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近年来人工肝治疗已成为重症肝炎患者的重要治疗手段,分子吸附再循环系统(MARS)是一种新的人工肝脏支持系统,是目前模拟肝脏解毒功能中最先进的人造生物肝脏支持系统[1],能减轻肝细胞坏死,改善血流动力学,预防和治疗肝性脑病及肝肾综合征,是重症肝炎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2]。重症肝炎患者肝脏合成功能差,凝血酶原时间(PT)明显延长,血小板也明显减少。而MARS人工肝治疗术中采用体外循环6~8 h,全程肝素化治疗,出血是术中最常见并发症之一。大量出血常使治疗终  相似文献   

2.
人工肝支持系统是重症肝炎、肝衰竭的重要治疗措施,包括血浆置换、血液灌流、血液滤过、血液透析、血浆吸附等方法单用或联合应用[1].本院采用血浆置换(PE)治疗肝炎患者,疗效显著.但在治疗中及治疗后不同程度地发生了并发症.  相似文献   

3.
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重症肝炎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重症肝炎进行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时并发症的发生及其防治方法.[方法]分析45例重症肝炎患者采用血浆置换128次治疗过程中出现并发症35次的临床资料.[结果]并发症总发生率28%(36/128),其中过敏反应22%(28/128)低血压4%(5/128).低血钙1.6%(2/128)出血0.8%(1/128),无继发感染发生,经及时处理后大都缓解.[结论]严密监测、严格操作、细心护理是保障人工肝治疗成功的关键,积极防治并发症对成功完成治疗是重要的,血浆置换对重症肝炎的治疗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4.
王艳 《全科护理》2012,(30):2797-2798
[目的]探讨急性肝衰竭病人的护理要点,减少并发症,提高抢救成功率。[方法]回顾2011年5月—2012年7月52例急性肝衰竭病人的重症监护室(ICU)护理资料,总结急性肝衰竭病人的ICU护理经验和教训。[结果]52例病人经积极保肝、抗感染、支持、营养,尽早的血液滤过和人工肝治疗,经有效的护理,35例成功救治,17例死亡。[结论]急性肝衰竭救治的成功与否,不仅要积极的治疗,合理有效的ICU护理亦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重症肝炎行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病人护理中引入情感支持性照护模式对其肝功能生化指标及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7月我院收治的行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并接受常规干预的重症肝炎病人40例作为对照组,再选取2016年8月—2017年7月我院收治的行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并接受情感支持性照护模式的重症肝炎病人40例作为观察组。对比两组干预前后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肝功能生化指标及治疗依从性。[结果]观察组干预49d后SAS及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49d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总胆红素(TBiL)低于对照组,血清清蛋白(ALB)及凝血酶原活动度(PTA)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依从性(97.5%)高于对照组(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行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的重症肝炎病人引入情感支持性照护模式,可有效缓解不良情绪,改善肝功能,提高病人治疗依从性。  相似文献   

6.
重型肝炎病情凶险 ,发展迅速 ,常导致多脏器衰竭而死亡。中晚期重型肝炎死亡率达 80 %以上[1] ,目前尚无特效疗法。分子吸附再循环系统 (MARS)人工肝是模拟肝脏解毒功能 ,在连续性静脉血液透析滤过的基础上 ,结合白蛋白透析的一种新型人工肝。国外报道[2 ] ,MARS人工肝治疗急慢性肝衰竭 ,能有效清除各种毒素 ,提高生存率。 2 0 0 1年7月~ 2 0 0 2年 10月 ,我科应用MARS人工肝结合综合基础疗法治疗 18例中晚期重型肝炎患者 ,生存率 4 4 .8%。现将护理干预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2 0 0 1年 7月~ 2 0 0 2年 12月 ,18例中晚…  相似文献   

