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托辊轴承应用于煤矿带式输送机和农业带式输送机中,其轴承工作环境恶劣,灰尘大,在煤泥水和其他有害的气体环境中运转。因此,托辊轴承对旋转阻力、防卡寿命具有一定的要求。为满足托辊轴承性能要求,首先在保持架的材料选取及保持架结构设计上进行了改进。保持架的材质采用了性能优良的工程塑料,并在保持架的结构上进行了改进-增加了叶片。因此,提高了轴承的寿命及动态性能。  相似文献   

2.
航天轴承在较高温度下摩擦力矩特性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摩擦力矩的大小和波动性是影响航天轴承性能和精度的主要因素.为了改进设计以提高轴承的性能,用改进后的轴承摩擦力矩特性试验台对某型号动量轮轴承在较高温度时的摩擦力矩特性进行试验研究,探讨了轴向载荷、温度和保持架类型对轴承摩擦力矩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圆兜孔保持架轴承的摩擦力矩基本上与轴向载荷成正比,而在较高温度条件下,摩擦力矩波动小,曲线有规律变化.当轴向载荷增大,温度升高时,方兜孔保持架轴承的摩擦力矩波动较大.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保持架在轴承中失效的原因,针对各种工况及轴承的特点,对保持架结构进行了改进,介绍了几种新颖结构的保持架.  相似文献   

4.
《轴承》2015,(11)
阐述了保持架发生断裂的影响因素,以某型号圆柱滚子轴承保持架为例,提出改进保持架兜孔结构设计的2种方案,并使用ANSYS对保持架结构进行应力分析对比,同时,根据结构改进设计将工艺加工后的效果做出对比,选择合适的改进方案。  相似文献   

5.
轻系列滚动轴承保持架由于兜孔直径小、两半保持架之间钉孔距离相对较大等因素导致在铆压过程中易出现变形,造成铆压歪斜缺陷。为此,本文提出了基于图像纹理特征的模式识别方法用于保持架歪斜缺陷的准确识别。首先,改进了轴承图像归一化展开算法,实现了轴承图像展开起点的自动优化选择以避免误分割保持架、铆钉和滚动体;其次,设计了轴承图像保持架区域定位分割算法,准确分离出7个保持架区域;最后,分别提取保持架区域的Hu矩和旋转不变均匀局部二值模式(LBPrPiu,2R)作为纹理特征,并结合PCA降维方法构建轴承保持架缺陷识别的SVM分类模型。结果表明,基于Hu矩和LBPrPiu2,R的SVM模型的正确识别率分别为85%和100%。因此,轴承LBPrPiu2,R特征结合SVM模型对轴承保持架歪斜缺陷具有较好的识别效果。该方法有望为滚动球轴承保持架铆压工艺缺陷的自动识别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针对轧机用双(四)列圆锥滚子轴承使用一段时间后保持架与隔圈发生干涉,造成轴承提前失效的现象,从理论上分析了产生的原因,对保持架进行了改进,在保证滚子组内、外接圆直径不变的前提下,对保持架内、外径及其他外形尺寸在现有设计方法的基础上整体沿滚子径向进行了缩减。  相似文献   

7.
针对某高速动车组轴箱轴承易发生温升预警的问题,分析了轴承温度对保持架磨损的影响及保持架磨损对轴承温度的影响。确定保持架磨损原因为轴承温升异常使保持架膨胀,引起保持架和外圈挡边发生全接触,从而导致保持架产生异常磨损。分析认为:在保证轴承使用性能的前提下可适当增大保持架的引导间隙,以减少保持架磨损。  相似文献   

8.
调心滚子轴承保持架底面质量直接影响轴承装配后端面质量,一旦保持架底面超出轴承端面就会造成轴承过早失效.因此,保持架底面的车削工序非常关键,而该工序的夹具制约着保持架底面车削质量.由于原保持架底面车削用夹具结构存在种种弊端,现对其进行改进.  相似文献   

9.
本文主要研究两种聚合物基(聚酰亚胺/MoS_2和PTFE/玻纤/MoS_2)制成滚动轴承自润滑保持架的性能。PTFE基保持架的磨损率低于聚酰亚胺基保持架,但是后者可在较高的温度(可达360℃)下运行,并在较低的转速下具有较高的承载能力。保持架材料通常是玻纤和MoS_2,增强的PTFE或具有各种填料的聚酰亚胺,Boes和Bowen试验了轴承孔径为20mm的PTFE基保持架,其寿命可达4×10~9转。Vest试验了较小的轴承(孔径<3mm)中应用的PTFE基保持架,载荷为0.5N(牛顿),寿命为10~9转。Boes还研究了WS_2、MoS_2和改良的PTFE基保持架,轴承孔径为20mm_2在300℃下寿命为10~7转。轴承保持架材料的选择  相似文献   

10.
在2类7类轴承的装配过程中,铁保持架的锁紧一般均是藉助于专用装配模具在压力机上进行。但由于大批量生产,上下活都是手工操作,不仅劳动强度大,且极不安全。为此我们对2类7类轴承保持架的装配锁紧方法各相应地做了如下改进。(1)、2类轴承:采用压缩空气作为动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