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目的:对直接法测定血清中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与Friedewald公式计算法进行比较,以确定计算法与直接测定法的相关性。方法:通过测定220例甘油三酯(TG)74.52mmol/L的体检人群的高密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同时计算出Friedewald公式法的结果。结果:直接一步法测定法与Friedewald公式计算法相比,计算法比测定法结果略低,但两者具有良好的相关性,与文献相符。结论:Friedewald公式计算法的结果在TG≤4.52mmol/L时结果同样是可靠的(P>0.05)。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测定值与Friedewald公式计算值临床报告的可行性.方法将健康人与心血管病人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测定值与Friiedewald公式计算值进行比较.结果健康人LDL-C测定值与Friedwald公式计算值有好的相关性,而心血管病人的LDL-C测定值与计算值差异显著.结论LDL-L直接法的试剂尚未得到公认,Friedewald公式计算法经济、简便,不失为目前可靠的方法,应努力控询更准确、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贾艳岩  闫焕霞 《河北医药》1997,19(5):302-303
血清总胆固醇(TC)包括高密度、低密度与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LDL-C与VLDL-C)及脂蛋白(a)[Lp(a)]所含胆固醇[Lp(a)-C]。用传统的Friedewald计算LDL-C公式为LDL-C=TC-(HDL-C+VLDL-C),其未考虑Lp(a)-C,实际上是LDL-C与Lp(a)-C之和。从所周知,LDL-C与Lp(a)增高都是冠心病危险因素,所以LDL-C的结果准确性显的尤为重要。为此我们测定了117例血清中甘油三酯(TG)、TC、HDL-C及Lp(a),并对Lp(a)对LDL-C值的影响进行了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 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两种测定方法进行比较,探讨两种方法的可靠性.方法 测定血脂(包括TC、TG、HDL-C)中的含量,根据TG的不同水平对两种方法得出的LDL-C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TG<4.52m mol/L时,两种测定方法无显著性差异(P>0.05);TG>4.52m mol/L时,两种测定方法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有条件的实验室应采用直接测定法测定血中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含量,为临床医生提供准确、可靠的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5.
低密度脂蛋白测定方法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聚乙烯硫酸(PVS)沉淀法测定181例标本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值,并与Friedwald公式的计算结果比较,按三酰甘油(TG)浓度分组,对比两法LDL-C的差异及影响LDL-C值的因素。结果显示,在低浓度TG时两法基本一致,高TG两法差别较大,TG>4.52mmol/L时Friedwald公式计算结果偏低。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家免口服苯妥英锌(PHTZ)对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的影响.方法:家兔分别口服PHTZ和苯妥英钠(PHTS)30d(剂量分别为:6,12,24mg·kg-1·d-1),用酶法测定血清中总胆固醇(TC)和三酰甘油(TG)的含量,HDL-C的测定采用磷钨酸镁盐沉淀后同TC测定法,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用费氏(Friedeuald)公式计算.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服药前后血清及服药后肝中Zn和Cu浓度.结果:PHTZ高、中剂量组分别使血清HDL-C升高76.0%(P<0.01)和52.1%(P<0.01),LDL-C分别降低19.7%(P>0.05)和16.6%(P>0.05),对TC和TG无显著影响.PHTZ使血清HDL-C升高的ED50为12.7mg·kg-1,PHTS使血清HDL-C提高的ED50为23.7mg·kg-1.PHTZ中剂量组使血清Zn浓度下降29.2%,与血清HDL-C上升的百分数呈负相关(r=-0.303 5,P>0.05),使肝脏Zn浓度上升56.2%,与血清HDL-C上升的百分数呈正相关(r=0.726 3,P<0.05),血清和肝脏中Cu无显著变化.结论:PHTZ使家兔血清HDL-C升高比PHTS更明显,ED50比PHTS低,可能与分子结构中的Zn有关.  相似文献   

7.
