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郎名丽  郝志 《中外医疗》2013,32(20):188+190-188,190
内皮素(endothelin,ET)是血管内皮细胞释放的强效血管收缩剂。ET作为血管收缩肽、促细胞增殖剂,参与机体生理功能的调节。在病理情况下ET表达异常,可能参与了许多心血管疾病的发生机理,表明寻找有效的ET拮抗剂,阻断ET的作用,可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内皮素与偏头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吴晓燕  沙启民 《医学综述》1999,5(8):343-343,338
<正>偏头痛是一种常见病。Graham等提出偏头痛的局部症状是脑动脉短暂痉挛引起的,而头痛则是扩张的脑血管壁无菌性炎症引起的。目前已知多种因素参与了偏头痛发作时的脑血管的张力调节,如内皮素(Endothelin,ET)、内皮细胞衍生舒张因子(EDRF)、前列腺素、5-羟色胺、花生四烯酸等。ET不仅具有强的缩血管作用,而且具有神经内分泌作用,在偏头痛发作的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本文对此进行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3.
一氧化氮与内皮素在胃粘膜损伤中的作用与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内源性一氧化氮 ( NO)是一种新型的神经递质和细胞内信使 ,它由一氧化氮合酶 ( NOS)介导产生 ,在机体内发挥重要的生理和病理生理作用。已有研究表明 NO参与调节胃肠道运动、胃粘膜血流量、胃肠粘膜保护、胃肠及胰腺的分泌和肝细胞功能等。内皮素 ( ET)是一类有 2 1个氨基酸残基的多肽 ,最早于 1 988年从血管内皮细胞中发现 ,是一种强烈的血管张力调节因子 ,具有极强的血管活性 ,在胃粘膜损伤中具有重要作用。胃粘膜血流量在维持胃的功能和结构上的作用十分重要 ,参与胃粘膜损伤和痊愈过程。胃血流量可受到全身系统性调节以及局部代谢因…  相似文献   

4.
内皮素(Endothelin,ET)是一类主要由血管内皮细胞合成具有强烈的缩血管作用的生物活性肽,体内外实验均证明,肾脏不仅是局部产生ET的靶器官,亦是血行远处重要靶器官之一,提示ET参与多种急、慢性肾脏疾病发生发展过程[1]。1ET及其受体的分布ET首先由Yanagisawa等于1988年从猪主动脉内皮细胞培养液中分离纯化后获得,有ET-1、ET-2和ET-3三种异构体,均为刘肽,MW24kD[2]。生物学效应以ET-1最强,是至今已知最强的血管收缩剂。ET受体(ETR)分布于全身所有血管平滑肌,几乎遍布于除脂肪细胞、结缔组织、软骨、红细胞、血…  相似文献   

5.
内皮素(Endothelin,ET)是1988年日本学者Yanagisawa等首先从培养的猪主动脉内皮细胞中分离得到的一种活性多肽,它由21个氨基酸组成,具有强大的收缩血管、增强心肌收缩力等作用,参与机体许多生理功能的调节,它的异常表达和释放可能是某些心血管疾病发生、发展和恶化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王忠全  文进  王佳 《新疆医学》2009,39(12):9-12
ET是由内皮细胞合成和分泌的体内最强的缩血管活性多肽,广泛存在于人体中枢神经系统,在体内起一种神经调节或局部激素作用。ET水平增高使脑微血管持续收缩、痉挛,使灌注降低,脑血流量大大减少,加重梗死灶及周围缺血、缺氧,半暗区扩大,脑组织和血管内皮细胞变性坏死,为研究ET在脑梗死的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我们观察血管内皮素在脑梗死急性期的浓度改变,及阿托伐他汀对其影响,为脑梗死急性期阿托伐他汀的应用提供临床依据。  相似文献   

