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评价连续性血液净化(CBP)联合支气管肺泡灌洗治疗重症肺炎并机械通气患者的疗效,探讨促炎因子TNF-α、IL-6和抑炎因子IL-10的临床意义及其预后的关系。方法 22例重症肺炎机械通气患者采用CBP联合肺泡灌洗,用放免法检测重症肺炎机械通气组和无感染患者组(对照组)血清和支气管肺泡液(BALF)中TNF-α、IL-6和IL-10水平,并检测血气分析。结果重症肺炎机械通气患者治疗前、治疗后24h血清及BALF中的TNF-α、IL-6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前BALF中的TNF-α、IL-6明显高于血清中水平(P<0.05);血清及BALF中治疗前TNF-α、IL-6明显高于治疗后24 h(P<0.01);治疗前BALF和血清中的IL-10无统计学差异(P>0.05),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4 h BALF和血清中的IL-10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而BALF中IL-10明显高于血清(P<0.01);治疗后24 h PaO2和氧合指数(PaO2/FiO2)明显高于治疗前(P<0.01),PaCO2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结论 CBP联合支气管肺泡灌洗治疗重症肺炎并机械通气,可降低炎性介质对肺损伤,降低并发症的发生,促进重症肺炎机械通气患者早日脱离机械通气,有较高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灌洗联合BiPAP通气治疗吸入性肺炎并低氧血症的临床观察及效果分析.方法 选取2018年8月—2019年9月火箭军特色医学中心收治的88例吸入性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44例给予纤支镜灌洗联合BiPAP通气治疗;对照组44例;给予纤支镜灌洗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血氧分压(PaO2)指血氧分压、血氧饱和度(SaO2)、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serum 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及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水平.并对2组患者进行APACHEⅡ分值评分.2组患者均接受常规治疗.结果 治疗72 h后试验组PaO2、SaO2明显优于对照组,而PaCO2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后TNF-α、IL-6及IL-10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9.09%,显著低于观察组的84.0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APACHEⅡ分值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 纤支镜灌洗联合BiPAP通气治疗吸入性肺炎并低氧血症患者,可有效清除炎性因子,恢复血气指标,临床效果更优.  相似文献   

3.
张耀亭  杨柳  吴妙芬 《人民军医》2004,47(5):273-274
两肺广泛浸润或多叶毁损的进展期肺结核,常发生呼吸衰竭,严重低氧血症是引起死亡的主要原因。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介入治疗,包括吸除痰液、支气管肺泡灌洗、导管注药,既能充分清除气道分泌物,又能注入高浓度抗生素,起到疏通气道、强化抗结核、改善呼衰、挽救生命的治疗作用,但纤支镜进入气道的治疗过程,可使PaO2进一步降低,从而引起心律失常、心跳骤停等严重并发症。为提高纤支镜治疗的安全性,我们于1999年6月~2003年6月,在高频喷射通气(HFJV)支持下,行纤支镜介入治疗肺结核呼吸衰竭33例,取得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喉罩用于全麻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全麻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100例,ASAⅠ~Ⅱ级,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0例,均经快速诱导后分别插入气管导管和置入喉罩。记录两组不同时段的血压、血氧饱和度、心率、呼气末二氧化碳和气道平均压值及随访术后咽痛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的血氧饱和度均维持在0.98以上,诱导时胃膨胀程度相似,呼气末二氧化碳和气道平均压随麻醉、气腹的影响变化一致,无显著差异;在插管(罩)和拔管(罩)时,气管插管组的心率和血压显著升高,喉罩组则无显著变化。结论:喉罩通气可达到与气管插管一样满意的通气效果,且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术毕清醒快,并发症少,可安全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早期气道开放联合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术救治重型颅脑损伤致吸入性肺炎患者的价值及安全性。