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伊贝母体细胞无性系建立及其胚状体的发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2.
小麦花粉无性系的建立及其胚状体的发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的小麦花粉无性系,已继代培养了两年零一个月共27代,目前仍具有分化能力。继代分化固体培养基以:MS附加NAA0.6毫升/升+KT0.2毫克/升为最好。较好的恢复再生培养基为MS液体培养基附加2.4-D 0.6毫克/升+NAA0.2毫克/升+6-BA 2毫克/升+CH500毫克/升予处理三天后转入附加2.4—D0.6毫克/升+KT 2毫克/升+CH 500毫克/升的MS固体培养基,培养十八天后,丧失分化能力已达八个月之久的愈伤组织又恢复了再生能力,分化出植株。通过愈伤组织的细胞学观察,小麦花粉愈伤组织无性系,分化成小植株的途径有二:一是由特化的胚性细胞经多次分裂后发育成胚状体长成小植株;二是由特化的表层细胞经多次分裂后发育成芽苗。胚性细胞发生于愈伤组织的表皮层和表皮附近的细胞层,有的也可在内层已衰老的细胞中产生。胚状体与芽的区别特征是:胚状体具有两极性,两极间有维管组织相连接;芽具有单极性,芽端的维管组织与愈伤组织内维管组织相连接。  相似文献   

3.
伊贝母体细胞无性系的建立及其胚状体的发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报道了伊贝母体细胞无性系的建立及其胚状体的发生。已继代培养三年零六个月共30多代的鳞芽愈伤组织,目前仍有分化能力。通过愈伤组织形态细胞学的观察,发现伊贝母体细胞无性系形成小鳞茎的途径有二:一是由特化了的愈伤组织表皮细胞。经多次分裂发育成不定芽而形成小鳞茎;二是由愈伤组织表层或内层特化了的胚性细胞,经多次分裂发育成胚状体而形成小鳞茎。不定芽和胚状体的形态发生是有区别的。  相似文献   

4.
建兰(Cymbidium ensifolium)类原球茎体(PLB)培养在含3%蔗糖和不含蔗糖的1/2 MS_0培养基中生长,比较连续光照、8h光照和黑暗条件下原球茎生长发育的动态进程。扫描电镜观察表明:原球茎表面布满密集的发育程度不同的分生区,随继代培养进程,形成分株更多的丛生形原球茎,连续光照促进分生区的增殖,黑暗不利于分生区的发育,在无糖源培养基中生长的PLB,分生区的细胞伸长,发育呈管状结构,这种结构丧失分生能力。在原球茎顶端分化叶原基,并可分化类似气孔的保卫细胞。  相似文献   

5.
建兰类原球茎体生长,发育过程中扫描电镜观察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相似文献   

6.
胡杨离体器官发生及试管无性系的建立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研究了离体条件下胡杨(Populus euphratica Oliver)茎段、叶片及愈伤组织的器官发生和植株再生技术。离体培养以MS为基本培养基并附加40mg/L腺嘌呤和500mg/L水解乳蛋白。离体叶片和茎段在BA为0.5mg/L和NAA为0.5mg/L的培养基上诱导产生愈伤组织,并在含0.25mg/LBA和0.5mg/LNAA的培养基上继代增殖。BA为0.5mg/L和NAA为0.1mg/L可诱导叶片和愈伤组织发生不定芽,诱导频率分别为100%和82.9%,对于茎段,BA和NAA分别为0.1mg/L和0.01mg/L时诱导不定芽频率可达83%。试管苗在大量元素减半并附加0.015mg/LNAA的MS培养基上诱导生根,生根率达86.2%。  相似文献   

7.
8.
水稻体细胞无性系的建立及其遗传变异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朱秀英  陈璋  卢勤 《遗传》1990,12(6):1-4
研究以20种不同基因型水稻的成熟或未成熟种胚为外植体,探讨了影响种胚愈伤组织的形成和植株再生的主要因素,建立了1191个(丛)水稻体细胞无性系,大多数体细胞无性系(SC1)的育性正常,而SC2,则有14。9%的株系生育期、株高、单株有效穗数、每穗实力数、结实率等性状发生变异,大多数株系的主要性优劣于共体品种,倾向于迟熟、多糵、每穗实力数少、株谷重降低,但株系之间差异很大。  相似文献   

