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灵龟八法配合辨证选穴针刺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0例变应性鼻炎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灵龟八法配合辨证选穴针刺治疗)和西药组(布地奈德鼻喷雾剂治疗),每组30例。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后4周患者鼻部症状积分(TNSS)、鼻部伴随症状评分(TNNSS)及生活质量评分(RQLQ)的变化,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针刺组总有效率为93.3%,西药组为76.7%,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后4周,两组TNSS、TNNSS和RQLQ均较同组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针刺组均低于西药组(P0.05)。结论灵龟八法配合辨证选穴针刺治疗变应性鼻炎能改善鼻部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疗效优于鼻喷雾剂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扶正祛风汤治疗中-重度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探讨其可能的起效机制。方法选择2018年5月—2018年12月于该院诊治的120例肺气虚寒证中-重度变应性鼻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吸入布地奈德鼻喷雾剂,2μg/d,2周后剂量调整为1μg/d;观察组患者则给予自拟扶正祛风汤口服,连续治疗1个月为疗程。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评价变应性鼻炎的相关临床症状,用鼻腔结膜炎患者生活质量问卷(RQLQ)评价患者生活质量,测定血清中总Ig E水平,随访3个月、6个月统计复发情况。结果对照组的有效率75.0%(45/60)明显低于观察组患者90.0%(54/60)(P 0.05);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的鼻部症状、眼部症状均有所改善,评分均有所下降,以观察组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患者的RQLQ评分较治疗前降低显著,观察组患者的RQLQ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两组患者的血清中总Ig E水平明显下降,以治疗4周后的总Ig E水平最低(P 0.05);组间同一时间点对比,以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对照组随访3个月的复发率分别为8.57%(3/35)、30.00%(6/20),随访6个月的复发率分别为14.29%(5/35)、45.00%(9/20),以观察组的复发率显著低于同期对照组(P 0.05)。结论自拟扶正祛风汤治疗中-重度变应性鼻炎(肺气虚寒证)疗效确切,能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其机制与抑制Ig E分泌以纠正免疫紊乱、减轻过敏反应有关,值得临床深入研究运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自拟扶正祛风汤治疗中-重度变应性鼻炎(肺气虚寒证)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2018年5月—2018年12月于本院就诊的120例中-重度变应性鼻炎(肺气虚寒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单纯给予布地奈德鼻喷雾剂治疗,观察组患者则给予自拟扶正祛风汤口服,2周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对比两组治疗的临床效果,记录鼻部症状的改善时间,评价治疗前后患者的生活质量,监测血清中免疫球蛋白E(immunoglobulin E,Ig E)、白细胞介素-8(interleukin-8,IL-8)、白细胞介素-31(interleukin-31,IL-31)水平,记录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的有效率91. 67%与对照组的有效率76. 67%相比明显升高(P 0. 05);组间比较,观察组患者经治疗后喷嚏、流涕、鼻痒、鼻塞等症状的改善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 0. 05)生活质量RQLQ评分、血清中Ig E、IL-8、IL-31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不良反应率6. 6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不良反应率21. 67%(P 0. 05)。结论:自拟扶正祛风汤治疗中-重度变应性鼻炎(肺气虚寒证)疗效肯定,利于促进鼻部不适症状缓解,减轻困扰程度,提高生活质量,其机制可能与干预血清中Ig E、IL-8、IL-31含量以鼻黏膜免疫性炎症损伤有关,且用药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深入探究。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小儿推拿联合耳穴治疗儿童变应性鼻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42例变应性鼻炎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1例,对照组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予小儿推拿联合耳穴治疗,2组疗程均为1个月.观察2组治疗前后血清总免疫球蛋白E(IgE)、变应性鼻炎相关生活质量问卷(RQLQ)和视觉模拟评分(VAS)水平变化,并...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补阳疗嚏汤治疗变应性鼻炎肾阳亏虚证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240例变应性鼻炎肾阳亏虚证患者随机分为中药组、西药组和联合组,各80例。分别口服补阳疗嚏汤、西替利嗪及补阳疗嚏汤联合西替利嗪,疗程均为8周。观察各组患者治疗前后VAS、RQLQ评分和中医证候评分,检测血清IgE、血液EC、鼻分泌物EC;比较各组患者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期间脱落9例。联合组总有效94.74%,显著高于中药组的85.71%和西药组的84.62%(P0.05)。