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观察年轻恒牙感染根管牙髓血管再生治疗的临床疗效,评价年轻恒牙血管再生治疗的可行性。方法 选取13例(16颗)牙髓感染或根尖周炎的年轻恒牙为研究对象,采用患牙常规开髓引流,2.5%次氯酸钠溶液冲洗根管,封氢氧化钙糊剂进行根管消毒。待临床症状消失后,无菌K锉刺破根尖周组织进行根管内引血,采用MTA充填、复合树脂进行冠方封闭。术后定期观察。结果 9颗术后牙根根尖周病变愈合,根管腔变小,牙根形成,其中有6颗根尖孔闭合; 4颗根尖孔闭合的患牙电活力测定显示有反应,3颗根尖周病变消失,牙根继续发育,根管壁增厚,牙根长度增长,根尖孔未闭合; 1颗失败,根尖周病变未消除。 结论 牙髓血管再生术是治疗年轻恒牙感染根管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并探讨牙髓血管再生术治疗年轻恒牙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100例年轻恒牙病变患者作进行研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实施根尖诱导成形术再生治疗,观察组实施牙髓血管再生术治疗.结果 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74%,对照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4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在根尖炎症情况、牙根发育情况、VAS疼痛评分方面均更具有优势(P<0.05).结论 对牙髓坏死的年轻恒牙实施牙髓血管再生术治疗,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年轻恒牙因牙髓坏死后使用无机三氧化物聚合体(MTA)进行根尖封闭诱导根尖发育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例7~15岁因前牙牙髓病或根尖周病来本院就诊的患者,使用MTA进行根尖诱导治疗。定期随访进行临床评价,包括MTA根尖封闭后的临床症状、牙的松动度、根尖是否发生吸收以及根尖孔发育情况。结果:在观察8个月后,其中19例患者根尖情况较好,1例患者因根尖阴影扩大予以拔除。结论:MTA在用于牙髓坏死的年轻恒牙时能较好地诱导根尖孔的发育。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年轻恒前牙因外伤露髓后使用无机三氧化物聚合体(mineral trioxide aggregate,MTA)直接盖髓保存牙髓活力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例8~15岁因前牙外伤露髓来本院就诊的患者,使用MTA进行直接盖髓术治疗.定期随访进行临床评价,包括MTA直接盖髓后的临床症状、牙髓活力、牙本质桥形成及根尖孔发育情况.结果:19例成功,外伤露髓患牙牙髓保持活力,根尖孔继续发育.1例失败,牙髓坏死,用MTA根尖封闭后,行根管充填.结论:MTA在应用于因外伤露髓的年轻恒前牙直接盖髓时能较好地保存活髓并促使根尖孔的进一步发育.  相似文献   

5.
吴桂堂  周黎黎 《浙江医学》2022,44(7):742-744
目的 观察富血小板纤维蛋白(PRF)应用于年轻恒牙急性牙髓炎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11月至2019年11月徐州市口腔医院收治的年轻恒牙急性牙髓炎患者60例,均采用再生性牙髓治疗方法治疗,包括控制炎症、植入支架、封闭根管口3步。其中30例患者牙根填充PRF+三氧化矿物聚合物(MTA)支架治疗,为观察组;另30例患者牙根填充MTA支架治疗,为对照组。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随访1年时)患牙牙体情况、根管情况及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患牙牙体色泽、牙髓活力、萌出高度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患者根管长度、根管壁厚度增加情况、根尖孔封闭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患者末次随访时治疗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86.67%比46.67%,P<0.05)。结论 PRF应用于年轻恒牙急性牙髓炎治疗,能够更好地保存牙髓活性,诱导年轻恒牙牙根再生,治疗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牙髓再生术治疗感染性年轻恒牙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2月—2017年4月92例感染性年轻恒牙,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对照组采用根尖诱导术治疗,观察组采用牙髓再生术治疗,观察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及疼痛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7. 8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9. 13%(P <0. 05);观察组患者术后出现疼痛发生率为2. 17%,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5. 22%(P <0. 05)。