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针对传统的平面二维振动筛参振质量大、湿分性能较差及工作效率较低等问题,提出了一种能够使管网产生可控的多点激振和多自由度振动的新型液压激振方法。开发了基于管网激振的液压激振测试系统;建立了基于AMESim的仿真模型;研究了溢流阀设定压力、转阀换向频率对激振压力及激振油缸活塞杆振幅的影响;采用位移传感器、信号调理器及数据采集卡对液压激振系统进行了振动测试,并对振动信号进行了滤波处理。研究结果表明:激振压力随系统压力的增大而增大,随转阀换向频率的增大而减小;活塞杆振幅随系统压力的升高而升高,随换向频率的增大而减小;试验测试振动曲线与仿真曲线较好吻合,揭示了液压激振系统转阀换向频率、系统压力与油缸振幅之间的耦合关系,表明该液压激振参数的可控性,以及使管网产生可控的多点激振和多自由度振动的可行性;基于AMESim的管网液压激振系统模型能真实反映系统的动态特性,可为液压激振系统的设计与分析提供一种新途径。  相似文献   

2.
《流体机械》2013,(10):41-44
液压转阀利用阀芯相对阀体做旋转运动来实现油路的开闭和换向。作为一种液压控制元件,它具有结构简单、工作频率高、抗油液污染等优点,可以广泛应用于高速换向、高速激振的液压系统中。本文简要介绍了国内外液压转阀研究现状,指出了现有液压转阀尚存在的问题,并对下一步的研究方向进行深入剖析,为以后的研究奠定基石。  相似文献   

3.
液压激振试验台系统设计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一个用于汽车车厢振动试验的激振试验台为例,简要介绍了液压式激振试验台的工作原理和特点;给出了试验台液压系统、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法和具体设计参数;根据分析与测试结果对试验台的换向冲击问题提出了简单可行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4.
液压激振技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邢彤  左强  杨永帅  阮健 《中国机械工程》2012,(3):362-367,377
分类阐述了各种液压激振技术的原理、性能优缺点及应用情况,介绍了典型液压激振装备的最新发展、系统结构与性能指标,简要介绍了国内外液压激振控制技术最新成果。指出多轴、高频液压激振技术是当今的研究热点,其中采用2D激振阀的激振方法是大幅度提高液压激振频率的新技术。  相似文献   

5.
采用液压马达驱动一种高频激振阀控制液压缸实现了1000 Hz的高频疲劳振动.该文介绍了这种高频疲劳实验系统及其关键控制元件--高频激振阀,计算了在高速转动时阀芯的阻力扭矩,通过CFD软件对这种高速转阀的阀口流场进行了仿真分析,实验研究了系统在800~1200 Hz的振动特性.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转阀式液压激振器的低频特性,以双出杆液压缸和转阀式激振器组成的液压激振系统为对象。通过理论与仿真分析,建立液压激振器过流面积为核心的数学模型,以转速、压差为变量,分析液压激振器的位移动态响应特性。结果表明:激振器位移呈梯形脉冲波形,定压差情况下,随频率的增大,活塞在液压缸中位移幅值接近理论值;定转速情况下,随压差增大,位移幅值增大。  相似文献   

7.
回转式伺服阀作为直动式电液伺服阀的一个分类,利用阀芯(或阀板)相对阀体作旋转运动来实现油路的开闭、换向和流量调节。相对于滑阀,转阀具有结构简单紧凑、流量分辨率高、无加速度零漂、抗污染能力强及维护方便的特点。回转电液伺服阀作为电液伺服控制系统的控制元件,具有其自身的特点和优势,尤其是单级、高频响、大流量阀的研究开发,已成为电液伺服阀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前景广阔。该文对伺服转阀进行了归类并针对国内外液压伺服转阀的研发现状、结构特点、功能的具体实现及设计原则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梳理。最后,结合现有的伺服转阀探讨了一种满足更高要求的新型结构形式。该文将为回转式电液伺服阀的研发及应用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转阀作为一种实现油路或气路状态的改变或调节流量的控制阀,通过不断引入新的技术和对其结构的改进和创新,其允许控制的压力越来越高,密封性能越来越好,流量控制越来越精确,具有结构简单、对污染不敏感、换向灵敏、使用寿命长、维修方便、体积小、可靠度高等特点,目前在液压气动系统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该文针对国内外转阀的研发现状、特点、应用场合及存在问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梳理,并根据转阀阀芯具体结构特点将其分为柱塞式、转轴式、转套式、转板式、轮齿式、旋塞式共6类。最后,结合近年来液压气动系统中出现的新型转阀探讨了转阀最新的发展状况。该文将为新型/专用转阀的研发及应用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传统的液压换向转阀,配油阀口之间采用平面间隙密封结构,液体压力增大时,容易发生内泄漏现象。介绍一种带自封装置的液压换向转阀,利用液压力平衡的原理,实现配油阀口之间的间隙转移到非工作面之间,避免了液体的内泄漏,使用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0.
传统的液压换向转阀、配油阀口之间采用平面间隙密封结构,液体压力增大时,容易发生内泄漏现象.本文介绍一种带自封装置的液压换向转阀,利用液压力平衡的原理,实现配油阀口之间的间隙转移到非工作面之间,避免了液体的内泄漏,使用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