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目的 观察Glidescope可视喉镜在麻醉科外急诊危重症患者气管插管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麻醉科外需紧急气管插管的急诊危重症患者80例,随机分为可视喉镜组(A组)和普通喉镜组(B组)各40例,分别观察两组气管插管时的声门暴露分级程度、声门暴露时间;一次插管成功率和插管时间;气管插管相关不良反应.结果 A组声门暴露分级Ⅰ~Ⅱ级39例(97.5%),B组声门暴露分级Ⅰ~Ⅱ级28例(70%);B组声门暴露平均时间(7.49±1.48)s明显长于A组(4.58±1.10)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一次性成功插管25例(62.5%),A组一次性插管成功36例(90%);B组平均插管时间(26.1±10.9)s明显长于A组(16.8±10.7)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呛咳、屏气、躁动及牙龈或口腔黏膜出血等不良反应明显高于A组(P<0.05).结论 Glidescope可视喉镜可提高麻醉科外急诊危重症患者气管插管术的成功率,缩短插管时间,用于急救插管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可视喉镜在手术室外急诊气管插管术中的临床效果和可行性。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1月至2012年2月手术室外呼吸心跳骤停需急诊气管插管患者60例,将其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30例。A组用Glide scope可视喉镜插管,B组用普通喉镜插管。观察两组患者的插管时间、插管成功率、声门显露程度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A组插管时间为(11.6±6.7)S,明显短于B组插管时间(28.7±11.5)S;A组一次插管成功率(100%)明显高于B组(90%)(P<0.05),且A组声门显露好,并发症少。结论可视喉镜用于手术室外急诊气管插管可明显改善声门的显露,缩短插管时间,提高插管成功率,为复苏争取时间,提高复苏的成功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评价HC可视喉镜联合纤维支气管镜在严重困难气道插管中的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 62例全身麻醉择期手术患者,术前经麻醉师经Mallampati评估分级为Ⅲ或Ⅳ级,ASA分级为Ⅰ~Ⅱ级,将其随机分为HC可视喉镜联合纤维支气管镜(H+F组)32例与HC可视喉镜(H组)30例,常规麻醉诱导后,实施经口气管插管,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插管次数,插管总时间,声门暴露时间,插管后3 min、5 min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等一般情况。结果 H+F组患者在插管时间、声门暴露时间和插管次数方面均小于H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插管后3 min、5 min后,两组患者平均动脉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全身麻醉时,应用HC可视喉镜联合纤维支气管镜气管插管,在MallampatiⅢ级以上患者经口气管插管全程可视,成功率较高,并能缩短声门暴露时间,减少气道和咽部损伤。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麻醉中采用喉罩通气与喉镜下气管插管通气对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2011年10月~2012年12月择期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组,各30例,其中A组患者采用喉罩通气,B组患者采用喉镜下气管插管通气。记录两组麻醉诱导前(T0)、诱导后(T1)、插管或喉罩植入时(T2)、插管后3 min(T3)及拔管后(T4)的心率(HR)、血压变化情况。结果 A组患者喉罩置入后,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较插管前有所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气管插管后HR、SBP、DBP均较插管前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2、T4时间点,B组HR、SBP、DBP均明显高于A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围拔管期躁动评分明显低于B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低于B组(P<0.05)。结论相对于喉镜下气管插管,喉罩通气在腹腔镜手术麻醉中对患者的心血管刺激较小,血流动力学稳定,并发症少,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对全麻下妇科腹腔镜术围术期血动学及眼内压(IOP)的影响。方法:80例ASAⅠ级择期行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随机分为A、B、C、D四组(n=20),A组:采用喉罩全麻,麻醉诱导前10min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定0.6μg/kg(10min注完);B组:采用喉罩全麻,与A组用同样方式输注等剂量0.9%氯化钠溶液;C组:采用气管插管全麻,与A组用同样方法应用右美托咪定;D组:气管插管全麻,与C组用同样方法应用等剂量0.9%氯化钠溶液。观察记录四组患者在麻醉诱导前(T0)、麻醉诱导后(T1)、气管插管或插喉罩即刻(T2)、气腹并改变体位后30min(T3)、气管拔管或拔喉罩即刻(T4)时血压(BP)、心率(HR)、眼内压(IOP)的变化。结果:与T0比较,T1时A组、C组患者MBP、HR和四组患者IOP明显降低(P<0.01或P<0.05),T2~T4时D组患者MBP、HR、IOP明显增高(P<0.01或P<0.05);与A组比较,T2~T4时B、C、D组患者MBP、HR、IOP明显增高(P<0.01或P<0.05)。A组患者高血压、高眼压发生率低于B、C、D组(P<0.01),其中B、C组低于D组(P<0.01或P<0.05);B、D组心动过缓发生率低于A、C组(P<0.01)。结论:右美托咪定有助于稳定全麻下妇科腹腔镜术围术期血动学与眼内压,不延迟苏醒,尤其应用喉罩下情况下,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李金华  姚小军  陈军 《安徽医药》2015,36(11):1381-1383
目的 探讨TruviewTMEVO2光学喉镜与普通喉镜在抢救呼吸衰竭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2月至2014年3月需行紧急气管插管救治的呼吸衰竭患者64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光学喉镜)和对照组(普通喉镜)各32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气道声门暴露C/L分级、一次插管成功率、气管插管操作时间和术后并发症等。结果 观察组气道声门暴露C/L分级为Ⅰ~Ⅱ级的患者例数多于对照组,而Ⅲ~Ⅳ级患者例数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一次插管成功率为93.75%,SpO2最低下降值范围分别为93.75%和(97.98±1.3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8.75%和(91.26±3.1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气管插管操作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9.3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4.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TruviewTMEVO2光学喉镜具有插管成功率高、声门显露好的特点,适用于呼吸衰竭抢救。  相似文献   

