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OLED白光照明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固体照明领域,OLED得到了迅速发展,特别是对于照明亮度、效率和寿命方面,OLED有望成为下一代高效光源。W-OLED(白光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由于在照明和平板显示背光源的应用前景,是照明研究的新兴领域。  相似文献   

2.
照明用OLED技术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OLED既是一种有机发光显示器件,又是一种有机发光二极管。本文介绍TOLED的特点及其在照明方面应用的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3.
OLED技术稳步前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FPD(平板显示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LCD(液晶显示器)逐渐替代CRT(阴极射线管)占据主要地位,其它众多的平板显示技术,诸如PDP(等离子显示屏)、OLED(有机发光二极管)等依据自身的优点,纷纷扩大销售量,分享平板显示器市场份额.  相似文献   

4.
《光机电信息》2004,(11):34-35
Universal Display和Toyota公司的研究人员通过实验验证了一种红一绿一蓝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发白光的效率为18.41m/W和36cd/A,在1000cd/m^2的亮度下,外量子效率为16%。与普通小分子OLED的荧光发射不同,该有机发光二极管三种颜色(RGB)的输出是依靠较高效率的磷光体发射。在白光照明可达到的范围内,显色指数为0.79。但如果应用在液晶显示器的背光照明,输出与RGBLCD滤光片带通的近似匹配将确保高质量的色彩显示。  相似文献   

5.
王鹏 《现代显示》2010,(6):14-19
有源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AMOLED)在显示和照明领域的潜在颠覆性创新优势已经逐渐被人们所认识。预计AMOLED将带来一次产业创新革命。  相似文献   

6.
白光OLED(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s)因具有超薄、可以柔性化、透明化、面发光等优点而备受关注,其有可能成为未来的固态照明器件。目前白光OLED的器件主要为单层、双层、三层、四层发光区以及叠层和微腔等结构,不同的结构具有各自的优点。器件结构的优化和改进,使得白光OLED器件的效率可以媲美荧光灯。介绍了白光OLED的工作原理,结合国内外的发展综述了白光OLED器件结构的研究进展。最后,讨论了几种增强白光OLED的结构。  相似文献   

7.
卢有祥 《光电技术》2005,46(3):7-14
绿色照明的第4代光源白光LED已开始逐步在家庭照明、公司路照明、移动照明、军事照明、设备照明和汽车照明中得到应用。LED所组成的照明系统正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是大陆近年来照明用白光LED技术发展现状,着重讨论制造白光LED的主要技术途径和关键技术以及发展趋势和市场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如果在您的办公室顶部高悬一盏照明灯。那会让人感到温暖和美好;如果将模仿室外的阳光照明引入到您的家中,那会让人感到舒适和温馨。这种光源就是时下最令人关注的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它比传统的荧光灯和白炽灯有更高的效率且更经济,而且还有益于环境保护。  相似文献   

9.
采用OLED(有机发光二极管)技术制造的一台15英寸原型显示器不需要背光,并且仅 1.4mm 厚,证明了OLED技术在制造更大屏幕尺寸和更广泛应用(诸如电视)的显示器方面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
沈培宏 《光电技术》2005,46(4):1-10
半导体照明是本世纪最具发展前景的高技术之一,白光LCD将成为21世纪的新一代光源——第四代电光源.可以替代白炽灯、荧光灯和高压气体放电灯等传统光源,白光LED孕育着巨大的商机。本文阐述了LED的基本原理、特点和发展及应用前景,并介绍了白光LED的市场和产业现状。  相似文献   

11.
对OLED显示驱动技术的专利申请情况进行了分析,并针对该领域的主要申请人近年来的技术研发重点进行了介绍,从而有助于了解OLED显示驱动技术的最新进展.研究表明,目前OLED显示驱动技术的改进主要集中在提高图像显示效果、降低功耗、提高显示面板寿命等方面.  相似文献   

