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低剂量X射线辐射对BALB/C小鼠免疫系统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评估低剂量辐射对健康机体产生的生物学风险,检测了低剂量X射线照射对BALB/C小鼠免疫系统的影响。采用X射线全身照射,剂量分别为0、0.39、0.55和1Gy,剂量率为0.2Gy/min,照射24h后取血及器官,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免疫细胞周期和凋亡的变化,用重量法得到胸腺和脾脏指数。发现照射后小鼠的外周血淋巴细胞、胸腺细胞和脾脏淋巴细胞的周期被阻滞在G0—G1期;外周血淋巴细胞和胸腺细胞的凋亡比例随剂量的增大而增大,但是脾脏淋巴细胞的凋亡随着剂量的增大而减小;胸腺和脾脏指数随着剂量的增大而减小。故低剂量x射线全身照射可引起试验动物的免疫细胞周期和凋亡比例发生变化,对其造成一定的损伤;对小鼠免疫系统的影响因器官而异。本实验可为辐射防护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2.
不同剂量X射线全身照射对小鼠骨髓细胞周期进程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采用流式细胞术研究了不同剂量X射线全身照射后小鼠骨髓细胞周期进程的变化。结果表明,0.075GyX射线全身照射后2-72h骨髓细胞周期各时相细胞百分数未发生明显变化;2.0Gy全身照射后4h骨髓细胞便开始出现明显的G2阻滞,12h同时出现G1、G2阻滞,而后很快恢复到假照水平。不同剂量(0.05Gy-6.0Gy)全身照射后12h量效结果表明,低剂量范围内(0.05-0.2Gy)骨髓细胞周期各时相细胞百分数未发生明显变化;较大剂量范围内(0.5Gy-6.0Gy)照射后出现明显的G1、G2阻滞,S期细胞百分数减少。提示低剂量全身照射后骨髓细胞周期进程未检测出变化;而较大剂量全身照射后,骨髓细胞出现DNA合成抑制,G1和G2阻滞。  相似文献   

3.
采用昆明系小鼠,随机分组,快中子和X射线全身照射后6h处死,Western blot法检测小肠组织中p53和CyclinB1蛋白的表达;流式细胞术(Flow cycometry,FCM)检测小肠细胞周期的变化.结果发现,照射后小肠组织p53蛋白的表达量随着照射剂量增加呈上升趋势;CyclinB1蛋白的表达量先是随照射剂量的增加而升高,中子照射组0.28 Gy时达到高峰,X射线照射组4 Gy时达到高峰,随后逐渐降低;FCM结果显示快中子和X射线照射后,G2/M期细胞数都随照射剂量增高而增多(P<0.05).以上结果提示低剂量快中子和X射线照射可诱导p53和CyclinB1表达水平的增高,而随着剂量进一步增大可导致CyclinB1表达量的降低,最终发生G2期阻滞.  相似文献   

4.
本文旨在探讨体内补充褪黑素 (melatonin ,MLT)对电离辐射所致小鼠脾淋巴细胞损伤的影响及其机制。实验采用昆明小鼠 ,连续 1周每天腹腔注射 0 .1mg/kg(体重 )的MLT ,第 8天给予 1~ 4Gy全身照射 ,2 4h后检测脾淋巴细胞数量的变化。另外 ,小鼠腹腔单次注射 0~ 2 .5mg/kg(体重 )的MLT ,60min后给予 2GyX射线全身照射 ,1 2h后检测脾淋巴细胞凋亡及细胞周期时相 (用流式细胞术 )和DNA裂解率 (用荧光分光光度法 )的变化。结果发现 :小鼠连续 1周腹腔注射MLT ,1 .0~ 4.0Gy照射后 2 4h ,脾淋巴细胞数呈剂量依赖性降低 (p <0 .0 1 ) ;而受照前连续 1周注射MLT( 0 .1mg·kg- 1·d- 1) ,预先给予MLT组脾淋巴细胞数比预先不给予MLT组显著增高 (p <0 .0 5 )。 2GyX射线全身照射后 1 2h ,细胞凋亡小体百分率和DNA裂解率与对照组相比显著升高 (p <0 .0 1 ) ,G0 /G1期和G2 +M期细胞百分数增高 (p <0 0 5 ) ,S期细胞百分数降低 (p <0 .0 1 ) ,细胞发生G1和G2 期阻滞 ;而照射前单次注射MLT ,其凋亡小体百分率和DNA裂解率均显著降低 (p<0 .0 5或p <0 .0 1 ) ,G1期阻滞缓解 ,G2 期阻滞加剧。以上结果表明照射前预先补充MLT可减轻电离辐射所致小鼠脾淋巴细胞损伤 ,对小鼠免疫功能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
周美娟  丁振华 《辐射防护》2006,26(3):188-192
为探讨湿热环境对辐射损伤动物的影响,将受不同剂量^60Coγ射线照射的小鼠放人自然湿热环境(HHE)及模拟HHE中,观察其对小鼠存活时间及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的影响。结果表明:(1)模拟HHE暴露条件,7Gy照射,随着暴露时间的延长,小鼠的存活时间缩短,死亡率增加;9Gy照射,暴露60分钟以上,小鼠一周内全部死亡;外周血淋巴细胞和白细胞计数各组均在照后显著下降,但室温(RT)组比HHE组下降幅度小且恢复较快。(2)自然HHE暴露条件,7Gy照射,小鼠存活时间缩短,死亡率增加;9Gy照射,除HHE暴露3h外,小鼠存活时间缩短,死亡率增加。RT组小鼠外周血淋巴细胞下降速度低于各自然HHE组且有顿挫回升。所以,自然及模拟HHE环境,使受照小鼠生存指标明显下降,加重照后早期外周血淋巴细胞下降。  相似文献   