7.
目的 比较气管导管前端角度对模拟颈椎制动患者使用视频喉镜(GSVL)和传统Macintosh喉镜插管成功率和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选择120例ASA Ⅰ或Ⅱ级无颈椎活动异常或困难气道拟择期手术患者,麻醉诱导前配戴颈托模拟颈椎制动.常规麻醉诱导后,随机分为6组:G1、G2、G3组(GSVL及气管导管弯曲呈45度、60度、90度), M1、M2、M3组(Macintosh喉镜及气管导管弯曲呈45度、60度、90度)行气管插管.观察喉镜暴露(C/L)分级、插管时间、记录麻醉诱导前、气管插管即刻、插管1、3、5min时段血压心率变化.结果 插管时间G3组快于其他5组(P〈0.05),插管时在各时段6组心血管反应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使用GSVL并将气管导管弯曲成90度有助于模拟颈椎制动患者的声门暴露,提高插管成功率,但在经口插管时所致的血流动力学反应方面,无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8.
汪萍  骆宏  张地宝  陈界石  杨恒 《安徽医药》2012,16(12):1866-1867
目的探讨健忘镇痛慢诱导下喉镜辅助联合听呼吸音法行经口盲探气管气管插管在困难气道中应用效果。方法择期Mallampati分级Ⅲ~Ⅳ级全麻插管手术患者20例,随机分为喉镜直接插管组(A组)和喉镜辅助听呼吸音组(B组)。记录两组首次插管成功例数、最终插管完成情况、插管时间,以及术后24 h有无吞咽时咽痛情况。结果 A组和B组首次插管成功率分别为50%和100%(P<0.05);A组插管时间(72.2±25.72)s较B组插管时间(33.7±6.53)s明显延长(P<0.01);A组首次气管插管失败后采用B组方法均一次性完成气管插管。结论健忘镇痛慢诱导下喉镜辅助联合听呼吸音法行经口盲探气管气管插管,可安全、有效地应用于临床麻醉中困难气道的处理。  相似文献   

