中国资产阶级的生活画面,描写了这一阶级人物的群象,其中吴荪甫是最突出、最生动,最成功的一个典型。研究这一典型,在深入批判资产阶级自由化的今天,有其生动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鲁迅开创了中国现代文学的现实主义传统,他的《阿Q正传》所取得的卓越成就,在现、当代文学创作中尚无人超越。恩格斯在给马哈克纳斯的信中,谈到最充分的现实主义要求时说过:“现实主义是除了细节的真实之外,还要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阿Q正传》的杰出的艺术成就,不仅在于鲁迅从现实生活中严格地选择与提炼出足以表现阿Q的性格特征的真实细节,而且还在于最大成功地写出了辛亥革命前后一个流浪雇农阿Q的典型性格。阿Q这个典型的审美价值在于;他既是独有的“这一个”,又画出了“沉默的国民的魂灵”.阿Q具有特定历史时代的特质,具有特定阶级地位的特质,还具有时代伦理道德、社会心理以及整个精神文明的特质,也就是具有自己民族的特质。因此,阿Q的“精神胜利法”的性格特征,成为世界文学中一个杰出的典型。这里,我只就鲁迅在塑造阿Q这个典型性格的同时,怎样独具匠心地再现了阿Q所生活的典型环境发表一点浅见。  相似文献   

11.
现实主义,顾名思义,其本质特征是现实性。恩格斯指出:“据我看来,现实主义的意思是,除细节的真实外,还要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我认为,这仍然是对现实主义的权威性论断。但是,长期以来,我们并没有从整体意义上来把握这个著名论断,因而,难免误解恩格斯的原意。如果从精神实质上去领会,那么恩格斯实际上是从现实主义与生活的关系上,去揭示现实主义的本质特性,无论是“细节真实”,还是“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都是强调现实性,这也是这个结论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12.
现实主义本是我们借用西方的名词,它最早在文学领域里的出现是在席勒的《论素朴的诗和感伤的诗》(1794-1796年)这篇论文里。在这里,席勒是把“现实主义”与“理想主义”相对立提出的。作为一种现实主义创作潮流,它又特指产生于19世纪中叶,以暴露和批判资本主义为主要特色的面对现实的创作,又被人们称之为“批判现实主义”。作为一种创作方法,恩格斯曾概括其特点为“除细节的真实外,还要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而对它进行比较宽泛的理解,当代中国文学研究者又泛指那些以描写现实主义为主的文学创作,由此他们认为《诗经.国风》里有许多优秀的现实主义诗篇。但我们这里借用“现实主义”这一名词来概括《诗经》的创作传统,并不仅仅止于《国风》的一些创作,而是从民族文化的传统出发,看整部《诗经》的创作者们如何立足于社会现实,用自己特殊的文化眼光去观察生活、描写生活,抒发情感和表现理想,并如何形成一种特殊的民族文学创作精神的。  相似文献   

13.
恩格斯1888年4月初写给玛·哈克奈斯的信中,恰如其分地分析评价了《城市姑娘》的成败得失。为了帮助哈克奈斯克服创作中暴露出来的问题,恩格斯除了把自己的著作《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送给她以外,并在这封信中把巴尔扎克和左拉作了对比,高度评价了巴尔扎克及其创作的价值,告诫哈克奈斯不要象左拉那样自然主义地去反映工人生活。  相似文献   

14.
一“艺术是真实的表现”。但这“真实”不是生活的模拟或机械地复制。而“是象画家那样艺术地再现全部生潘的真实”,从而在一定意义上揭示生活的本质规律,如恩格斯所说:“现实性在其展开过程中表明为必然性”。俄国著名讽刺作家果戈理正是按照这一现实主义美学原则,在生活土壤中孕育、提炼题材,于1836年创作了反映现代生活的喜剧《钦差大臣》。他在《论戏剧》中说:一部真正的喜剧,应是“这个  相似文献   

15.
探讨了恩格斯文论中的“典型”、“典型人物”、“典型环境”、“历史观点”的概念,以及“典型环境”与“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的关系。认为,在恩格斯的文论中,“典型人物”有两种,一种是“非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一种是“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他的“现实主义”文艺观的内涵是要有细节的真实、要有标示出一时代(或社会)区别于另一时代(或社会)并标示出“历史发展趋势”的社会现实生活关系特点的“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来展示“典型环境”。  相似文献   

16.
恩格斯在给哈克奈斯的信中,提出了著名的“现实主义的胜利”问题,引起了人们长期的争论。究竟有没有现实主义的胜利,现实主义怎样胜利,为什么能胜利,很值得研究。(一)  相似文献   

17.
刊载于1997年第5期《边疆文学》的马喜中篇小说《中发白》荣获第二届《边疆文学》奖。这是一部思想丰富、意义深刻、具有人生意蕴的小说,作品中透出若干亮色的人生追求,很值得一读。马克思主义的作家历来重视对文学作品中人物的刻划描写,特别注重作品中的细节描写。所以恩格斯在给现实主义下的定义时就说:现实主义的意思是,除了细节的真实外,还要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马青的创作始终坚持着现实主义的写实原则,而且注意对人物心灵的探索,让人物在典型环境之中展现出思想意义。《中发白》中的主人公贝贝,是一个才华出众…  相似文献   

18.
"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是恩格斯对于现实主义文学创作所提出的精辟论断,本文将以《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为基础,对这一科学论断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   

19.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对于每篇文学作品要抓住主题思想进行分析讲解,这是首要的。景物描写往往是表现作品主题不可缺少的一个部分,因此,分析讲解景物描写也是不可忽视的。恩格斯曾从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的高度谈到这个问题时指出:“现实主义的意思是除了细节的真实外,还要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所谓“典型环境”,是指作品中故事发生的社会环境,即人与人、阶级与阶级的关系,也包括典型化的自然环境,如人物活动  相似文献   

20.
细节,细微的环节和情节,象人体的细胞,是构成文学艺术作品的最基本的单位。恩格斯有句名言:“现实主义的意思是,除细节的真实外,还要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大量文艺作品表明,真实的细节描写正是描绘典型环境、刻划典型人物的重要艺术手段。鲁迅的短篇小说《孔乙己》就是一个十分突出的例子。《孔乙己》,文字不满三千,只通过小伙计的见闻,描写了孔乙己一生中几幅生活画面,没有完整的故事,没有连贯的情节,但是它的时代特征极为鲜明,它的人物形象栩栩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