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宗教信仰在藏民心中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香烟缥缈的寺庙是藏区的一大景色,寺庙由于其特殊的精神涵义和文化表征,在藏式建筑中占有非常重要地位.据统计,在上世纪 50 年代前,全藏区有 2700 多座寺庙,住寺和游方僧尼达 30 多万人,占藏族总人口的四分之一,几乎每村都有寺庙.所以"青藏建筑"专栏的讨论就从藏式寺庙开始.  相似文献   

2.
吕江波  张琦 《华中建筑》2011,29(9):45-48
当代佛教寺庙建筑如何既体现佛教精神,又具有时代特征?该文选择当代寺庙的两个典型案例,与传统寺庙形式相比较,分析当代寺庙建筑如何进行设计创新.论文以当代文化视角,阐述了传统寺庙建筑的格局与不足,通过台湾中台禅寺和法鼓山案例,探讨了当代寺庙建筑设计在三方面的变化:一是建筑功能上,使用空间的调整;二是建筑形式上,对时代的回应...  相似文献   

3.
大同市作为第一批入选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的城市,遗存有大量的寺庙建筑。在大同大规模古城更新背景下,寺庙建筑作为古城建筑遗产的代表,成为第一批进行修复的历史建筑,其保护更新方式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文章简述了大同古城寺庙建筑的保护历程,并对当前保护更新后的寺庙建筑建设规模进行了统计与对比,综合分析了大同古城寺庙建筑的更新模式,并对大同古城寺庙建筑的更新策略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4.
蔺恒 《浙江建筑》2007,24(11):7-9
寺庙建筑是中国古代建筑中具有重要地位的建筑,因其级别仅次于皇家建筑,故规划及单体设计均有严格的制式和严谨的布局方法。宋式寺庙建筑是以宋代《营造法式》为指导的建筑,展现了中国古代建筑的博大精深。  相似文献   

5.
寺庙建筑是徽州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历史原因,徽州寺庙建筑遗存量相对较少,但其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文化价值、宗教价值和突出的地城文化特征.该文以歙县丛林寺为例,分析其建筑结构特征、彩画形制及典型的文化特征、突出的文化价值,并从综合性研究、真实性与完整性保护、合理展示与利用三个方面对丛林寺建筑遗产的保护与利用提出了建议,以期为徽州寺庙建筑遗产的保护及利用做出有益的探讨.  相似文献   

6.
九华山寺庙建筑卓著,它是我国四大佛教重地之一,位于安徽省青阳县境内。山上寺庙最早建于东晋,到明清极盛时期,大小寺庙有二三百座。现存寺庙56座,大都在明清时期重建,其中主要寺庙有肉身宝殿、化城寺、祗园寺、地藏禅林等。九华山寺庙众多,建筑风格独特,寺庙虽规模不大,确庄严雄伟。在建筑造型上采用宗教建筑气氛与地方格调色彩相结合,很有皖南建筑独特的风韵。九华山寺庙建筑,以它的灵活布局,建筑与自然的结合,丰富的皖南格调,而独具一格,名列于世界佛教寺庙建筑之林,成为中国寺庙建筑的光辉遗产。  相似文献   

7.
通过杭州慧因高丽寺可行性方案的论证、规划,设计、建设过程,提出文化庙的概念,即以寺庙建筑为载体、以宗教文化为基调,采用博物馆的陈设手段,非宗教活动场所的建筑类型.其本质是寺庙、博物馆、旅游景点三位一体的相互融合.其建筑设计和展陈设计理念渗透寺庙、博物馆和旅游景点的元素和符号.  相似文献   

8.
西藏的宫殿、寺庙、佛经、唐卡、酥油花、以及传统建筑和令人目眩的藏族服饰、头饰等等,到处都弥漫着浓浓的宗教色彩.由于历史上政教合一的社会制度,城镇大都是以佛教经堂为中心发展起来的,城镇与寺庙结合一体.拉萨,藏语意为"神圣的土地",从公元7世纪以来,一直是西藏政治文化宗教的中心.建在拉萨市内普陀山上的布达拉宫,是其最辉煌的宫殿建筑.  相似文献   

9.
西藏特殊的高海拔低压低氧环境,使得早期火灾的燃烧、发展特点与内地有一定的差别。同时,以布达拉宫为代表的西藏寺庙,其内部格局和空间结构也与现代建筑有所区别。因此,对于各种火灾探测器在高原寺庙类建筑中的适用性研究是必要的,其研究成果可以为高原文物建筑的火灾报警设计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0.
苯教是西藏的原始宗教,其教义与思想对西藏传统文化有深刻影响,并且延续至今。该文以实地调研的苯教寺庙梅日寺、热拉雍仲林寺和孜珠寺为实例分析,试图从建筑学的角度对其寺庙内具有教育功能的建筑类型进行归纳,并将其分为诵经大殿、扎仓学院、辩明学院、内明学院、禅修学院和辩经广场等六部分。通过对其建筑和经院教育特点进行分析与论述,使读者能够明晰苯教寺庙的教育建筑单元体系,并对这一古老宗教的教育建筑单元有所了解。  相似文献   