7.
人工肝支持系统 (artificialliversupportsystem ,ALSS)可清除因肝衰竭而产生的多种代谢产物 ,部分代偿肝脏的代谢与合成功能 ,帮助重型肝炎患者渡过危险期而获得新生[1] 。我国现阶段人工肝研究大多处在中间型ALSS的研究[2 ] 。国内根据病情选用血浆置换、血液灌流、血液滤过、血液透析、血浆吸附等方法单用或联合应用治疗重型肝炎取得了很好的疗效[3~ 5] 。而有效的临床观察及护理 ,在人工肝治疗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本文结合近期文献作一综述。1 人工肝治疗前的护理1.1 治疗前内科综合治疗及护…  相似文献   

8.
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重症肝炎的并发症及处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工肝支持系统 (ALSS)是重症肝炎、肝衰竭的重要治疗措施。其主要作用是降低血中肝红素 ,消除体内毒物 ,使病变的肝脏再生 ,为肝移植赢得时间[1] 。本文总结了 2 0 0 0年 9月~ 2 0 0 1年 4月我科5 3例ALSS治疗中的并发症及处理 ,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5 3例 ,男 4 7例 ,女 6例 ;年龄 2 6~ 5 8岁。急性重型肝炎 5例 ,慢性重型肝炎 4 2例 ,慢性重度乙型肝炎 6例。治疗前凝血酶原时间 19~ 5 5s(正常对照 14s) ,胆红素 335~ 834 μmol/L。入院后给予常规治疗、护理 ,同时给予ALSS治疗 1次或 1次以上 ,最多达 6次。…  相似文献   

9.
沈娟  吴萍  谢幸尔 《护理研究》2007,21(22):2038-2039
[目的]探讨以"服务型管理"理念进行重型肝炎人工肝治疗病人护理管理的效果。[方法]正确评估人工肝护理现状;引导护理人员认识人工肝治疗重型肝炎护理管理的重要性;更新管理理念,包括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及操作规范;满足护士需求,全方位培训护士;关心护士的学习和生活,缓解工作压力;更新理念,加强护患沟通,重视病人反馈信息。[结果]减少了重型肝炎人工肝治疗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使人工肝治疗重型肝炎病人技术顺利开展。[结论]以"服务型管理"理念进行重型肝炎人工肝病人的护理管理,完善了护理的各个环节,真正体现了医院管理年活动,一切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宗旨。  相似文献   

10.
人工肝支持治疗病人的健康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健康观念的转变和系统化整体护理的普遍实施,病人的健康教育在护理工作中越来越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健康教育是护患双边活动过程^[1]。良好的护患沟通是开展健康教育的前提^[2]。重症肝炎病情危重,发展快,并发症多,主要表现为高胆红素血症,肝性脑病,出血,肝肾综合征等。人工肝支持治疗法(简称人工肝)已成为临床治疗重症肝炎及多种疑难病的有效手段。而本项工作的顺利开展,与病人的健康宣教有密切的关系。现将32例人工肝治疗病人的健康教育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肝衰竭是临床常见的严重肝病症候群,病死率仍然居高不下[1]。在我国,肝衰竭主要分为4个类型:急性肝衰竭(acute liver failure,ALF)、亚急性肝衰竭(subacute liver failure,SALF)、慢加急性(亚急性)肝衰竭[acute(subacute)-on–chronic liver failure,ACLF或SACLF]和慢性肝衰竭(chronic liver failure,CLF)。肝衰竭的治疗一般包括内科综合治疗、人工肝治疗和肝移植治疗三大方面,其中,药物治疗是内科综合治疗的主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血浆置换辅助治疗重症肝炎病人的围术期护理。[方法]对28例重症肝炎病人在综合内科治疗的基础上辅助血浆置换治疗同时做好术前、术中及术后护理。[结果]28例病人均顺利完成治疗,治疗后肝功能明显改善,总胆红素水平降低,凝血酶原活动度提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浆置换治疗重症肝炎可明显改善病人肝功能,精心的围术期护理可减轻病人身心负担,避免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3.
各种原因所致的肝衰竭临床十分常见。内科综合治疗、人工肝支持治疗和肝脏移植是重型肝炎及肝衰竭3种基本治疗方法。肝脏移植因手术及术后用药价格昂贵、供肝短缺等因素限制了临床广泛使用,  相似文献   