9.
油松体细胞无性系的建立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郑均宝  陈正华 《遗传学报》1996,23(4):307-314
以油松(Pinustabulaeformis)种胚为外植体,通过器官发生途径建立体细胞无性系。以MS为基本培养基,在芽的诱导和增殖培养基中,附加植物激素,以6BA+KT和NAA效果最好,两者的配比为5-10:1,6BA和KT的浓度分别均不超过1mg/L。同时根据培养物的发育状态交替使用活性炭,则对芽的增殖有明显的促进作用。选择发育状态较幼嫩的刚抽茎的外植体,诱导生根,在1/2MS+KT0.1+IBA0.1+NAA0.1mg/L的培养基中,生根率达32.%。体细胞胚胎发生途径建立细胞无性系也已取得成功,筛选出可继代培养的胚性胚柄团无性系,在胚轴和子叶上诱导出成熟的体细胞胚并获得完整小植株。  相似文献   

10.
以大花蕙兰类原球茎发生发育不同阶段的培养物为试材,采用石蜡切片法对其进行组织学研究。结果表明,类原球茎形成过程中,表层薄壁细胞首先经脱分化恢复分生能力,形成愈伤组织,随后在其表面形成瘤状突起--类原球茎;类原球茎继续发育,在其周围形成多个不规则突起,并进一步发育形成新的类原球茎;而原来的类原球茎开始进入器官分化阶段,逐渐形成完整的小植株。根据观察,类原球茎起源可能存在两条途径:体细胞胚胎发生和器官发生。  相似文献   

11.
12.
小冰麦异附加系的体细胞无性系建立及其变异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7种小冰麦异附加系的幼叶和成熟胚诱导出愈伤组织,建立了体细胞无性系,获得大量试管苗,并移栽成活。实验设计了适于小冰麦异附加系组织培养的 WG 培养基。愈伤组织诱导采用二次诱导方法。第一诱导培养基为 WG_2附加4mg/1 2,4-D、1mg/1 NAA。第二诱导培养基为 WG_2附加2m//1 2,4-D、0.5mg/1 NAA,和0.25mg/1KT。分化培养基为 WG_3附加0.5mg/1 KT、1mg/1 NAA 和100mg/1 Ad。再生植株的染色体检查表明,异附加系无性系的染色体数变异明显。保持2n=44的再生植株只有34.4%,而且变异植株中回复到2n=42的植株较多。再生植株中约有1/2发生了形态变异。在变异植株的花粉母细胞中观察到染色体的交换、易位等结构变化。特别在愈伤组织细胞中观察到多条染色体融合成多着丝点染色体和体细胞的染色体交叉,说明无性系中发生了染色体的交换和易位。  相似文献   

13.
利用谷子初级三体幼穗作外植体,首次建立了初级三体无性系。幼穗处于小穗原基时,胚性愈伤组织的诱导率几乎达 100%。以 MS为基本培养基,附加0.5 mg·L~(-)6-BA、0.2 mg·L~(-1) NAA比附加1.5mg·L~(-1)KT、0.2mg·L~(-1)AA的分化培养基苗率高,三体的分化出苗率比二体低,再生植株移栽后能抽穗结实。外部形态和根尖细胞学鉴定表明,再生植株染色体数目基本稳定。  相似文献   

14.
对12个品种的二棱大麦(Hordeumdistichum2n=24)幼穗和6个品种的幼胚在附加500mg/L酪蛋白,150mg/L天门冬素和2mg/L2,4-D的MS培养基(M_(320))中进行了离体培养,并诱导产生出了愈伤组织。把由D_1幼胚所获得的愈伤组织转移到含2,4-D0.5mg/L(M_(305))培养基中后诱导产生出了体细胞胚性愈伤组织,幼苗和根。筛选出了体细胞胚性无性系。在长达二年的继代培养中,该细胞系仍保持旺盛的再生和分化成苗能力。  相似文献   

