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人类基因组测序、生物大数据信息分析、分子病理检测和人工智能辅助病理诊断等技术进步及其应用, 临床医学发展迈向精准诊疗时代。这一时代背景下, 传统诊断病理学迎来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 正在向"下一代诊断病理学(next-generation diagnostic pathology)"迈进。下一代诊断病理学以病理形态和临床信息为诊断基础, 以分子检测与生物信息分析、智慧制样与流程质控、智能诊断与远程会诊、病灶活体可视化与"无创"病理诊断等创新前沿交叉技术为主要特征, 以多组学和跨尺度整合诊断为病理报告内容, 实现对疾病的"最后诊断", 并预测疾病演进和结局、建议治疗方案和评估治疗反应, 形成新的疾病诊断"金标准"。未来, 需要激发病理学科创新活力, 加快下一代诊断病理学成熟和应用, 重塑病理学科理论和技术体系, 发挥诊断病理学在疾病"防、诊、治、养"等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促进临床医学进一步发展, 服务健康中国战略。  相似文献   

2.
在人工智能时代,计算机辅助的病理诊断为病理学提供了新的发展空间,病理学的研究不再局限于医师人工分析病理切片。在人工智能的辅助下,计算机不但可以实现定量化病理诊断,还可完成疾病预后等病理学的相关研究。该文通过总结近10年来人工智能在病理学中的研究成果,提出病理组学的概念。病理组学的研究内容包括基于人工智能将病理图像转化为高保真度、高通量的可挖掘的数据,并用于定量化病理诊断和疾病预后,最后自动生成病理诊断报告。在人工智能技术的支撑下,病理组学的研究正向着更加自动化更加精准的方向发展,这也有益于充分利用现有医疗资源、节省研究成本、推动医疗发展。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随着研究飞速发展,新的技术和抗体不断涌现,世界卫生组织(WHO)发表了最新版的肿瘤分类,为交流经验、加深对WHO淋巴造血系统新分类的认识、提高对此类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的水平,中华病理学杂志编辑委员会和中华医学会病理学分会拟定于2004年4月20~25日在广西南宁市召开“全国淋巴造血系统疾病病理和诊断病理  相似文献   

4.
先进的医疗影像设备广泛应用于临床、给疾病的诊断提供了更新的思维和领域.不同的疾病过程可以交叉形成相似的影像特征.相同的疾病过程可以有多种影像表现.影像学不是病理的、最后的诊断.病理学是研究疾病发生发展及转归的结构与功能形态学特征,是基础与临床医学的重要桥梁,病理学的发展也是临床医学的发展过程,忽视病理学诊断是误诊、漏诊的重要原因.病理诊断仍是临床最基本、最可靠的依据.影像学诊断有了病理诊断的确定,才能不断地提高.分子影像学是21世纪继续发展的新影像学,由于分子生物学和影像技术的发展,使影像学超出了原有的解剖和…  相似文献   

5.
病理形态学和免疫组织化学有效标记,结合分子病理学的检测是当前临床病理诊断的发展趋势。近年来这种三结合的诊断模式已在淋巴瘤的病理诊断中得到应用。各类淋巴瘤的病理形态学特征是病理诊断的基石,免疫组织化学有助于正确的诊断及分类,仅靠这二者,恶性淋巴瘤的误诊率仍较高,采用分子病理学技术检测病理标本中淋巴瘤特征性的分子标记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其中运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检测IgH/TCR基因的重排是目前常用的淋巴瘤的分子病理学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6.
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和进步催生了分子病理学,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实施为个体化医疗奠定了理论和实践基础.在个体化医疗中近几年发展迅速、临床意义凸显的当属肿瘤的个体化诊断和治疗,即肿瘤的靶向治疗.正确的靶向治疗的前提是准确的靶向分子病理诊断[1].伴随着肿瘤靶向治疗的迅速发展,临床病理科也迎来了病理学发展史上最好的机遇,分子病理学的发展可称为病理学发展史中的另一个里程碑[2],对病理学科的发展将产生深远的影响.分子病理诊断是传统形态病理诊断的极大补充和完善,是生命科学赋予病理学的使命,将有效地推动病理学的学科发展,进一步奠定病理诊断在现代临床医学中的重要地位.每一位病理工作者有责任迎接这一挑战,对于促进病理科的发展与建设可谓"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相似文献   