联合组VAS、RQLQ、中医证候评分及血清IgE、鼻分泌物EC改善均显著优于中药组和西药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中药组(1.3%,1/77)联合组(9.2%,7/76)西药组(34.6%,27/78)。结论:补阳疗嚏汤治疗变应性鼻炎肾阳亏虚证安全有效,联合西替利嗪能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加减对肺经郁热型变应性鼻炎Th1/Th2、Th17、Treg细胞的影响。方法将100例肺经郁热型变应性鼻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50例给予布地奈德治疗,观察组50例在此基础上加用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加减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症状体征VAS评分,生活质量问卷调查表(QLQ-C30)评分,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5(IL-5),白细胞介素-10(IL-10),白细胞介素-17(IL-17),干扰素-γ(IFN-γ)及总免疫球蛋白E(IgE)水平,统计2组临床疗效和随访复发情况。结果 2组治疗后喷嚏、鼻涕、鼻塞及鼻痒积分,IL-4、IL-5、IL-17及IgE水平均显著降低(P均0.05),躯体功能、心理功能及物质生活状态评分,IL-2、IL-10及IFN-γ水平均显著提高(P均0.05),且观察组治疗后以上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随访3个月和6个月复发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加减治疗肺经郁热型变应性鼻炎可有效减轻鼻部症状体征,提高日常生活质量,调节Th1/Th2、Th17、Treg细胞水平,且有助于降低远期复发风险。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真武汤加减联合艾灸治疗肾阳虚型变异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3月佛山市中医院收治的肾阳虚型变应性鼻炎患者13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真武汤加减联合艾灸治疗,疗程为4周。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鼻炎症状评分、鼻结膜炎生命质量调查问卷(RQLQ)、血清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5(IL-5)、白细胞介素-10(IL-10)、白细胞介素-17(IL-17)、γ干扰素(IFN-γ)、免疫球蛋白(IgE)、CD4+、CD8+、CD4+/CD8+水平和鼻腔黏膜分泌物嗜酸性粒细胞(EOS)计数。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2组的中医证候积分、鼻炎症状评分、RQLQ评分及IL-4、IL-5、IL-17、IgE、CD8+、EOS计数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均P<0.05);2组的IL-2、IL-10、IFN-γ、CD4+、CD4+/CD8+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真武汤加减联合艾灸治疗肾阳虚型变应性鼻炎可以改善临床症状,提高生命质量,调节Th1/Th2、Th17/Treg、CD4+/CD8+免疫平衡。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针刺、西替利嗪联合曲安奈德喷雾剂治疗变应性鼻炎疗效及对RQLQ评分、slgE、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132例变应性鼻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予以西替利嗪联合曲安奈德喷雾剂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针刺诊疗,观察两组治疗前、治疗2周、4周后鼻炎生活质量问卷(RQLQ)评分、血清特异性IgE水平、症状体征VAS评分及血清炎症因子(IL-4、IL-12、IL-17及IL-25),并统计两组治疗2周、4周后临床疗效。结果:治疗2周后,两组患者RQLQ评分、slgE水平、VAS评分及IL-4、IL-17、IL-25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IL-12水平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4周后,两组以上指标改善情况显著优于治疗2周后水平(P<0.05),且观察组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4周后观察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西替利嗪联合曲安奈德喷雾剂治疗变应性鼻炎疗效显著,可改善slgE、炎症因子水平,减轻患者鼻部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分析加味苍耳子散辅助糠酸氟替卡松鼻用喷雾剂治疗小儿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变应性鼻炎患儿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糠酸氟替卡松鼻用喷雾剂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加味苍耳子散治疗,疗程均为2周,连续治疗2个疗程。记录分析2组患儿治疗前后鼻部症状评分和眼部症状评分情况、鼻阻力值、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血清总免疫球蛋白IgE及IFN-γ/IL-4水平。结果:治疗后2组患儿的鼻部症状及眼部症状评分、鼻腔总阻力值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血清总IgE水平显著下降及IFN-γ/IL-4水平显著升高(P0.05)。且治疗后研究组患儿的鼻部症状评分、鼻腔总阻力值、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IgE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及IFN-γ/IL-4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味苍耳子散辅助糠酸氟替卡松鼻用喷雾剂治疗小儿变应性鼻炎临床疗效显著,联用比单用效果更佳,且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  相似文献   

10.
