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 观察稳心颗粒联合比索洛尔治疗老年女性冠心病室性早搏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老年女性冠心病合并室性早搏患者126例,分为三组:A组,即稳心颗粒联合比索洛尔治疗组46例,给予步长稳心颗粒9 g,3次/d,同时给予比索洛尔1.25~5.00 mg,1次/d;B组41例,单用比索洛尔1.25~5.00 mg,1次/d;C组39例,单用稳心颗粒9 g,3次/d.4周为一疗程,比较治疗后临床症状、24 h动态心电图的变化、对心功能的影响、药物致心律失常作用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A组临床症状改善效果优于B、C组(χ2=7.40,P=0.007;χ2=10.75,P=0.001),B 组与C 组的症状改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61,P=0.548).治疗后动态心电图比较:A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B 组、C 组(χ2=3.96,P=0.047;χ2=4.996,P=0.025),B组总有效率与C 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32,P=0.858).治疗前三组室性早搏次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R间期及QTC间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A组与B、C组间室性早搏次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C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间PR间期及QTC间期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组间及组内治疗前后左室射血分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稳心颗粒联合比索洛尔对老年女性冠心病室性早搏患者近期疗效肯定,患者耐受性好,未见致心律失常作用,且比较安全,无明显副作用,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稳心颗粒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疗效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观察稳心颗粒与普罗帕酮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本院阵发性心房颤动病人 110例 ,年龄 18岁~ 75岁 ,随机分成稳心颗粒组 ( 62例 )和普罗帕酮组 ( 4 8例 )。稳心颗粒组予步长稳心颗粒 (每次 9g)冲服 ,每日 3次 ;普罗帕酮组予普罗帕酮 ,每次 15 0mg ,口服 ,每日 3次 ,疗程均为 4周。结果 :①稳心颗粒组有效 48例 ( 77.42 % ) ,普罗帕酮组有效 3 9例( 81.2 5 % ) ,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②稳心颗粒组左室射血分数 (LVEF)治疗前后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普罗帕酮组治疗前后比较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③稳心颗粒组治疗前后除全血黏度 ( 2 0 0L/S)及血浆黏度无统计学意义外 ,其他各项指标均有统计学意义。而普罗帕酮组各项指标均无统计学意义 ;④稳心颗粒组发生不良反应者为 8例 ,而普罗帕酮组为 11例 ,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稳心颗粒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疗效与普罗帕酮相当 ,但不良反应少 ,无致心律失常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健心胶囊联合比索洛尔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PAF)的效果及对临床症状的改善、左房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2年6月我院收治的160例PAF病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80例。对照组病人给予比索洛尔治疗,每次5 mg,每日1次;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用健心胶囊治疗,每次1.25 g,每日3次。两组均连续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心率、窦性心律维持率、左房容积指数(LAVI)、左房射血分数(LAEF)、左房内径(LAD)、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与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试验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心率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试验组心率低于对照组,窦性心律维持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LAEF较治疗前升高,LAD与LAVI较治疗前下降,且试验组LAEF高于对照组,LAD与LAVI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血清Hcy、hs-CRP水平较治疗前下降,且试验组血清Hcy、hs-CR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步长稳心颗粒联合比索洛尔治疗冠心病室性期前收缩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0年6月—2011年6月就诊的82例冠心病室性期前收缩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41例采用步长稳心颗粒与比索洛尔联合治疗,对照组41例采用单纯比索洛尔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3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1.82%,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经治疗后,24h动态心电图监测有明显改善,室性期前收缩次数有所减少(P<0.05),ST段压低有所改善(P<0.05),其持续时间亦减少(P<0.05)。治疗组2例出现不良反应,对照组3例出现不良反应,两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步长稳心颗粒联合比索洛尔治疗冠心病室性期前收缩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稳心颗粒联合索他洛尔对阵发性心房颤动(PAF)病人左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1年10月本院收治的108例PAF病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联合组,每组54例。对照组给予索他洛尔治疗,联合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稳心颗粒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总有效率、左心功能指标[左心房内径(LAD)、左室射血分数(LVEF)、舒张早期二尖瓣环运动速度(Em)、左心室舒张早期血流传播速度(VP)]、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和预后情况。结果:联合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4.4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78%(P<0.05)。两组LAD均随治疗时间的增加而降低(P<0.05),LVEF、Em、VP均随治疗时间的增加而升高(P<0.05),LAD、Em、VP组间与时点无交互效应(P>0.05),LVEF组间与时点有交互效应(P<0.05),其中联合组治疗3个月及6个月后LAD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LVEF、Em、VP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两组药物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预后不...  相似文献   