6.
采用流式细胞术 (FCM)检测了不同剂量X射线全身照射后 ,昆明种小鼠胸腺细胞p16、CyclinD1、CDK4蛋白表达的时程变化和量效关系。结果表明 ,2GyX射线照射后 8h小鼠胸腺细胞p16表达明显增高 ,2 4h达到峰值 ,持续至照射后 4 8h ,72h降至正常水平 ;CDK4表达水平在照射后8h明显降低 ,12h降至最低 ,照射后 4 8h恢复近正常水平 ;周期蛋白CyclinD1表达轻度下调。不同剂量 (0 .5 - 4Gy)照射后p16蛋白表达随着剂量的增加而增加 ,2Gy组与假照射组相比显著增多 (p<0 .0 1) ;CDK4蛋白表达在 2Gy照射后明显低于假照射组 (p <0 .0 1) ;CyclinD1表达在 0 .5 - 2Gy照射后可见下降趋势。结果提示 :p16 /CyclinD1/CDK4 /pRb通路在电离辐射诱导胸腺细胞G1期阻滞中可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本文研究了γ线慢性照射对急性照射诱发兔外周血染色体畸变、微核和淋巴细胞转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先给家兔以0.26mGy/min(0.05Gy/d)的γ线连续照射20天(累积剂量1.0Gy后,立即以0.25Gy/min的γ线急性照射2.0Gy,其所诱发的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率、微核率与单纯急性照射组比较明显减低,而淋巴细胞转化率却明显增高。  相似文献   

8.
以L-半胱氨酸为原料,经取代和酰化两步反应合成目标产物N-乙酰基-S-烯丙基-L-半胱氨酸(N-acetyl-S-allyl-L-cysteine,NAc-SAC)。以~(137)Csγ射线照射至不同剂量的ICR小鼠作为研究对象,通过30 d存活率实验、血相和免疫系统实验、各项脏器指数以及外周血淋巴细胞彗星实验,研究目标化合物分别在200、400、600 mg/kg给药剂量下的抗辐射活性。ICR小鼠经伽马射线照射至致死剂量7.5 Gy后,其存活率由单纯照射对照组的41.6%,分别提高到NAc-SAC给药组的58.3%、50.0%和66.7%,平均存活天数明显延长。~(137)Csγ射线照射至亚致死剂量6.0 Gy后,NAc-SAC在不同程度上增加了受照小鼠的脾指数、脾结节数(CFU-S)、骨髓DNA含量和白细胞数。彗星实验中7.0 Gy伽马射线照射联合NAc-SAC给药组小鼠外周血淋巴细胞的尾长、尾矩、Olive尾矩和尾部DNA百分含量明显低于7.0 Gy伽马射线单纯照射组(p0.01),提示NAc-SAC可明显降低辐射导致的DNA损伤。本研究表明,目标化合物NAc-SAC具有一定的抗辐射损伤作用。  相似文献   

