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精准肝切除在肝胆管结石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最终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与生命安全.方法 研究组肝胆管结石病患者采用精准肝切除手术治疗;对照组肝胆管结石病患者进行非规则性肝切除手术治疗.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治疗效果并进行统计学分析,得出结论.结果 研究组肝胆管结石病患者较对照组患者使用手术时间较长,但其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结石完全清除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住院时间等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应用精准肝切除技术对肝胆管结石病患者进行临床治疗,能够有效降低患者术巾出血量,减少患者术后引流量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缩短患者住院治疗时间,且患者体内结石完全清除效果较为满意,因此,精准肝切除是应用于临床肝胆管结石病治疗较为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于精准肝切除在右肝内胆管结石方面的临床应用与分析。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08年6月-2013年7月间50例精准肝切除与50例非精准肝切除治疗右肝胆管结石的病例,分别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手术时间、结石清除率以及住院时间等。结果与非精准肝切除组相比,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P〈0.01),但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术后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结石清除率明显增高(P〈0.01)。结论右肝精准切除在右肝胆管结石手术治疗中应用良好,是减少并发症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摘要]目的 观察规则与非规则性肝叶切除术治疗肝胆管结石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曲靖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肝胆管结石患者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5例,对照组4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非规则性肝叶切除术,观察组患者采用规则性肝叶切除术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效果、术中出血量、手术与住院时间、输血率、术后结石清除率、肝胆管结石复发率及并发症变化.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95.56%,高于对照组治疗有效率82.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输血率、结石清除率及复发率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规则性肝叶切除术治疗肝胆管结石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明显优于非规则性肝叶切除术治疗,且并发症发生率较低,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非规则性肝叶切除术肝胆管结石.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规则性肝叶切除术和非规则性肝叶切除术对肝胆管结石病的疗效.方法 对114例行规则性肝叶切除术、40例行非规则性肝叶切除术的肝胆管结石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输血、术后并发症、住院时间、结石清除率等方面的差异.结果 规则性肝叶切除术组除手术时间长于非规则性肝叶切除术组以外,其他各方面均优于非规则性肝叶切除术组(P<0.05).结论 规则性肝叶切除术更适于临床治疗肝胆结石病.  相似文献   

5.
顾永芳 《当代医学》2016,(11):32-33
目的 观察精准肝切除术治疗肝胆管结石病患者上的应用.方法 将62例肝胆管结石病患者按照治疗方式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23例,实验组39例,分别行非规则性肝切除和精准肝切除,比较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等指标.结果 术后实验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住院时间分别平均为(384.1±83.5)mL、(132.8±83.2)mL、(12.4±5.5)d,均显著优于对照组(533.9±119.4)mL、(223.7±98.3)mL、(18.1±8.3)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38例结石完全清除,有3例发生并发症,且后续治疗后情况好转;对照组15例结石完全清除,10例产生并发症的情况,实验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精准肝切除方法 治疗肝胆管结石病已经成为主要治疗方式之一,可以显著提高临床效果,减轻手术对患者的痛苦,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精准肝切除在肝胆管结石病中的临床应用。方法:本次研究选取我院收治的52例肝胆管结石患者,依照随机数表法将上述患者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包含26例病患。研究组患者采用精准肝切除术式,对照组采用非规则性肝切除术式。对比临床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在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患者在结石清除率方面对比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准肝切除手术是一种有效治疗肝胆管结石的临床方案。患者治疗效果较好,结石清除率高,并发症发生较少,该方案值得推广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探讨治疗肝胆管结石患者时应用精准肝切除手术的有效临床意义。方法整群选择2013年5月—2014年5月在该院救治的肝胆管结石患者共120例,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定为精准肝切除手术组和非规则肝切除手术组,并对两组进行切除手术,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结石清除率和患者住院时间的差异以及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结果分析两组的手术情况,精准肝切除手术组的手术时间和手术结石清除完全的患者人数都大于非规则肝切除手术组,患者在手术中的出血量和住院时间都大大低于非规则肝切除手术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不良反应看,精准肝切除手术组患者出现9例不良反应,不良反应率为15.0%;非规则肝切除手术组有20例不良反应,不良反应率为3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准肝切除手术在临床治疗肝胆管结石病中有疗效好、治疗时间短、不良反应少等优点,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8.