6.
目的地高辛与比索洛尔合用对慢性心房颤动(简称房颤)病人心室率的影响。方法将慢性房颤病人62例,随机分为单用地高辛组(对照组)与地高辛合比索洛尔治疗组(治疗组),观察两组用药后1个月对心室率、心功能的影响。结果治疗后治疗组在降低静息心室率、平均心室率、最快心室率方面优于对照组(P〈0.01),左室射血分数(LVEF)、心排出量((的)较治疗前增加(P〈0.01)。结论地高辛与比索洛尔合用控制慢性房颤心室率,且不加重心力衰竭。  相似文献   

7.
应用小剂量比索洛尔 ,对 45例经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无效的快速型心房颤动 (Af)伴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疗 ,探讨其有效性和安全性。1 资料与方法  选择 2 0 0 0年 5月~ 2 0 0 1年 4月住院的快速型Af伴心力衰竭患者 ,经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不能有效控制心率和改善心功能者 45例 ,其中男 2 5例 ,女 2 0例 ,年龄 2 2~ 71(45 .9±11.47)岁 ,病程 6个月~ 12年 ,心功能 (NYHA分级 )Ⅱ级 8例 ,Ⅲ级 2 7例 ,Ⅳ级 10例 ,原发病为风湿性心脏病 2 0例 ,扩张型心肌病 15例 ,冠心病 7例 ,高血压性心脏病 3例。入院后均卧床休息、限盐、吸氧、积极…  相似文献   

8.
稳心颗粒与比索洛尔联用治疗老年冠心病室性早搏的疗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稳心颗粒与比索洛尔联用治疗老年冠心病室性早搏的疗效。方法:95例老年冠心病患者被随机分为稳心颗粒加比索洛尔组(A组,36例)、比索洛尔组(B组,31例)、稳心颗粒组(c组,28例),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和心律失常改善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前后动态心电图观察对比:A组总有效率为91.67%(33例),显著高于B组的70.97%(22例),C组的71.43%(20例),P均〈0.05,B组的总有效率与C组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临床症状改善情况:A组(94.44%)显著高于B组(77.42%)、C组(78.57%),P均〈0.05;B组的与C组的比较则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稳心颗粒与比索洛尔联用治疗老年冠心病室性早搏的疗效明显优于各自单用的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比索洛尔联用地高辛治疗风湿性心脏病(RHD)伴快速心房颤动(AF)病人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2例风心痛伴快速房颤病人,分析比索洛尔联用地高辛治疗前后的心室率变化及治疗后第3周长R-R间歇(≥1.5s).结果7 d内控制心室率为81.63%(18/22),21例病人睡眠中检出长R-R间歇,清醒后消失.结论比索洛尔联用地高辛是控制RHD伴快速AF心室率安全有效的方案.  相似文献   