9.
采用流式细胞术和Northern blot检测X射线全身照射后小鼠骨髓细胞CDK4转录水平和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表明,2GyX射线全身照射后4-48h CDK4 mRNA转录水平及蛋白表达均明显下降;0.5-6Gy X射线全身照射后12h CDK4 mRNA水平及蛋白表达亦呈降低改变。结果提示,CDK4在电离辐射诱导的小鼠骨髓细胞G1期阻滞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X射线诱导人外周血淋巴细胞GADD45和p21基因表达上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应用实时荧光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定量分析不同剂量X射线体外照射对人外周血淋巴细胞GADD45和p21基因表达的影响,探讨了运用mRNA水平变化作为电离辐射生物剂量计的可能性。结果表明:经1、2、3、5Gy X射线照射后24h,GADD45和p21基因表达均明显上调。GADD45基因表达在1-5Gy照射剂量范围内呈指数相关。p21基因表达在1-3Gy照射剂量范围内呈线性剂量效应关系,但5.0Gy照射后,其表达不再继续增加。结果表明,X射线照射后人外周血淋巴细胞GADD45和p21基因的表达在一定剂量范围内呈剂量依赖性上调,GADD45更适合发展为核事故受照射人员的分子生物剂量计。  相似文献   

11.
分析女性乳腺癌及宫颈癌患者外周血在接受不同剂量碳离子束与X射线辐射前后淋巴细胞亚群数值的变化。抽取5例宫颈癌、5例女性乳腺癌患者的外周静脉血,经照射后(设未接受辐射组、1、2 GyE碳离子束组、及1、2 Gy的X射线组)进行淋巴细胞亚群检测。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分别对两组离体血样本进行CD3~+、CD8~+、CD4~+、NK细胞、B细胞、CD4~+/CD8~+两两组间对比,分析数值变化情况。结果显示:两组离体血在接受不同射线、不同剂量照射后,淋巴细胞亚群检测结果差异无显著性的意义(p0.05);接受高线性传能密度(Linear energy transfer,LET)碳离子照射时,乳腺癌组中CD4~+值随剂量增加而升高,宫颈癌组数值则表现出相反的趋势;接受6 MV-X射线照射时,宫颈癌组中NK细胞数值随剂量增加而下降,而乳腺癌组则相反;接受碳离子束照射时,两病种受到1 GyE照射后NK细胞数值均较未照射组数值升高,2 GyE则均较未照射组数值下降。结果提示:女性生殖系统最常见两种恶性肿瘤离体外周血对高LET碳离子和低LET的6 MV-X射线照射表现出了不同的免疫应答反应。  相似文献   

12.
<正>In this paper,we study the biological response induced by heavy ions irradiation of high dose,human peripheral blood lymphocytes are irradiated in vitro by the carbon ions of LET=35 keV/μm,and the chromosome aberrations at absorbed doses of 0-20 Gy are analyzed by the calyculin A-induced premature chromosome condensation(PCC).The frequencies of PCC-rings at the stage of G2/M-phase increase steeply with radiation doses up to 20 Gy at a rate of 0.017 Gy~(-1).The G2-PCC index remains more than 5%up to 15 Gy,and 3%after 20 Gy,this is high enough to score a substantial number of chromosome spreads without dose-rate effect.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calyculin A-induced PCC technique is suitable for analyzing the chromosome damage induced by carbon ions irradiation of high dose.  相似文献   

13.
电离辐射攻击性大剂量与小鼠生殖细胞适应性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0.05Gy的X射线为D1剂量,预先对雄性昆明种小白鼠进行适应性照射,然后以0.75~3.75Gy的X射线为D2剂量,进行攻击性照射,观察其精原细胞,初级精母细胞染色体色畸变和精原干细胞染色体易位的适应性反应,其结果表明,三种细胞在0.75~3.00Gy之间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适应性反应现象,3.75Gy适应性反应不明显。说明适应性反应是一定限度的,即D2的剂量是有一定范围的。  相似文献   