7.
我国病理学技术五十年的发展和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的病理学工作从20世纪20年代由病理界前辈从国外引进至今,经历了近一个世纪的发展。近50年来随着病理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不断涌现的新技术新方法精细地反映了组织、细胞、分子多方面多层次的信息,使病理学诊断和研究有了更加科学、准确和可靠的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依据,提高了诊断的正确率,加深了我们对疾病的病因、病理变化和疾病发生发展过程规律性的认识。  相似文献   

8.
随着分子生物学及相关技术的迅猛发展 ,传统病理学迎来了新的发展的大好时机 ,分子生物学技术与医院病理诊断相结合已成为传统病理学得以进一步发展的必然趋势。为交流经验和进一步提高国内分子生物学理论和技术 (包括免疫组织化学 )在病理诊断中的应用水平、探讨与之相关的技术方法标准化 ,由中华病理学杂志编辑委员会和中华医学会病理学分会主办的全国病理组织的分子诊断应用研讨会拟定于 2 0 0 2年 7月中下旬在贵州省贵阳市召开。会议将邀请10位著名病理学家进行讲座。参加会议者可获得卫生部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颁发的继续教育学分。欢迎…  相似文献   

9.
重视乳腺癌规范的常规病理学检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期发表了朱雄增教授的述评"分子医学时代的外科病理学",希望能引起我国病理工作者的重视,并付诸实践,切实促进我国分子病理学的进步 [1];同时还报道了"中国病理科主任联会第七届学术会议"所反映出的有关乳腺癌病理诊断方面的新进展 [2].虽然在肿瘤靶向治疗、分子预后标志和根据基因表达谱分型研究方面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步,但在常规病理诊断实践中,肿瘤的TNM分期所涵盖的肿瘤体积测量、肿瘤淋巴结转移率鉴定,以及肿瘤组织学类型、组织学分级、淋巴管癌栓鉴定仍然是乳腺癌患者确定外科手术范围、预后判断和辅助治疗方案选择的最重要的基本病理参数.  相似文献   

10.
<正>淋巴瘤是日常病理诊断工作中难点之一。淋巴瘤的诊断需综合临床信息、形态学、免疫组化和分子检测结果来完成。随着新兴分子检测手段的发展,淋巴瘤的发病机制得到深入研究,针对分子改变的靶向治疗也得到长足发展,从而改善了患者的治疗和预后。第5版WHO淋巴造血组织分类的编撰工作已经完成,其中用更多篇幅强调了分子病理学技术在淋巴瘤病理诊断与鉴别诊断、判断预后和指导治疗中的作用[1]。因此,作为一名临床病理医师,尤其是淋巴瘤亚专科方向的病理医师,  相似文献   

11.
随着分子生物学及相关技术的迅猛发展 ,传统病理学迎来了新的发展的大好时机 ,分子病理学与医院病理诊断相结合已成为传统病理学得以进一步发展的必然趋势。为交流经验和进一步提高国内分子生物学理论技术 (包括免疫组织化学 )在病理诊断中的应用水平、探讨与之相关的技术方法标准化 ,由中华病理学杂志编辑委员会和中华医学会病理学分会主办的全国病理组织的分子诊断应用研讨会拟定于2 0 0 2年 7月 2 1~ 2 6日在贵州省贵阳市召开。会议将邀请国内 (包括香港 )和美国等国外著名病理学家进行专题报告。参加会议者可获得卫生部继续医学教育委…  相似文献   