近年降脂药物研究的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宗锴  李君庆 《医药导报》1994,13(6):263-265
高脂血症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系人体代谢失调所致,临床检验表现为血清总胆固醇(TC)、血清总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复合物(LDL-C)、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复合物(LDL-C)血中浓度高于正常值,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复合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变化与冠心病心梗患者的关联性.方法:选取我院2020-03~2021-03接收的冠心病心梗患者67例作为研究组,选同期健康体检者60例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血脂指标[LDL-C、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变化,并对比不同病情程度间血清LDL-C、TC、HDL-C、TG水平变化,分析血清LDL-C、TC、HDL-C、TG水平与冠心病心梗关联性.结果:研究组血清LDL-C、TC、TG水平高于对照组,血清HDL-C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血清LDL-C、TC、TG水平随病情程度加重而升高,血清HDL-C水平随病情程度加重而降低(P<0.05);经Pearson分析,血清LDL-C(r=0.781)、TC(r=0.763)、TG(r=0.779)水平与病情程度呈正相关,血清HDL-C(r=-0.758)水平与病情程度呈负相关(P<0.05).结论:冠心病心梗患者体内血脂水平异常,其中血清LDL-C、TC、TG水平呈高表达状况,血清HDL-C水平呈低表达状态,且随病情程度加重,血清LDL-C、TC、TG水平随之增加,而血清HDL-C水平随之下降,可为临床病情评估提供可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刘氏降脂化瘀口服液对实验性高脂血症兔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家兔喂高脂饲料连续4周造成高血脂模型,给药组同时灌服刘氏降脂化瘀口服液12,24g/kg,测定给药前及给药2周和4周时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醇(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结果:刘氏降脂化瘀口服液灌胃2-4周可使血清TC和LDL-C水平显著降低,大剂量组(24g/kg),也能降低血清TG。结论:刘氏降脂化瘀口服液对高脂血症兔具有较好的降血脂作用。  相似文献   

10.
甘糖酯对高脂血症大鼠血脂及脂蛋白脂酶的调节作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探讨甘糖酯调节血脂的分子机制。方法以不同剂量甘糖酯(37.8,75.6 mg·kg-1·d-1)给高脂血症大鼠ig给药3周,禁食12 h后,测定大鼠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的浓度变化,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法检测组织中脂蛋白脂酶(LPL)mRNA的表达。结果甘糖酯有降低血清TC,TG和LDL-C,升高HDL-C的作用,同时提高LPL mRNA的表达,且呈剂量依赖性关系。甘糖酯对LPL mRNA转录的促进作用与其降低TC,TG和LDL-C的作用呈正比关系。结论甘糖酯通过促进LPL mRNA转录而调节血脂水平,这可能是甘糖酯降血脂、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等心脑血管疾病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正常妊娠与子痫前期患者血脂代谢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分别检测正常非妊娠妇女、正常妊娠妇女及子痫前期患者血清中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结果正常妊娠期妇女TC、TG、LDL-C高于正常对照组。HDL-C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子痫前期患者血清TC、TG、LDL-C均较正常对照组及正常妊娠组明显增加,HDL-C与正常妊娠组及正常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妊娠期血脂代谢发生明显变化,尤其在子痫前期患者血清TC、TG、LDL-C明显增高,血脂升高到一定水平可能对胎儿有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25羟基维生素D[25-(OH)D]和内脏脂肪素(Visfatin)在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中的作用。方法 224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甲状腺激素水平分为甲状腺功能正常组和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组,每组112例。患者入院后测量身高、体重,计算体重指数(BMI);抽取患者清晨空腹静脉血测定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促甲状腺激素(TSH)、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25-(OH)D、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Visfatin。采用生化分析仪测定FBG、血脂(TG、TC、HDL-C、LDL-C);采用高压液相法测定HbA1c,采用化学发光法测量FT3、FT4、TSH、TGAb、TPOAb、25-(OH)D;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测定Visfatin。比较两组临床及实验室指标,并运用Pearson进行双变量相关分析,以TSH为因变量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影响...  相似文献   

13.