9.
张传骧 《安徽医药》2013,34(7):900-903
目的探讨及比较两种视频喉镜在全麻气管插管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Mallampati I-Ⅲ级的患者90例。按照Mallampatis分级随机分为3组:M组(Macintosh喉镜组,n=30),A组(Airtraq视频喉镜组,n=30),H组(UE-HC可视喉镜,n=30)。比较各组插管时间、一次插管成功率、误插率、咽部不适发生率,每组Cormack.Lehane分级情况。结果视频喉镜比直接喉镜更好显露喉部结构,插管时间更短,误差率、咽部不适发生率更低,一次插管成功率更高(P<0.01)。结论在全身麻醉气管插管中视频喉镜可明显提高显露喉部结构程度,提高一次插管成功率,并减少口咽部损伤。  相似文献   

10.
谢言虎  柴小青  音樱  章蔚  耿擎天 《江苏医药》2012,38(9):1080-1082
目的比较不同气管插管方法在颈椎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90例颈椎择期手术患者按插管方法随机均分为三组:A组采用手法保持轴线稳定性(MILS);B组采用纤维支气管镜(FOB);C组采用盲探气管插管装置(BTII)。比较三组患者的气管插管相关资料。结果 A组插管费时最少。B、C组插管成功率分别为100%和96.7%,均明显高于A组的80%(P<0.05)。三组患者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颈椎手术麻醉宜在FOB引导等技术下实施气管插管,以减少颈椎损伤机率,提高插管成功率。BTII技术可为颈椎损伤患者插管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气管插管时机对心肺复苏成功率的影响,同时探讨心肺复苏胸外按压频率、深度以及峰压限制对心肺复苏成功率的影响。方法 81例入院后出现心搏呼吸骤停患者,以插管时机分为立即插管组(A组,36例)和先行无创通气待氧合达到90%以上再行插管组(B组,46例);以完成插管时间分5 min内插管成功组(C组,21例)和>5 min插管成功(D组,24例);呼吸机辅助通气气道峰压报警线设置分40 cm H2O[(1 cm H2O=0.098 k Pa),E组,26例]和60 cm H2O(F组,29例)。比较各组患者的预后及对氧分压和分钟通气量的影响。结果 A、B两组患者复苏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出院成活率、自主循环维持(DOSC)时间优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D两组患者DOSC时间、复苏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F组分钟通气量和氧分压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启动气管插管的时间虽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整个复苏过程中保证基本的氧供;合理的按压频率、深度及报警线设置提高心肺复苏质量。  相似文献   

12.
郑洁  胡滨  刘庆 《江苏医药》2015,41(1):69-71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联合喉罩通气在全麻经尿道钬激光碎石术(TUHLL)的应用效果。方法全麻下行TUHLL患者80例随机均分为4组。B、C组诱导前10min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定0.5μg/kg。A、B组气管插管;C、D组实施喉罩通气。麻醉诱导采用咪达唑仑0.04mg/kg、舒芬太尼0.3μg/kg、丙泊酚2mg/kg和顺阿曲库铵0.12mg/kg静注;泵注丙泊酚6mg·kg-1·h-1维持麻醉。记录围麻醉期MAP和HR变化,比较麻醉后不良反应。结果麻醉期C、D组的HR和MAP均低于气管插管A、B组(P<0.05),B、C组的HR和MAP低于A、D组(P<0.05)。B、C组术后躁动发生率低于A、D组(P<0.05),C、D组术后咽痛发生率低于A、B组(P<0.05)。结论全麻诱导前应用右美托咪定联合喉罩通气能麻醉维持平稳,减少不良反应,是短小手术麻醉的良好选择。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自制光棒在气管插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光棒组(A组)和Macin-tosh喉镜(B组),每组60例。观察麻醉诱导前,诱导后,插管即刻,插管后1、2、3min的HR、MAP、心率收缩压乘积(rate pressure product,RPP)、SpO2,记录1次插管成功率、总插管成功率、插管时间、插管时及插管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诱导后的HR、MAP和RPP值较诱导前的基础值明显下降(P<0.05),插管即刻、插管后1min的HR、MAP和RPP值较诱导后明显增高(P<0.05);插管即刻、插管后1、2min的HR、MAP、RPP上升幅度B组较A组明显升高,两组插管后3min的HR、MAP和RPP值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一次插管成功率为93.3%高于B组的81.7%(P<0.05)。A组插管总成功率为98.3%高于B组的93.3%(P<0.05)。A组插管时间(33±6)s短于B组(51±13)s(P<0.05)。A组插管时损伤出血率10%低于B组的21.7%(P<0.05)。A组术后咽喉不适发生率为13.3%低于B组的26.7%(P<0.05)。结论与Macintosh喉镜相比,自制光棒气管内插管成功率高、并发症少、对心血管系统影响小,作为一种安全、有效、简便、快速的插管方法,可解决基层医院困难气道插管问题。  相似文献   