刘建 《大家健康》2016,(8):110-111
目的:探讨精准肝切除治疗肝胆管结石病的临床研究及 Meta 分析。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肝胆管结石病患者30例,采用精准肝切除术治疗,设为精准组;2000年1月至2009年12月收治肝胆管结石病患者30例,采用传统肝切除术,设为传统组,对比结果,并分析 Meta 情况。结果:精准组手术时间长于传统组,但术中出血、术后并发症率、输血率、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结石清除率高于对照组(P <0.05)。Meta 共纳入10篇文献,传统组和精准组各300例,检索结果与本次结果一致。结论:精准肝切除是现阶段有效的对肝胆管结石病治疗的手段。经Meta 分析也证实,精准肝切除术具结石完全清除率高、手术出血少、创伤小、并发症率低、住院时间短等优点,有较高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多处肝切除治疗复杂肝胆管结石病69例手术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多处肝切除治疗复杂肝胆管结石病的手术方法,以提高手术疗效和减少并发症发生.方法:回顾性分析近8 a收治的69例应用多处肝切除治疗累及二叶或二叶以上的复杂肝胆管结石病的临床资料.肝内胆管结石同时累及二、三、四、五肝叶的病例分别为47,19,2,1例,伴有肝内胆管狭窄15例,肝局部纤维化和萎缩55例,慢性肝脓肿2例,早期肝内胆管癌1例,胆囊结石9例,胆总管结石35例.2处肝切除67例,3处肝切除2例,合计140处肝切除,包括局部楔形切除41处、规则性肝段切除23处、规则性肝叶切除65处和半肝切除11处.同时行胆囊切除45例,胆总管切开探查或取石68例,胆道T管引流67例.结果:肝内胆管结石手术清除率为73.9%(51/69),残留结石18例,术后经T管窦道取石16例,取净14例,最终结石清除率为94.2%(65/69).手术并发症发生率43.5%,手术死亡率2.9%,肝功能不全是最常见并发症,2例因肝功能衰竭死亡.随访3~94(平均48) mo,肝内胆管结石复发6例.结论:多处肝切除治疗复杂肝胆管结石病的疗效较为肯定,尽管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相对较高.准确评估病变累及范围、选择合适的肝切除类型、多保留正常肝组织、防止误伤肝内正常结构、常规胆总管切开和T管引流,是多处肝切除的手术要点.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规则性肝叶切除治疗肝胆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本院2006年1月~2011年7月108例肝胆管结石患者进行完善检察、明确诊断后,采取规则性肝叶切除治疗,根据结石部位的不同采取不同的肝切除术式,观察患者术后的疗效及预后.结果 108例患者治愈25例,治愈率为23.1%;术后并发症28例,发生率为25.9%,其中胆瘘11例(10.2%),切口感染9例(8.3%),膈下脓肿8例(7.4%),无患者死亡,死亡率为0;术后有结石残余13例,残石率为12.0%;术后随访观察5年,结石复发21例,复发率为19.4%.结论 规则性肝叶切除治疗肝胆管结石效果较好,并发症发生率、残石率、复发率较低,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基于三维技术的保护性肝切除治疗肝胆管结石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MI-3DVS软件对21例肝胆管结石患者上腹部64排多层螺旋CT薄层图像进行三维重建及可视化仿真手术,制定手术规划,指导临床施行保护性肝切除术。观察实际肝切除方式与仿真手术符合情况,平均手术时间及住院日,术中出血量,结石取尽情况及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等。结果 21例患者实际肝切除方式与仿真手术一致,与常规的规则性肝切除术相比,均不同程度的保留功能正常的肝脏组织,平均手术时间(215.2±51.3)min,住院时间(10.7±4.3)d,术中出血量(301.4±60.7)ml,结石取尽率为95.2%(20/21),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为19.0%(4/21)。结论基于三维技术的保护性肝切除治疗肝胆管结石,在实现取尽结石、祛除病灶、解除狭窄、通畅引流的同时,能最大程度保留残肝体积,并降低肝切除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肝部分切除治疗复杂肝胆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3月至2015年3月恩施州中心医院符合纳入标准的163例复杂肝胆管结石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分为部分肝切除组72例和非肝切除组91例,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结石残留、结石复发、术后胆管炎和再次手术情况.结果 肝部分切除组和非肝切除组患者的结石残留率(11.1%vs 31.9%)、结石复发率(8.3%vs 21.9%)、胆管炎发生率(8.3%vs 24.1%)和再次手术率(4.2%vs 13.2%)比较,肝部分切除组均低于非肝切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选择个体化的手术方式是提高复杂肝胆管结石远期疗效的关键,肝部分切除是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肝脏切除术在肝胆管结石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72例肝胆管结石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6例。观察组采取精准肝脏切除手术,对照组采取非规则性肝脏切除,评价两种方案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和住院时间均好于对照组;观察组的结石清除率为94.44%,对照组为66.67%,观察组的术中输血和术后并发症均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准肝脏切除术治疗肝胆结石病的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规则性肝切除(肝段或肝叶)治疗复杂性肝内胆管结石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鲁山县人民医院94例复杂性肝内胆管结石患者,随机分组,各47例。观察组采取规则性肝切除术(肝段或肝叶)治疗,对照组采用非规则性肝切除术治疗。