田斌 《医药论坛杂志》2011,(11):157-158
目的探讨血清血脂检测各项指标及胆固醇与高密度脂蛋白比值对冠心病(CHD)诊断的意义。方法已确诊的冠心病患者组196例与健康体检组92例,分别测定血清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结果 TC、TG、LDL-C、TC/HDL-C水平CHD组高于健康体检组(P<0.05),HDL-C低于健康组。结论检测冠心病患者血清血脂水平对预测评估冠心病有一定临床价值,TC∕HDL-C比值对冠心病的诊断可能具有更好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代谢综合征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与血脂的关系.方法: 选取代谢综合征患者35例,另选健康对照组20例,常规测量身高、体重,所有实验对象空腹采血离心取血清测定脂联素、甘油三酯(TG)、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代谢综合征组血清脂联素水平显著降低(P<0.01),血清TG、CHOL、HDL-C、LDL-C、BMI、显著升高(P<0.01).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在代谢综合征组中血清脂联素与TG、CHOL、LDL-C、BMI、年龄呈负相关,与HDL-C呈正相关(P<0.05).结论: 低血清脂联素水平与脂类代谢紊乱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血浆脂联素和胰岛素水平与儿童肥胖症发病的关系.方法 选择2007年4月-2010年10月来南阳市中心医院初诊并住院诊治的肥胖儿童40例和健康儿童50例,设为肥胖组及对照组.测定两组的空腹血清脂联素、胆固醇、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血糖和胰岛素,...  相似文献   

16.
孟群  汪岱迪  金卫红 《药品评价》2004,1(5):364-365
目的评价杨树皮不饱和脂肪酸对实验性高脂血症大鼠血脂的影响。方法将雄性大鼠60只,随机分成6组,即:基础饲料对照组(1),病理模型组(2),杨树皮不饱和脂肪酸高剂量组(3)、中剂量组(4)、低剂量组(5)及烟酸阳性对照组(6),连续给药15d,末次给药后14h分离血清,测定血清中TC、TG、LDL-C、HDL-C的浓度。结果杨树皮不饱和脂肪酸能显著降低实验性高脂血症大鼠的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和低密度脂蛋白的胆固醇(LDL-C)水平,而对血清中高密度脂蛋白的胆固醇(HDL-C)含量有升高作用。结论杨树皮不饱和脂肪酸具有调节血清TC、TG、HDL-C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磷钨酸-镁沉淀法(PTA-Mg)与直接测定法的线性相关性.方法将PTA-Mg法、直接测定法及参考方法硫酸葡聚糖50-镁沉淀(DS50-Mg)法进行比较,并分析其线性范围、精确度和干扰因素.结果PTA-Mg法(Y)与直接测定法(X)相关良好,Y=0.971X-0.018,r=0.975,HDL-C浓度为2.48mmol/L范围内线性良好,r=0.999,HDL-C两组低、中、高值血清标本(0.65、1.32、2.41;0.74、1.45、2.48mmol/L)的批间和批内的CV值分别为3.91%、0.99%、2.13%和2.36%、1.12%、2.28%.浓度为4.52mmol/L的甘油三脂并不影响PTA-Mg法、9.04mmol/L不影响直接测定法测定.结论直接测定法测定简单易用、价格高;PTA-Mg法需沉淀,但准确度高、价格便宜,仍不失为中、小医院使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血清γ-谷氨酰转移酶(GGT)的变化及与血脂的关系,分析冠心病GGT升高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Olympus AU27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726例冠心病患者的血清GGT、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按GGT测定值分为4级,逐级分析GGT与血脂的关系。结果726例冠心病患者中,GGT升高者143例,异常率19.67%。男性患者GGT异常率为19.57%,女性患者异常率为19.87%,男女患者间GGT异常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1,P>0.05)。男性冠心病患者血清TC、TG、LDL-C水平随着GGT活性升高而增高且血清GGT的不同级组间与TC、TG、LDL-C含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3.76,P<0.05;F=5.32,P<0.01;F=3.02,P<0.05);而女性冠心病患者GGT不同分级组间血脂水平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冠心病患者血清GGT水平升高,且男性患者GGT与TC、TG、LDL-C水平相关,而提示血清GGT升高有可能是冠心病的一种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黄姜水提取物(WED)对由高脂高胆固醇致家兔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方法 采用高脂高胆固醇饲喂法建立家兔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分别测定正常对照组、高脂模型组、WED低、中、高剂量组血清中TC、TG、LDL-C、HDL-C、MDA的含量及SOD的活性,采用大体染色计算脂肪斑块面积、组织切片观察.结果 WED均能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20.
<正>低密度脂蛋白(LDL-C)是动脉粥样硬化性的重要危险因素,LDL-C升高与冠心病发病率呈正相关,是冠心病的重要分析指标之一。目前,许多实验室大多数是根据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C)数值通过Friedewald公式计算得出LB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