12.
由中华病理学杂志编辑委员会和中华医学会病理学分会病理技术学组主办、贵阳医学院和福州迈新生物技术开发公司承办和协办的全国病理组织的分子诊断应用研讨会暨第四届病理学分会技术研讨会于 2 0 0 2年 7月 2 1~ 2 7日在贵阳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 40 0余名代表参加了会议 ,会议共收到论文 40 3篇。会议邀请国内外著名病理学家作专题讲座并进行了论文交流和疑难病例讨论 ,重点讨论了分子生物学理论及技术 (包括免疫组织化学 )在病理诊断中的应用 ,探讨了与之相关的技术方法和其他病理技术的革新和标准化。虽然细胞病理学和超微病理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随着分子生物学的进展,对乳腺癌发生、发展的分子机制的认识日益全面和深入.进入靶向治疗时代后,分类治疗的概念也愈加深入人心.准确适当的分类治疗,除了需要临床医师对知识的掌握和运用外,更需要病理医师准确检测治疗的靶点.因此,现代乳腺癌的病理诊断,应该是在传统病理学的基础上进行分子分型,根据激素受体状态和HER2状态对乳腺癌患者进行分类,再予以个体化治疗.激素受体状态是重要的预后指标,更是决定是否给予患者内分泌治疗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4.
随着分子生物学的进展,对乳腺癌发生、发展的分子机制的认识日益全面和深入.进入靶向治疗时代后,分类治疗的概念也愈加深入人心.准确适当的分类治疗,除了需要临床医师对知识的掌握和运用外,更需要病理医师准确检测治疗的靶点.因此,现代乳腺癌的病理诊断,应该是在传统病理学的基础上进行分子分型,根据激素受体状态和HER2状态对乳腺癌患者进行分类,再予以个体化治疗.激素受体状态是重要的预后指标,更是决定是否给予患者内分泌治疗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5.
Li XX  Gu J 《中华病理学杂志》2006,35(3):176-178
远程病理(telepathology)即采用计算机技术以及传输影像的远程通讯技术,对远距离病理图像进行观察、分析和诊断的一门新型学科,是远程医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目前国内已有少数医学机构接受这种诊断方式。Weinstein等曾记录了1959年在相隔9km的距离通过同轴光缆传输的方式进行远程放射学实验,为远程病理的研究奠定了基础。1973年该学者又报道了在巴西和华盛顿之间通过卫星传输形式进行外周血和骨髓涂片的黑白照片的会诊,远程病理研究进入了临床试验阶段。1986年美国芝加哥大学的一个研究小组,利用自动化显微镜、摄像机、计算机等硬件和远程通讯技术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动态即时远程病理工作站,并在利用卫星传输病理学图片方面获得成功。1989年,法国建立了用电话线传输信息的静态远程病理学网络。1990年挪威的远程病理网络工作站为5家没有外科病理学的医院建立了远程冷冻服务技术。20世纪90年代中期,随着PC计算机的发展,远程病理工作站的费用相对降低,远程病理得到了飞速的发展。本文就远程病理在诊断病理学中的诊断模式、临床试验以及发展前景等方面加以阐述。  相似文献   

16.
乳腺癌的分子病理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分子病理学作为病理学科的前沿领域,其发展日新月异,新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成果不断涌现,极大地提高了人们对疾病本质的认识.近年来,通过对乳腺癌的分子病理学研究,揭示了一系列分子遗传学变化,深化了人们对乳腺癌的发生、发展、分化、转移机制的认识,为乳腺癌的早期诊断、预后评估和个性化治疗奠定了较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7.
从学科概念上目前国内仍然把病理学归类于基础医学,但病理学包含基础病理和临床病理,后者又称诊断病理学,是临床学科.诊断病理学涵盖了外科和妇产科病理学、细胞病理学、尸体解剖以及分子病理学等,通过对人体组织或细胞学等标本进行微观分析,结合免疫组织化学标记和分子生物学检测,对疾病做出诊断,被誉为现代医疗体系中的诊断"金标准".  相似文献   

18.
免疫组化在病理诊断中广泛而深入的推广和应用,使之在辅助诊断、鉴别诊断方面进入了一个传统病理学极少涉及的领域,使病理诊断提高到了新的水平。最近几年发展的PV法又称为两步法使得免疫组化染色技术更加简单快速,背景更加清晰。本院病理科细胞涂片均采用中性福尔马林液固定,本文对细胞学检查疑似阳性的涂片,将HE切片褪色处理后行免疫组化染色的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9.
临床病理技术室(clinical pathotechnology laboratory)是医学院校教学医院、各类临床医院及独立诊断实验室临床病理诊断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任务是应用常规组织学、免疫组织化学、分子病理学等技术,对人体组织、细胞、血液以及其他体液标本进行精细加工.为专业病理医师的正确诊断提供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20.
《中华病理学杂志》2006,35(3):135-135
病理技术工作是病理科(系)日常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病理诊断和科研的前提和基础。病理技术人员的工作和素质直接关系到病理科(系)日常诊断和科研工作的开展。为交流经验、提高病理技术人员的免疫组织化学等技术水平,由中华医学会中华病理杂志中华医学会病理学分会主办的2006全国病理学技术进展和应用研讨会定于2006年8月18—22日在湖南大庸市举行。会议以讲课、操作比赛及经验交流的形式进行。本次会议的重点是免疫组织化学技术的进展和应用,原位杂交、荧光原位杂交以及电镜技术也在讨论范围中。免疫组织化学的出现和发展给传统病理学带来一场革命,使纯形态的病理学发展成为形态与免疫信号相结合的现代病理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