结论:牙髓再生术治疗感染性年轻恒牙效果显著,可缓解疼痛,临床应用价值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用牙髓血管再生术治疗年轻恒牙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我院收治的36例(36颗患牙)牙髓病变合并根尖周炎的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行牙髓血管再生治疗,并分析其临床疗效。结果:在本研究的36例患儿中,有18例患儿治疗成功,占50.00%;有14例患儿治疗显效,占38.89%;有4例患儿治疗失败,占11.11%,其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8.89%。在术后对本组36例患儿进行15个月的疗效观察,其中有2例患儿在术后2w出现疼痛的症状,占5.56%;有1例患儿在术后4w出现疼痛的症状,占2.78%;其病情均经对症治疗后缓解。结论:为年轻恒牙牙髓病变合并根尖周炎患儿采用牙髓血管再生术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确切,可保证牙根的正常生长,此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富血小板纤维蛋白(platelet-rich fibrin, PRF)牙髓血运重建术和经典牙髓血运重建术对患儿年轻恒牙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16例患儿的18颗牙髓坏死伴或不伴根尖病变的年轻恒牙,行PRF牙髓血运重建术,选择同期行经典牙髓血运重建术的20例患儿的22颗患牙作为对照组。所有观察患儿/患牙均符合纳入标准,术后定期复查,对其临床表现及X线片进行评估及测量。通过治疗前后的临床记录及影像学资料评价治疗的成功率,并测量和比较治疗前后X线片上患牙的牙根长度、根管壁厚度及根尖孔大小的变化。结果:复查时间6~16个月,两组患儿的大部分患牙症状消失,根尖周病变得到控制或愈合(研究组17/18,对照组21/22),研究组患牙治愈率(83.3%)和对照组患牙治愈率(68.2%)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46)。影像学结果显示,两组患儿年轻恒牙牙根均有一定程度发育,表现为牙根继续增长,根管壁增厚,根尖孔缩小(研究组15/18,对照组15/22)。研究组患牙根管壁增厚程度较对照组明显(P=0.039), 两组的牙根长度增加(P=0.411)及根尖孔大小缩小(P=0.737)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牙髓活力恢复(P=0.517)、根管内钙化(P=0.324)及牙冠变色(P=0.386)方面,两组间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结论:PRF牙髓血运重建术和经典牙髓血运重建术对患儿年轻恒牙的治疗效果均较好,但PRF牙髓血运重建术促进患儿年轻恒牙根管壁增厚的效果优于经典牙髓血运重建术。  相似文献   

9.
王正义 《基层医学论坛》2014,(22):2935-2936
目的探讨不同根尖诱导成形剂在年轻恒牙根尖诱导成形术中的使用方法及效果。方法根据平行对照方法,将我院收治的86例(100颗牙)采用年轻恒牙根尖诱导成形术治疗的发育不完全年轻恒牙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参考组,各为43例(50颗牙)。2组患者根尖诱导成形剂分别采用无机三氧化物聚合体(MTA)及有氧化钙(CH),观察2组患者随访期内根尖硬组织量、根尖孔关闭情况、临床治疗效果及平均治疗周期。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大于参考组(P〈0.05),观察组平均治疗周期明显短于参考组(P〈0.05)。结论 MTA在年轻恒牙根尖诱导成形术中使用具有效果好,患者闭合周期短,就诊次数少等优势。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根尖尚未形成的年轻恒牙因创伤造成的冠折露髓和(或)牙髓感染的疗效。方法对36例48颗年轻恒牙创伤冠折露髓和(或)牙髓坏死感染后患者依据不同临床表现分别给予直接盖髓术、活髓切断术和根尖诱导成形术治疗,本组患者直接盖髓术18例(24颗牙),活髓切断术12例(16颗牙),根尖诱导成形术6例(8颗牙)。术后对患牙进行随诊观察。结果本组治疗成功患牙36颗,占75.0%,有好转或因观察时间短还不能最后确定疗效者6颗牙,占12.5%,病变无好转且需重新治疗者有6颗,占12.5%.在定期复查时发现有4颗牙是在做直接盖髓后发生牙髓炎或出现牙髓坏死迹象,另有2颗牙行活髓切断术后发生牙髓坏死迹象。这6颗牙此后均改做根尖诱导成形术。结论年轻恒牙冠折露髓经直接盖髓术、活髓切断术和根尖诱导成形术后,大多数患牙保存牙髓活力或根尖钙化封闭,牙根继续发育完成,而且永久性修复后患牙功能良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牙髓血管再生治疗牙髓坏死伴根尖周病变的年轻恒牙的近期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60例牙髓坏死伴根尖周病变患儿,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2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根尖诱导成形术,观察组实施牙髓血管再生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牙髓活力。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与牙髓活力正常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针对牙髓坏死伴根尖周病变的年轻恒牙,予以牙髓血管再生治疗可增强临床疗效,改善牙髓活力,维护牙健康。  相似文献   

12.