15.
鸢尾体细胞无性系的建立与变异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以德鸢尾,马蔺、拟鸢尾和鸢等几种宿根鸢尾为试验材料,通过花器培养建立了体细胞无性系,在多次继代培养过程中,研究了离体培养对鸢尾体细胞无性系变异的影响,并运用聚丙烯酰胺凝胶垂直板电泳技术分析了试管苗叶片的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结果表明离体培养已经改变了鸢尾的遗传基础,但在形态特征、生态习性及观赏性状等方面未发生明显的表型变异。  相似文献   

16.
甘蓝型油菜子叶和下胚轴再生植株无性系建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以甘蓝型油菜(Brassica napus L.)豫油2号和6257的子叶和下胚轴为材料,在不同激素配比的MS培养基上诱导出了愈伤组织。将经过继代的部分愈伤转入分化培养基,分化结果表明:除基因型、外植体和分化培养基的激素配比对分化率有影响外,诱导愈伤培养基的激素配比对分化率也至关重要。豫油2号的子叶和下胚轴在最适诱导培养基(ZT 1+NAA0.5+2,4-D 0.2 mg/L)和最适分化培养基(ZT4+IAA 0.2 mg/L)组合中的愈伤分化率分别为12.5%和75%;6257的子叶和下胚轴在其最适诱导培养基(KT 2+NAA1+2,4-D 0.2 mg/L)和最适分化培养基(6-BA 4+IAA 0.02 mg/L)组合中的愈伤分化率分别为50%和37.5%。将其最适诱导培养基中的愈伤组织继代达8个月以上,建立了不同继代愈伤的再生植株无性系。  相似文献   

17.
研究植物激素浓度和培养周期对金线莲原球茎悬浮培养生长及其代谢产物积累的影响,以增加金线莲悬浮培养的生长量,提高次生代谢产物的生产。结果表明,MS培养基添加S-3307 1.0mg/L,6-BA0.5mg/L和3%的蔗糖适合总生物量的生长(214.45g/L,FW和18.23g/L DW)。而MS培养基添加S-3307 1.0mg/L,6-BA 3.0mg/L和5%的蔗糖,总黄酮,总酚和多糖的干重(5.43mg/g,2.87mg/g和243.23mg/g)达到最大化。研究原球茎悬浮培养过程,发现经过7个星期培养就能获得最大的生物质总量(225.98 g/L的FW和18.53 g/L的DW)、总黄酮干重(5.09mg/g)和总酚干重(2.04mg/g),而多糖生产达到其峰值(229.36mg/g干重)是在培养后5个星期。  相似文献   

18.
异源八倍体小冰麦体细胞无性系的建立及其染色体变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5个异源八倍体小冰麦(Triticum -Agropyron)的叶片、幼穗及成熟胚诱导愈伤组织,建立体细胞无性系,获得大量再生植株。附加一个冰草染色体组的异源八倍体小冰麦杂种无性系中37.5% 表现变异,其中非整倍体植株变异较多,很多变异的再生植株形态与小麦近似,同时出现一定数量染色体重排、交换、易位、断裂、融合等变异。结果表明,通过杂种无性系变异进行染色体基因转化及遗传修饰是一条可行的途径。实验还观察了小冰麦愈伤组织分化过程中绿点的形成过程,首次提出两种类型绿点,即芽绿点和根绿点,并描述了两者的差异  相似文献   

19.
外部因子对蝴蝶兰叶片原球茎状体发生的影响   总被引:48,自引:0,他引:48  
对影响蝴蝶兰叶片原球茎状体 (PL B,Protocorm - like- body)发生和植株再生的外部因子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BA是决定原球茎状体发生的主要因子 ;苹果汁、香蕉汁和椰子汁明显促进原球茎状体的形成 ;在 MS+BA5mg/L+椰子汁 15%的培养基中 ,蝴蝶兰叶片原球茎状体的诱导率可达 6 0 %以上 ;活性炭可有效防止外植体叶块变褐死亡 ;多效唑 1.5mg/L可促进再生植株根的形成 ,使叶片变厚变短变绿 ,使试管苗移栽成活率达 95%以上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