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重庆建筑》2015,(2):1-1
<正>《华中建筑》01/2015旧城更新中城市肌理的微观呈现旧城区更新过程中,文脉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而城市肌理作为文脉的重要表征方式,理应受到足够的重视。该文通过分析城市肌理对城市发展的作用及肌理在街区层面上的微观表达,指出了城市肌理在延续文脉的基础上实现城市有序更新的重要性。结合在武昌旧城解放路商业街的调查研究和更新实践,针对旧城保护更新与城市发展的矛盾,提出了一种以城市肌理作为指导,用建筑比例和街区尺度等要素为手段的旧城区更新方法,  相似文献   

2.
旧城区更新过程中,文脉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而城市肌理作为文脉的重要表征方式,理应受到足够的重视。该文通过分析城市肌理对城市发展的作用及肌理在街区层面上的微观表达,指出了城市肌理在延续文脉的基础上实现城市有序更新的重要性。结合在武昌旧城解放路商业街的调查研究和更新实践,针对旧城保护更新与城市发展的矛盾,提出了一种以城市肌理作为指导,用建筑比例和街区尺度等要素为手段的旧城区更新方法,为旧城区更新提供了一种思路。  相似文献   

3.
倪阳  姚汉 《建筑与文化》2021,(10):156-158
旧城是一个城市重要的文化遗产和历史传承的物质载体,一个区域的城市肌理往往表达了旧城蕴含的物质价值、经济价值和文化价值.文章以对恩宁路旧城发展的追溯与反思为前提,以对城市肌理的研究和剖析为基础,对恩宁路多宝段建筑的更新设计进行研究,从空间布局、建构与材料、城市界面、内外空间关联等方面对设计进行研究,力求延续旧城肌理的同时完成建筑的当代性表达,对旧城更新的可能性做出探索与讨论.  相似文献   

4.
在北京,以胡同四合院为代表的旧城历史街区的保护更新一直是城市发展中的热点与难点问题。随着社会的逐步多元化,旧城更新面临的挑战不再单纯局限于旧城肌理和文物建筑的保护,更涉及到拆迁补偿、住房保障、社区保存、居民参与等诸多方面,从而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复杂性。从本质而言,这些  相似文献   

5.
城镇肌理是城镇社会生活的空间表征,反映了城镇居民的生活生产方式与生活所面临的问题。文章以南平市顺昌县的旧城区为例,分析旧城住区的建筑肌理,从旧城以往发展脉络中梳理旧城现有环境问题,依此探索小城镇旧城居住环境适宜的更新方向与目标,对旧城的环境整治提出相应建议与措施。  相似文献   

6.
论城市肌理的延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鸿志 《山西建筑》2010,36(20):17-19
研究了城市肌理的分裂与融合对城市形态及城市意象的影响,并从建筑排序、绿地、道路等肌理的组成要素方面深入探讨在新一轮的城市建设中如何避免城市肌理的分裂,提出在对旧城更新的规划中,应该充分考察原来的城市肌理,进而在新的规划中整合原有肌理,创造出新的城市肌理,使得城市的历史文脉得以传承。  相似文献   

7.
解读国外历史地段更新的典型案例,研究历史地段更新中的城市肌理,剖析其肌理生成、空间发展、形态特点等内容,梳理出延续、生长、重塑3种处理历史地段中新旧城市肌理的方法,促进历史地段"新"与"旧"成为"对立统一"的整体。  相似文献   

8.
赵宁  华晨  范理扬 《华中建筑》2008,26(3):172-175
在日益升温的旧城更新与改建浪潮中,探索平衡各种矛盾的城市更新与改造模式,是中国旧城住区再开发的首要难题.旧城住区更新与改造并没有通则式的模式,该文以杭州市劝业里改造与更新为倒,旨在探索适应我国国情的旧城住区改造与更新的方法和过程。项目依据现场调查,从社会学和类型学两个角度,对劝业里旧城住区更新与改造的开发模式选择、规划设计方法以及建筑设计思路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最终提出开发老年公寓和老少居型住宅区的开发模式,并在规划与建筑设计中延续传统住区肌理,保存活的传统场所感。  相似文献   

9.
旧城住区改造与更新探索——以杭州劝业里为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赵宁  华晨  范理扬 《华中建筑》2008,26(3):172-176
在日益升温的旧城更新与改建浪潮中,探索平衡各种矛盾的城市更新与改造模式,是中国旧城住区再开发的首要难题.旧城住区更新与改造并没有通则式的模式,该文以杭州市劝业里改造与更新为倒,旨在探索适应我国国情的旧城住区改造与更新的方法和过程。项目依据现场调查,从社会学和类型学两个角度,对劝业里旧城住区更新与改造的开发模式选择、规划设计方法以及建筑设计思路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最终提出开发老年公寓和老少居型住宅区的开发模式,并在规划与建筑设计中延续传统住区肌理,保存活的传统场所感。  相似文献   