10.
步长稳心颗粒治疗快速心房颤动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心房颤动 (房颤 )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房颤患者发生血栓栓塞性疾病导致脑卒中的发生率是其他病因的 2倍〔1〕。长期预防其发作、控制其心室率仍然是一困难问题。本研究主要观察步长稳心颗粒治疗快速房颤与维拉帕米的疗效及安全性比较。1 对象与方法1 .1 对象入选标准 :年龄 1 8~ 75岁 ,性别不限 ,病史 1周~ 1 2年 ,房颤发作时心室率均在 1 2 0次 /min以上。基础病因包括冠心病、原发性高血压、病毒性心肌炎、扩张型心肌病、风心病、原因不明等。除外条件 :急性心肌梗死、不稳定型心绞痛、缩窄性心包炎、病窦综合征、严重肝肾…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评估莫雷西嗪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房颤)患者的有效性和不良反应以及其对房颤负荷的影响.方法 入选阵发性房颤患者212例,给莫雷西嗪单药干预,并随访观察治疗1、6、12个月后房颤的再发情况、负荷量和不良反应.结果 服用莫雷西嗪1、6、12个月房颤再发率仅34%、32%、35%;用药前与用药后1、6、12个月平均心率,最大心率和最小心率均无明显变化,房颤负荷均有明显下降,并未见死亡和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结论 莫雷西嗪可以作为预防、治疗阵发性房颤发作的选择药物之一.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比较右心耳 (RAA)、冠状窦远端 (DCS)、右心房双部位 (右心耳加冠状窦口 ,DSA)和双房 (右心耳加冠状窦远端 ,Bi A)起搏对阵发性心房颤动 (PAf)患者心房激动时间的影响。方法 2 2例接受心脏电生理评价试验的PAf患者在窦性心律下行心房不同部位起搏 ,同步记录 12导心电图 ,测量最大 P波时限。结果 与窦性 P波时限相比 ,RAA起搏明显延长 P波时限 (P<0 .0 1) ,DCS、DSA及 Bi A起搏则明显缩短 P波时限 (P<0 .0 1,P<0 .0 1,P<0 .0 1)。结论  DCS、DSA及 Bi A起搏明显缩短心房激动时间 ,减少心房电活动的离散度 ,有利于 PAf的防治。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阵发性心房颤动(房颤)患者心房内阻滞的情况进行评价.方法入选78例阵发性房颤患者和8创无阵发性房颤的射频消融患者,电生理检查时分别放置高位右心房、希氏束、冠状静脉窦电极导管作起搏和标测用,在高位右心房进行S1S2程序刺激,S1刺激固定于500ms,S2从450ms开始,-10ms扫描,记录不同刺激时心房内和心房间传导时间及心房不应期.结果S1刺激时阵发性房颤组和对照组S1-AHB间期分别为(56.7±15.4)ms和(60.8±14.2)ms;S1-ACSd间期在两组分别为(110.2±24.3)ms和(107.5±25.6)ms;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S2刺激时,心房内传导时间最长延长1倍以上的患者在两组分别为15/78例和11/80例,心房间传导最长延长1倍以上的患者在两组间分别为13/78例和9/80例,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心房不应期在两组分别为(218.0±28.2)ms和(216.0±24.7)ms,两者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多数阵发性房颤患者无明显的心房内阻滞和不应期改变,传导时间延长也并非特异地发生在阵发性房颤组,提示心房内阻滞和不应期缩短在阵发性房颤的发生中的作用尚不明确.  相似文献   

14.
阵发性房颤患者P波时限分析指数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对阵发性房颤(PAF)患者P波时限分析指数[包括最大P波时间(Pmax)、最小P波时间(Pmin)、P波离散度(PWD)]进行分析研究,比较其对PAF发生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50例PAF患者和74名健康对照者,测量同步12导联心电图的P波时限,分别计算两组的P波时限分析指数,并对两组进行比较和统计学分析.结果 PAF组P波时限分析指数Pmax、Pmm和PWD分别为(115.45±9.50)ms、(67.50±11,93)ms和(47.95±14.45)ms,均高于对照组的(96.85±8.80)ms、(62.60±8.98)ms和(34.25±10.80)ms;除Pmm外,Pmax与PW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Pmax≥110 ms、PWD>40 ms为阳性标准,检测其对PAF的敏感性分别为85.2%、88.5%,特异性分别为88.1%、89.2%.结论 Pmax、PWD对PAF患者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5.
阵发性心房颤动的昼夜分布节律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 观察阵发性心房颤动(房颤)的昼夜分布节律。方法 对阵发房颤的患者进行24 h动态心电图及持续心电图监测观察其起始、持续和终止的节律变化。结果 32 例孤立性阵发性房颤的起始高峰时间43 阵(46.7% )发生在午夜至清晨6时。19 阵(20.7% )发生在上午6∶00~12∶00 时,21阵(22.8% )发生在12∶00~18∶00 时,9阵(9.8% )发生在18 时~午夜。持续时间为凌晨4 时至上午11时,终止时间为中午及下午。结论 阵发性房颤昼夜分布节律与自主神经及内源性生物活性物质的节律变化有关  相似文献   

16.
Atrial signal-averaged electrocardiogram was compared between 25 patients with paroxysmal atrial fibrillation and 20 healthy persons without atrial arrythmias (control). The duration time of the high frequency (50–250 Hz) P wave was significantly (P < 0.01) prolonged in the groups of patients with paroxysmal atrial fibrillation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116 ± 16.4 versus 92 ± 8.1 msec). The diagnostic value of the duration of the high frequency P wave for identifying patients with paroxysmal atrial fibrillation was 104 msec. Using this criterion, a sensitivity of 76% and a specificity of 90% were achieved. Our observation has shown that the atrial signal-averaged electrocardiogram is a useful technique for identifying patients with paroxysmal atrial fibrillation.  相似文献   