14.
许锦雄  卢增停  何绮桃 《安徽医药》2020,24(9):1779-1783
目的观察国产明视插管软镜联合可视喉镜在声门暴露困难病人双腔支气管导管插管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 2017年 1月至 2019年 4月在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小榄医院择期胸外科手术需行左侧双腔支气管导管插管病人 50例,均声门暴露困难。男性 32例,女性 18例,年龄范围为 19~68岁,美国麻醉师协会分级( ASA)Ⅰ或Ⅱ级, Mallampati气道分级法 Ⅲ或Ⅳ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国产明视插管软镜联合可视喉镜组( V组)和 Macintosh直接喉镜组( M组)每组 25例。 V组采用国产明视插管软镜联合可视喉镜施行双腔支气管导管插管及定位, M组先采用 Macintosh直接喉镜施行双,腔支气管导管插管,随后再采用国产明视插管软镜定位。观察并记录喉镜下病人声门暴露程度 Cormack-Lehane分级( C-L分级)情况、气管插管时间、一次气管插管成功率、需助手按压喉部的病人例数和病人术后 48 h内的声音嘶哑及咽喉痛发生情况。结果喉镜下 C-L分级 V组显著优于 M组( P<0.05)。 V组气管插管时间显著短于 M组[(108.5±18.2)s比( 142.6±30.8)s](P<0.05)一次气管插管成功率显著高于 M组( 92.0%比 60.0%)(P<0.05)需助手按压喉部的病人比例显著低于 M组( 16.0%比 92.0%)(,P<0.05), V组病人术后 48 h内声音嘶哑及咽喉痛发生率显著低,于 M组( 4.0%比 32.0%,24.0%比 72.0%)(P<0.05)。结论与采用 Ma- cintosh直接喉镜施行双腔支气管导管插管比较,国产明视插管软镜联合可视喉镜用于声门暴露困难病人双腔支气管导管插管声门暴露好、插管时间短、一次气管插管成功率高,可降低病人术后声音嘶哑及咽喉痛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经口明视带管芯钢丝导管在气流引导下插管用于全麻气管插管困难患者的临床观察和体会。方法选择择期在全麻下气道困难患者28例,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14例。A组在麻醉诱导后直接喉镜下完成插管;B组在麻醉诱导后直接喉镜下采用小C形带管芯钢丝导管在气流引导下来完成插管。结果 A组插管成功率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插管时间上,A组短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2次操作的成功例数A组多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口明视带管芯钢丝导管在气流引导下插管法用于多种气管插管困难的患者,具有操作简便、易于掌握、并发症少的优点。  相似文献   