10.
王鑫 《规划师》2003,19(11):65-68
在全球化语境中,青岛旧城更新应保持历史文化名城的地方性和多样性,维护旧城不同时代多种风格建筑新旧对立混合并存的建设格局,对整体街区环境意象和旧城格局肌理的宏观控制,使传统街区在有机更新中适应现代生活。  相似文献   

11.
地段在北京 地段位于北京旧城中轴线北段的地安门片区.是25片旧城保护区之一。旧城胡同四台院肌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地段在地安门 地段位于南锣鼓巷.与周边的鼓楼、后海、地安门形成了著名的北京北中轴线传统文化旅游区。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城市快速发展和建设,旧城更新、旧城改造成为城市设计重要内容之一,如何掌握城市发展与城市更新之间的关系成为重中之重。城市老城区重点片区的保护和更新的最终目的是在保护的基础上,使得该片区体现城市特色和风貌并得以发展、延续。许多城市在旧城区的更新过程中破坏了原有的城市肌理,盲目的商业开发,使得"千城一面"的现象屡见不鲜。本文通过基于城市肌理保护的视角对济南老城区的空间进行研究,分析如何从空间的角度来延续济南老城区的场所精神,进而起到保护济南老城区历史文化遗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张轲访谈     
<正>WA:您如何看待北京旧城的更新现状?张轲:首先,北京旧城中过去发生的和正在进行的改造多数是整片区域或整条街巷的改造,规模和尺度很大,与之对应的是"大拆大建",这样无法实现有机的更新。其次,房地产开发商作为操作主体,既要开发历史地段,又要在经济上切实可行,他们就建造比现有地段大3倍的建筑面积,即所谓的"拆一建三",这在城市肌理和尺度上会对原有  相似文献   

14.
杨凌  张凯莉 《城市建筑》2023,(1):97-101
北京建城历史悠久,北京旧城是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建设思想的标志性代表。本文通过空间句法(Depthmap)对北京旧城各个历史时期的城市形态演变进行整合度、选择度等分析,探究其不同阶段城市形态演变规律特征与内在动因,并在此基础上为未来的旧城更新保护提供更多的经验,规避旧城更新中不合理之处。  相似文献   

15.
马非 《华中建筑》2011,29(4):155-158
该文关注的是福州的旧城保护和城市更新问题文章由城市肌理的三个构成元素:"群落"、"骨架"、"界面"入手,运用"类型--形态学"分析方法,对福州旧城肌理的过去和现在进行深入的研究,对未来的形态提出构想并力求传承历史文脉,以求塑造福州城市的独特意象.  相似文献   

16.
旧城更新中街区结构融入城市肌理的方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旧城肌理是长期历史发展的结果,它不但是社会生活的结晶,也是形成城市历史特色的物质载体,新的元素如何介入其中,并处理好继承和发展的关系,是旧城更新的重要课题,本主要从城市形态的角度,结合实例探讨街区结构融入城市肌理的方式。  相似文献   

17.
生态视野下的北京旧城更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北京旧城最有价值的、最值得保护的部分是胡同+四合院+树木所构成的自然与社会和谐共生的生态系统;文章提出必须改变视点、明确立场,将旧城保护上升到可持续发展的高度来认识,以恢复旧城生态系统为目标,对旧城肌理进行“局部保护、整体重建”。  相似文献   

18.
以北京西城区北新华街街道环境整改工程为例,积极探索适合旧城保护和复兴的危房改造模式,停止大拆大建。在保持旧城传统街道肌理和尺度的前提下,制定旧城的交通政策和道路规划,建立并完善适合旧城保护和复兴的综合交通体系。  相似文献   

19.
从北京平安大街的现状调研出发,以城市设计的视角探讨城市交通、城市文化、城市公共空间对旧城改造的影响,认为保持旧城肌理、展示城市文化精髓和创造丰富的城市街道,在传统街区改造中起着重要作用,并提出相应的改造策略。  相似文献   

20.
正本刊讯2016年3月19日,历史名城与青年一代:北京旧城保护更新与社区营造民间志愿团体工作交流论坛在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垂花门大厅成功举办。论坛由北京市西城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委员会——青年工作者委员会、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北京市西城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促进中心主办,爬山虎工作室、旧城吃喝玩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