7.
姜述斌 《新疆医学》1997,27(3):172-175
内皮素(endothelin,ET)是1988年日本年青学者Yanagisawa从培养的猪的主动脉内皮细胞上清液中分离纯化出的21个氨基酸的短肽,是迄今所知最强的缩血管活性肽。它广泛分布于血管内皮细胞、心、肺、肝、肾、肾上腺、生殖系统、神经系统等,并调节其生理功能。继心钠素之后,ET的发现再次证明心血管系统不仅仅是管道系统,而且具有极重要的内分泌功能。虽然ET被发现的时间不长,但由于ET的过量分泌和释放与许多危重病的发生密切相关,因而全世界对它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并取得  相似文献   

8.
内皮素是1988年由日本的柳泽等人从血管内皮细胞分离出来的,是具有很强的血管收缩作用的活性肽激素,已知存在ET-1、ET-2、ET-3三种异肽,许多组织可见ET-1前体mRNA的表达和ET受体的存在。ET对许多内分泌功能有多种生物活性,作为女性生殖内分泌领域的局部调节因子的作用很引人注目。本文将简单介绍ET在卵巢和子宫内膜的调节功能和其生理意义。  相似文献   

9.
李海英  周侠 《河北医学》2006,12(11):1198-1200
内皮素(Endothelins,ET)是新发现的一类由内皮细胞合成的生物活性肽,这种内源性多肽具有广泛的生物活性,是迄今所知的最强的缩血管肽。不少实验证明,ET除具有强烈的缩血管效应外,还有分泌激素、促细胞增殖作用。不仅参与生理功能调节,还与许多疾病有关。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ET可  相似文献   

10.
80年代以来,发现血管内皮不仅是血管的衬里和屏障,而且是重要的代谢和内分泌器官,内皮合成和释放多种生物活性物质,通过血行分泌,旁分泌或自分泌方式参与机体全身或组织局部的功能和代谢调节。内皮素(Endothelin ET)是日本学者Yanagisawa等(1988)从培养的猪主动脉内皮细胞(EC)分离纯化出的含21个氨基酸残基的活性多肽,是迄今所知最强和最持久的缩血管物质。近年研究证实ET具有广泛的生物学效应,参与多种与血管内皮损伤有关的疾病的发病过程,ET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生理和临床病理生理意义。  相似文献   

11.
内皮素与脑血管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内皮素(endothelin ET)是1988年日本Yanagi-sawa等从猪的主动脉内皮细胞中分离纯化出的一种由21个氨基酸组成的血管活性多肽,是目前所知的作用最强的长效血管收缩剂。最近的研究发现,ET广泛分布于中枢神经系统,它可作为一种新的神经递质参与多种脑功能的调节。本文对近年来内皮素与脑血管疾病的研究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12.
岑志敏  张庆平 《广西医学》2005,27(7):1040-1042
内皮素(endothelin,ET)是Yanagisawa等于1988年从培养的猪主动脉内皮细胞液中分离纯化出的一种含有21个氨基酸的血管活性肽。内皮素及其受体广泛存在于眼组织中。近年来,ET-1与青光眼的关系倍受学者的关注。本文就ET 的生物学特性以及ET-1与青光眼视神经血流调节、视网膜神经节细胞损伤及星形胶质细胞增殖的关系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3.
<正>内皮素(endothelins,ET)是1988年日本学者Yanagisawa等人从猪主动脉内皮细胞中分离出的一种含21个氨基酸组成的多肽,已知的ET有三种异构体:即ET-1,ET-2和ET-3.体内多种组织可合成ET,内皮细胞仅产生ET-1,而ET-2主要在肾脏中表达,ET-3主要在神经系统中表达,它们在体内外均有强烈而持久的缩血管作用.在生理条件下,ET以局部激素方式参与调节血管的基础张力和基础血压,但在病理条件下,ET是一种内源性致损伤因子,参与某些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本文就ET与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关系研究概况作一介绍.Horio和Miyauchi等人发现在喂高胆固醇大鼠血浆ET水平显著升高,给猪连续4个月喂含2%胆固醇饲料后,同样可见血浆ET水平明显增加,冠状动脉免疫组化分析显示,ET免疫反应颗粒强阳性,作者认为ET含量的增加是内皮功能受损的一个标志,它参与AS的发生和发展过程.患有高胆固醇血症和冠状动  相似文献   