目的 通过比较无机三氧化聚合物(MTA)与氢氧化钙加碘仿成品糊剂(Vitapex)促年轻恒牙根尖闭合的疗效和二者治疗成本-效益比,寻求更优方案.方法 选择牙根长度发育达2/3、根管下段管壁呈平行或内聚型的70颗全部牙髓感染或伴发根尖周炎的年轻恒牙,分别采用MTA与Vitapex促根尖闭合并进行卫生经济学分析.结果 经2年追踪观察,术后患牙100%临床不适症状消失.MTA和Vitapex促根尖闭合成功率分别为100%和92.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就诊次数和治疗周期分别为2.3次、7.8 d和7.0次、267.9 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人均最小成本分别为797.1元和1 043.3元,成本-效益比分别为7.97和11.2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在已发生全部牙髓感染或伴发根尖周炎的年轻恒牙根尖闭合治疗中,MTA即刻封闭和Vitapex长期根尖诱导的方案均有效,以前者更优.  相似文献   

13.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3):54-56
目的 探讨在进行青少年恒牙根尖诱导成形术治疗过程中三氧化物多聚体(mineral trioxide aggregate,MTA)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5年8月~2017年12月收治的66例青少年恒牙根尖诱导成形术患者作为实验对象;采用抽签法分组,每组33例,其中对照组选择常规Ca(OH)2根尖诱导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选择MTA根尖诱导方法进行治疗;最终就两组青少年恒牙根尖诱导成形术患者治疗总有效率进行对比。结果 与对照组青少年恒牙根尖诱导成形术患者治疗总有效率(69.70%)比较,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6.97%)明显提升(P<0.05)。结论临床医师对于青少年恒牙根尖诱导成形术患者选择MTA根尖诱导术进行治疗,最终获得的治疗有效率显著,从而促进青少年恒牙根尖诱导成形术患者的病情康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分析牙髓血管再生术治疗年轻恒牙的临床应用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1月—2013年12月间年轻恒牙牙髓血管再生治疗的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方式分成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应用根尖诱导成形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应用牙髓血管再生术进行治疗,统计比较两组患者术后VAS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3.3%,相较于对照组患者的9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VAS疼痛等级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患者VAS评分降低明显,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中应用内封氢氧化钙糊剂血管再生术在年轻恒牙治疗中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提高有效率,减轻疼痛,值得临床中应用与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Vitapex糊剂根尖诱导成形术用于年轻恒牙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Vitapex诱导根尖形成术治疗102例115颗根尖未发育完成年的轻恒牙,每3个月复诊1次,观察临床症状,X线片观察根尖周情况和根尖形成状态。结果:本组102例患者(共115颗年轻恒牙患牙)经Vitapex诱导年轻恒牙根尖形成,成功71颗(61.74%),进步40颗(34.78%),失败4N(3.48%),有效率为96.52%。结论:Vitapex用于根尖诱导成形术效果良好.是治疗无髓年轻恒牙的理想方法,可使牙根继续形成,延长牙根,缩小根尖孔,封闭根端。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年轻恒牙牙髓血管再生治疗的临床疗效,以评价氢氧化钙糊剂介导牙髓感染的年轻恒牙血管再生治疗的可行