王诗思  夏纪严 《四川中医》2020,38(1):172-175
目的:观察固本祛风汤治疗变应性鼻炎(AR)疗效及对血清IL-17(白细胞介素-17)和IL-23(白细胞介素-23)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耳鼻喉科收治的80例AR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予以布地奈德鼻喷雾剂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固本祛风汤治疗,两组疗程均为4周。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视觉模拟量表评分(VAS)、鼻部症状总评分(TNSS)、鼻黏膜炎相关生活质量问卷评分表评分(RQLQ)以及中医症候评分,并测定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清IL-17、IL-23及特异性IgE水平,随访1个月,比较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各项中医症候积分及总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VAS、TNSS及RQLQ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血清IL-17、IL-23及特异性IgE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固本祛风汤可显著提高AR的临床疗效,改善临床症状与生活质量显著,可有与降低炎性因子水平有关,且安全无毒副反应。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鼻内针刺联合中药序贯疗法治疗中-重度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疗效,及对细胞因子、嗅觉功能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80例患者按1∶1∶1∶1比例分为西药组、鼻内针刺组、中药序贯疗法组和联合组各45例。西药组予糖酸莫米松鼻喷雾剂,鼻内针刺组针刺双侧内迎香、鼻丘,中药序贯疗法组予中药熏蒸鼻部,联合组采用鼻内针刺联合中药熏蒸鼻部,4组均连续治疗2周。分别观察4组治疗前后鼻部症状积分(TNSS)、鼻伴随症状积分(TNNSS)、嗅觉功能评分、嗜酸性粒细胞计数(EOS)、IgE及血清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4、γ干扰素。监测4组患者治疗期间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 联合组总有效率(88.89%)高于西药组(71.11%)、鼻内针刺组(75.56%)、中药序贯疗法组(73.3%),4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组患者治疗后TNSS、TNNSS、嗅觉功能评分及EOS、IgE均下降(P<0.05),且联合组明显低于其他3组(P<0.05)。4组患者治疗后γ干扰素含量较治疗前升高、白细胞介素-4含量较治疗前降低,且联合组治疗后改善情况优于其他3组(P<0.05)...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健脾通窍丸治疗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作用机理。方法:按参考文献复制变应性鼻炎大鼠模型,观察健脾通窍丸对大鼠鼻部症状、血清总IgE、IL-4含量的影响。结果:健脾通窍丸对大鼠鼻部症状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能显著降低总IgE、IL-4值,与模型组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1);治疗组与阳性对照组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健脾通窍丸对变应性鼻炎具有治疗作用,其作用机理与抑制血清总IgE、IL-4值的产生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少阳枢机针法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变应性鼻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口服氯雷他定片+布地奈德鼻喷剂,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少阳枢机针法治疗,每周2次,疗程4周。观察两组治疗后及随访3个月的疗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鼻症状量表(TNSS)评分和鼻结膜炎生活质量问卷(RQLQ)评分变化。结果:治疗后及随访3个月,两组TNSS评分均有明显改善(P<0.05),其中观察组评分改善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RQLQ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随访3个月,观察组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及随访3个月,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显效率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少阳枢机针法治疗变应性鼻炎,近期疗效与西医综合治疗相当,对鼻部症状有明显的缓解作用,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且远期疗效更佳。  相似文献   

14.
推拿联合中药治疗儿童变应性鼻炎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徐慧贤  沈志勇  陈舒  邵傲凌 《新中医》2018,50(3):135-138
目的:观察推拿联合中药治疗儿童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90例变应性鼻炎患儿,随机分为推拿+中药组、中药组和西药组,每组30例。3组患儿分别予鼻病推拿术联合中药口服、单纯口服中药、口服氯雷他定片联合糠酸莫米松喷雾剂喷鼻治疗,疗程均为2周。观察患儿治疗结束和随访1月时症状体征的改善情况,并评估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结束时,3组症状体征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推拿+中药组症状体征积分均低于中药组和西药组(P0.05);中药组与西药组症状体征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月,3组症状体征积分均较治疗结束时提高(P0.05);推拿+中药组症状体征积分均低于中药组和西药组(P0.05);中药组症状体征积分与西药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时,推拿+中药组总有效率93.3%,中药组总有效率60.0%,西药组总有效率73.3%。推拿+中药组总有效率均高于中药组和西药组(P0.05);中药组总有效率与西药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月,推拿+中药组总有效率86.7%,中药组总有效率33.3%,西药组总有效率0。推拿+中药组总有效率均高于中药组和西药组(P0.01);中药组总有效率高于西药组(P0.01)。结论:推拿联合中药口服治疗变应性鼻炎疗效满意,效果维持时间比单纯使用中药或西药长。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中药调理体质对中重度持续性变应性鼻炎患者临床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21例阳虚质、气虚质中重度持续性变应性鼻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1例)和对照组(60例),治疗组给予中药免煎颗粒调理体质联合西药常规治疗,对照组给予西药常规治疗,疗程4周,随访6个月。