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汤友庆 《微电机》1995,28(1):30-32
数字化交流伺服系统汤友庆(江苏海安电大226600)1引言伺服电机是将输入信号电压转变为转轴的角位移或角速度输出,轴的转向和转速的大小随信号电压的方向和大小的变化而变化,并能带动一定大小的负载,在自动控制系统中作为一种驱动执行元件。过去,一直沿用的伺...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为改善直接力矩控制系统的低速性能,采用T/M测速方法,并利用锁相环和GAL器件编程技术设计了倍频电路,从而拓宽了测速范围,保证了测速严谨,为改善系统的低速性能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4.
交流伺服系统的神经网络控制及其性能改进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神经网络控制系统和模糊控制器各自优点,设计出高精度快响应交流伺服的位置控制器,并对神经网络算法进行快速运算的改进,对实际模型进行仿真,结果表明采用本文的控制器能逃跑伺服系统高精度快响应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6.
7.
介绍一个计算机控制的以AC200装置为核心的交流伺服驱动系统。为提高位置环的控制效果,在速度环引入了以波波夫超稳定理论为设计基础的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器。仿真和实验结果都表明了该系统结构和控制方案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交流伺服系统获得了广泛的应用,与一般传动系统相比,它具有调速范围宽、低速性能良好、损耗低和效率高等优点。但是交流伺服系统的控制性能对参数的敏感性较高,为使交流伺服系统有较好的参数鲁棒性,较多采用参数辨识方法。随着控制策略以及智能算法等技术的快速发展,参数辨识方法也取得了巨大突破,因此,为了能够对参数辨识方法有着更加深入、全面的认识,本文对近十年来国内外交流伺服系统参数辨识的研究成果作一综述,同时对参数辨识方法的进一步研究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9.
10.
作隽  邓忠华 《微电机》1995,28(1):26-29
交流伺服系统全数字控制器余隽,邓志华,程善美,秦忆(华中理工大学武汉430074)1引言近年来,随着大功率电力电子器件和微处理器的进步,全数字交流伺服系统发展迅速,本文在快响应电流控制的力矩控制器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适于全数字交流伺服系统的数字控制器...  相似文献   

11.
由于我国功率电子技术和微控制器技术的滞后发展,阻碍了交流伺服技术的研究和推广.本文首先概述了我国交流伺服技术发展过程,提出交流伺服运动系统的概念,旨在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技术开发路线,加快通用交流伺服电机及其区动系统的开发,并指出交流伺服运动系统目前应解决的技术问题,最后通过开发实例,具体阐明永磁同步伺服电机、驱动器、控制器和传感器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12.
伺服系统转动惯量的变化会影响伺服控制性能。为提高伺服性能需要对转动惯量进行在线辨识,实现伺服控制器参数的在线自整定。详细介绍了基于模型参考自适应的转动惯量在线辨识方法,提出了动态调整自适应增益和滤波器时间的方法,有效解决了自适应算法辨识速度和辨识精度的矛盾。根据转动惯量的辨识结果,利用对称优化法则,实时调整伺服控制器参数,以保证控制器动态性能的一致性和鲁棒性。仿真和试验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无传感器交流伺服系统中永磁电机的参数测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在研究无传感器交流伺服系统时,永磁电机的直、交轴电感Ld、Lq是其主要的参数,也是影响控制系统的关键之一。本文利用直流衰减法对一台1.5kW,反馈电压150V,nmax=2000r/min,频带宽度为110Hz的永磁同步电机进行了测试,介绍了测试方法并给出了实验数据处理的程序框图。  相似文献   

14.
交流伺服系统的鲁棒性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基于交流异步电机的伺服系统的鲁棒性设计问题。在采用频率响应法辨识出异步电机模型参数的基础上,利用干扰观测器对交流伺服系统中由模型参数变化、载荷改变等产生的干扰加以估计,并将其作为补偿信号反馈到输入端。研究表明采用干扰观测器的交流伺服系统具有较强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15.
曾玉金  齐春燕 《微电机》2008,41(1):46-48
根据高性能交流伺服系统的要求,设计了一种基于免疫遗传算法(IGA)、PID控制的交流伺服系统.实验结果表明:该控制方法响应快、鲁棒性强,系统具有较好的动、静态性能和抗干扰能力.  相似文献   

16.
以PWM控制为核心的全数字永磁交流伺服系统成为伺服系统的主要发展方向。但是在某些低电压、低转速、高精度的应用场合,采用线性放大方式更为适合。和PWM控制方式相比,这种方法的定子电流谐波小,跟踪精度高。文章介绍了一种采用TMS320F240为核心的线性放大永磁交流伺服系统,研究了其控制环路和转速特性问题,给出了实验结果。表明实际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7.
复合智能控制在交流伺服系统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交流伺服系统高性能的要求,设计了一种复合智能控制系统,它融合了经典控制理论中的前馈控制和模糊参数自整定以及神经网络控制技术各自的优点,大大提高了伺服控制的动、静态性能,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高速数字信号处理芯片TMS320F2812和交流电机控制芯片IRMCK201配合使用,构成了永磁同步电机交流伺服系统。设计了系统的硬件结构,包括主电路、控制电路、辅助电路。介绍了基于DSP的带前馈的数字位置环软件算法,结果表明:该系统达到了良好控制功能,缩短了开发周期。  相似文献   

19.
基于状态变换的交流伺服系统鲁棒二次最优控制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参数不确定交流位置伺服系统,传统控制方式虽然设计简单,并保证系统具有较好的稳态性能,但无法确保系统的鲁棒性.本文针对这一情况,提出了一种基于状态变换的鲁棒二次最优控制策略,该方法在保持传统控制结构不变、系统具有较好稳态性能同时,又大大增强了系统对参数摄动的鲁棒性.实验证明,该方法实现简单、控制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0.
交流伺服系统的串级滑模控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针对滑差频率型矢量控制的交流伺服系统,提出一种串级滑模控制方案,并给出相应控制器的设计方法、数字仿真和系统实验表明,该方案能使系统同时具备良好的快速性、定位无超调、定位精度和稳态跟踪精度高等优点,并能很有效地增强系统抗负载扰动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