方法将入选患者,随机分治疗组与对照组。(1)治疗组患者观察其灌洗术前后的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动脉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变化。(2)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结束后进行疗效分析,包括:机械通气时间、发热、咳嗽、咳痰持续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使用抗生素时间等方面对比分析,并对治愈率、死亡率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42例,术程顺利,无并发症,术后HR、SpO2、PaO2明显好转(P<0.05),机械通气时间、发热、咳嗽、咳痰持续时间及肺部啰音消失时间明显缩短,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机械通气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治愈率、死亡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气道开放联合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术救治重型颅脑损伤并发吸入性肺炎患者,治疗效果好,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支气管肺泡灌洗对重症肺炎患者的治疗表现,根据临床现实病案资料,判断支气管肺泡灌洗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10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60例重症肺炎患者,对照组30例患者常规治疗,观察组30例患者采用支气管肺泡灌洗治疗,对比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治愈18例、好转11例、无效1例,治疗有效率96.67%,患者各项生理指标得到显著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治愈10例、好转15例、无效5例,治疗有效率8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支气管肺泡灌洗可以提升优化临床对重症患者的治疗服务,从本质上提高治疗效率、效果,满足临床医疗需求。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重型颅脑伤合并严重肺部感染早期经纤支镜吸痰和灌洗的疗效。方法 :将重型颅脑伤合并严重肺部感染 87例中的 4 3例行常规治疗为对照组 ;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早期经纤支镜灌洗、吸痰 4 4例为纤支镜灌洗组 ,两组治疗后均对体温、白细胞 ,并对其疗效进行分析。结果 :纤支镜灌洗组治愈 2 3例(5 2 3% ) ,对照组 1 2例 (2 7 9% ) ,两组比较 ,差异显著 (P <0 0 1 ) ;治疗后第 5天 ,纤支镜灌洗组平均体温和白细胞计数分别为 36 8℃和 7 2 1× 1 0 9/L ;而对照组则分别为 37 9℃和 1 2 83× 1 0 9/L ,两组比较 ,差异显著(P <0 0 5 )。结论 :经纤支镜灌洗、吸痰是治疗重型颅脑伤合并严重肺部感染的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经纤支镜灌洗治疗肺心病141例报告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本文是通过纤支镜对肺源性心脏病肺段灌洗治疗清除积痰后可使病人缺氧状态得以改善,使氧饱和度明显上升,肺部感染能有效控制,通气功能得到明显改善,生命得以延长。方法:按常规纤支镜操作方法,采用配有抗菌素、化痰、止喘等物的生理盐水进行灌洗治疗,病人易接受,安全而且疗效好。结果:通过分次灌洗治疗,患者血氧饱和度明显上升,可达85%—93%,平均提高8%—25%,肺部感染能有效控制,通气功能明显改善。结论:经纤支镜灌洗治疗肺心病是目前的一种行之有效、病人生命得以延长的一种好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纤维支气管镜在危重创伤监护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纤维支气管镜 (简称纤支镜 )在危重创伤监护中的应用 ,以及对严重创伤后肺、支气管并发症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本院 1999年 1月~ 2 0 0 3年 1月收治的 12 7例严重创伤引起支气管、肺部并发症应用纤支镜检查、灌洗治疗 4 2 8例次。纤支镜进入途径 :经鼻腔 5 7例次 ,口腔 2 2例次 ,气管切口套管349例次。术前、术中、术后严密监测SpO2 及血气分析 ,同时给予氧气或呼吸机支持。结果 全部病例经 1~4次纤支镜灌洗后SpO2 均明显提高 (P <0 .0 0 1) ,术后 2小时PaO2 改善明显 (P <0 .0 5 )。其中 4 3例肺不张经灌洗治疗后复张 39例。 2例明确为支气管不全断裂 ,经支气管修补术治愈。无 1例因纤支镜治疗直接导致死亡。结论 纤支镜在危重创伤伴发肺部并发症患者监护中应用 ,不但可及时明确诊断 ,而且可以有效清除气道分泌物及血、痰痂。明显改善呼吸功能、提高患者对严重创伤的承受力。