对比两组手术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并随访6个月统计两组恢复优良率及复发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减少,结石清除率提高,住院时间缩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6.4%,复发率为4.3%,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优良率95.7%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复杂性肝内胆管结石患者应用规则性肝切除(肝段或肝叶)效果显著,创伤小,并发症少,有利于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肝切除在肝胆管结石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收治的50例肝胆管结石病患者作为样本,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行非规则性肝切除术治疗,观察组行精准肝切除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下床时间、排气时间、结石清除率、胆漏率、感染率、胸腔积液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手术(354.58±6.58)min、出血(512.69±9.25)ml、术后(2.15±0.18)d下床、术后(1.54±0.05)d排气、结石清除率96%、胆漏率为0、感染率4%、胸腔积液发生率4%。对照组手术(283.51±9.88)min、出血(710.52±9.75)ml、术后(4.15±0.29)d下床、术后(2.69±0.84)d排气、结石清除率76%、胆漏率为12%、感染率16%、胸腔积液发生率16%。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行精准肝切除术治疗肝胆管结石病,能够有效减少术中出血,预防胸腔积液及胆漏,提高结石清除率,有效率较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术中胆道镜在规则性肝段切除治疗肝胆管结石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04年12月采用规则性肝段切除术联合术中胆道镜治疗238例肝胆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及远期疗效.结果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6.0%(38/238),死亡率为2.1%(5/238),单纯肝段切除肝内胆管结石清除率为36.1%(86/238),应用术中胆道镜取石治疗后肝内胆管结石清除率提高至87.4%(208/238),结合术后胆道镜取石治疗后胆管结石清除率达98.3%(234/238).220例患者平均随访39个月,95.9%(211/220)获得优良疗效,其中84.5%(186/220)完全无症状,11.4%(25/220)偶有轻度胆管炎发作;4.1%(9/220)患者因反复发作严重胆道感染而需进一步手术处理.结论在规则性肝段切除治疗肝胆管结石患者术中,应用胆道镜不仅有助于术者选择正确的肝切除,而且作为辅助的治疗手段,能明显减少结石的残留率,从而有助于提高肝胆管结石患者的手术疗效.  相似文献   

17.
程光辉  白剑  谢开汉  曾赟裘  罗明 《河北医学》2012,18(9):1272-1274
目的:探讨规则性肝切除治疗肝管结石术中联合使用胆道镜的价值.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64例采用规则性肝切除的肝管结石患者,其中103例于术中使用胆道镜治疗,比较使用胆道镜与不使用胆道镜两组患者间的治疗效果.结果:使用胆道镜组的残石、胆瘘、膈下脓肿、切口感染以及复发的几率分别为3.88%、2.91%、1.94%、6.8%及5.83%,低于未使用胆道镜组的18.03%、13.11%、14.75%、21.31%、24.59%,P<0.05,结果有统计学差异.结论:术中联合使用胆道镜在规则性肝切除治疗肝管结石中能够有效地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以及复发率.  相似文献   

18.
王永忠 《中国医药导刊》2012,14(8):1308-1309
目的:分析并评价采用多处肝切除手术治疗复杂肝胆管结石的手术方法,探讨如何在提高手术疗效的同时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方法:对我院自2002年10月至2010年12月期间收治的71例复杂肝胆管结石病患者,采用多处肝切除手术进行治疗,分析并评价多处肝切除手术方法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顺利完成肝内胆管结石清除手术者52例,清除率为73.2%,残留结石19例,术后3~6个月通过T管窦道胆道镜取石患者17例,结石取净15例,最终结石清除率为94.4%。随访5~8年,平均84个月,有5例肝内胆管结石复发,未见肝内胆管癌与死亡病例。结论:采用多处肝切除手术在治疗复杂肝胆管结石方面的临床疗效令人满意,但仍不能降低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腹腔镜规则性肝叶切除术治疗肝胆管结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腹腔镜规则性肝叶切除术治疗肝胆管结石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 对14例肝内胆管结石集中于半肝的肝胆管结石患者采用完全腹腔镜下规则性肝叶切除术,与同期完成的20例开腹规则性肝叶切除术患者进行比较,了解术中出血、手术历时、术后恢复等情况.结果 腹腔镜组14例完全腹腔镜下规则性肝叶切除术均获成功.手术时间为190~420 min,平均(259±134)min;术中出血量220~1 000 ml,平均(454.5±314.2)ml;仅1例应用镇痛剂,术后无严重并发症,术后7-14 d带T管出院,术后平均住院时间(9.2±3.4)d.开腹组20例手术时间为125~257 min,平均(178±58)min;术中出血量210~1 200 ml,平均(550.9±348.1)ml;术后切1:2感染2例、胃瘫1例、肺部感染1例,术后9~25 d带T管出院,术后平均住院时间(13.4±4.7)d.腹腔镜组手术时间较开腹组显著延长(P<0.05),腹腔镜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住院天数较开腹组显著减少(P<0.05,P<0.01),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与开腹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完全腹腔镜规则性肝叶切除术治疗肝胆管结石是安全可行的,可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痛苦少,是一种良好的微创肝切除方式.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评价精准肝切除结合肝门上径路手术在治疗双侧肝胆管结石病中的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4年来行精准肝切除结合肝门上径路手术的36例双侧肝胆结石患者的资料,以分析术前肝切除评估量与术后肝实际切除量的差异来评价其短期效果,以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来评价其远期效果.结果 该组病例无手术死亡,术前肝切除评估量与术后肝实际切除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817),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5.0%,术后结石清除率为94.4%,结石复发率为9.4%.结论 精准肝切除结合肝门上径路手术治疗双侧肝胆管结石病是安全有效的,短期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