观察两组患者治疗4周及随访6个月时鼻部症状[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AS)总评分、生活质量总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与本组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4周、随访6个月时VAS和RQLQ总评分均降低(P0.05),随访6个月时对照组VAS及RQLQ总评分较4周时有升高(P0.05);与对照组同期比较,治疗组患者治疗4周及随访6个月时VAS总评分及RQLQ总评分均降低(P0.05)。治疗4周时及随访6个月时治疗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1.80%、85.25%,对照组分别为76.67%、56.67%,与本组治疗4周时比较,随访6个月时对照组总有效率降低(P0.05);与对照组同期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均提高(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均未出现鼻中隔穿孔、腹泻、腹痛、食欲减退及皮疹等不良反应。结论通过中药调理体质治疗中重度持续性变应性鼻炎患者可以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温肺止流丹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0例肺气虚寒型常年性变应性鼻炎患者,随机分为中药治疗组30例,口服温肺止流丹,西药对照组30例,口服西替利嗪。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改善情况。结果:中药治疗组总有效率96.67%;西药对照组总有效率93.33%。2组近期疗效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温肺止流丹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明显,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鼻内针刺治疗变应性鼻炎(AR)的疗效,并探究其作用机制。方法将161例中重度AR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针刺组(81例)和对照组(80例)。针刺组采用鼻内针刺治疗(经鼻内镜针刺双侧鼻腔内迎香穴),留针20 min,隔天1次;对照组每日口服氯雷他定片联合布地奈德鼻喷剂喷鼻治疗,两组均治疗14天。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总体症状及鼻部症状视觉模拟量表(VAS)、鼻-结膜炎相关生活质量问卷(RQLQ)评分的变化;采用ELISA法检测治疗前后针刺组患者血清IgE含量及鼻腔分泌物P物质(SP)、血管活性肠肽(VIP)、神经肽Y(NPY)的含量。结果与本组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VAS和RQLQ总评分均明显下降(P<0.05),针刺组患者血清IgE及鼻腔分泌物SP、VIP含量均明显下降(P<0.05),鼻腔分泌物NPY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有效率及VAS、RQLQ总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数患者认为鼻内针刺疼痛程度较轻,可以耐受;且患者出血量不多,易止,未见其他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鼻内针刺可明显改善持续性中重度AR患者的鼻部症状,并提高其生活质量,其作用机制可能为通过调控鼻黏膜神经功能,并以神经肽为介质,经神经—免疫网络通调节免疫应答,从而降低神经源性炎症程度以有效改善AR症状。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温针灸联合依巴斯汀和布地奈德喷鼻剂治疗变应性鼻炎疗效及对血清胸腺基质淋巴生成素(TSLP)、白细胞介素-13(IL-13)、免疫球蛋白E(IgE)水平的影响。方法将84例变应性鼻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2例给予依巴斯汀和布地奈德喷鼻剂治疗,观察组42例于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温针灸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鼻症状总分表(TNSS)、伴随症状总分表(TNNSS)及血清TSLP、IL-13、IgE水平变化情况,统计2组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2组治疗后TNSS评分、TNNSS评分、血清TSLP、IL-13、IgE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均0.05),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针灸联合依巴斯汀和布地奈德喷鼻剂治疗变应性鼻炎疗效较佳,可明显改善鼻症状及伴随症状,并可显著降低血清TSLP、IL-13、IgE水平。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桂枝汤加味治疗过敏性鼻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64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2例,中药组采用桂枝汤加味治疗,西药组采用枸地氯雷他定片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及治疗7、14天时患者症状体征、生活质量评分的变化。结果:治疗后7、14天,2组患者症状体征积分、生活质量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l);治疗后14天中药组2项积分均较西药组下降更为显著(P0.05)。治疗7、14天,症状体征评分改善率中药组分别为33.8%、54.8%,西药组分别为30.4%、38.9%,2组同时间段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7、14天生活质量评分改善率中药组分别为27.2%、56.5%,西药组分别为8.9%、17.2%,2组同时间段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桂枝汤加味治疗过敏性鼻炎对改善鼻部临床症状体征,与枸地氯雷他定片疗效相当,在改善生活质量方面优于枸地氯雷他定片。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自拟温肺升阳汤治疗阳虚质变应性鼻炎(AR)患者的疗效及其对血清IL-4(白细胞介素-4)、IL-6(白细胞介素-6)、IFN-γ(干扰素γ)的调节作用。方法:90例AR患者依照治疗方法分为西药治疗的对照组(42例)和中药联合西药治疗的观察组(48例),两组均接受治疗4周,治疗前后观察鼻部症状改善,检测血清IgE、IL-4、IL-6、IFN-γ含量;随访6个月,统计复发率。结果:温肺升阳汤治疗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93.8%)明显高于对照组(73.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鼻部症状明显减轻,血清IgE明显降低,血清IL-4、IL-6水平明显降低,IFN-γ含量明显升高;观察组鼻部症状改善、IgE水平降低和血清IL-4、IL-6水平降低、IFN-γ含量升高均明显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拟温肺升阳汤可提高西药治疗阳虚质AR患者的临床疗效,改善鼻部症状,恢复免疫平衡,减少复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