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双管型喉罩用于小儿支气管异物取出术的麻醉效果。方法:选择行支气管异物取出术60例,随机分为双管型喉罩组、气管插管组和面罩组各20例。采用静脉注射丙泊酚2.5~3mg/kg,苯磺顺阿曲库铵0.1~0.2mg/kg,长托宁0.1~0.2mg,地塞米松0.2mg/kg,瑞芬太尼2μg/kg进行麻醉诱导和维持,术中高频喷射呼吸机控制通气。比较3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压(MAP)、心率(HR)和血氧饱和度(SO2)水平的变化,并观察各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双管型喉罩组SBP、DBP、MAP和HR显著低于气管插管组(P<0.05);HR显著低于面罩组(P<0.05);SO2水平3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双管型喉罩组发生咽喉疼痛1例;气管插管组拔出气管导管时发生喉痉挛1例,咽喉疼痛15例;面罩组出现腹胀和托下颌时体动3例;3组均未发生反流和误吸等不良反应。结论:双管型喉罩用于小儿支气管异物取出术中的麻醉效果优于气管插管和面罩。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三通喉罩(TLMA)与气管导管(TC)通气用于犬支气管肺灌洗术(BAL)对血流动力学和呼吸功能的影响.方法 20只成年犬随机分为TLMA组(T组,n=10)和TC 组(C组,n=10),在全身麻醉下实施BAL术.记录麻醉诱导前(T0)、插入TLMA/TC前(T1)、插入TLMA/TC即刻(T2)、插入TLMA/TC通气3 min(T3)、10 min(T4)、实施BAL 10 min(T5)、20 min(T6)、30 min(T7)、拔除TLMA/TC即刻(T8)和拔除TLMA/TC后3 min(T9)的SpO2、SBP、DBP 和HR;记录T2、T3、T4、T5、T6、T7的潮气量(VT)、气道峰压(Ppeak)及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结果 C组T2、T3、T8时SBP、DBP和HR显著高于T组(P<0.05); C组Ppeak 在T5、T6、T7显著高于T组(P<0.05).结论 在犬BAL中,使用TLMA或者TC通气都是安全有效的,TLMA通气优于TC通气,血流动力学更稳定.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低浓度罗哌卡因鞍麻用于小儿包皮环切术的麻醉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120例择期行包皮环切术患儿,随机分为鞍麻组和静脉麻醉组,每组60例。记录术前(T1),游离冠状沟(T2),切皮(T3),术毕(T4)的Bp、HR、SpO2等血流动力学改变;以镇痛镇静评分评价麻醉效果;记录术后清醒时间及并发症。结果与静脉麻醉组相比较,鞍麻组麻醉效果满意,血流动力学改变更为平稳(P<0.05);术后清醒时间短(P<0.05);术后疼痛、躁动和SpO2下降等并发症明显少于静脉麻醉组(P<0.05)。结论低浓度罗哌卡因鞍麻用于小儿包皮手术,操作简单、安全,麻醉效果好,不良反应小,是一种安全可行的麻醉方法,与静脉全麻比较具有更多的优势。  相似文献   

13.
异丙酚复合芬太尼麻醉在超声引导微波治疗肝癌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异丙酚复合芬太尼麻醉在超声引导下微波凝固法治疗肝癌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6 0例肝癌患者 ,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 30例 ,局麻下行微波治疗 ,静脉不使用镇痛药。观察组 30例 ,治疗前先静滴芬太尼 0 .5~ 1μg·kg-1,然后静脉推注异丙酚 1.5~ 2mg·kg-1,微波凝固过程中根据患者反应追加异丙酚 0 .5~ 1mg·kg-1/次。对比观察二组镇痛效果、BP、HR、SpO2 及治疗时间。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微波凝固时镇痛效果显著 (P <0 .0 5 ) ;二组患者微波凝固时的BP和HR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二组SpO2 和治疗时间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异丙酚复合芬太尼麻醉能够满足超声引导下微波凝固法治疗肝癌的需要 ,明显减轻了患者的痛苦 ,并使患者治疗中生命体征保持平稳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高原缺氧环境下,硬膜外麻醉时行胆囊切除术中病人胆心反射的发生率、血流动力学变化对病人的影响;方法:择期胆囊切除术病人30例,ASAⅠ级~Ⅱ级,肝肾功能正常,随机分为两组,对照(吸氧)组和观察(不吸氧)组,每组15例,分别在入室后、麻醉后、牵拉分离胆囊、手术结束时,记录SBP、DBP、HR、SpO2及ECG的变化;结果:观察组的SBP、DBP、HR、SpO2在牵拉分离胆囊时明显降低,与术前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中HR的减慢、SpO2在降低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在高原缺氧环境下,硬膜外麻醉时行胆囊切除术中,胆心反射的发生率较高(80%),心律失常的发生率较高(60%),血流动力学变化大,可危及病人生命安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保留自主呼吸喉罩全麻在糖尿病足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需行糖尿病足手术治疗的患者98例,使用保留自主呼吸喉罩全麻,记录患者麻醉诱导前(T_0)、诱导后(T_1)、喉罩插入即刻(T_2)、喉罩插入后5 min(T_3)、喉罩拔除即刻(T_4)、喉罩拔除后5 min(T_5)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呼吸(RR)、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_(ET)CO_2)及血氧饱和度(SpO_2),观察患者的苏醒时间,术中不良反应及术后并发症。