14.
对离体培养的人血淋巴细胞和昆明种小白鼠预先给予小剂量X射线照射(50mGy),然后给予不同剂量及不同剂量率的大剂量照射(0.75-3.75Gy),观察适应性反应的程度。结果表明,在0.75-3.0Gy剂量范围内,可出现适应性反应;剂量大于3.0Gy时适应性反应消失;当剂量一定(1.5Gy)时,适应性反应的程度和剂量率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5.
Ficoll法分离大鼠外周血淋巴细胞,于42℃、5%CO2培养箱中热休克处理90mill,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热休克预处理后恢复不同时间的淋巴细胞中HSP70的表达情况;采用流式细胞术AnnexinV/PI双标法检测经过热休克预处理的淋巴细胞经0.5Gy、1.0Gy、1.5Gy、2.0Gy、2.5Gy、3.0GyX射线辐照后细胞凋亡率的变化。以探讨热休克预处理后淋巴细胞中HSP70的表达情况和HSP70对X射线辐照后淋巴细胞凋亡率的影响。结果显示:1.淋巴细胞经热休克预处理后恢复1h,HSP70表达即有明显增加,4h达到高峰,可持续表达24h。2.热休克预处理诱导表达的HSP70可以抵抗X射线(1.0~3.0Gy)诱导的淋巴细胞凋亡。由此本工作可以得出结论,热休克预处理表达的HSP70可抵抗X射线诱发的淋巴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6.
不同剂量 X射线全身照射对小鼠胸腺细胞周期进程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叶飞  刘树铮 《辐射防护》2000,20(3):189-192
本文采用细胞计量术研究了不同剂量X射线全身照射后小鼠胸腺细胞周期进程的变化。结果表明,75mGy X射线全身照射后24~72h胸腺细胞周期各时相细胞数目发生明显变化,G0/G1期细胞数低于对照组,S期细胞数增多,说明其DNA合成能力增强,至7d时达到对照组水平;2.0Gy全身照射后4h时胸腺细胞便开始出现明显的G2阻滞,12hG2阻滞达最高点,72h其细胞周期进程明显加快,至7d时达对照组水平。不  相似文献   

17.
以Calyculin A诱导早熟染色体凝聚(PCC)方法,探索G2/M-PCC细胞中PCC环用于分析电离辐射损伤程度的可行性,用0—20 Gy(剂量率为1 Gy/min)的60Coγ射线照射外周血,培养48 h并用Calyculin A诱导PCC。分析各剂量点G2/M-PCC指数、判断观察到的PCC环是否符合泊松分布,建立PCC环率与剂量之间的剂量效应曲线。结果发现,用Calyculin A可成功诱导人外周血淋巴细胞产生PCC,且G2/M-PCC指数随着剂量水平的增高而降低。除20 Gy剂量外,0—16 Gy各剂量点样品中PCC环的分布符合泊松分布。PCC环率随着剂量增加而增加,剂量-效应曲线可以拟合成y=0.0128x+0.0104直线方程,测得R2=0.9898(y为PCC-R率,x为剂量);二次多项式方程为y=0.00002x2+0.0085x+0.0011 R2=0.9996。由此可见,Calyculin A诱导淋巴细胞G2/M-PCC中的PCC环率可用于生物体电离辐射损伤程度测定。  相似文献   

18.
研究^12C^6+离子辐照对体外培养人肝癌细胞SMMC-7721细胞周期和P53、MDM2及P21表达的影响。采用0、1.0、2.0、4.0、6.0Gy^12C^6+离子束辐照细胞,用克隆形成法观察细胞存活情况;同时在辐照24h后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的变化,Western-blot检测细胞中P53、MDM2及P21蛋白表达情况。结果发现,重离子辐照后细胞存活率显著下降;1.0Gy、4.0Gy和6.0Gy照射组发生G0/G1期阻滞,而2.0Gy照射组出现G2/M期阻滞;Western-blot结果显示细胞辐照后MDM2的57kD蛋白表达水平无明显变化,而76kD蛋白表达水平随辐照剂量逐渐上升;P53和P21蛋白表达水平随辐照剂量增高。以上结果提示不同剂量的^12C^6+离子束照射可激活SMMC-7721细胞不同的细胞周期检测点,其中G0/G1期阻滞与P53和P21蛋白以及MDM2截短体76kD蛋白的表达水平升高有关。  相似文献   

19.
X射线照射对人树突状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免疫荧光标记、流式细胞仪、3^H-TdR掺入和MTT技术,研究χ射线照射对人外周血来源的树突状细胞(DCs)和T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显示,不同剂量(0.1~0.5Gy)χ射线照射后使DCs的HLA-DR、CD86和CD40分子表达上调,CD80分子表达下调;与其他剂量组相比,O.2Gy照射DCs可调节T细胞CD4/CD8比值,增强T细胞的增殖能力,同时还可提高特异性CTL细胞的杀伤能力。说明0.2Gyχ射线体外照射可一定程度提高受辐射损伤机体的免疫功能,是体外处理治疗性DCs较为合理的剂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