11.
牛婷婷  汪永平 《华中建筑》2010,28(12):159-162
寺庙作为宗教活动的物质载体,从佛教传入西藏到今天,经历了不同的发展时期。该文以藏传佛教发展的三个主要时期为阶段,分析在萌芽期、发展期和繁盛期拉萨地区寺庙建筑的发展情况。并通过对史料和现存寺庙建筑相关数据的整理,总结在各个时期拉萨地区寺庙建筑的特点。  相似文献   

12.
从西藏地域文化"轮回转世"的原生视角,以布达拉宫为研究对象,结合藏传佛教轮回转世的生死观,对卫藏地区各历史时期中代表性宫殿、宗堡、寺庙等地标建筑"空间-文化"的价值关联性进行了系统梳理。并透过布达拉宫建筑形态生成的过程逻辑,进一步总结出其历史层积的形意互化机制。  相似文献   

13.
《城市规划》1989,(3):49-50
<正> 千山风景名胜区位于辽宁省中部,西距鞍山市中心25公里,北至辽阳市30公里,规划面积为72平方公里。该风景区是以自然景观、寺庙建筑为特色的山岳型风景名胜区。 据史料记载:早在1300年前,千山就有了寺庙建筑,随着年代的推移,逐渐形成了以号称“九宫八观十二茅庵五大禅林”为主体的寺庙建筑群,成为辽东风景名胜之首,素有“无峰不奇、无石不峭、无寺不古”之誉。 千山规划的指导思想是以保护其自然景  相似文献   

14.
由于政教合一的特殊历史背景,西藏的一些寺庙不仅是宗教活动的载体,也是政治活动的中心。随着政教合一制度的灭亡,西藏寺庙又回复成为宗教活动场所,正确审视那些曾经作为西藏政治活动核心的宫殿建筑将有助于更好地研究西藏宫殿建筑的发展轨迹。该文以萨迦南寺和哲蚌寺的甘丹颇章为例,从历史背景、与寺庙的关系以及建筑本身的空间特点等几个方面分析它们作为寺庙中的宫殿建筑的特色。  相似文献   

15.
西藏是一个全民信奉宗教的民族,宗教伴随着藏族人民的生活而存在,在西藏最原始的宗教便是苯教,如今关于苯教的起源时间尚无精确定论,但其对西藏文明发展的历史却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苯教在西藏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曲折和漫长的过程,其载体寺庙建筑也随之兴衰变化。该文以卫藏地区著名苯教寺庙热拉雍仲林寺为研究对象,从建筑学的角度分析该寺庙的选址布局和建筑形制特点,包括其建筑的平面特点、空间特点、结构特点、材料特点等,让读者能够对该寺院有更深入的了解。  相似文献   

16.
金璟 《今日消防》2021,6(4):86-87
寺庙的消防安全防范具有其特殊性,因此必须结合寺庙特殊的建筑结构及其地形情况制定相应的消防措施,注重预防寺庙的消防事件,提高寺庙安全性。本文分析了小昭寺的消防安全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17.
传统寺庙建筑群往往受到各宗教教义影响而形成一种综合排布方式。各寺庙之间形成意匠的对应与空间的呼应。本文以金石文献为依据,通过梳理历史源流,分析得出白塔山古建筑群经过元明、清以及1958年之后三个大的时间节点的发展演进,在此过程中古建筑群的形成自始至终受到易经"地天泰"卦风水学的影响,最终形成了白塔山古建筑群现有的寺庙建筑组群空间格局形态。从而揭示了寺庙古建筑群文化空间形成的一些规律。  相似文献   

18.
重庆温泉寺及其寺庙园林史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重庆温泉寺庙园林为例,说明现在重庆园林布局仍以寺庙建筑为中心,组成严整的东西对称格局,其建造充分体现了“天人合一”的思想境界和“道”的自然无为的原则。  相似文献   

19.
寺庙园林环境的构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我国的寺庙,常常是以园林化的寺庙建筑和自然环境结合,形成园林化的寺庙环境。建筑和自然环境之间存在着种种矛盾,如何妥善地、巧妙地处理这些矛盾,是开发寺庙园林环境和经营风景的重要课题,对此问题的探讨,对我们今天的园林规划,风景区开发无疑是有借鉴意义的。  相似文献   

20.
楚超超 《华中建筑》2007,25(12):155-158
新加坡佛教主要是由早期的中国移民传入的,他们的民族风俗及宗教信仰形成了新加坡早期宗教信仰,他们建造的早期寺庙建筑成为新加坡传统佛教建筑的雏形.该文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新加坡传统佛教寺庙的类型及实例.随着新加坡佛教的发展及其他因素的影响,现代佛教建筑也大大迥异于传统寺庙,文章探讨了影响新加坡现代佛教发展的因素,及现代佛教建筑的发展,试图揭示其变迁历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