14.
100例重症肝炎患者人工肝治疗后肝纤维化指标的变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林城  柳丽娟 《检验医学与临床》2005,2(5):212-212,214
目的探讨人工肝治疗对改善重症肝炎患者肝纤维化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分别检测100例重症肝炎患者人工肝术前、术后的肝纤维化4项指标。结果经人工肝治疗后有98例重症肝炎患者肝纤维化4项指标均有所改善,尤以Ⅲ型前胶原、层粘连蛋白、透明质酸酶的改善有显著性,Ⅳ型胶原无显著性改善,但有所好转。结论人工肝治疗对重症肝炎患者在肝纤维化方面能减缓肝内纤维结缔组织弥漫性增生,阻抑肝硬化。  相似文献   

15.
孙兰珍 《护理研究》2003,17(24):1446-1446
人工肝是重症肝炎、肝衰竭的重要治疗措施之一 ,多数病人及家属在首次接受人工肝治疗时因缺乏配合知识 ,容易产生恐惧、焦虑、害怕心理。黄津芳等[1]报道健康教育对因知识缺乏引起的焦虑和担心有明显的辅助治疗作用。通过对首次进行人工肝治疗的病人及家属在治疗前进行系统的健康教育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1 评估  通过阅读病历资料 ,与病人及家属交谈 ,了解他们以往的学习信息、学习动机和心理准备状态 ,评估其对有关知识的需求程度[2 ]。以此为依据制定健康教育计划。2 健康教育2 .1 人工肝治疗的基本原理 本院人工肝治…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重型肝炎患者的围术期护理方法.方法:对36例重型肝炎患者行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做好术前准备、术中病情观察及术后护理.结果:本组28例(77.8%)好转出院,5例(13.9%)自动出院,3例(8.3%)死亡;存活患者症状、体征好转,生化、凝血指标明显改善(P<0.01).结论:人工肝血浆置换是治疗重症肝炎的有效手段,精心围术期护理可减轻患者身心负担,提高治疗效果,预防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17.
苏英  刘婉姝  高迪  翟庆慧  王会 《全科护理》2014,12(9):798-799
[目的]探讨血浆置换术治疗肝衰竭病人的疗效及护理经验。[方法]对42例肝衰竭病人在内科支持治疗的基础上行血浆置换术,分析治疗前后肝功能改善情况及从中得到的护理经验。[结果]42例病人共进行血浆置换107次,治愈好转31例,治愈好转率为73.8%,病人肝功能指标得到明显改善。病人的术前准备,术中监测、观察、处理和术后护理是保证治疗成功的重要基础。[结论]血浆置换为主的人工肝支持系统是治疗肝衰竭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8.
肝衰竭是临床常见的严重肝病症候群,病死率高。2000年全国病毒性肝炎会议制定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中,把"重型肝炎"分为三型,即急性重型肝炎、亚急性重型肝炎、慢性重型肝炎[1]。2006年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重型肝病与人工肝学组和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肝  相似文献   

19.
沈娟吴萍  谢幸尔 《护理研究》2007,21(8):2038-2039
[目的]探讨以“服务型管理”理念进行重型肝炎人工肝治疗病人护理管理的效果。[方法]正确评估人工肝护理现状;引导护理人员认识人工肝治疗重型肝炎护理管理的重要性;更新管理理念,包括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及操作规范;满足护士需求,全方位培训护士;关心护士的学习和生活,缓解工作压力;更新理念,加强护患沟通,重视病人反馈信息。[结果]减少了重型肝炎人工肝治疗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使人工肝治疗重型肝炎病人技术顺利开展。[结论]以“服务型管理”理念进行重型肝炎人工肝病人的护理管理,完善了护理的各个环节,真正体现了医院管理年活动,一切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宗旨。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享8例病人行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肝衰竭的护理体会。[方法]比较干预前后病人的意识、症状、化验检查结果的变化。[结果]病人经联合干预后,7例好转转入普通病房,1例因伴有其他疾病死亡。[结论]联合应用人工肝综合治疗可提高肝衰竭病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