12.
Tetsuo Urabe  王鹏 《现代显示》2010,(2):16-18,27
2007年12月份索尼公司推出了第一款可用于商品化的OLED电视,此项创举轰动一时。此后他们持续致力于研究改进,文章将对索尼公司在大尺寸AMOLED电视上的研发成果和量产化进程做一详细介绍。  相似文献   

13.
In this work, we develop a simulation method to predict a two‐dimensional luminance distribution method using a circuitry simulation. Based on the simulation results, we successfully fabricate large area transparent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 panels with high luminance uniformity.  相似文献   

14.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OLED)因具有较多的优点,在显示领域有着光明的前景,其最大的优越性在于能够实现柔性显示,制作成柔性有机电致发光二极管(FOLED).OLED对水蒸气和氧气非常敏感,渗透进入器件内部的水蒸气和氧气是影响OLED寿命的主要因素,因此,封装技术对器件非常重要.对现有的主要的FOLED衬底材料和封装方法进行...  相似文献   

15.
刘希 《光机电信息》2011,28(6):44-47
以大功率白光发光二极管(LED)为光源,利用光学软件Trace Pro模拟设计出满足特定功率和照度要求的路灯照明系统,并通过实验验证其可行性.该模拟系统对实际开发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以蓝色发光材料Liq为主体,以一定的比例掺入黄光染料Rubrene,研制了新型白色有机电致发光器件.调节Rubrene的掺杂比为1.1%时得到近白光器件,色坐标为(0.308,0.347),器件的启亮电压为8V,当外加电压达到25V时,器件发光亮度达3120cd/m2.  相似文献   

17.
通过将橙色荧光染料Rubrene和蓝色荧光染料BCzVBi分别掺入NPB和DPVBi中作为发光层,制备了结构为ITO/m-MTDATA(30nm)/NPB(20nm)/NPB∶0.5wt% Rubrene(10nm)/DPVBi∶5wt% BCzVBi(15nm)/Bphen(25nm)/LiF(0.6nm)/Al的双发光层结构白色有机荧光电致发光器件。器件发光主要是Rubrene直接俘获载流子和主体材料DPVBi到客体BCzVBi的能量传递两种发光机制竞争的结果。在低压下Rubrene俘获载流子发光占主导地位,导致器件的橙光相对较强,随电压升高主客体能量传递增强,使蓝光相对强度增强。器件最大电流效率为6.5cd/A,最大亮度为16 140cd/m2。亮度从1 000cd/m2增加到10 000cd/m2,器件的发光色坐标从(0.33,0.37)变化到(0.30,0.32),始终处于白光区。  相似文献   

18.
王昕 《现代显示》2006,(8):45-48,28
有机电致发光技术被认为是可能替代液晶的新一代显示技术,白光有机发光器件由于可应用于液晶显示的背光源、普通照明、特殊光源以及实现全彩色有机发光显示而倍受瞩目。本文对白光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结构、工作原理等进行了简单的概述并总结了白光有机发光器件的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19.
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具有传统照明方式所不具有的固态照明的特点,同时由于自身制作特点还具有LED所不具备的特点,OLED照明将赋予照明光源一些新的功能和涵义.在总结OLED照明研发现状的基础上,探讨了目前OLED照明尚未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并概括分析了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Since the birth of light‐emitting electrochemical cells (LECs) in 1995, white LECs (WLECs) still represent a milestone. To date, over 50 contributions have been reported, presenting record WLECs with brightness of up to 10 000 cd m?2, efficiencies of >10 cd A?1, and excellent color rendering index >90 in different contributions. This is achieved following three main strategies focused on modifying: i) the design of the emitters, that is, emissive aggregates, multiemissive mechanism, multifluorophoric emitters; ii) the active layer composition, that is, host–guest, multilayers, exciplex‐ and electroplex‐like emitting species systems; and iii) the device architecture, that is, tandem, photoactive filters, and microcavity/interfacial dipole effects. Herein, all of them are comprehensively discussed with respect to the above strategies in the frame of the type of emitters employed. Overall, this work highlights both the advances and challenges of the WLEC fiel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