性。方法2011年1月~2012年12月于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口腔科就诊的34例均为外伤、龋病或非龋病等因素导致的牙髓
感染、坏死、根尖周炎或根尖脓肿的年轻恒牙,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7例。试验组局麻下将患牙进行常规开髓引流,冲洗消
毒,并内封氢氧化钙糊剂以行血管再生治疗,对照组行传统的根尖诱导成形术。术后随访并观察两组疗效。结果试验组4例
分别于术后6~18个月复诊发现,根尖周病变愈合,根管腔变小,牙根形成,根尖孔闭合,10例术后12~18个月,根尖周病变愈合,
牙根有延长,根管壁有增厚,根尖孔缩小,1例术后2个月出现疼痛和肿胀, 2例分别于术后7个月和8个月出现疼痛,有牙龈瘘管
形成,牙根发育停止。对照组1例根尖诱导12个月后根尖区病变消失,根端闭合,11例术后6~18个月后根尖孔有硬组织形成,
根尖区病变区域缩小,但均未见牙根长度有明显改变;5例在诱导12~18个月后仍无明显的根尖屏障形成。两组治疗有效率的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内封氢氧化钙糊剂的血管再生治疗能够有效促进患有牙髓炎或根尖周炎的年轻恒牙
的继续发育,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牙髓血运重建术治疗年轻恒牙根尖周病变患儿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11月至2019年5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15例年轻恒牙根尖周病变患儿,根据手术方式,将接受传统根尖诱导成形术治疗的59例患儿纳入对照组,将接受牙髓血运重建术治疗的56例患儿纳入观察组.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对比根尖诱导成形术与牙髓血运重建术治疗年轻恒牙感染牙髓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8月至2020年8月于洛阳市第六人民医院口腔科就诊的96例年轻恒牙感染牙髓的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儿门诊单双号分成两组,每组48例.对照组接受根尖诱导成形术治疗,观察组接受牙髓血运重建术治疗,两组患儿术后均随访3个月.对比两组...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根尖屏障术和根尖诱导成形术应用于年轻恒牙慢性根尖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接近或超过根尖孔发育形成年龄的未闭合的、且已发展成为慢性根尖周炎的年轻恒牙(年龄上限不超过18岁)44颗。试验组在根管显微镜下用MTA严密封闭根尖开放部位,硬固后行一次性根管充填;对照组用Vitapex糊剂行根尖诱导成形术,在根尖部有硬组织形成后行根管充填。两组术后均定期复查,时间上限为18个月,评价临床疗效及X线片结果。结果:经过18个月的观察,试验组中无1例出现临床不适症状,仅1例根尖病变无明显好转,总有效率为95.45%;对照组中1例发生牙齿的根折,4例在18个月的期限内未完全形成根尖屏障,总有效率为77.27%。两者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73, p>0.05)。结论:MTA是一种理想的根尖封闭材料,可减少复诊治疗的次数及治疗周期,而且还提高了治疗成功率。  相似文献   

20.
雷志云  蔡传宝 《广东医学》2016,(Z1):111-112
目的:比较无机三氧化物聚合体( MTA)和氢氧化钙在年轻恒牙盖髓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50颗牙体治疗时意外露髓的年轻恒牙随机分为氢氧化钙组(23例)和MTA组(27例),分别将氢氧化钙和MTA作为盖髓剂进行治疗。术后随访2年,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经过2年的随访观察,氢氧化钙组有效率为79%,MTA组有效率为8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但MTA组牙根继续发育的情况和露髓点牙本质桥的生长情况明显好于氢氧化钙组。结论氢氧化钙和MTA用于年轻恒牙意外露髓时的盖髓治疗均能取得较好的效果,但MTA在远期诱导牙根生长方面和露髓点牙本质桥的形成时则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