结果 T_0~T_5各时间点MAP、HR、RR、P_(ET)CO_2及Sp O2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术后苏醒时间(10.8±1.9)min,术中未见不良反应。结论保留自主呼吸喉罩全麻对患者生命体征影响小,苏醒快速,术中未见不良反应,适用于各类糖尿病足手术。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灌洗技术在严重胸部损伤导致急性呼吸衰竭患者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试验研究方法。收集2013年3月~2015年3月宝鸡市中心医院收治的严重胸部损伤导致急性呼吸衰竭患者66例的临床资料,男性45例,女性21例;年龄40~60岁,平均49.2岁。随机选择31例行纤维支气管镜灌洗治疗+常规治疗(实验组),另35例行单存常规治疗(对照组),比较观察两组患者的呼吸改善情况、肺部感染、呼吸机支持时间、平均住院日、平均住院费用等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愈率100%。试验组患者在治疗后第1天和第3天呼吸次数(R)、动脉血压分压(PaO_2)、氧合指数(PaO_2/FiO_2)、血氧饱和度(SpO_2)等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呼吸机支持时间(13.6±3.2)h、肺部感染4例、住院时间(17.4±3.3)d、住院费用(7.3±2.2)万元,对照组分别为(19.1±2.5)h、7例、(28.2±2.5)d、(9.2±2.3)万元,试验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纤维支气管镜灌洗治疗是严重胸部损伤致急性呼吸衰竭患者的一种安全、有效的辅助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常驻高原部队官兵的睡眠质量情况,探讨其与慢性高原病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从某军区高原驻防部队中抽取956名连续驻守高原6个月以上的男性军人作为高原组,同时抽取该军区在平原地区驻防的587名未进驻过高原的男性军人作为对照组.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搜集研究对象的睡眠情况,采用慢性高原病(CMS)症状问卷并结合生理学检查指标确定是否存在CMS以及CMS的程度.比较高原组整体及其两个亚组(健康亚组和CMS亚组)与对照组的各项生理指标和PSQI量表评分的差异.分析高原组PSQI和CMS评分与其生理指标的相关性,及其PSQI睡眠质量各项评分与CMS评分的相关性,分析高原组中3个CMS亚组(健康、轻度、中重度)间PSQI各项分值和生理指标的差异.结果 高原组的收缩压、心率和血红蛋白浓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血氧饱和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高原组PSQI各指标分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在高原组中,健康亚组和CMS亚组的收缩压、心率、血氧饱和度和血红蛋白浓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CMS亚组的舒张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除催眠药物应用这一指标外,高原组中健康亚组和CMS亚组的PSQI各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在高原组中,睡眠时间分值与收缩压呈明显负相关(P<0.05),睡眠效率分值与心率呈明显负相关(P<0.05),睡眠时间分值与血氧饱和度呈明显正相关(P<0.05);CMS评分与收缩压、舒张压、心率、血红蛋白浓度呈明显正相关(P<0.05),与血氧饱和度呈明显负相关(P<0.05);除催眠药物应用这一指标外,PSQI各项评分与CMS评分均呈明显正相关(P<0.05).在高原组的3个亚组中,轻度和中重度CMS亚组的血氧饱和度明显低于健康亚组(P<0.05),而血红蛋白浓度明显高于健康亚组(P<0.05);轻度、中重度CMS亚组睡眠障碍、PSQI总分分值明显高于健康亚组(P<0.05),而中重度CMS亚组的睡眠质量、睡眠时间、睡眠效率和日间功能紊乱分值明显高于健康亚组和轻度CMS亚组(P<0.05).结论 常驻高原部队官兵的睡眠质量与对照组比较明显降低,不仅与高原生活工作经历有关,也与CMS相关.随着CMS症状的加重,睡眠质量不断下降,尤以睡眠效率、睡眠障碍、PSQI总分分值的下降为著.在改善常驻高原部队官兵睡眠质量的同时须加强对CMS的防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