16.
光棒引导插管在高位颈椎伤气道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光棒引导插管在高位颈椎伤患者气道建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高位颈椎伤患者30例应用光棒引导插管(LW)组,另选非颈椎伤患者30例应用纤维支气管镜(BF)组,比较两组插管时间、成功率与导管通过声门顺利率.结果 LW组在3 min内插管成功率高于BF组(96.7%vs.73.3%)(P<0.05),LW组插管时间短于BF组[(24.8±17.0)s vs.(148.6±64.2)s](P<0.01);LW组导管通过声门顺利率高于BF组(89.7%vs.45.5%)(P<0.01).结论 光棒引导气管内插管是高位颈椎伤患者采用全麻快诱导气管插管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7.
刘平  李晚泉  胡蓉 《中国医药指南》2011,9(15):28-28,98
目的探讨在院前急救时喉镜直视下气管插管和食管气管联合导管(ETC)应用价值。方法把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在院前使用喉镜直视下气管插管和食管气管联合导管(ETC)的患者进行统计分析,将患者分成A、B2组,A组采取喉镜直视下气管插管术建立高级气道,但在气管插管困难时改用食管气管联合导管,B组采取食管气管联合导管。比较两种方法的一次性插管成功率、插管到第一通气的时间及通气效果。结果①A组插管一次成功率为86%,二次成功率为92%,B组插管次成功率达100%,两组插管成功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②A组插管时间为(20±10)s,B组插管时间(40±10)s;A组通气插管成功后通气。结论食管-气管联合导管装置法插管比常规喉镜下气管插管法成功率高,但插管所需时间没有优势,但其一次性成功率高在院前急救可以做为首选。  相似文献   

18.
石立新  张晓彤 《江苏医药》2013,39(11):1306-1308
目的 比较常见的几种插管技术应用于困难气道患者的效果.方法 口腔颌面外科困难气道患者319例分为五组,分别采用经鼻腔盲探气管插管(A组,54例)、逆行引导气管插管(B组,52例)、光棒引导气管插管(C组,60例)技术、视频喉镜气管插管(D组,72例)和纤维支气管镜引导气管插管(E组,81例).比较插管效果和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D和E组插管成功率明显高于A、B和C组(100.0%和100.0% vs.55.5%、76.9%和80.0%)(P<0.05);与B、C、D和E组比较,A组插管成功率明显低、耗时长、并发症多(P<0.05).结论 临床医生应综合分析困难气道的特点和类型,选择适当的插管方法,减少插管相关并发症.  相似文献   

19.
气道黏膜序贯式表面麻醉的清醒气管插管效果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比较不同模式气道黏膜麻醉的清醒气管插管效果.方法 面颈部瘢痕挛缩患者75例分为4组.A组咽部1%丁卡因喷雾3次;B组加用环甲膜穿刺注射2%利多卡因2 ml;C组2%利多卡因胶浆10 ml含漱后,用2%利多卡因0.1 ml/kg经氧气雾化吸入5 min;D组含漱后,将可塑型麻醉喷雾器经口腔深入咽喉接近声门处,嘱患者做深度吸气时分次喷雾1%利多卡因0.1 ml/kg.记录插管条件及患者反应.结果 C、D组提供的插管条件明显优于A、B组(P<0.05).与A、B组比较,C、D组患者术中与术后舒适度优于A、B组(P<0.05).C、D组插管过程中的心率(HR)和平均动脉压(MAP)较为平稳(P<0.05).结论 口咽喉序贯式表面麻醉效果完善,显著提高清醒气管插管的成功率和舒适度.  相似文献   

20.
【摘要】目的 观察2种视频喉镜用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患者行悬雍垂腭咽成形术(UPPP)全麻插管的成功率和安全性,并与直接喉镜法比较。方法 将60例行UPPP患者随机分为McGrath MAC视频喉镜(M)组、GlideScope视频喉镜(G)组和SHUCMAN直接喉镜(S)组,各20例。记录并比较3组Mallampati分级、声门显露Cormark-Lehane分级,1次及3次内插管成功例数,插管前后心率、血压变化。结果 3组患者气道Mallampati分级、M组与G组喉镜暴露下声门显露Cormark-Lehane分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组和G组在声门显露分级、1次及助手协助下3次内插管成功的例数、气管插管完成即刻(T3)、插管后1min(T4)时的心率、血压变化均较S组有明显优势,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组血压变化较G组更显平稳。结论 2种视频喉镜在行UPPP患者全麻诱导插管期间均能有效显露咽喉部结构,成功率及安全性均较高,McGrath MAC视频喉镜优于GlideScope视频喉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