17.
An electrocardiogram marker to detect patients who have paroxysmal atrial fibrillation (PAF) is reported. The data set of ECG records made available by PhysioNet for Cardiology Challenge 2001 was used. The method uses a filtered time series with a frequency range between 3 and 9 Hz obtained from the electrocardiogram record. Typically, frequencies observed when a patient is in atrial fibrillation and atrial flutter is within this frequency range. Filtering was done using wavelets. Thereafter, the temporal properties of this filtered time series are studied. The temporal properties studied are the standard deviation, standard deviation of successive differences, and the length of the ellipse in the Poincare plot.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se temporal properties of patients with PAF are depressed compared to the healthy group. A marker based on these temporal properties shows promise in detecting PAF when patients are in normal sinus rhythm. Results also show that the values for these temporal properties for a patient with PAF show little variation with time, and its measure is not dependent on the time of occurrence of a PAF episode.  相似文献   

18.
P波离散度预测阵发性房颤及房性心律失常的价值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目的 探讨体表心电图P波离散度 (Pd)与阵发性 (含特发性 )心房颤动 (AF)及房性心律失常 (AR)的关系。方法 观察测量 5 2例AF和 5 0例AR患者P波离散度、P波最大时限 (Pmax)并与5 0例正常对照组对比分析 ,以上三组均按年龄分为≥ 60岁及 <60岁。结果 两年龄段的AF组、AR组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则Pmax、Pd均有显著差异 (P <0 0 1) ,AF和AR组在年龄、各指标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 >0 0 5 )。Pd≥ 40ms,预测Af的敏感性为 65 % ,特异性为 88% ,阳性预测准确度为 85 % ,Pmax≥110ms ,预测AF敏感性为 75 % ,特异性为 60 % ,阳性预测准确度为 66% ,而当Pmax≥ 110ms+Pd≥ 40ms时 ,预测AF的敏感性及特异性为 44 %、92 % ,阳性预测准确度为 85 %。结论 体表心电图P波离散度是预测AF、AR的一个无创而可靠的新指标  相似文献   

19.
动态心房超速起搏预防阵发性房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动态心房超速起搏预防阵发性房颤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病态窦房结综合症伴阵发性房颤,并需植入永久起搏器的患者8例,分别植入具有动态心房起搏功能的起搏器,PacessetterTrilogy23643例,VitatronSelectionTM900E5例;随访6个月,前3个月不打开动态心房起搏功能,后3个月打开动态心房起搏功能,根据起搏器记录到的模式转换次数和持续时间来判断其预防房颤发作的疗效。结果打开动态心房起搏功能前后,患者房颤发作的次数分别为2437±956次/月和472±135次/月(P<0.05);模式转换持续时间分别为173±105小时/月和48±25小时/月(P<0.05);房颤负荷分别为33±8%和10±7%(P<0.05)。结论动态心房超速起搏,是阵发性房颤预防治疗的有效和安全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高血压伴阵发性心房颤动(PAf)患者触发性房性期前收缩(APC)的电生理特点。方法将46例高血压伴APC触发PAf患者(高血压组)的动态心电图进行人工回放,分析触发性APC的起源部位、联律间期(CI)及期前收缩指数(PI),并与35例非高血压伴PAf患者(非高血压组)对比分析。结果高血压组患者触发性APC主要来源于左心房上部(61.7%),与非高血压组(59.1%)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58)。高血压组触发性APC的CI及PI分别为(374.1±31.5)ms和0.50±0.05,均明显短(低)于非触发性APC[(443.6±32.6)ms和0.63±0.06,均为P=0.000],也短(低)于非高血压组[(395.7±38.2)ms和0.55±0.08,均为P=0.000]。高血压组APC前心动周期(PC)为(746.2±50.6)ms,显著长于非高血压组[(724.9±70.3)ms,P=0.004]。结论高血压伴PAf患者触发性APC主要起源于左心房上部,触发性APC的CI和PI明显短(低)于非高血压伴PAf患者。高血压患者出现CI较短或PI较低的APC时,应及时处理,防止PAf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