14.
内皮素与肺脏纤维化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内皮素(endothelin,ET)是由Hickey等学者于1985年首次提出内皮细胞能分泌一种收缩血管的肽类物质。到1988年Yanagisawa等从猪动脉内皮细胞培养液中分离出由21个氨基酸组成的生物活性肽,是目前已知的最强的缩血管物质之一。ET主要由内皮细胞、血管平滑肌细胞、巨噬细胞、上皮细胞、肝细胞、神经细胞、肾小球膜细胞和星形胶质细胞产生。内皮素广泛存在于肺组织中,可成倍提高成纤维细胞的促有丝分裂作用,导致成纤维细胞DNA合成,  相似文献   

15.
内皮素、一氧化氮与肝硬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卫刚  李睿  褚云香  郑勇 《医学综述》2009,15(22):3369-3372
肝硬化是各种慢性肝病发展到晚期的一种病理改变,肝功能损害、门静脉高压是其突出的表现。近年来,血管活性物质对肝脏疾病影响的研究已成为一个热点,特别是内皮素(ET)和一氧化氮(NO)。ET和NO是血管内皮细胞产生的生物调节因子,ET是由内皮细胞产生的一种多肽,具有缩血管和扩血管作用,而NO为一种强有力的血管内皮细胞舒张因子,具有强烈扩张血管作用。实验证实ET和NO与肝硬化的发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6.
胃黏膜血流(Gastric mucosal blood flow,GMBF)的稳定对于黏膜的完整性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胃血流量可受到全身系统性调节以及局部代谢因子如前列腺素、细胞因子及内源性化学因子包括ET和NO的调节,这些内皮细胞衍生因子之间的不平衡在胃黏膜损伤的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一氧化氮(MacNaughton,NO)和内皮素(endothelin,ET)在胃黏膜损伤中的作用与关系,笔者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7.
内皮素(ET)作为一种神经介质参与多种脑功能调节,不仅存在于神经系统血管内,而且分布在神经细胞内.脑血管疾病血浆内质素变化及其临床意义已有报道,但有关血管性痴呆患者血浆内皮素的报道较少.本研究自1999年1月至2001年7月,通过观察血管性痴呆患者血浆内皮素的改变,探讨VD患者ET和认知功能的相关性.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血管内皮细胞(VEC)损伤是冠心病(CHD)的始动环节,并发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时神经代谢失衡更为明显。最具代表性的内源性舒张因子是一氧化氮(NO),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也具有很强的扩张血管和细胞保护作用,参与机体损伤中的自稳态调节Ⅲ。内皮素(ET)是近几年发现的血管活性肽,为目前发现较强的缩血管物质。本组观察辛伐他汀对CHD并发CHF患者VEC的保护功能。  相似文献   

19.
近年研究证明血管内皮细胞可以产生多种活性肽参与体内代谢活动而被认为是一种“内分泌器官”,其中发现血管内皮素(ET)具有强烈的缩血管作用;血管局部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产生的血管紧张素Ⅱ(AⅡ),也同时参与体内代谢,它们通过不同的方式影响内皮细胞的功能。AⅡ和ET具有生物学协同作用,促进血管平滑肌细胞收缩和细胞增殖,而出现一系列病理生理的变化。我科于1992年8月~1993年7月对20例住院的肺炎患儿进行放射免疫分析方法测定血浆ET、AⅡ的含量变化、观察其变化与肺炎的关系,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0 引言 内皮素(endothelin,ET)是1988年由 Yanagisawa等人首先在培养的猪主动脉内皮细胞分离并提纯的由21个氨基酸组成的环形多肽。ET 具有强大的收缩血管、促进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升高血压、影响心肌收缩力,促进细胞有丝分裂,调节水钠平衡及影响中枢和外周交感神经活性、激活 RAAS系统等作用。ET 作为心血管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